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論日、月
日暈則雨。諺云:“月暈主風、日暈主雨。”“月暈主風、何方有闕,即此方風來。”
日腳占晴雨。諺云:“朝叉天,暮叉地,主晴,反此則雨。”日生耳占晴雨,諺云:“南耳晴,北耳雨;日生雙耳,斷風截雨。”若是長而下垂近地,則又名曰“日幢”,主久晴。
日沒后,起青白光數道,下狹上闊,直起艮天,此特夏秋間有之,俗稱“青白路”,主來日酷熱。
日出早,主雨;日出晏,主晴。老農云:“此特言久陰之余,夜雨連旦,正當天明之際,云忽一掃而卷即光,日出所以言早,少刻必雨,立驗。言晏者,日出之后,云晏開也,必晴,亦甚準。”蓋日之出入自有定刻,實無早晏也。愚謂但當云:“晴得早主雨,晏開主晴”。不當言日出早晏也。占者悟此理。
日外自云中起,主晴。諺云:“日頭(上並下足pai,度涉水意。)云幛,曬殺老和尚。”,“日沒返照主晴”,俗名“日返塢”。一云“日沒胭脂紅,無雨也有風。”或問:“二候相似,而所主不同,何也?”老農云:“返照在日沒前,胭脂紅在日沒之后,不可不知也。”
諺云:“烏云接日,明朝不如今日。”又云:“日落云沒,不雨定寒。”又云:“日沒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已上皆主雨。此言一朵烏云漸起,而日正落其中者。諺云:“日落烏云半夜枵(xiao),明朝曬得背皮焦。”此言半天上原有黑云,日落云外,其云夜必開散,明朝必甚晴也。又云:“今夜日沒烏云洞,明朝曬得頭皮痛。”此言半天上雖有云,及日沒下去卻無云而見日,狀如巖洞者也。以上皆主晴,甚驗。
【二】論星
諺云:“一個星,保夜晴。”此言雨后天陰,但見一兩星,次夜必晴。諺云:“明月照爛地,來朝依舊雨。”言久雨正當黃昏,卒然雨住云開,便見滿天星斗,則豈但明日有雨,當夜亦未必晴。屢試屢驗。嘗記至元乙亥八月癸亥日,正值久雨當晚才止,夜半忽見星月滿天,咸謂明又雨無疑矣。余獨否之。明日果然連晴月余,要知此理,與日出早晚相似,占者亦不可不知也。
星光閃爍不定,主有風。夏夜見星密,主熱。
【三】論風
夏秋之交,大風及有海沙云起,俗呼為之“風潮”,古人謂之“颶風”。言其具四方之風,故名“颶風”。有此風,必有霖霪大雨同作,甚則拔木、偃禾、壞房舍、決堤堰。其先必有如斷虹之狀者現,名曰“颶母”,航海人見此,則又名“破帆風”,“颶母”船上人名曰“破蓬掛”,蓋言見此物蓬必為風斫破矣。
諺云:“西南轉西北,搓繩來絆屋。”又云:“半夜五更西,天明拔樹枝。”又云:“日晚風和,明朝再多。”又云:“惡風盡日沒。”又云:“日出三竿,不急便寬。”大凡風日出之時必略靜,謂之“風讓日”。大抵風自日內起者必善,夜起者必毒,日內息者亦和,夜半后息者必大凍,以上并言隆冬之風。
諺云:“風急雨落,人急客作。”又云:“東風急,備簑笠,風急云起,愈急愈雨。”諺云:“東北風,雨太公。”言艮方風雨,卒難得晴。俗名“牛筋風雨”,指丑位故也。
諺云:“行得春風有夏雨。”言有夏雨應時可種田也,非謂水必大也。經驗。
諺云:“春風踏腳報。”言易轉方,人傳報不停腳也。一云:“既吹一日南風,必還一日北風,報答也。”而說俱應。
諺云:“西南早到,晏弗動草。”言早有此風,向晏必靜。諺云:“南風尾,北風頭。”言南風愈吹愈急,北風初起便大。
春南夏北,有風必雨。冬天南風,三兩日內必有雪。
龍下必雨,主晴。凡是黑龍下,主無雨,縱有也不多。白龍下,雨必多。龍下頻,主旱,諺云:“多龍多旱。”龍陣雨,始自何一路,只多行此路,無處絕無,諺云:“龍行熟路。”
【論雨】
諺云:“雨打五更,日曬水坑。”言五更忽有雨,日中必晴,甚驗。晏雨不晴。
雨著水面上有浮泡,主卒未晴。諺云:“一點雨似一個釘,落到明朝也不晴;一點雨似一個泡,落到明朝未得了。”
諺云:“上牽晝,暮牽齋,下晝雨嚌嚌。”此言久雨,正午少止,謂之“牽晝。”或有可晴之理;止在午前,謂之“牽齋”,則午后之雨不可勝言矣。
