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紀事一
書名: 明倫匯編人事典富貴部作者名: (清)陳夢雷本章字數: 7384字更新時間: 2015-12-27 00:03:12
史記五帝本紀帝堯者富而不驕貴而不舒
莊子天地篇堯觀乎華華封人曰嘻圣人請祝圣人
使圣人富堯曰辭封人曰富人之所欲也女獨不欲
何邪堯曰富則多事非所以養德也故辭封人曰始
我以女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富而使人分之則何
事之有
史記魯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
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賤矣
管仲傳仲既相齊富擬于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
以為侈
左傳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
獻玉者曰小人懷璧不可以越鄉納此以請死也子
罕置諸其里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后使復其所按
注賣玉得富
二十三年季氏以公鉏為馬正慍而不出閔子馬見
之曰子無然禍福無門唯人所召為人子者患不孝
不患無所敬共父命何常之有若能孝敬富倍季氏
可也奸回不軌禍倍下民可也公鉏然之敬共朝夕
恪居官次季孫喜使飲己酒而以具往盡舍旃故公
鉏氏富
二十八年慶封奔吳吳句余予之朱方聚其族焉而
居之富于其舊子服惠伯謂叔孫曰天殆富淫人慶
封又富矣穆子曰善人富謂之賞淫人富謂之殃天
其殃之也其將聚而殲旃
晏子雜下篇慶氏亡分其邑與晏子邶殿其鄙六十
晏子勿受子尾曰富者人之所欲也何獨弗欲晏子
對曰慶氏之邑足欲故亡吾邑不足欲也益之以邶
殿乃足欲足欲亡無日矣在外不得宰吾一邑不受
邶殿非惡富也恐失富也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
為之制度使無遷也夫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
幅之使無黜慢謂之幅利利過則為敗吾不敢貪多
所謂幅也
左傳昭公元年楚子干奔晉從車五乘叔向使與秦
公子同食皆百人之餼趙文子曰秦公子富叔向曰
底祿以德德鈞以年年同以尊公子以國不聞以富
孔子家語子貢問篇南宮敬叔以富得罪于定公奔
衛衛侯請復之載其寶以朝夫子聞之曰若是其貨
也喪不若速貧之愈也子游侍曰敢問何謂如此孔
子曰富而不好禮殃也敬叔以富喪矣而又弗改吾
懼其將有后患也敬叔聞之驟如孔氏而后循禮施
散焉
左傳定公十三年衛公叔文子朝而請享靈公退見
史而告之史曰子必禍矣子富而君貧罪其及
子乎文子曰然吾不先告子是吾罪也君既許我矣
其若之何史曰無害子臣可以免富而能臣必免
干難上下同之戌也驕其亡乎富而不驕者鮮吾惟
子之見驕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戌必與焉及文子卒
衛侯始惡于公叔戌以其富也
哀公五年鄭駟秦富而侈嬖大夫也而常陳卿之車
服于其庭鄭人惡而殺之子思曰詩曰不解于位民
之攸暨不守其位而能久者鮮矣商頌曰不僭不濫
不敢怠皇命以多福
史記仲尼弟子傳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貲常相魯
衛家累千金
貨殖傳子贛既學于仲尼退而仕于衛廢著鬻財于
曹魯之間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益原憲不厭糟糠
匿于窮巷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
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夫使孔子名布揚于天
