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0章

  • 國初群雄事略
  • 錢謙益
  • 4263字
  • 2015-12-26 18:26:00

東莞伯何真

真,姓何氏,字邦佐,廣東東莞人。至正乙未間,集兵保鄉里,累官至榮祿大夫、江西福建行中書省右丞。洪武元年三月,以廣東降,累官湖廣左布政使。二十年七月,封東莞伯,賜鐵券,食祿一千五百石。二十一年三月己卯卒,年六十有七。

至正十五年乙未,廣州民王成、陳仲玉構亂,東莞人何真起兵討平之。

真,東莞之員岡人,少英偉好書劍。至正中,仕為河源務副使、淡水鹽場管勾。中原兵起,嶺海騷動,棄官歸鄉里,慨然以生民為念。(黃佐撰《何真傳》)

公世居廣之東莞。至公,始遷惠州。生八歲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奪。少偉然有志。(宋濂撰《惠州何氏先祠碑》)

至正間,嶺南盜起,焚掠州郡,真集義兵保鄉里。(《太祖實錄 何真本傳》)

歲乙未,邑民王成、陳仲玉構亂,真請于行省舉義兵除之。真躬環甲胄,往擒仲玉以歸。成筑寨自守,真使弟迪、驍將黃從簡、高彬等頓兵圍之,募人能縛成者鈔十千。未幾,成奴縛之以出,真釋之,引坐笑謂曰:“公奈何養虎遺患?”成掩面慚謝曰:“始以為貓,孰知其虎。”奴求賞,真如數與之,使人具湯鑊烹奴,駕轉輪車,數人推之,使號于眾曰:“四境毋如奴縛主以罹此刑也!”又使數人鳴鉦,督奴妻炊火,奴一號則群應之曰:“四境有如奴縛主者,視此!”于是,人服其賞罰有章,以為光武待蒼頭子密不能及也,競趨歸之,行省上其功。(黃佐撰《傳》)

至正十六年丙申,廣東叛將黃常寇惠州,真率兵解惠州之圍,逐黃常,復惠州,升廣東道宣慰司元帥。

居一年,惠州人王仲剛與叛將黃常據惠,貪暴肆虐,民不堪命。眾慕真義,迎以守惠,遂解惠州之困。逐常,殺仲剛,并有循、惠二州。行省又上其功,授惠州判,尋遷惠陽路同知、廣東都元帥。(黃佐撰《傳》)

群盜攻惠州,真率眾走之,城賴以完,以功授惠州路判官,尋升同知,既而剿滅群盜,升廣東宣慰司都元帥,守惠州。(《太祖實錄 何真本傳》)

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南海盜邵宗愚陷廣州,真與子弟率兵分四路攻之,宗愚敗走,遂復廣州。

歲癸卯,南海三山民邵宗愚陷廣州,守將何深死之,大肆焚掠。真聞之,率眾復廣州,號令明肅,廣人大悅,擢廣東行省參知政事。其后置江西分省于廣東,進江西行中書省左丞,階資善大夫,分省治廣。弟迪,以從真功,擢中奉大夫、廣東道宣慰使都元帥,兼樞密院事。推恩封其二代,皆廬江郡公。未幾,合江西、福建為一省,改拜資德大夫、江西福建行中書省左丞,仍治廣州。(黃佐撰《傳》、《碑》同)

至正二十五年乙巳九月,邵宗愚挾廉訪副使廣寧等叛圍廣,真御之。至十月,部將與賊通,絕糧道,真出避,城陷。

至正二十七年丁未五月,真率惠州部曲至,廣民響應,復克之。宗愚退走,誘右丞鐵里迷失以歸。

戊午,制授真榮祿大夫,自左丞升右丞。

時中原大亂,南北阻絕,真益練兵據險,保障一隅。(《太祖實錄 何真本傳》)

真保有廣南,或陳符瑞,勸為尉佗計者,即逮而戮之,以示無二心。(黃佐撰《傳》)

自左丞升右丞,未拜而王師平江西,詔至渝公,公奉廣東土地冊籍以降。(《先祠碑》)

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命廖永忠為征南將軍,率舟師取廣東。

時永忠在福州,先遣人以書諭真,曰:“元君失馭,天下土崩,豪杰之士,乘時而起,或假元之號令,或自擅其兵威,暴征橫斂,蠶食一方,生民涂炭,可謂極矣。今天子受天明命,肇造區夏,惟兩廣僻在遐荒,未沾圣化。予受命南征,順者撫綏,逆者誅殛。恐足下未悟,輒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遂航海趨廣東。(黃佐撰《傳》)

