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邇日子史盛行,而書法獨缺焉不講,豈以涂鴉小技,無裨雕龍?不知前代名賢正往往寄趣于茲,如顏魯公骨法嚴整,王大令風神遒邁,披玩間便堪想見,奚第在筆墨工拙云。
一書家筆筆有法,固矣。然法有可傳者,有不可傳者。但俗學株守規繩,而高明盡滅紀律,俱非作者。是編一證以六書之原流,八法之指趣,故從性、知道諸篇,進不法而法、法而不法之妙。
一評騭往往各遵其便,各理其師。故議論雖多,私僻不少。今取前賢確議,而折衷以歸于當,使人知所取從。一法帖支派既繁,傳訛日甚。此獨詳其統系,次以品題,使新舊妍媸,洞如燭照。
一古人論書者,各極意旨。此舉歷代諸篇,條分縷析,使以類從,便于參究。
一是編雖談書法,饒有佳文,即如淳化釋文,皆前賢筆札之雋,亦甚雅觀。
一草書變化由心,法多不一。近惟草訣流行,其不合者多矣。故附刻釋文,以窮草書之變,以開取精之門。
一是編因書論法,原宜字字從古。但傳訛既久,恐不便讀,姑多從俗,未敢盡刊,即釋文悉照原帖草法,亦以便辨認也。若字學之奧,隨有字孿刻行以正訛。達齋主人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