下者子貢先后之也此所謂得勢而益彰者乎
列子楊朱篇衛端木叔者子貢之世也藉其先貲家
累萬金不治世故放意所好其生民之所欲為人意
之所欲玩者無不為也無不玩也墻屋臺榭園囿池
沼飲食車服聲樂嬪御擬齊楚之君焉至其情所欲
好耳所欲聽目所欲視口所欲嘗雖殊方偏國非齊
土之所產育者無不必致之猶藩墻之物也及其游
也雖山川阻險涂徑修遠無不必之猶人之行咫步
也賓客在庭者日百數庖廚之下不絕煙火堂廡之
上不絕聲樂奉養之余先散之宗族宗族之余次散
之邑里邑里之余乃散之一國行年六十氣干將衰
棄其家事都散其庫藏珍寶車服妾媵一年之中盡
焉不為子孫留財及其病也無藥石之儲及其死也
無瘞埋之資一國之人受其施者相與賦而藏之反
其子孫之財焉禽骨厘聞之曰端木叔狂人也辱其
祖矣段干生聞之曰端木叔達人也德過其祖矣其
所行也其所為也眾意所驚而誠理所取衛之君子
多以禮教自持固未足以得此人之心也
史記貨殖傳范蠡既雪會稽之恥乃喟然而嘆曰計
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國吾欲用之
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
之陶為朱公朱公以為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
所交易也乃治產積居與時逐而不責于人故善治
生者能擇人而任時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
與貧交疏昆弟此所謂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
而聽子孫子孫修業而息之遂至巨萬故言富者皆
稱陶朱公
拾遺記范蠡相越日致千金家僮閑筭術者萬人收
四海難得之貨盈積于越都以為器銅鐵之類積如
山之阜或藏之井塹謂之寶井奇容麗色溢于閨房
謂之游宮歷古以來未之有也
史記貨殖傳猗頓用盬鹽起按注孔叢曰猗頓魯之
窮士也耕則常饑桑則常寒聞朱公富往而問術焉
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當畜五挬于是乃適西河大
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間其息不可計貲擬王
公馳名天下以興富于猗氏故曰猗頓
列子說符篇虞氏者梁之富人也家充殷盛錢帛無
量財貨無訾登高樓臨大路設樂陳酒擊博樓上俠
客相隨而行樓上博者射明瓊張中反兩魚而笑
飛鳶適墜其腐鼠而中之俠客相與言曰虞氏富樂
之日久矣而常有輕易人之志吾不侵犯之而乃辱
我以腐鼠此而不報無以立慬于天下請與若等戮
力一志率徒屬必滅其家為等倫皆許諾至期日之
夜聚眾積兵以攻虞氏大滅其家
韓子內儲說篇靖郭君相齊與故人久語則故人富
史記蘇秦傳蘇秦為從約長并相六國北報趙王乃
行過雒陽車騎輜重諸侯各發使送之甚眾擬于王
者周顯王聞之恐懼除道使人郊勞蘇秦之昆弟妻
嫂側目不敢仰視俯伏侍取食蘇秦笑謂其嫂曰何
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謝曰見季
子位高金多也蘇秦喟然嘆曰此一人之身富貴則
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且使我有雒
陽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于是散千金
以賜宗族朋友
貨殖傳邯鄲郭縱以鐵冶成業與王者埒富
烏氏囗畜牧及眾斥賣求奇繒物間獻遺戎王戎王
什倍其償與之畜畜至用谷量馬牛秦始皇帝令囗
比封君以時與列臣朝請
巴蜀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
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
為貞婦而客之為筑女懷清臺