諺云:“病人怕肚脹,雨落怕天亮。”言久雨正當昏黑,忽自明亮,則是雨侯也。雨夾雪,難得晴。諺云:“夾雨夾雪,無休無歇。”《道德經》云:“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諺云:“快雨快晴。”
【論云】
云行占晴雨。:“云行東,雨無蹤,車馬通;云行西,馬濺泥,水沒犁;云行南,水潺潺,水漲潭;云行北,雨便足,好曬谷。”
上風雖開,下風不散,主雨。諺云:“上風皇、下風隘,無蓑衣,莫出外。”
云若炮車形起,主大風。云起,下散四野,滿目如煙如霧,名曰“風花”,主風起。
諺云:“西南陣,單過也落三寸。”言云陣起自西南,雨必多。尋常陰天,西南障上,亦雨。諺云:“太婆年八十八,未曾見東南陣頭發。”又云:“千歲老人,不曾見東南陣頭雨沒子田。”言云起自東南來者,絕無雨。
凡雨陣起自西北者,必云黑如潑墨,又必起作“眉梁陣”,主先起大叮風而后雨,終易晴。天河中有黑云生,謂之“河作堰”,又謂之“黑豬渡河”。黑云對起,一路相接亙天,謂之“雨作橋”。云闊,則又謂之“合羅陣”。皆主大雨立至,少頃必作“滿天陣”,名“通界雨”,言廣闊普遍也。若是天陰之余,或作或止,忽有“雨作橋”,則必有“掛帆雨”,卻又是雨腳將斷之兆也,不可一例而取之。
諺云:“旱年只怕沿江排,水年只怕北江紅。”一云:“太湖晴。”上文言亢早之年才是,四方遠處云生陣起,或自東引而西、自西而東,俗所謂“排”也,則此雨非但今日不至,必每日如此,即是久旱之兆也。下文彈水潦之年,每到將晚之時,雨忽至,云稍浮,北向似霞非霞,紅光耀日,雨隨作,又必主夜夜如此,直至大水而后矣。二事每年試驗。蓋此吳語也,故指北江為太湖。若是晚霽,必將西天俱晴無雨,諺云:“西北赤,好曬麥。”
陰天卜晴。諺云:“朝要天頂穿,暮要四邊懸。”又云:“朝看東南,暮看西北。”
諺云:“魚鱗天,不雨也風顛。”此言細細如魚鱗斑者。一云:“老鯉斑云障,曬殺老和尚”。此言滿天云,大片如鱗,故云“老鯉”。往往試驗各有準。秋天云陰,若無風便無雨。冬天近晚,忽有老鯉斑云起,必無雨,名曰“護霜天”。諺云:“識每護霜天,不識每著子一夜眠。”
【論霞】
諺云:“朝霞暮霞,無水煎茶。”主旱。此言久晴之霞也。諺云:“朝霞不出市,暮霞走千里。”此皆言雨后乍晴之霞。暮霞若有火焰形而干紅者,非但主晴,必主久旱之兆。朝霞雨后乍有,定雨無疑。或是情天隔夜雖無,今朝忽有,則要看顏色斷之。干紅,主晴;間有褐色,主雨。滿天謂之“霞得過”,主晴;“霞不過”,主雨。若西天有浮云稍厚,雨當立至。
【論虹】
諺云:“東鱟晴,西鱟雨。”諺云:“對日鱟,不到晝”。主雨,言西鱟也,若鱟下便雨,還主晴。《詩、螮蝀篇》云:“朝隮于西,崇朝其雨。”今俗謂“虹能截雨”,信然。
【論雷】
諺云:“未雨先雷,船去步歸。”主無雨。諺云:“當頭雷無雨,卯前雷有兩。”凡雷聲響烈者,雨陣雖大而易過;雷聲殷殷然者,卒不晴。東州人云:“一夜起雷三日雨”,言雷自夜起,必連陰。雪中有雷,主陰雨百日方晴。
【論電】
夏秋之間,夜晴而見遠電,俗謂之“熱閃”。在南主久晴,在北主便雨。諺云:“南閃千年,北閃眼前。”北閃,俗謂之“北辰閃”,主雨立至。諺云:“北辰三夜,無雨大怪。”言必有大風雨也。
【論冰】
冰后水長叫“長水冰”,主來年水。冰后水退,名“退水冰”,主旱。若冰堅可履,亦主水。
【論霜】
春多,主旱。
【論雪】
霽而不消,名曰“待伴”,主再有雪。久經日照而不消,亦是來年多水之兆也。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穿越時空元氣少女VS風度翩翩優質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質大叔誰能拒絕?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