三月甲戌,何真籍所部郡縣戶口、兵馬、錢糧,遣使奉表迎降。

初,湯和等平福建,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請降,且遣人回報真。至是,征南將軍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詣京師。上賜詔褒之,曰:“自元綱解紐,群雄并爭,天下瓜分,未見定于一者,朕舉兵濠梁,創業金陵,除殘去暴,十有四年。邇者方遣將四征,所向克捷,撫有七閩,肅清齊魯,廣西之師,相繼奏捷。大將軍提兵北伐中原,指日可定。朕思昔豪杰之士,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竇融、李績擁兵據險,角立于群雄之間,非真主不屈。此漢、唐名臣,于今未見,政此興嘆。爾真連數郡之眾,乃不勞師旅,先命來降,其視竇、李奚讓焉。今特驛召來庭,錫爾名爵,以旌有德。于戲!天厭紛紜,人思平治,爾之此舉,實惟知時,堅乃初心,以懋厥績。”(《太祖實錄》)

壬辰,師至潮州,何真遣其都事劉克佐詣軍門,上其印章并所部圖籍。

四月辛丑,永忠至廣東之東莞縣,何真率其官屬迎見。

閏七月辛酉,何真率其官屬入朝,詔授真江西行省參政。

上諭之曰:“天下分爭,所謂豪杰有二;易亂為治者上也,保民達變,識所歸者次也。負固偷安,流毒生民,身死不悔,斯不足論矣。頃者,師臨閩、越,卿即輸誠來歸,不煩一旅之力,使兵不血刃,民庶安堵,可謂識時達變者矣。”真叩頭謝曰:“昔武王伐暴救民,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今主上除亂以安天下,天命人歸,四海景從。臣本蠻邦之人,邇者逄亂,不過結聚鄉民,為保生之計,實無他志。今幸遇大明麗天,無幽不燭,臣愚豈敢上違天命。”上曰:“夫能不賈禍于生靈者,必世享其澤。朕嘉卿忠誠,念江西地近廣東,是用特授爾江西行省參政,以表來歸之誠。占云:令名,德之輿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輔我國家。”(《太祖實錄》)

真出見永忠,仍以榜招降諸寨,誅邵宗愚等,余孽悉平。詔至,乘傳入朝,貢獻方物。賜文綺紗羅綾絹各百匹,銀千兩,將士各賜有差。侍膳內禁,賜宴中書。初賜詔諭,援例各進繳,真叩頭乞賜,藏于家,為后世子孫榮。上可之,授真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太祖實錄 何真本傳》,黃佐撰《傳》同)

洪武三年庚戌三月,召何真還,遷山東行省參政。

洪武四年辛亥,命何真還廣東,收集舊將士,還京,復任山東。

洪武五年壬子六月,復命何真往廣收舊卒,還京。

壬子六月,參政何真收集廣東所部舊卒三千五百六十人,發青州衛守御。(《太祖實錄》)

洪武六年癸丑六月,拜何真子貴明威將軍鎮南衛指揮僉事,真侄潤、弼、敬三人皆拜官,軍校數十人皆授管軍百戶。

時真還廣州招集舊所部兵士二萬七百七十七人,并家屬送京師還朝,故有是命。(《太祖實錄 何真本傳》)

洪武九年丙辰,何真致仕,朝朔望。

洪武十三年庚申,何真請以子貴參侍東宮,即除貴北城兵馬指揮。

洪武十四年辛酉,命何真及其子貴同往云南規畫糧餉,開拓道路,置立驛傳,積糧草,以俟大軍征進。及還,升山西右布政使。

洪武十六年癸亥,何真致仕。

是年,復命真及貴往廣東收集土豪一萬六百二十三人。(《太祖實錄》)

洪武十七年甲子,復命何真往廣東收集未至軍士。

閏十月,致仕布政使何真復招集廣東舊所部兵三千四百二十三人送京師。間多道亡者,請追捕之。上曰:“彼為民久矣,今復擾之,宜其然也。亡者勿問。”(《太祖實錄》)

洪武十八年乙丑正月,起復山西左布政使致仕何真為浙江右布政使。

洪武十九年丙寅,何真朝京師,調湖廣左布政使。

洪武二十年丁卯,復使何真致仕。

七月乙巳,封湖廣左布政使致仕何真為東莞伯。

誥曰:“古云: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曩者元運將終,華夷鼎沸,擅聲教而役生民,朝興暮泯,接跡于世,終不能知時務而識天道,尚驅民以應鋒鏑,如此者豈一二人哉!爾何真率嶺南諸州壯士,保境全民,鄰敵不敢窺其際,嶺南之民莫不于爾仰賴。洪武初,朕命將西征,所在雖有降者,非義旗臨境則未附。爾真聞八閩負固,桂林驅民,海上群生,亦不量力。爾真獨心悅誠服,罄嶺南諸州,具表入朝,非識時務者乎!常在朕心,未及崇報。今特命爾為東莞伯,食祿一千五百石,使爾祿及世世,以報推誠之心。尚益加恭慎,以保祿位,延于永久,爾其敬哉!”(《太祖實錄》)