蜀卓氏之先趙人也用鐵冶富秦破趙遷卓氏卓氏
見虜略獨夫妻推輦行詣遷處諸遷虜少有余財爭
與吏求近處處葭萌唯卓氏曰此地狹薄吾聞汶山
之下沃野下有蹲鴟至死不饑民工于市易賈乃求
遠遷致之臨邛大喜即鐵山鼓鑄運籌策傾滇蜀之
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獵之樂擬于人君
宛孔氏之先梁人也用鐵冶為業秦伐魏遷孔氏南
陽大鼓鑄規陂池連車騎游諸侯因通商賈之利有
游閑公子之賜與名然其贏得過當愈于纖嗇家致
富數千金故南陽行賈盡法孔氏之雍容魯人俗儉
嗇而曹邴氏尤甚以鐵冶起富至巨萬然家自父兄
子孫約俯有拾仰有取貰貸行賈遍郡國鄒魯以其
故多去文學而趨利者以曹邴氏也
齊俗賤奴虜而刁間獨愛貴之桀黠奴人之所患也
唯刁間收取使之逐魚鹽商賈之利或連車騎交守
相然愈益任之終得其力起富數千萬故曰寧爵毋
刁言其能使豪奴自饒而盡其力
周人既纖而師史尤甚轉轂以百數賈郡國無所不
至洛陽街居在齊秦楚趙之中貧人學事富家相矜
以久賈數過邑不入門設任此等故師史能致七千
萬
程鄭山東遷虜也亦冶鑄賈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
居臨邛
宣曲任氏之先為督道倉吏秦之敗也豪杰皆爭取
金玉而任氏獨窖倉粟楚漢相距滎陽也民不得耕
種米石至萬而豪杰金玉盡歸任氏任氏以此起富
富人爭奢侈而任氏折節為儉力田畜田畜人爭取
賤賈任氏獨取貴善富者數世然任公家約非田畜
所出弗衣食公事不畢則身不得飲酒食肉以此為
閭里率故富而主上重之
塞之斥也唯橋姚已致馬千匹牛倍之羊萬頭粟以
萬鍾計
吳楚七國兵起時長安中列侯封君行從軍旅赍貸
子錢子錢家以為侯邑國在關東關東成敗未決莫
肯與唯無鹽氏出捐千金貸其息什之三月吳楚平
一歲之中則無鹽氏之息什倍用此富擬關中
梁孝王世家孝王未死時財以巨萬計不可勝數及
死藏府余黃金尚四十余萬斤他財物稱是
武安侯田蚡傳武安滋驕治宅甲諸第田園極膏腴
而市買郡縣器物相屬于道前堂羅鐘鼓立曲旃后
房婦女以百數諸侯奉金玉狗馬玩好不可勝數
灌夫傳夫字仲孺潁陰人也家累數千萬食客日數
十百人陂池田園宗族賓客為權利橫潁川
外戚世家補傳衛青字仲卿以大將軍封為長平侯
四子長子伉為侯世子侯世子常侍中貴幸其三弟
皆封為侯各千三百戶一曰陰安侯二曰發干侯三
曰宜春侯貴震天下時平陽主寡居當用列侯尚主
主與左右問長安中列侯可為夫者皆言大將軍可
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騎從我出入耳奈何用為
夫乎左右侍御者曰今大將軍姊為皇后三子為侯
富貴震動天下主何以易之乎
漢書石奮傳奮為太子太傅徙為諸侯相奮長子建
次甲次乙次慶皆以馴行孝謹官至二千石于是景
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寵舉集其門乃
號奮為萬石君孝景季年萬石君以上大夫祿歸老
于家建元二年長子建為郎中令少子慶為內史建
老白首萬石君尚無恙元朔五年卒建哭泣哀思歲
余亦死慶為太仆元狩元年上立太子選群臣可傅
者慶自沛守為太子太傅七歲遷御史大夫元鼎五
年丞相趙周免制詔御史萬石君先帝尊之子孫至
孝其以御史大夫慶為丞相封牧丘侯慶為丞相時
諸子孫為小吏至二千石者十三人
汲黯傳黯姊子司馬安文深巧善宦四至九卿以河
南太守卒昆弟以安故同時至二千石十人
杜周傳周為御史大夫始周為廷史有一馬及久任
事列三公而兩子夾河為郡守家貲累巨萬矣
金日磾傳贊日磾勒功上將傳國后嗣七世內侍何
其盛也
疏廣傳地節三年立皇太子選廣為太傅兄子受為
少傅太子每朝因進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
為師傅朝廷以為榮
張安世傳安世以父子封侯在位太盛乃辭祿詔都
內別藏張氏無名錢以百萬數安世尊為公侯食邑
萬戶然身衣弋綈夫人自紡績家童七百人皆有手
技作事內治產業累積纖微是以能殖其貨富于大
將軍光
小學紺珠漢張安世子孫相繼自宣元以來為侍中
中常侍諸曹散騎列校尉十余人
