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上經(7)

  • 神農本草經贊
  • 王楚材
  • 3074字
  • 2015-12-26 16:25:46

蘇頌曰。脅鱗一道無大小。皆三十六鱗。漢書傳。路溫舒披大膽。新書囗俯而加志。晉書紀。武帝銜膽棲冰。李囗歌。嘗膽不苦味若飴。唐書傳。柳仲郢母。和熊膽丸使夜咀咽。說文。獺膽分卮。史記世家。毒藥苦口利于病。漢書傳。東方朔目若懸珠。谷梁傳。六先數聚辭也。目治也。李時珍曰。熊膽明目去翳。蘇頌曰。獺膽主治目翳。視物不明。

藕實莖

味甘平。主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疾。久服輕身耐老。不饑延年。一名水芝丹。

生池澤。

冰絲玉節。蟄臥川阿。紅裳獨立。翠扇交摩。中藏魚目。仰露蜂窠。水羞相輩。痊起沉。

于慎行詩。冰絲欲斷鮫人縷。陶弼詩。誰將玉節栽。馮璧詩。蟄臥時奮迅。王勃賦。誓畢賞于川阿。李綱賦。紅裳影斜。韓詩。香囊獨立紅。許渾詩。煙開翠扇清風曉。京房易傳。

相摩而鳴。高啟聯句。魚目微光皎。張楫詩。飛盡黃蜂露蜜房。劉孝威啟。凡厥水羞。莫敢相輩。謝詩。已覺沉痊。

大棗

味甘平。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肋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久服輕身長年。葉覆麻黃。能令出汗。生平澤。

早遂修虔。剝乘豳侯。百益陳功。千回急就。染齒黃蒸。投心紅皺。萬歲嘉名。參肴觴壽魏書傳。棗者早遂朕意。左傳。女贄不過榛栗棗修。以告虔也。詩。八月剝棗。清異錄。

百益一損者棗。杜甫詩。一日上樹能千回。史記傳。今怠而不急就。嵇康論。齒居晉而黃。謂棗故也。魏書傳注。黃侔蒸栗。南史傳。投臣以赤心。孟郊聯句。紅皺曬檐瓦。宋書傳。三佛齊貢萬歲棗。王安石詩。廣庭觴圣壽。以此參肴蔌。

葡萄

味甘平。主筋骨濕痹。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饑忍風寒。久食輕身不老延年。可作酒。生山谷。

托根福地。引竹交穿。青紛綬結。紫瑩珠懸。云漿清滑。玉盞涼鮮。荔枝同嚼。風月無邊。

宋祁賦。托崤函之福地。韓愈詩。莫辭添竹引龍須。劉禹錫歌。繁葩組綬結。唐彥謙詩。

珠帳高懸夜不收。劉禹錫詩。味敵五云漿。洪希又詩。醍醐縱美輸清滑。顧阿瑛詩。葡萄玉盞酌西涼。李夢陽詩。酒酣試取冰丸嚼。不說天南有荔枝。張詞。風月無邊是醉鄉。

味酸平。主安五臟。益精氣。長陰令堅強志倍力。有子。久服輕身不老。一名覆盆。

生平澤。

舊干新叢。同功分紀。刺類鉤懸。蔓牽角犄。逐節葵青。成簇椹紫。蠶老蛇殘。莓非倫擬。

庾肩吾詩。新叢入望苑。舊干冠層城。李時珍曰。蓬覆盆。一類二種。分早熟晚熟。

功用相近。藤蔓繁衍。莖有倒刺。逐節生葉。如小葵葉。面青背白。結實成簇。熟則紫黯如椹。

又懸鉤樹莖。有倒刺。實亦相類。孟詵以為即覆盆誤。袁桷詩。勢如鹿角掎。吳瑞曰。地莓蠶老時紅熟。一名蛇殘。韓保升曰。子赤儼若覆盆。唐書傳。劉洎勢不倫擬。

雞頭實

味甘平。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久服輕身。不饑耐老神仙。一名雁啄實。生池澤。

橐韜川植。論斗剝膚。毛青涌。雞啄紅敷。盤輪縐囗。囊截明珠。上池華液。挹注囁嚅。

周禮疏。川澤植物宜膏物。蓮芡之實有橐韜者。黃庭堅詩。明珠論斗煮雞頭。易。剝床以膚。王叟巖詩。琉璃涌出青毛囗。李時珍曰。芡。生紫花。在苞頂如雞啄。葉貼水。皺文如。宋文同詩。芡盤圓圓如碧輪。姜特立詩。明珠截錦囊。東坡雜記。吳子野云。食芡必枚嚙而細嚼。終日囁嚅。足以致上池之水。使人華液通流。轉相挹注。

胡麻

味甘平。主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久服輕身不老。一名巨勝。葉名青囗。生川澤。

種督兒曹。先嘉耦。八拗生殊。四宜具有。燭持溪頭。杯流洞口。綠葉華滋。沐宜螓首。

梅堯臣詩。胡麻養氣血。種以督兒曹。唐慎微曰。俗傳胡麻須夫婦同種則茂盛。左傳。

嘉耦曰妃。雞肋編。胡麻性有八拗。雨時薄收。大旱方熟。開花向下。結子向上。炒焦壓榨。

才得生油。膏車則滑。鉆針乃澀。戴元表賦。芘本近仁。向明近智。蹈約而不移。近信在困。而能恭近義以為君子之道。四宜乎。拾遺記。背明之國。有通明麻食者夜行不持燭。是巨勝也。曹唐詩。吃盡溪頭巨勝花。神仙記。劉晨阮肇入天臺采藥。見一杯流下。有胡麻飯。

