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審龍篇
- 平砂玉尺經
- (元)劉秉忠
- 1541字
- 2015-12-26 23:49:57
原文:詳觀先圣之遺言,方識尋龍之要訣。砂行水輔唱隨聯,夫婦之情。水繞砂回拜舞聯,君臣之象。
劉釋:古先賢哲如楊筠松作尋龍賦有平地青龍之要訣。楊向答有浪花滾月蘆花三裊等語劉江東有鋪毯展席田角兜筌之說,考其理因得平地尋龍之訣始與山龍同術而水神出入尤緊于山也故下文先以砂行水輔發之。 經云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外氣所以止內氣為水之母水為氣之子,水行則氣行水止則氣止水界乎處,則氣止于內故凡龍行則水自隨如夫婦之相隨情諧意協亦理之然也。 凡龍之所止則四方之砂自然回顧雙雙顧局砂回則水自然還繞局外交流到堂悠悠洋洋止而不動聚而不渙如拜如舞類臣之見君肅然欽伏也,仙曰砂回頭伏盤舒如舞拜之象而水之來去屈曲之玄亦若舞聚畜不流亦如拜又曰其靜如拜其動如舞。
原文:是故真龍發足之初,猶萬馬奔馳之勢。砂如浪涌,水如鱗交,簇擁向前,誰識方來之跡。
劉釋:大低真龍之行砂隨水輔如萬馬奔馳之勢不可遏也。 真龍出身其送從之砂夾輔推擁如浪之涌重重疊疊順水流蹌絕無回頭及反背之勢水從砂去如魚之鱗或分或合或合復分如鱗之交隨砂而行滔滔向外不蓄不聚此真龍出身之勢如此形體豈易得哉今之術師一見砂頭方正便指點曰某龍某穴豈知龍有真體出身發足有住不住有正龍傍龍有真氣偽氣望砂點穴亦誤人矣。
原文:水似橫弓,砂猶勒馬,軍屯戟列,孰知止扎之蹤。
劉釋:凡龍到頭則送從傍砂雙雙回頭相顧猶如勒馬四水交流過堂橫聚環抱如弓案應龍虎側列如戟屯伏如軍有此形勢方見真龍止扎不去乃結地也。今方術者一見砂頭水面方正不出向之合流交會而竟從點穴亦誤人矣。大凡真龍結穴,不在長流大水之傍,亦不出大水之門。多結于兩水夾流之中旁有獲送砂而來直至入首之處群砂顧局或展開作案或纏或繞或選外遮后擁必不出身露體獻頭露面以泄真氣。古人云好龍卻是閨中女帳幕藏身不露體正比謂也。
原文:龍未住時,其來如逐。龍既住時,其止如伏。左砂右歸,右砂左錯,眾水朝堂,群龍躡足,注氣凝神,雖招之而不來,前后關鎖,拒之而不去。
劉釋:龍未住時其來如逐龍既住時其時止如伏左砂右歸,右砂左歸,眾水朝堂群龍躡足,真龍未住其勢逐逐而行不容止也及其止也其勢即伏靜而不動左砂到堂向右或右砂過堂向左而四畔環扼明堂其送從之砂躡足而朝拱護衛如此方是真龍住歇之勢。
原文:故之水交砂會之方,乃見真龍入首之地。勢或涓涓,情猶赴海,鴉飛雁行,極目天涯。流神渙散則不歸,龍尚去而不住,微垣星散而不顧,氣尚行而未收,雖或開門立面,須知風翼游鱗。 總然蓄水為關,亦是斬腰截氣。長砂展席,取一節于支流。大塊鋪氈,求至純于配合。參透玄機,實可挽回造化。古先秘訣,豈容輕度非人。
劉釋:水交于局前砂會于左右此見龍勢歇泊之處而尋龍必須先看其局前后左右之勢何如然后詳其體制之美惡方可以得其情狀吉兇休咎之跡也。 涓涓赴海,言水去而不聚鴉飛雁行言砂去而不顧此四句將以言龍行未住之勢,如下文所云龍之由去觀水之行止。水行,則龍行。水聚,則龍住。故水神渙散不收,則知龍尚行去而未見其止泊也。 龍氣凝住在旁砂揖伏歸關而后可見。若微垣旁列群砂向外而不顧堂局則知氣尚行而未見其收拾也。 龍行而不住氣去,而未收中有砂頭分布門面似有穴場可指點者此不過行龍上分支結穴耳非氣鐘大地如風林宿鳥焉有益翼急水游魚豈有縱鱗雖有發福非久長也。 真龍出身中間或得水聚之處分頭立面或支水揮肩破腹立頭而此等場穴亦是斬截龍腰取氣,立穴之法耳終非正龍自此氣蓄之地也如此形勢必得目力之巧心思之深者善能作用不失其法而獲福也。 長砂直出隨水而出去如席之展無有兜界收拾不可立穴中間有支水插破其腹勾取其氣人局者亦斬腰截脈之法也。 融結真穴否則一片巒皮何所驗氣。 此亦斬氣立穴之法機巧玄微能挽回天地自然之勢兇者可轉為吉非深于術者不能參透其奧也得其奧者足以參替造化以與人生人立命而便朝貧暮富也,東海聞歸至南陽見臥龍古人恐泄天機秘而不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