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 悟真直指
  • 劉一明
  • 4672字
  • 2015-12-27 01:16:14

七言絕句六十四首,按《周易》六十四卦。

言鼎爐二首:

其一

先把乾坤為鼎器,次搏烏兔藥來烹。

既驅二物歸黃道,爭得金丹不解生?

乾,健也,取象為天;坤,順也,取象為地。在人為剛柔之性。日中有烏,為陽中之陰,在卦為離,離外陽而內陰,其內一陰為真陰,在人為人心所藏之靈知。月中有兔,為陰中之陽,在封為坎,坎外陰而內陽,其內一陽為真陽,在人為道心所具之真知。

先把乾坤為鼎器者,以剛健柔順為造丹之體也。次搏烏兔藥來烹者,以真知靈知為造丹之用也。烹煉真知,而無一不真,則剛歸中正,烹煉靈知,而無一有昧,則柔歸中正。剛柔俱歸中正,則道心健人心順,真知靈知兩而合一,如驅烏兔歸于黃道矣。黃道者,中道,乃日行之道。蓋日行中道,月行九道。九道者,青朱白黑四道皆二,出黃道外,內外共八道。月與日會,日月相交而行,共成九道。日月相交處,是謂二物歸黃道。人生之初,只有一個良知良熊真靈之性,井無人心,亦無道心。交于后天,另有人心道心之分,真知靈知之別。

人心者,一切知覺運動者是也,知覺即是靈知;道心者,一切境遇不迷者是也,不迷即是真知。人心只能靈知,而不能真知,其性柔,故謂陰。道心既具真知,兼能靈知,其氣剛,故謂陽。雖圣人亦有人心,雖凡人亦有道心。圣人有人心者,以其不能滅知覺也;凡人有道心者,以其間有不昧處也。圣人之所以異于凡人者,真靈如一,有知有覺,能常不昧耳。凡人之所以異予圣人者,真靈相隔,有知有覺,不能不昧耳。益人心有識神藏焉,識神借靈生妄,見景生情,隨風揚波,靈歸于假,而人心惟危矣。

人心惟危,邪氣盛而正氣弱,道心不彰,而道心惟微矣。修道而煉道心真知之剛,歸于中正;煅人心靈知之柔歸于中正,是剛柔相合,健順相當,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良知良能,渾然天理,一氣流行矣。金丹怎能不生乎?金丹乃剛柔二氣凝結而成,真知靈知歸于中正,天人混合,如一粒寶珠,懸于虛空,無處不照.金丹有象,由微而著,由生而熟,焉有不解脫者乎?

其二

安爐立鼎法乾坤,鍛煉精華制魄魂。

聚散氤氳成變化,敢將玄妙等閑論。

爐所以運火,鼎所以煅藥。金丹之道,法坤之柔順以為爐,循序漸進;效乾之剛健以為鼎,猛烹急煉。能剛能柔,能健能順;志念堅固,愈久愈力;鼎爐穩定,不動不搖;可以采藥運火矣。人心靈知,外陽而內陰,如日之精,日精射外也;道心真知,如月之華,月華藏內也。靈知外陽,屬魂,真知外陰,屬魄。靈知精魂,所謂神而神者,真知華魄,所謂不神面神者。神而神,其中有假,不神而神,假中含真。煅煉精華者,煅去人心靈知真中之假,煉出道心假中之真。假靈去而真靈定,則魂不飛而魂制矣,真知現而假知滅,則魄不散而魄制矣?;昶羌戎疲瑒t真知靈知,情性相投,凝為一氣,氤氳沖和,聚散變化,寂熬不動,感而遂通,一步一趨,皆是天機。此中神妙非可以言語形容者也。

言偃月爐二首:

其三

休泥丹灶費工夫,煉藥須尋偃月爐。

自有天然真火候,不須柴炭及吹噓。

偃月者每月初三,現一鉤之光于坤方;其光偃仰,故謂偃月。在人為至靜之中,有一點陽光透露,有象于偃月;在卦為震,所謂“初三日震出庚,曲江岸上月華瑩”者是也。這一點陽光,不是別物,即是道心之光。丹道之所難得者,道心。道心一現,天理昭彰,剛氣漸振,山河大地,盡皆靈藥,信手拈來,頭頭是道。藥即是火,火即是藥,自有天然造化之爐,真正之火,何須丹灶柴炭吹噓之功乎?