搜神記漢宣帝時南陽陰子方者性至孝積恩好施
喜祀臘日晨炊而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
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七百余頃輿
馬仆隸比于邦君子方嘗言我子孫必將強大至識
三世而遂繁昌家凡四侯牧守數十故后子孫常以
臘日祀而薦黃羊焉
漢書劉德傳德寬厚好施生每行京兆尹事多所平
反罪人家產過百萬則以賑昆弟賓客食飲曰富民
之怨也
史丹傳鴻嘉元年封丹為武陽侯丹盡得父財身又
食大國邑重以舊恩數見褒賞賞賜累千金僮奴以
百數后房妻妾數十人
張禹傳禹為相天子數加賞賜前后數千萬禹為人
謹厚內殖貨財家以田為業及富貴多買田至四百
頃皆涇渭溉灌極膏腴上賈他財物稱是
李尋傳帝舅曲陽侯王根為大司馬驃騎將軍厚遇
尋尋說根曰將軍一門九侯二十朱輪漢興以來臣
子貴盛未嘗至此
五行志帝元舅大司馬大將軍王鳳用事封鳳母弟
崇為安成侯食邑萬戶庶弟譚等五人賜爵關內侯
食邑三千戶復益封鳳五千戶悉封譚等為列侯是
謂五侯
寧成傳成為中尉抵罪歸家稱曰仕不至二千石賈
不至千萬安可比人乎乃貰貣陂田千余頃假貧民
役使數千家數年會赦致產數千萬為任俠持吏長
短出從數十騎其使民威重于郡守
西京雜記茂陵富人袁廣漢藏鏹巨萬家僮八九百
人于北邙山下筑園東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
其內構石為山高十余丈連延數里養白鸚鵡紫鴛
鴦牦牛青兕奇禽怪獸委積其間積沙為洲嶼激水
為波潮其中致江鷗海鶴孕雛產延蔓林池奇樹
異草靡不具植屋皆徘徊連屬重閣修廊行之移晷
不能遍也
論衡佚文篇揚子云作法言蜀富人錢千萬愿載
于書子云不聽夫富無仁義之行圈中之鹿欄中之
牛也
西京雜記文帝時鄧通得賜蜀銅山聽得鑄錢文字
肉好皆與天子錢同故富侔人主
漢書班固敘傳始皇之末班壹避地于樓煩致馬牛
羊數千群值漢初定與民無禁當孝惠高后時以財
雄邊
戴良傳良曾祖父遵字子高平帝時為侍御史家富
好給施尚俠氣食客常三四百人時人為之語曰關
東大豪戴子高
后漢書馮勤傳勤曾祖父楊宣帝時為弘農太守有
八子皆為二千石趙魏間榮之號曰萬石君焉
樊宏傳宏字靡卿南陽湖陽人也世祖之舅其先周
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為鄉里著姓父重字君云
世善農稼好貨殖重性溫厚有法度三世共財子孫
朝夕禮敬常若公家其營理產業物無所棄課役童
隸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財利歲倍至乃開廣田
土三百余頃其所起廬舍皆有重堂高閣陂渠灌注
又池魚牧畜有求必給嘗欲作器物先種梓漆時人
嗤之然積以歲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貲
至巨萬而賑贍宗族恩加鄉閭外孫何氏兄弟爭財
重恥之以田二頃解其忿訟縣中稱美推為三老年
八十余終其素所假貸人間數百萬遺令焚削文契
債家聞者皆慚爭往償之諸子從囗竟不肯受
水經注湖陽東城中有二碑似是樊重碑悉載故吏
人名司馬彪曰仲山甫封于樊因氏國焉爰自宅陽
徙居湖陽能治田殖至三百頃起廬舍高樓連閣陂
池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魚蠃梨囗檀棘桑麻閉
門成市兵弩器械貲至百萬其興工造作為無窮之
巧不可言富擬封君世祖之少數歸外氏及之長安
受業赍送甚至世祖即位追爵敬侯詔湖陽為重立
廟置吏奉祠
后漢書郭躬傳郭氏自弘后數世皆傳法律子孫至
公者一人廷尉七人侯者三人刺史二千石侍中郎
將者二十余人侍御史正監平者甚眾
鄧禹傳鄧氏自中興后累世寵貴凡侯者二十九人
公二人大將軍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
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將大夫郎
