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債權各論(4)

即日收過契內銀壹佰捌拾貳兩廣完足,再照。

為中人陳恭爹、蔡君寧

康熙四十九年十一月日立賣契人蔡允鳴

知見人胞伯蔡士宣

見銀人母周氏

同兄蔡允飛

第二十八典契字

同立典契字人,胞兄弟陳德猷、陳德昌、陳德輝、陳德良等,有承父同韓寧順參股,合買過蕭氣、蕭卑田園、厝宅、廍份等業。父份應得一股,寧順份下得二股:內共園一大段,計丈七甲,配大侖莊廍份六分得一分,年納大租粟十一石;又水田七坵,計丈八分,年帶大租二八的;又厝地一所,內瓦厝六間,并水井一口,牛椆一間。其田園、厝宅、廍份坐落四至界址,俱載上手契內明白為據。今因猷兄弟于上年四十四年公借過韓寧順母銀五百五十元,至今未能清還,共欠母利銀八百十四元,兄弟商議,托中懇求韓寧順,將猷等所欠利息銀二百六十四元,開減做二百元,連原母銀五百五十元,合共七百五拾元,猷等兄弟愿將承父份下應得一股物業,憑中典與韓寧順,估定典契價雙灼銀七百五十元。其銀即日面會收訖,抵還前數;其田園、厝宅、廍份等業,照應得一股份額,實時對佃交過韓寧順收租納課,限五年為滿,聽猷等備足原典契銀價七百五十元,贖回原契,不得刁難;如至期無銀,仍聽銀主掌管,不得生端。保此一股物業系猷等承父之業,與房親人等無干,亦無重張典掛他人,以及來歷不明等情;如有此情,猷兄弟出首抵擋,不干銀主之事。此系兩愿,各無反悔,口恐無憑,合立典契一紙,并繳合同一紙,共二紙,送執為照。

即日同中交收過契面典價雙灼銀七百五十元完足,再照。

為中人徐少韜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日同立契字人胞兄弟陳德輝、陳德猷、陳德良、陳德昌

代書人陳德昌

再批:內抽出大侖莊瓦厝二間,付吾兄德榮居住,歷年免納稅,合并聲明,再照。

第三節消費借貸

第一出借銀字

立出借銀字人,下橫后街允了號,即林雍,今有向過謝春記借來銀貳百大元,平壹佰參拾陸兩足,即日經已取過,面議每月愿貼利息銀四元。其銀言約為暫借,不拘年月,聽春不日討用,雍自當隨即備足該項清還,贖回原單,決不敢言緩。此系兩愿,各無反悔,恐口不憑,今欲有憑,愿立借字壹紙,付執為照。

光緒二年二月初十日立出借銀字人允了號即林雍

第二借銀字

立借字人,龜山莊王梁,因欠公項,乏銀完納,托中與黃敬叔借出佛頭銀伍拾大員,其銀每員每月貼利參分,限至明年陸月冬收成,備母利銀清還;又前借過佛頭銀壹佰貳拾大員,其利銀亦是參分,合共借過銀壹百柒拾大圓,至明年陸月冬收成,一齊母利照數清還明白,取回原字,不敢少欠分文??挚跓o憑,立借字一紙,付執為照。

為中人王斌官

乾隆伍拾參年拾貳月日立借字人王梁

第三借銀字

立借銀字人,大肚上堡西勢莊陳甲,今因乏銀費用,托中引就,向與同堡社口莊楊乙老手內,借出佛銀貳佰大具。其銀即日同中交收足訖,言約每年每員愿貼利息谷七升,行共利息谷拾四石,至六月季收成,付銀主經收利息,不敢短欠升合。其銀不拘年限,當以十月中為期,聽借主備齊銀項清還,贖回原字,不得刁難。此系二比甘愿,口恐無憑,立借銀字壹紙,付執為照。

