第26章 大地奇觀,都是誰的杰作(5)
- 世界歷史未解之謎大全集
- 宿春禮 邢群麟
- 3088字
- 2016-02-29 16:27:51
也有的專家根據古堡的建筑風格和技巧推斷,它應當是印加人來到此地之前的某個不知名的民族修建的。更有甚者認為以印第安人的技術和力量是無法興建這么巨大而復雜的工程的,古堡很可能是外星人修建的。但是這樣的說法顯然缺乏說服力,只是人們的臆想。
由于印加帝國沒有文字,考古發現的證據也不足,因此薩克薩瓦曼古堡到底是怎樣建成的至今還不能解釋清楚。
泰姬陵——愛與美的結晶
在許多人看來,泰姬陵見證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可是誰又知道它的建造者莫臥兒帝國第五代皇帝沙杰漢究竟有多么的殘忍呢?
泰姬陵位于印度北方邦亞格拉市郊。泰姬陵是莫臥爾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為其愛妻泰姬·瑪哈爾修建的陵墓。它始建于1631年,每天動用2萬名工匠,歷時22年才完成。
凡是見過泰姬陵的人,都被它那潔白晶瑩、玲瓏剔透的身影所傾倒。在世人眼中,泰姬陵就是印度的代名詞。泰姬陵作為陵墓建筑中的典范,一直被人們所瞻仰和稱頌,還因為她以動人心弦的愛情故事為背景的緣故,更是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在人們的心里,泰姬陵是愛與美的結晶,傳頌了一段偉大的愛情故事,然而,泰姬陵的建造也許并不是出自偉大的愛情,其中可能隱藏了充滿血腥和卑下的個人目的。
1631年,莫臥兒帝國第五代皇帝沙杰漢的妻子死于難產。沙杰漢傷心欲絕,據說他穿了兩年喪服(據另一記載,他的頭發因悲傷而變白了)。他發誓要建一座全世界最美麗的陵墓,以表現其永恒的愛情。為避免日后有其他陵墓勝過泰姬陵,沙杰漢竟殘忍地在陵墓完工后砍掉設計師的頭,又砍掉眾工匠的手,其血腥程度可謂世間少有!
舉世聞名的泰姬陵的陵墓建筑群包括大門、瑪哈墓、兩座清真寺、四座尖塔和一些附屬建筑物,全部設計互相配合,渾然一體。陵墓高約250尺,聳立河邊,氣勢雄傳。陵園占地 42畝,布局精巧,其中間有一個十字形水池,中心為噴泉。從陵園大門到陵墓,有一條用紅石鋪成的直長甬道,甬道盡頭就是全部用白大理石砌成的陵墓。陵墓建筑在一座7米高、95米長的正方形大理石基座上,寢宮居中,四周各有一座40米高的圓塔。寢宮高74米,上部為一高聳的穹頂,下部為八角形陵壁。宮內墻上,珠寶鑲成繁花佳卉,光彩照人。寢宮分五間宮室,中央宮室里置放著泰姬和沙杰漢的大理石石棺。陵墓的東西兩側屹立著兩座形式相同的清真寺翼殿,用紅砂石筑成。
當初修建泰姬陵的石匠、金飾工、雕刻家和書法家以十分精巧的手藝在大理石上鑲嵌無數寶石作裝飾。此工程選用了本國的大理石、中國的寶石、水晶和玉、巴格達和也門的瑪瑙、西藏的綠寶石、斯里蘭卡的寶石、阿拉伯的珊瑚等多達43種。墓內到處可見純銀燭臺、純金燈座、華麗的波斯地毯,雕花大理石棺四周更圍了一道純金的欄桿。1857年莫臥兒帝國覆亡,泰姬陵內的金銀珠寶被人搶掠一空,幸而陵墓本身并未受到破壞,劫后百多年來依然屹立河畔,被一般人視之為堅貞愛情的象征。
無法解釋的珊瑚石城堡
失戀的李特斯奈克沉默了20年,最后,他用一座奇特而又壯觀的珊瑚石城堡為自己的愛情和人生畫上了句號。可是,難道心中有愛,就能一個人建造起一座城堡?