謁者不可勝數東京莫與為比
竇融傳融長子穆尚內黃公主代友為城門校尉穆
子勛尚東海恭王強女泚陽公主友子固亦尚光武
女涅陽公主顯宗即位以融從兄子林為護羌校尉
竇氏一公兩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皆相與并時自祖
及孫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數于親戚功臣
中莫與為比
耿弇傳弇父況疾病弇兄弟六人皆垂青紫省視醫
藥當代以為榮
馬援傳援子防兄弟貴盛奴婢各千人已上資產巨
億皆買京師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觀連閣臨道彌亙
街路多聚聲樂曲度比諸郊廟賓客奔湊四方畢至
京兆杜篤之徒數百人常為食客居門下刺史守令
多出其家歲時賑給鄉閭故人莫不周給
秦彭傳彭字伯平扶風茂陵人也自漢興之后世位
相承六世祖襲為潁川太守與群從同時為二千石
者五人故三輔號曰萬石秦氏
孔昱傳昱字元世魯國魯人也七世祖霸成帝時歷
九卿封褒成侯自霸至昱爵位相系其卿相牧守五
十三人列侯七人
折像傳像字伯式廣漢雒人也其先張江者封折侯
曾孫國為郁林太守徙廣漢因封氏焉國生像國有
貲財二億家僮八百人像幼有仁心不殺昆蟲不折
萌芽能通京氏易好黃老言及國卒感多藏厚亡之
義乃散金帛資產周施親囗或諫像曰君三男兩女
孫息盈前當增益產業何為坐自殫竭乎像曰昔斗
子文有言我乃逃禍非避富也吾門戶殖財日久盈
滿之咎道家所忌今世將衰子又不才不仁而富謂
之不幸墻隙而高其崩必疾也智者聞之咸服焉
梁冀傳冀大起第舍冀妻孫壽亦對街為宅殫竭土
木互相夸競堂寢皆有陰陽奧室連房洞戶柱壁雕
鏤加以銅漆牖皆有綺疏青瑣圖以云氣仙靈臺
閣周通更相臨望飛梁石磴凌跨水道金玉珠璣異
方珍怪充積藏室遠致汗血名馬又廣開園囿采土
筑山十里九囗以象二崤深林絕澗有若自然奇禽
馴獸飛走其間冀壽共乘輦車張羽蓋飾以金銀游
觀第內多從娼妓鳴鐘吹管酣謳竟路或連繼日夜
以騁娛恣客到門不得通皆請謝門者門者累千金
又多拓林苑禁同王家西至弘農東界滎陽南極魯
陽北達河淇包含山藪遠帶丘荒周旋封域殆將千
里冀一門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貴人二大將軍夫
人女食邑稱君者七人尚公主三人其余卿將尹校
五十七人在位二十余年窮極滿盛威行內外百寮
側目莫敢違命
三輔決錄平陵士孫奮字景卿少為郡五官掾起宅
得錢貲至一億七千萬富聞京師而性儉囗常宿客
舍雇錢甚少主人曰君士大夫惜錢如此欲作士孫
景卿耶不知實是景卿從子端梁冀掾冀素聞奮富
且囗乃從奮貸錢五千萬奮知冀貪暴畏之以三千
萬與冀大怒乃告郡詐認奮母為守官藏婢云盜白
珠十斛紫金千萬收拷奮兄弟死獄中財貲盡沒
后漢書耿恭傳耿氏自中興已后迄建安之末大將
軍二人將軍九人卿十三人尚公主三人列侯十九
人中郎將護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數十百人遂與
漢興衰云
袁安傳安子京京子湯湯子逢逢弟隗少歷顯官先
逢為三公時中常侍袁赦隗之宗也用事于中以逢
隗世宰相家推崇以為外援故袁氏貴寵于世富奢
甚不與他公族同
拾遺記郭況光武皇后之弟也累金數億家僮四百
余人以黃金為器攻冶之聲震于都鄙時人謂郭氏
之室不雨而雷言其鑄鍛之聲盛也庭中起高閣長
廡置衡石于其上以稱量珠玉也閣下有藏金窟列
武士以衛之錯雜寶以飾臺榭懸明珠于四垂晝視
之如星夜望之如月里語曰洛陽多錢郭氏室夜月
晝星富無匹其內寵者皆以玉器盛食故東京謂郭
氏家為瓊廚金穴況小心畏慎雖居富勢閉門優游
未曾干世事為一時之智也
魏典略公沙穆字文人北海膠東人也體履清直兼
學多文隱居東萊山中桓帝時有富人王仲者謂穆
曰今多以貲仕吾奉子以百萬唯子所用穆答曰斯
意厚矣夫富貴在天得之有命以賄求爵奸莫大焉
郡舉孝廉除郎中以高第為光祿主簿
魏志袁紹傳紹高祖父安為漢司徒自安以下四世
居三公位由是勢傾天下
