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1章

  • 閱藏知津
  • 佚名
  • 3746字
  • 2015-12-26 17:17:17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六紙) (前有序) (南尺北璧)

后漢中天竺沙門迦葉摩騰共竺法蘭譯

此西來教典之始也,古今譯經(jīng)圖記云:四十二章經(jīng),本是外國經(jīng)抄,騰以大化初傳,人未深信,蘊(yùn)其妙解,不即多翻,且撮經(jīng)要,以導(dǎo)時俗。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jīng)要集(三卷) (南宜北英)

唐于闐國沙門釋智嚴(yán)譯

諸經(jīng)集四十二部,凡菩薩行門,總六十六條。

八大人覺經(jīng)(一紙欠) (南賢北維)

后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

菩薩內(nèi)習(xí)六波羅密經(jīng)(三紙欠) (南賢北悲)

后漢臨淮郡沙門嚴(yán)佛調(diào)譯

說內(nèi)習(xí)六妙門為六波羅密,能制六根。

出曜經(jīng)(二十卷) (前有僧睿序) (南定篤初北廣內(nèi))

尊者法救造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無常品第一。欲品第二。愛品第三。無放逸品第四。念品第五。戒品第六。學(xué)品第七。口品第八。行品第九。信品第十。沙門品第十一。道品第十二。利養(yǎng)品第十三。忿怒品第十四。惟念品第十五。雜品第十六。水品第十七。華香品第十八。馬喻品第十九。恚品第二十。如來品第二十一。聞品第二十二。我品第二十三。廣演品第二十四。親品第二十五。泥洹品第二十六。觀品第二十七。惡行品第二十八。雙要品第二十九。樂品第三十。心意品第三十一。沙門品第三十二。梵志品第三十三。

出曜之言,舊名譬喻,即十二部經(jīng)第六部也,共集如來法句千章,釋之以訓(xùn)未來。

法句譬喻經(jīng)(四卷) (南籍北亦)

西晉沙門法炬共法立譯

共三十九品。大意與上經(jīng)同,而次第不同,且少有解釋。

法句經(jīng)(二卷) (序中名曇缽偈) (南所北群)

尊者法救造 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等譯

即法喻經(jīng)中三十九品法句,凡七百五十二偈。

法集要頌經(jīng)(四卷) (南甚北隸)

尊者法救集 宋中印土沙門天息災(zāi)譯

即出曜經(jīng)三十三品法偈,皆是佛所說也。

佛本行經(jīng)(七卷) (南初北達(dá))

劉宋六合山寺沙門釋寶云譯

因緣品第一。阿育王時,密跡金剛,為諸天頌佛始末。稱嘆如來品第二。降胎品第三。如來生品第四。梵志占相品第五。阿夷決疑品第六。入譽(yù)論品第七。與眾彩女游居品第八。現(xiàn)憂懼品第九。閻浮提樹蔭品第十。出家品第十一。車匿品第十二。瓶沙王問事品第十三。為瓶沙王說法品第十四。不然阿蘭品第十五。降魔品第十六。轉(zhuǎn)法輪品第十七。度寶稱品第十八。廣度品第十九。現(xiàn)大神變品第二十。升忉利宮為母說法品第二十一。憶先品第二十二。游維耶離品第二十三。嘆錠光佛時品第二十四。降象品第二十五。魔勸舍壽品第二十六。調(diào)達(dá)入地獄品第二十七。現(xiàn)乳哺力品第二十八。大滅品第二十九。嘆無為品第三十。八王分舍利品第三十一。

佛所行贊經(jīng)(五卷) (南美北興)

馬鳴菩薩造 北涼中天竺沙門曇無讖譯

生品第一。處宮品第二。厭患品第三。離欲品第四。出城品第五。車匿還品第六。入苦行林品第七。合宮憂悲品第八。推求太子品第九。瓶沙王詣太子品第十。答瓶沙王品第十一。見阿羅藍(lán)郁頭藍(lán)品第十二。破魔品第十三。阿惟三菩提品第十四。轉(zhuǎn)法輪品第十五。瓶沙王諸弟子品第十六。大弟子出家品第十七。化給孤獨(dú)品第十八。父子相見品第十九。受祇洹精舍品第二十。守財醉象調(diào)伏品第二十一。庵摩羅女見佛品第二十二。神力住壽品第二十三。離車辭別品第二十四。般涅槃品第二十五。大般涅槃品第二十六。嘆涅槃品第二十七。分舍利品第二十八。

僧伽羅剎所集佛行經(jīng)(五卷) (南宜北興)

符秦罽賓國沙門僧伽跋澄譯

大意發(fā)明如來因中果上種種功德,乃至百年之后,阿育王起舍利塔。而譯文甚拙。

僧伽斯那所撰菩薩本緣經(jīng)(四卷) (南令北聚)