即日同中親收過借銀字內佛銀貳佰大員完足,再照。

同治拾年拾月日立借銀字人陳甲

第四借銀字

同立借銀字人李灶、李火、李旺,同侄金榜等,存自己建置瓦茅店壹座,址在大墩街,坐南向北。其界址:東至藍家店界;西至林家店界;南至北路;北至街路。四至界址明白,逐年店稅銀參拾捌大員正。因光緒庚辰年,有向林健老借出佛銀柒拾大員,迨至光緒庚寅年,林健老迫討銀項,乏銀清還,叔侄相商,情愿轉向馮宇順老手內借出佛銀壹百參拾陸大員,庫平足重其銀全年每員銀愿貼利息銀貳角伍點正,計共全年該利息銀參拾四大員正,即日同中銀字兩相交訖;其店隨即踏明界址,交付銀主前去掌管居住,出稅抵利。其銀限借四全年:自庚寅年十月起至甲午拾月滿止;即滿之日,銀還字還;若無銀可還,仍照字內掌管居住,其利息銀愿再貼每員加三所行,不得刁難。保此店系灶等自置之業,與別房親無干,亦無重張典掛他人財物,及上手來歷不明等情;如有此情,系灶等出首抵擋,不干銀主之事。此系仁義交關,二比甘愿,各無反悔,口恐無憑,今欲有憑,同立出借銀字壹紙,并帶上手借銀字壹紙,付銀主執照。

即日灶叔侄等當中實收過借字內借項銀壹佰參拾陸員,庫平足重足訖,批照。

再批明:風雨不順,水火無情,此瓦茅店逐年有礙,便要修理,俱系店主出首修理,所批是實,照。

再批明:中人代筆花紅銀共四元,系銀主先代出,無利;異日要取贖,店主自當備還銀主清楚。同場批明,照。

再批:光緒二十四年九月間,就賬奉單,灶等再借去佛銀壹百九拾貳員玖角正,總合字內,兩共借去佛銀參百參拾貳員玖角正。即日面議:銀無利,店無稅,將此字內茅瓦店永遠居住,抵利充足,不得刁難。同場批明,再照。

為中人林振明

在場人姨李氏

光緒十六年庚寅歲十月日同立出借銀字人李火、李灶、李旺

胞侄金潭、金榜

代筆人張有東

第五借銀字

立借銀字人,彰化半線堡中街仔許源隆,因乏銀費用,托中向與北門口街張福官身邊,借出佛銀伍拾大員,平參拾五兩正足訖,三面言定,每員銀每月愿貼利息銀貳點,全年共利息銀壹拾貳大員正,逐月對本店支取利息,不敢短欠。面限壹年為滿,聽隆備齊借字內佛銀取回原借字,兩無刁難;倘至期無銀可還,依舊逐月納利。此系仁義交關,各無反悔,口恐無憑,合立借銀字壹紙,付執為照。

即日同中親收過借銀字內佛銀伍拾大員正,平參拾伍兩正完足,再照。

代筆人周廷章

為中人周瑞模

光緒十八年三月日立借銀字人許源隆

第六借銀字(保認人附)

立借銀字人,鹿港低厝仔街王郭氏,同親生長男王文得,胎借過本港清輝老來母銀參拾大員,庫平貳拾壹兩正,言約每月每拾員愿貼利息銀貳角伍點正。此系王郭氏乏銀費用,無奈,托乞叔代借,愿將王郭氏店一半稅與乞叔,將店稅一半每月應得銀柒角伍點,交還清輝老收抵利息。此系二比甘愿,各無反悔,口恐無憑,今欲有憑,合立胎借銀字壹紙,付執為照。

知見人女婿詹長泮、王郭氏

光緒貳拾年貳月拾五日立借銀人長男王文得

保認人王福乞

第七借銀字

(一)借主益合號(二)銀主聯益號(三)借銀額六十元(四)利率月二分(五)借用期間滿一個年

立借銀字人,鹿港堡埔頭街益合號,因乏銀別用,向與鹿港泉州街聯益號借出來母銀陸拾元,庫平四.二〇(十兩)正,面約每月愿貼利息七〇錢佛一.二〇(元),正限一年為滿,聽備母利銀清還,贖回借單,兩不得刁難??挚跓o憑,合立借銀字壹紙,付執為照。