其四

偃月爐中玉蕊生,朱砂鼎內水銀平。

只因火力調和后,種得黃芽漸長成。

偃月爐,即前所謂道心。玉蕊者,玉為溫柔之物,屬陰,蕊為光華之物,屬陽。玉蕊即陰中之陽,喻道心之真知。朱砂鼎即人心。水銀者,流動不定之物,屬陰,即陽中之陰,喻人心之靈知。道心?,F,真知不昧,人心之靈知自然平靜,不能飛揚;再用調和之功,以道心所具之真火,煅盡人心中之假靈,而歸于虛靈。天人合發,真知靈知如一,知至而意誠,是名黃芽。黃芽即真靈之所種,其靈得土溫養,如草在地,方芽而色黃,故名黃芽。真知靈知二物,火力調和以后,歸于中正,已入中央上釜,再加真意溫養之功,十月氣足,自然成熟脫化矣。

言真鉛四首:

其五

咽津納氣是人行,有物方能造化生。

鼎內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

道心真知,具有先天真一之氣.取象為鉛,乃成圣成賢,作佛作仙之真種子。若欲修煉大丹,舍此真種,再無別物矣。世間癡迷漢,徒修一身,有形有象之物;咽津納氣,自謂修道,殊不知一身所產者,乃后天滓質之物,安能生先天至靈至圣之丹?此乃鼎中無有真種,猶將水火煮空鐺耳。

其六

調合鉛汞要成丹,大小無傷兩國全。

若問真鉛是何物,蟾光終日照西川。

金丹,乃道心真知之真鉛,人心靈知之真汞而成。欲修金丹,先調鉛汞。道心剛,屬陽,為大;人心柔,屬陰,為小。人心無道心,借靈生妄能以敗道。若以道心制之,靈明不昧,能以助道。道心固不可少,人心亦不可滅,但不使人心妄用其靈耳。古人教人死人心者,死其人心之假靈,非死人心之真靈。若不分真假,一概死盡,則入于頑空寂滅之學。傷其小,即害其大,陰陽偏孤,生機氣息,將何而成金丹大道乎?故曰大小無傷兩國全。兩國全者,人心靈知、道心真知,兩而合一,以真知而統靈知,以靈知而順真知,真靈不散,依然良知良能,渾然天理,圓明本性,金丹成矣。

蓋真知靈知,乃良知良能之總體,在先天則謂良知良能,在后天則謂真知靈知。后天中返出先天,則真知即是良知,靈知即是良能。真知靈知,本來原是一家,無有兩樣。因交后天,一點良知之天真,迷失于外,為他家所有;我家所存良能之靈,亦雜而不純,遷移不定。若要返本還元,仍要在假知中討出個真字下落,引回我家,方能靈知不昧。這個真知,為至剛至健之物,故取象為真鉛。真知具有先天真一之氣,又取象為水中金,又取象為月中光,水中金,月中光,皆陰中有陽之義。但這真知,未經復還,猶在他家,不為我有,故曰蟾光終日照西川。月中有金蟾,蟾光即月中之光,喻真知外暗而內明也。終日照西而不照東,分明光耀在彼矣。仙翁后詩云:“金公本是東家子,送在西鄰寄體生。”正是蟾光終日照西川之旨。學人果能知的蟾光終日照西川,是實實知的真知下落,即可以照東,與靈知相會矣。噫!順去死,逆來活,往往教君尋不著,真知豈易知哉?

其七

未煉還丹莫入山,山中內外盡非鉛。

此般至寶家家有,自是愚人識不全。

避世離塵,入山養靜,乃丹還以后之事。不知者入山養靜,以為可以長生。夫長生之道,須要得真鉛一味,方能取效。但真鉛須要在塵世中尋出。若入山修道,山中內外。盡是陰氣,何有真鉛至陽之物。真鉛是先天靈根,又曰天根,又曰真一之精,又曰真一之氣,又曰水鄉鉛,又曰水中金,又曰黑中白,又曰魄中魂,又曰黑虎,又曰金公,又曰他家不死方。古人取象多端,歸到實處,總是形容道心之一物耳。

這個道心,發而為真知之妙有,藏而為精一之真空,人人具足,個個圓成,處圣不增,處凡不減,家家有之。然家家有之,而非自家所有,蓋其見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見也。因其家家有,而非自家有,所以愚人遇之不識,當面錯過了也。明末彭好古不達此理,認家家有的字句,直指為女鼎,近來知幾子,又以三峰采戰注疏。如此惛愚迷誤后學,罪莫大焉!

其八

竹破須將竹補宜,抱雞當用卵為之。

萬般非類徒勞力,爭似真鉛合圣機。

竹破竹補,抱雞用卵,以類求也?!度囝悺吩唬骸巴愐资┕?,非類難為巧?!比舴瞧漕?,不是真種,萬般作用徒勞力耳。益金丹大道者,圣人之事也。欲學圣人,須求圣人之種,即真鉛之真知。以此真知,修持大道,未有不合圣人之機者。圣人之機,渾然天理而已,真知而無一不知,無一不真,能以復天理,故云合圣機。既合圣機,即是圣人,奈何學人不下肯心者何哉?