吳月支國優(yōu)婆塞支謙譯

師子素馱娑王斷肉經(jīng)(三紙) (南賢北景)

唐于闐國沙門釋智嚴(yán)譯

十二游經(jīng)(四紙半) (南終北英)

東晉西域沙門迦留陀伽譯

達(dá)磨多羅禪經(jīng)(二卷) (有序) (南榮北集)

東晉迦維羅衛(wèi)國沙門佛陀跋陀羅譯

修行方便道安那般那念退分第一。修行勝道退分第二。修行方便道安般念住分第三。修行勝道住分第四。修行方便道升進(jìn)分第五。修行勝道升進(jìn)分第六。修行方便道安般念決定分第七。修行勝道決定分第八。修行方便道不凈觀退分第九。住分第十。升進(jìn)分第十一。決定分第十二。修行觀界分第十三。已上皆五言頌。修行四無量三昧第十四。修行觀陰分第十五。修行觀入分第十六(外六入如賊,內(nèi)六入如空聚,亦說內(nèi)外入為此彼岸)。修行觀十二因緣第十七。已上皆長文。

內(nèi)身觀章句經(jīng)(三紙欠) (南令北聚)

漢失譯師名

頌說內(nèi)身苦、空、無常、無我、不凈。

法觀經(jīng)(四紙半) 同上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hù)譯

明數(shù)息觀身等法,文甚拙澀。

三慧經(jīng)(十一紙) (南籍北墳)

北涼錄失譯人名

雜集經(jīng)論中種種因緣法義。

佛使比丘迦旃延說法沒盡偈(五紙余) (南宜北既)

西晉錄失譯人名

迦丁比丘說當(dāng)來變經(jīng)(七紙半) (南甚北英)

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六紙半) (南甚北漆)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說十六大阿羅漢名,并眷屬數(shù)目住處,及明末法之中,于三寶所種善根者,三會得度。

撰集三藏及雜藏傳(七紙余) (南籍北漆)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大意與后經(jīng)同,而是四言偈述,兼釋三藏與雜藏事。

迦葉結(jié)經(jīng)(八紙欠) (南籍北聚)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說佛滅度,迦葉舉阿難九過,及結(jié)集三藏事。

密跡力士大權(quán)神王經(jīng)偈頌(一卷) (有智昌序) (南學(xué)北杜)

元延祐僧錄管主八集

共一百七十五贊。

請賓頭盧經(jīng)(一紙余) (南甚北墳)

劉宋沙門釋慧簡譯

那先比丘經(jīng)(三卷) (南業(yè)北聚)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佛滅度后,有彌蘭王,向那先比丘種種問難,比丘一一答之。

阿育王譬喻經(jīng)(五紙余) (南基北墳)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百喻經(jīng)(二卷) (南令北群)

蕭齊中天竺沙門求那毗地譯

設(shè)一百喻,喻道法邪正等事,末結(jié)云。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癡華鬘竟。

無明羅剎經(jīng)(一卷) (南所北群)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以郁禪耶城折吒王降伏疫鬼為喻,明如來逆觀十二因緣,用大智慧,破無明羅剎。

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七紙半) (南甚北漆)

劉宋罽賓國沙門求那跋摩譯

七言偈,種種勸誡,令修學(xué)正法。

勸發(fā)諸王要偈(六紙余) (南甚北隸)

劉宋天竺沙門僧伽跋摩譯

龍樹菩薩勸誡王頌(七紙欠) 同上

唐大薦福寺沙門釋義凈譯

二皆同上本。宋譯五言唐譯五七言雜。

大勇菩薩分別業(yè)報略經(jīng)(八紙) (南甚北墳)

劉宋天竺沙門僧伽跋摩譯

偈說六趣善惡因果。

十不善業(yè)道經(jīng)(一紙余) (南優(yōu)北英)

宋西夏沙門日稱等譯

賢圣集伽陀一百頌(五紙余) (南甚北英)

宋中印土沙門天息災(zāi)譯

集一切伽陀,說供施佛僧福報。

勝軍化世百喻伽陀經(jīng)(七紙欠) (南盡北則)

宋中印土沙門法天譯

六道伽陀經(jīng)(五紙) 同上

譯人同上

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說吉兇時日善惡宿曜經(jīng)(二卷) (南優(yōu)北亦)

唐北天竺沙門大廣智不空譯

迦葉仙人說醫(yī)女人經(jīng)(三紙欠) (南夙北臨)

宋中印土沙門法賢譯

付法藏因緣經(jīng)(本名傅六卷) (南榮北集)