光緒二十四年十一月廿四日立借字人益合號

第八借銀字

立借銀字人林進魁,乏銀需用,托中向張在維手內,借過佛母銀龍清貳百大元,平庫壹百肆拾伍兩陸錢,面約定每元銀每年愿貼利息銀加壹伍行,計全年該利息龍銀共參拾元,分作兩季向張長材店內支取清楚。其銀不拘年限,銀還字還。口恐無憑,立借銀字壹紙,付執為照。

批明:要還拾壹月。

經手人張長材

光緒二十五年正月日立借銀字人林進魁

第九借銀字

立借銀字人劉三養,情因前來現下乏銀應用,向得佃人羅慶鳳手內,借過平重銀伍拾大元正,又借龍銀壹拾大元正,計共陸拾大元正。每年每員愿貼早谷六升,在三養自己早租谷對佃扣清。其銀十月中備還。口恐無憑,今欲有憑,立借銀字一紙,付執為照。

又批明:實收領到平重銀五拾大元,龍銀壹拾大元正,計共陸拾大元足訖,立批。

又批明:倘有還銀之日系十月中,不得過期限,銀還字還,立批。

光緒二十七年月日立借銀字人劉三養

第十借銀字

立借銀字人劉定山,情因乏銀應用,向得劉阿元兄手內,借過金五百圓。此金面言每百圓每年利息金拾五圓,全年計共利息金七拾伍圓。其利息期限舊六月及拾月兩季繳納,不敢少欠;如有少欠,任從銀主對算。其金隨便完明,倘金主要用之日,隨即付還,不敢有誤。口恐無憑,立借銀字付執為據。

即日批明:實收到內金五百圓足訖,立批。

在場人劉紫秀

光緒三十三年月日立借銀字人劉定山

代筆人陳天香

第十一借銀字(中保人附)

立借銀字人,嘉義城內西門外街林標,茲因乏項,托中向高德霖兄手內,借出銀七五秤壹佰元正,與中人三面言議,每月按壹分五厘行息。此限約定貳年為期,本利清還,如有拖欠,惟中保人是問。后日恐無憑,今欲有憑,立借銀字壹紙,付執為據。

即日同中收過七五銀壹佰元正完足,再照。

中保人吳孝信

為中人葉龍基

年月日立借銀字人林標自筆

第十二借銀字

立借字人,本港街雙順號,今因乏銀費用,托中引就,向與本港街畬生借出六八佛銀伍拾大員,言約每員每月愿貼利息銀二五占,限逐月清還利息,不得拖欠。如銀主日后要銀費用,雙順號自當隨時備足母銀伍拾員,贖回借字,不敢延緩。此系二比甘愿,各無反悔,恐口無憑,今欲有憑,合立借字一紙,付執為照。

為中人黃在

知見人母親

同治肆年五月初九日立借銀字人雙順號

代書人江畏

第十三借銀字

立借銀字人,打貓北堡頂萊園莊郭知高,今因乏項,以應耕農工資之需,向與同廳同堡大莆林街鄭番借出六八銀參佰元正,每佰元每月愿貼息利六八平銀貳元五角正。該項面約現年甘蔗硤糖依時行情結價,抵還母利清楚,決不食言??诳譄o憑,立借銀字壹紙,付執為照。

即日親收過借銀字內六八銀參佰元正,再照。

光緒三十一年六月乙巳年蒲月十六日立借用銀字人郭如高

第十四借銀字

立許賣砂糖五拾件,言約本年拾壹月拾五日內,配出東港清楚。其砂糖價格,依寶號內買入大盤行情時價,約五百斤愿退貳角,不敢異言。即借來龍銀壹百五拾大元,右領收候也。

但銀每百元每月利息銀貳員,立字為證。

港東上里潮州莊第九番戶

光緒三十一年舊歷十月十一日砂糖制造人王忠和

代筆勒就昌

鹿港街長順行

張達啟

第十五借銀字

立借銀字人,斗六廳尖山堡三姓藔莊林阿獅,為經營商務有欠銀項,茲向同廳北港街李大目觀借出六八銀伍拾大元,言約每年貼利六八銀壹拾貳大元,全年尾完納清楚,不敢拖欠??诳譄o憑,今欲有憑,同立借銀字壹紙,付執永存為照。