陸龜蒙詩。不敢窺洞口。古詩。綠葉發華滋。寇宗曰。青葉湯浸。婦人以之梳發。詩。

螓首蛾眉。

味辛平。主五勞七傷。利五臟。下血寒氣。多食令人見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輕身。

一名麻勃。麻子。味甘平。主補中益氣。肥健不老神仙。生川谷。

穗垂勃勃。慮事前知。候春早晚。辨值雄雌。陳朝事。犬薦秋時。和丸向日。幽燭魑。

名醫曰。麻勃花上勃勃者。陶弘景曰。術家合服。逆知未來事。陳藏器曰。早春種曰春麻子。晚春種為秋麻子。李時珍曰。麻子有雄雌。雄者為囗。雌者為苴。周禮注。朝事之籩。其實囗。熬麥曰囗。麻曰囗。禮。孟秋之月。食麻與犬。孟銑曰。生麻子杵丸。向日服。滿百日。即能見鬼。云笈七簽。紫晨幽燭明。劉基詩。翔魑。

冬葵子

味甘寒。主五臟六腑寒熱。羸瘦五癃。利小便。久服堅骨。長肌肉。輕身。延年。

解露抽心。傾陽衛足。莩秀浮香。英輕染綠。柏子修容。椒聊辟毒。朝種暮生。火焦地熟。

李時珍曰。古人采葵。必待露解。故曰露葵。孟銑曰。其心有毒忌食。孔平仲詩。燒地草抽心。曹植表。若葵藿之傾葉太陽。左傳。葵猶能衛其足。鮑照賦。柔莩爰秀。杜甫詩。香宜配碧葵。李時珍曰。子輕虛如榆莢仁。梁元帝詩。露沾疑染綠。陶隱居方。冬葵子柏子仁等分。治面上瘡。武王帶銘。火滅修容。千金方。冬葵子煮汁。辟蜀椒毒。博物志。葵子火炒令爆撒熟地。朝種暮生。

莧實

味甘寒。主青盲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熱。久服益氣力。不饑輕身。一名馬莧標高易見。指事深論。種需雨候。老怯風掀。丹還跛鱉。格壓膏囗。荇呼哂誤。韭化機存。

王十朋詩。標高語更妙。埤雅。莧之莖葉高碩易見。其字從莧。指事也。陸游詩。農事更深論洛陽。花木記。谷雨栽五色莧。王安石詩。紫莧凌風怯。貴耳集。紅莧為跛鱉之還丹。方岳詩。琉璃蒸乳壓膏。未抵齋廚格調高。顏氏家訓詩。參差荇菜。博士皆以參差者。莧菜也。呼人莧為人荇。可笑之甚。淮南子。老韭之為莧也。萬物皆出于機。皆入于機。

瓜蒂

味苦寒。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腫。下水。殺蠱毒。咳逆上氣。食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生平澤。

美實蠲煩。秋除抱蒂。花謝跗環。瓞綿蔓系。齒沁余香。鼻披雙綴。青綠垂檐。東來風脆。

劉子詩。美實蠲煩喜及時。杜甫詩。許以秋蒂除。仍看小童抱。農書。大曰瓜。小曰瓞。

跗曰環。(注脫花處)蒂曰嚏。(注系蔓處)李東陽詩。冰齒余香嚼未殘。龍魚河圖。瓜有兩蒂。兩鼻者殺人。雷論。凡使瓜蒂取青綠色。瓜氣足時采得。系屋東有風處吹之。

瓜子

味甘平。主令人悅澤。好顏色。益氣不饑。久服輕身耐老。一名水芝。生平澤。

長身皤腹。瓣名齊。絮披虛練。囊貯排犀。花紅面。酒苦明睇。瓜雌蒂曲。擷高種棲。

鄭安曉詩。霜皮露葉護長身。左傳。皤其腹。廣雅。冬瓜也。其子謂子囗。吳普曰。

瓜子一名瓣。李時珍曰。瓤謂之瓜練。白虛如絮。子謂之瓜犀。在瓤中成列。多能鄙事。白瓜仁加桃花服食。面紅清。苦酒漬曝。日服方寸匕明目。齊民要術。冬瓜蒂彎曲貼肉者雌瓜也。

取子收高燥處留作種。

苦菜

味苦寒。主五臟邪氣。厭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臥。輕身耐老。一名荼草。一名選。生山谷。

菜美天香。游冬景邁。黃訛龍葵。白猜馬薤。和米炊香。浮羹嚼快。如薺如飴。苦甘深喟。

李時珍曰。一名天香菜。埤雅。此草經冬不凋。故名游冬。傅休弈歌。歲晏景邁。顏氏家訓。江南別有苦菜。乃爾雅黃也。河北謂之龍葵。梁世講禮者。以此當之大誤。兼明書月令。孟夏苦菜秀。孔穎達云。菜似馬薤而花白。味極苦。今驗四月秀者。野人呼為苦囗。

春初取煮和米粉作餅食之。月令所書苦菜。即苦也。穎達所見。別是一物。不可引以解此。黃正色詩。嫩綠浮羹讓滑。王惲詩。今朝過喜一嚼快。詩。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又堇荼如飴。李祁詩。幽然發深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巴中市| 炎陵县| 濉溪县| 错那县| 乐东| 尖扎县| 德昌县| 米林县| 同仁县| 安化县| 南京市| 五家渠市| 昭觉县| 原平市| 师宗县| 宽甸| 诏安县| 嘉峪关市| 峨山| 鞍山市| 周宁县| 五河县| 安宁市| 巴东县| 临沂市| 义乌市| 翁源县| 武陟县| 公主岭市| 霍林郭勒市| 辉南县| 电白县| 栾城县| 安乡县| 朝阳县| 新余市| 邵阳县| 昭觉县| 咸丰县| 蒲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