言用鉛:

其九

虛心實腹義俱深,只為虛心要識心。

不若煉鉛先實腹,且教收取滿堂金。

金丹之道,虛心實腹,兩般事業。虛心者,虛人心,修性之事;實腹者,實道心,修命之事。虛心實腹兩件,性命所開,其義俱深。若欲虛心,須要識得心。蓋心有人心,有道心。人心宜虛不宜實,道心宜實不宜虛。若不分心之真假是非,一概虛之,不但不能了命,而并不能了性。若識其心,不須虛人心,先須煉真鉛之道心以實其腹。腹實則集義而生,客氣自消,人心自虛。四象和,五行攢,金玉滿堂,命寶到手,可以虛人心而養道心,了其性宗,歸于無何有之鄉矣。

言不用鉛

其十

用鉛不得用凡鉛,用了真鉛也棄捐。

此是用鉛真妙訣,用鉛不用是誠言。

修丹之法,惟采真鉛為要著。但鉛亦不同,有凡鉛,有真鉛。凡鉛者,山中所出,乃有形之濁物,與我無情;真鉛蓄,家園所產,乃無形之道心,與我同類。自古上仙,能以超凡入圣者.皆賴其真鉛道心之功,故曰用鉛不得用凡鉛。但道心雖是先天真寶,乃自后天中產出,有用之時,有不用之時。當其未結丹也,必借道心之真知,以制人心之靈知。人心已定,靈知不昧,道心人心,動靜如一,真知靈知,虛實相應,圣胎已結,急當抽去道心之剛,溫養胎息矣。夫用道心者,所以制人心,人心已靜,識神已滅,良知良能,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真靈獨存,炯炯不昧。道心無所用,可以有無俱不立,物我悉歸空。陸子野云:“用鉛之法,如捕魚兔之筌蹄。”魚兔賴筌蹄而得。既得魚兔,則筌蹄無用。用鉛妙訣,實在于此。倘不知用鉛之訣,當丹已結,而猶以道心為事,未免用道心而又起人心。真靈又散,金丹得而復失,故曰用了真鉛也棄捐。用鉛不用之訣,于此可以知矣。

言鉛汞:

十一

夢謁西華到九天,真人授我指元篇。

其中簡易無多語,只是教人煉汞鉛。

金丹大道,至簡至易,無有多語,不過煉道心中之真知,人心中之靈知耳。道心剛健歸于中正,則道心常存。以真知而制靈知,人心柔順歸于中正,則人心常靜。以靈知而戀真知,剛柔相當,真靈合一,是謂鉛汞相投,金丹凝結矣。其法至簡至易,約而不繁,雖凡夫俗子,得之立躋圣位。但人多無大德行,無大福分,輕易不得。若有大德行大福分者,得遇真人,指示簡易神妙之法,猶如睡夢初醒,始知大藥即在當人,不從他得,隨手揀用,無不如意,仙翁以夢謁西華有授,良有深意,不是設言,且西華真金所產之處。華者真金精明之光。九天者,純陽無陰之境。真金者,真知之法象。陰暗之中,忽來真知陽光發現,揀此真知歸于我家,與靈知相合,以火煅煉,至于純陽無陰之地,號曰七返九還,金液大丹,豈果夢也哉。

言虛無一氣:

十二

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

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張。

性命之道,造化之道。造化之道,生生不息之道。推其道源,益自虛無中而生一氣;自一氣而生天生地產陰陽;陰陽再合其中,又含一氣而成三體。三體既成,一氣運動,陰而陽,陽而陰,于是萬物生矣。即如草木之生,始而地中生一芽,是自虛無生一氣也;既而出地開兩瓣,是從一氣產陰陽也;又既而兩瓣之中抽一莖;是陰陽再合成三體也;從此而分枝生葉,是三體重生萬物張也。天地聞一切有情無情之物,皆從此虛無一氣而生出,然皆順行造化之道。修道者若知的順行造化,逆而修之,歸萬而三,歸三而二,歸二而一,歸二(疑為“一”字之誤)于虛無,則無聲無臭至矣。

言坎離:

十三

坎電烹轟金水方,火發昆侖陰與陽。

二物若還和合了,自然丹熟遍身香。

坎電者,水中起火之象,比道心真知,在至暗中發現,發現之處,正吾身中活子時也。烹轟者,恍惚不定之象。金水方者,道心真知,為精一之真情,具有金水二氣也。昆侖在西方,為萬山之祖脈,真金所產之處。當道心真知,在至暗中發出,如電光閃灼,忽明忽暗,恍惚不定,難得易失,急用離中虛靈之火以迎之,則真知靈知,性情相戀,陰陽相合。其中產出先天靈藥,復運天然真火,煅去后天濁氣,礦盡金純,金丹成熟,吞而服之,脫胎換骨,現出清凈法身,方且香風遍滿塵寰,豈第遍身香而已哉。

言戊己:

十四

離坎若還無戊己,雖含四象不成丹。

只緣彼此懷真土,遂使金丹有返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州市| 山阳县| 大埔县| 清水县| 桐城市| 杭州市| 双城市| 香港| 嘉兴市| 克拉玛依市| 若尔盖县| 湘潭市| 诸城市| 霸州市| 景东| 蓬溪县| 双牌县| 岳西县| 宜城市| 靖远县| 龙口市| 界首市| 固镇县| 罗源县| 来安县| 锡林郭勒盟| 临沧市| 闵行区| 通辽市| 湖口县| 增城市| 周至县| 城口县| 安西县| 曲阜市| 庄河市| 宣汉县| 岢岚县| 吉水县| 无锡市| 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