即日同中親收過六八銀五拾大元正,再照。

代書人簡阿昧

為中人林乞食

光緒伍年十一月日立借銀字人林阿獅

第十六借銀字

立借銀字人,嘉義西堡嘉義街,土名內教場第五番地陳智基,今因乏銀應用,茲托中引就與同堡同街土名南門內蘇萬德借出六八重銀壹佰元正,三面議約:每月每元愿貼利息貳分,逐月完納清楚,不得延欠。限不拘年月,聽智基備足銀項贖回原借字,亦銀主不得刁難。此系仁義交接,不用擔保物為胎。此原二比甘愿,各不反悔,恐口無憑,同立胎銀字壹紙為照。

即日收過借字內六八重銀壹佰元正,照。

代筆人林孝三

為中人蘇和尚

光緒二十二年拾貳月日立借銀字人陳智基

第十七轉借銀字

立轉借銀字人金聯安,今因王士孔于于嘉慶貳拾年間,向林朱氏之夫林裕春借銀壹佰元,未還;迨道光拾壹年間,林朱氏向金聯安轉借去銀壹佰元,亦未還。茲聯安托中向高指一官借銀壹佰元,每月貼利銀貳元伍角,照王士孔所約,就東興莊業戶高指一值年應納王士孔之祖嬸王胡氏伙食粟內扣低,仍候母銀清還,取回借字??诳譄o憑,合立轉借銀字壹紙,并繳王士孔、林朱氏原借字貳紙,共參紙,付執為照。

即日借收番銀壹佰元足訖,再照。

為中人陳且漣、莊子榮、張斗南

道光拾柒年貳月日立轉借銀字人金聯安

代筆人何長鑒

第十八借銀字(保認人附)

立借銀字人陳文得,情因乏銀應用,向于劉捷三手內借過銀壹千元正;此銀面言每百元每年利息金拾伍元,計共全年貼利息銀百五拾元。其利息限至六月中及十月中兩季支清,不敢少欠;如有少欠,任從銀主對算,利息作頭而行。其銀自光緒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起,至光緒三十三年十月十五日止為限,限滿之日,銀還字還;若無銀折還,系保認人負擔,不得異言。口恐無憑,立借銀字,付執為據。

即日批明:實收到字內銀壹千元足訖,立批。

在場人劉阿元

保認人劉紫麟

光緒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立借銀字人陳文得

代筆人黃云蕉

第十九借銀單(保認人附)

憑單向

林水生借來母銀壹佰玖拾陸元,平一.四七〇(百兩),面約每百元每月應貼利息銀貳元,不拘年限,聽記備齊母利取贖,不得短欠,此照。

保認人吳汝平

光緒二十五歲舊歷己亥九月廿九日立借單人吳昌記

第二十借銀單

憑單會借過

許府大字榮財官來山母銀貳佰伍拾大員正,言議每月每一百元該納利息貳大員正,限不拘月,備足母利銀一齊清還??挚跓o憑,今欲有憑,合立紅單一紙,送執為照。

光緒貳拾貳年正月初一日立紅單人林應坤

第二十一借銀單

憑單契借過本街

林盈星號,借出來佛銀肆拾大員,庫平貳拾捌兩正,言約全年愿貼利息谷捌石滿,分作早、晚兩季完納,利息不敢少欠;若拖欠者,愿將水田付銀主掌管,起耕招佃,出贌收租抵利,不敢阻擋??挚跓o憑,今欲有憑,立胎借銀字一紙,并帶上手田契五紙,合共陸紙,付執為照。

光緒拾四年拾貳月廿參日立借銀字邱鎰源號

第二十二借銀單

憑單借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钦州市| 武强县| 手游| 保靖县| 正定县| 上杭县| 韶山市| 大竹县| 呼玛县| 龙泉市| 禹州市| 怀仁县| 台湾省| 西昌市| 镇安县| 黎川县| 奉贤区| 察哈| 余干县| 云林县| 大竹县| 武城县| 中阳县| 昔阳县| 靖安县| 育儿| 萝北县| 进贤县| 固始县| 拉孜县| 蚌埠市| 临沂市| 柘城县| 柘城县| 通山县| 隆昌县| 瑞丽市| 剑阁县| 邯郸市| 北辰区|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