后漢書楊修傳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業相繼與袁
氏俱為東京名族云
魏志董卓傳卓筑郿塢高與長安城埒積谷為三十
年儲云事成雄據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注英雄
記曰郿塢中金有二三萬斤銀八九萬斤珠玉錦繡
奇玩雜物皆山崇阜積不可知數
溫恢傳恢父恕為涿郡太守卒恢年十五送喪還歸
鄉里內足于財恢曰世方亂安以富為一朝盡散振
施宗族州里高之比之郇越
張既傳注魏略曰既世單家富為人有容儀少小工
書疏為郡門下小吏而家富自惟門寒念無以自達
乃常畜好刀筆及版奏伺諸大吏有乏者輒給與以
是見識焉
崔琰傳注魏略曰婁圭字子伯吳書曰曹公寵秩子
伯家累千金曰婁子伯富樂于孤但勢不如孤耳
英雄記鈔曹純字子和年十四而喪父與同產兄仁
別居承父業富于財僮仆人客以百數純綱紀督御
不失其理鄉里咸以為能
蜀志麋竺傳竺祖世貨殖僮客萬人貲產巨億
吳志士燮傳燮遷交趾太守弟壹領合浦太守次弟
徐聞令領九真太守弟武領南海太守燮兄弟
并為列郡雄長一州偏在萬里威尊無上出入鳴鐘
磬備具威儀笳簫鼓吹車騎滿道胡人夾轂焚燒香
者常有數十妻妾乘輜軿子弟從兵騎當時貴重震
服百蠻尉他不足逾也
魯肅傳肅富于財性好施與爾時天下已亂肅不治
家事大散財貨摽賣田地以賑窮敝結士為務甚得
鄉邑歡心周瑜為居巢長將數百人故過候肅并求
資糧肅家有兩囷米各三千斛肅乃指一囷與周瑜
瑜益知其奇也遂與同行到吳時孫策已薨權尚住
吳瑜因薦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不可
令去也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張昭非肅權不以介
意賜肅母衣服帷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
魏志曹洪傳洪家富而性吝嗇文帝少時假求不稱
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獄當死群臣并救莫能得
卞太后謂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囗帝廢后
矣于是泣涕屢請乃得免官削爵土按注魏略曰文
帝收洪時曹真在左右請之曰今誅洪洪必以真為
譖也帝曰我自治之卿何豫也會卞太后責怒帝言
梁沛之間非子廉無有今日詔乃釋之猶尚沒入其
財產太后又以為言后乃還之初太祖為司空時以
己率下每歲發調使本縣平貲于時譙令平洪貲財
與公家等太祖曰我家貲那得如子廉邪文帝在東
宮嘗從洪貸絹百匹洪不稱意及洪犯法自分必死
既得原喜上書謝曰臣少不由道過在人倫長竊非
任遂蒙含貸性無檢度知足之分而有豺狼無厭之
質老惛倍貪觸突國網罪迫三千不在赦宥當就辜
誅棄諸市朝猶蒙天恩骨肉更生臣仰視天日愧負
靈神俯惟愆闕慚愧怖悸不能雉經以自裁割謹涂
顏闕門拜章陳情
魏文帝典論雒陽郭珍居財巨億每暑夏召客侍婢
數千盛裝飾披羅縠使之進酒
吳志諸葛瑾傳注吳書曰初瑾為大將軍而弟亮為
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馬督領將帥族弟誕又顯
名于魏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
孫綝傳綝遷大將軍假節封永寧侯負貴倨傲多行
無禮使弟威遠將軍據入蒼龍宿衛弟武衛將軍恩
偏將軍干長水校尉闿分屯諸營欲以專朝自固亮
內嫌綝綝廢亮征立瑯邪王休休以大將軍為丞相
荊州牧食五縣恩為御史大夫衛將軍據右將軍皆
縣侯干雜號將軍亭侯闿亦封亭侯綝一門五侯皆
典禁兵權傾人主自吳國朝臣未嘗有也
孫亮全夫人傳夫人全尚女也夫人立為皇后以尚
為城門校尉封都亭侯代滕引為太常衛將軍進封
永平侯錄尚書事時全氏侯有五人并典兵馬其余
為侍郎騎都尉宿衛左右自吳興外戚貴盛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