賜鐵券,食祿一千五百石,賜鈔萬貫,仍賜第京師,以其第六子宏為尚寶司丞。二十三年三月,升尚寶司少卿。(《太祖實錄 何真本傳》)

洪武二十一年戊辰三月已卯,東莞伯何真薨。

真蒞官有德有威,施政發令,風行霆斷,人莫敢犯,而一主于寬厚。尤好儒術,平居讀書,綴文無虛時。為人豐偉,美須髯,吐音如鐘。少時,有相者謂曰:“公才兼文武,霸王之器,惜生南方,微帶火色,位不過封侯。”既貴顯,先墓嘗有紫氣,人指為符瑞,輒斥絕之。及事高皇帝,夙夜畏威惟謹,高皇帝推心委任勿疑,故能以功名終。(黃佐撰《傳》)

四月乙巳,命何真子榮襲父爵。

榮襲爵,誥曰:“當元之季,海內兵爭,群雄割據,不可勝數。其間能識時務而審去就者幾人哉?爾何榮父東莞伯何真,昔能輯眾保有嶺南,俟朕平定之秋,不勞師旅,即納其土地,而全其民人,可謂深識時務者矣。朕嘉其誠,錫之封爵,近以高年令終,朕念不忘。今特命爾榮襲封東莞伯,爾其益勵忠實,毋墜前業,永保祿位,以傳后人。敬哉廣(《太祖實錄》)

洪武二十五年壬申,命何榮往陳州、潁州二衛簡閱軍馬。

洪武二十六年癸酉二月,東莞伯何榮坐與涼國公藍玉謀反,伏誅。

十一月,東莞叛寇何迪伏誅。

迪,東莞伯真之弟也。真次子宏以罪誅,迪自疑禍及,遂聚眾作亂。南海衛以兵捕之,迪伏眾阻殺官軍三百余人,遁入海島,廣東都指揮使司勒兵追擊,敗之,擒迪械送京師,誅之。(《太祖實錄》)

何榮招云:榮廣東惠州府歸善縣人,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欽差往山西抽丁,本家置酒,與何貴、何宏弟閑話,弟何貴說:“大哥想李太師、延安侯眾人,為交結胡丞相,都結果了。我每老官人在時,也曾去交結。如今胡黨不絕,只怕不饒我這一家兒。”榮說:“我心里也常為這事煩惱,又沒躲避處,由他,看久后何如?”次日,起程前去,不期弟何貴在家,怕前事發露,又與龍虎衛指揮法古私通藍玉謀逆,伏誅了當。又招云:二十六年二月十八日,東平侯韓勛到鎮朔衛,在榮下處吃酒。酒間,密說:“前日宣寧侯使人來說,涼國公收拾四川人馬,與陳義指揮等商議擺布,要下京來做一手,著我這里聽候接應。如今全寧、會寧、宣寧、懷遠等侯、劉真都督比先都是胡黨,已商量接應他,你心里如何?”榮回說:“我先父亦曾交結胡丞相,因見延安侯眾人廢了,我與弟何貴常常煩惱,久后不知何如?既官人每都從了時,我也和你每做。”酒畢,各散在家,一向與本官潛謀聽候。不期奸黨敗露,今蒙提問罪犯。

何榮弟鎮南衛指揮何貴招云:二十六年正月,蒙古左衛指揮法古對貴說:“前日茅都督過江潛對法古說涼國公見上只管病纏,要謀大事,你可收拾聽候。你有一千軍在我衛里,那里頭目我都引去見于,再教我同潘指揮來對你說。”貴說:“上位關防大,如何下手?”法古回說:“上位只關防得各門上,如今我衛里虎刺指揮常隨涼國公出征,他是廝殺好漢。”貴即聽允。次日,到涼國公直房拜見。至晚,有本衛百戶朱成到貴家說:“常教官人來帶刀討分曉,今早的言語謹慎著。”

何榮弟尚寶司少卿何宏招云:(詳見詹徽內)涼國公奸黨敗露,被馬黑黑指出,提問罪犯。(已上俱《逆臣錄》)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雄县| 钦州市| 金寨县| 西和县| 阳原县| 玛曲县| 伊宁市| 张家界市| 诸城市| 专栏| 呈贡县| 磐安县| 清新县| 班玛县| 务川| 花莲县| 黔西县| 安福县| 读书| 武穴市| 县级市| 莱阳市| 乌什县| 房产| 西城区| 永济市| 曲松县| 琼结县| 禄丰县| 金昌市| 青铜峡市| 阳高县| 化德县| 尖扎县| 金平| 宁陕县| 樟树市| 曲沃县| 龙胜| 重庆市| 姜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