后魏西域沙門吉迦夜共曇曜譯

婆伽婆囑摩訶迦葉(一)。迦葉囑阿難(二)。阿難付摩田地,及商那和修(三)。商那和修付優(yōu)波鞠多,降伏天魔度人無量,稱為無相好佛(四)。優(yōu)波鞠多付提多迦(五)。提多迦付彌遮迦(六)。彌遮迦付佛陀難提(七)。佛陀難提付佛陀密多(八)。佛陀密多付脅比丘(九)。脅比丘付富那奢(十)。富那奢付馬鳴大士(十一)。馬鳴菩薩付比丘比羅(十二)。比羅付龍樹大士(十三)。龍樹菩薩付迦那提婆,由毀神眼,故無一目(十四)。迦那提婆付尊者羅睺羅(十五)。羅睺羅付尊者僧伽難提,以偈試阿羅漢云,轉(zhuǎn)輪種中生,非佛非羅漢,不受后世有,亦非辟支佛,羅漢往問彌勒,乃能知之(十六)。僧伽難提付僧伽耶舍(十七)。僧伽耶舍付鳩摩羅馱(十八)。鳩摩羅馱付阇夜多,世尊所記最后律師(十九)。阇夜多付婆修槃陀(二十)。婆修槃陀付摩奴羅,與尊者夜奢,分化南北(二十一)。次有尊者名鶴勒那夜奢(二十二)。復(fù)有比丘,名曰師子,為彌羅掘國王劍斬其頭,唯乳流出,相付法人,于是便絕(二十三)。結(jié)嘆善知識功德,說白象聞法起慈,及優(yōu)婆塞分別買髑髏事。

馬鳴菩薩傳

龍樹菩薩傳

提婆菩薩傳(三傳同卷共九紙半) (南籍北漆)

姚秦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譯

與上經(jīng)中三人事跡同。

婆藪槃豆傳(九紙) (南甚北漆)

陳優(yōu)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阿育王傳(五卷) (南基北漆)

西晉安息國沙門安法欽譯

本施土緣第一,勝德小兒以土施佛,佛為授記。阿育王本緣第二,先作地獄,后因比丘現(xiàn)化,改惡修善,造舍利塔,廣修供養(yǎng)。阿恕伽王本緣第三,化弟宿大哆,生信證果。半庵摩羅果緣第四,王臨終時,僅以半果為最后施。駒那羅緣本第五,即法益王子壞目因緣。阿育王現(xiàn)報因緣第六,以珠與受持八戒夫人,比丘口香,婦女犯禁,問法得果,沙彌食婆羅門,度令出家。賣人頭,調(diào)伏邪見臣。下賤婢施一錢,得轉(zhuǎn)生報,庫中缺如意珠,賓頭盧純酥澆飯,修福禳衰相,修福勝龍王。優(yōu)波鞠多因緣第七,佛預(yù)授記,并結(jié)集三藏等事。摩訶迦葉涅槃因緣經(jīng)第八。摩田提因緣第九。商那和修本緣第十。優(yōu)波鞠多因緣第十一,廣明化度令證果事。

阿育王經(jīng)(十卷南作五卷半北作六卷) (南基北墳)

蕭梁扶南國沙門僧伽婆羅譯

即前本別出,而次第小異,詳略亦各不同。

阿育王子法益壞目因緣經(jīng)(一卷) (前有序) (南所北群)

符秦兜佉勒國曇摩難提譯

偈說法益王子壞目本緣,及說從六趣者,性行不同,較傳經(jīng)稍詳。

附外道論

勝宗十句義論(十紙作一卷) (南吹北納)

勝者慧月造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一實(shí)。二德。三業(yè)。四同。五異。六和合。七有能。八無能。九俱分。十無說。即勝論六句義演出。

金七十論(三卷) (南羅北疑)

陳優(yōu)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此是外道迦毗羅仙人所造,明二十五諦,亦名數(shù)論,非是佛法。

附疑偽經(jīng)

大明仁孝皇后夢感佛說第一希有大功德經(jīng)(二卷) (南大北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顺县| 东明县| 衡阳市| 维西| 武隆县| 遵化市| 菏泽市| 博湖县| 安义县| 亚东县| 安达市| 舟曲县| 乌兰察布市| 囊谦县| 大埔区| 灵宝市| 永福县| 乌鲁木齐县| 宜兴市| 和平县| 长岛县| 克拉玛依市| 论坛| 徐水县| 益阳市| 巴东县| 噶尔县| 彰化市| 靖边县| 射阳县| 泰宁县| 兴国县| 榕江县| 手游| 基隆市| 石景山区| 墨竹工卡县| 榆树市| 个旧市| 奉节县|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