美國佛羅里達州有一座奇特而又壯觀的珊瑚石城堡。這座迷宮般的珊瑚石城堡,浩大空曠,怪石矗立……廳堂、噴泉、石雕精巧玲瓏,千姿百態,使人仿佛置于撲朔迷離的仙境。最讓人驚奇的是,城堡內有一扇重達9 噸的石門,但是這扇玄妙莫測的巨大石門,只要小孩輕輕一推,竟會緩緩開啟。前去參觀的物理學家、建筑學家至今不解其中奧秘。
城堡的主人李特斯奈克是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1887年他出生于拉脫維亞,他在失戀之后,遠走美國,定居佛羅里達州。他雖身在異國,心中仍癡情地懷念失去的戀人,決心利用他住所附近的珊瑚石鑿建座城堡,獻給他永恒愛戀著的無情的情人。
從20世紀20年代起,他開始在自己住所附近的巖床上鑿下一塊巨大的珊瑚石來建造一座城堡,但由于他在城堡外用珊瑚石砌起了一道8 米高的圍墻,嚴嚴實實地構筑了一道外人根本無法窺視的屏障,因此,沒有人看到過他的勞作。到了40年代末,這座珊瑚石露天城堡終于屹立起來了。然而,李特斯克奈卻由于過度勞頓和營養不良,于1951年在邁阿密醫院里溘然長逝。
很多人在參觀了這座壯觀的城堡之后,無不會產生這樣的疑竇:這座神奇的城堡是不是由李特斯克奈一人所建?不少學者和工程技術專家認為珊瑚石城堡不可能由李特斯克奈一人所建。李特斯克奈個子矮小,體重只有110 磅,只身一人進行如此浩大的建筑工程,實在是難以想象的。沒有先進的現代化起重設備,他怎能單槍匹馬、赤手空拳吊起一塊重達9 噸的巨石?更令人生疑的是,從來沒有人親眼看見過李特斯克奈進行工作,據說他只在太陽落山后才開始他的建造工程,并拒絕任何人進入他的園子來看他如何工作。
在城堡內的一座石碑,騰空豎立,上面鐫刻著火星、土星;一張碩大的石桌被鑿成佛羅里達州的圖形。城堡內有兩件用珊瑚石制成的天象儀,其日晷儀可在一年之內的任何時候顯示時間,其誤差不會超過五分鐘。還有一座用兩塊珊瑚石制成的北極望遠鏡,第一塊上面被鉆了一個直徑為1 英寸的小孔,其高度與人立地觀測齊平;旁邊是一根拔地而起的25米高的柱,頂頭鉆了一個大孔,在晴朗的夜空,通過小孔就可觀測到石柱上空的北極星。李特斯克奈絕不可能造出這么精密、高超的天文儀器,因此有人猜測這個奇跡其實并不是李特斯克奈的作品,而極有可能是天外高級智慧來客所為。他們認為李特斯克奈可通過石制儀器來觀測天外來客的行蹤,外星人很可能在城堡內著陸過,李特斯克奈得到了外星人的幫助,利用反重力來移動那些巨大的石塊。
也有人以為,古人尚能完成許多不可思議的奇跡,那么李特斯克奈也可能一人建成珊瑚石城堡。可能他掌握了一些已湮滅于世的遠古建筑技藝,故而能獨立完成這座露天城堡。只是因為今人已無法知曉這些技術的具體操作過程,使得李特斯克奈建城堡的真相被掩蓋起來了,產生了種種推測和猜想。如果我們不相信李特斯克奈能獨自完成如此浩繁的工程,那么,是誰幫助了他呢?
李特斯克奈傳奇般的身世和謎一般的城堡,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不少人想揭開神秘的城堡內幕,但均不能令人信服。
巖石上的三叉戟圖案——古印加人的航空器
印加人的文明是古代文明的杰作,可是它即使高度發達,難道能在幾千年前制造出現代文明中的三叉戟嗎?
在秘魯利馬南部的畢斯柯灣,有一個人工建造的紅色巖壁。在筆直如削的石壁上,還雕刻著一幅高達270米的奇特而古老的圖案,遠遠看上去就像是希臘神話中的海神波塞冬手中所持的三叉戟。峭壁上的這個圖案之大,在離海岸20公里的海面上就能夠看到。三叉戟用含有像花崗巖一樣堅硬的雪白的發著磷光的石塊雕成。在沒有沙土覆蓋的時候,這個三叉戟就發出璀璨的光芒。古印加人為何要建造這么巨大的石頭標記呢?它究竟意味著什么?
一些考古學家認為,巖壁上的三叉戟是指示船只航行的路標。但大多數考古學家不同意這種說法。他們指出,在海灣中繪制這幅巨大的圖案,不能使所有角度上航行的船只都能看到它;況且,在遙遠的古代,是否有遠洋航行都不一定。而最主要的一點,繪制三叉戟的人,是使它的方向朝天的。因為在圖案坐落的海灘,只有海水、礁石塊,根本就不適于船只停泊。因此,考古學家們認為,這座在古時候顯眼的三叉戟圖案,是為天空中飛行的人而設計的,是為他們導航的標志。
考古學家們推測,如果三叉戟確是航空標志,那它不應是孤立存在的,在它的周圍一定還有另外一些東西。果然,上世紀30年代,在距三叉戟圖案約160公里外的納斯卡荒原上,考古學家又發現了許多神秘的圖案。這些圖案遍布從巴爾帕的北邊至納斯卡南邊約60公里的狹長地帶。它們是一些幾何圖案、動物雕繪以及排列整齊的石塊,很像一座飛機場的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