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下經(jīng)(1)

鍛石

味辛溫。主疽瘍。疥搔。熱氣惡創(chuàng)。癩疾。死肌墮眉。殺痔蟲。去黑子息肉。一名堊灰。生山谷。

靈根椎鑿。鍛灶薪炊。水蒸濡化。風(fēng)散靈吹。禁嚴(yán)度釀。涂解填肌。潛藏龍骨。歷久探奇。

劉孝孫詩。高嶂接云根。論衡。以椎系鑿。陶弘景曰。近山生青白石。作灶燒之。晉書傳。

荀勖曰。此是勞薪所炊。蘇頌曰。又名石囗。有二種。風(fēng)化者。置風(fēng)中自解。水化者。以水沃之熱蒸而解。揚(yáng)雄文。從風(fēng)濡化。王履詩。滿山松樹送靈吹。陶弘景曰。灰性至烈。以度酒飲。則腹痛下利。蘇恭曰。療瘡生肌。李時(shí)珍曰。古墓中鍛石。名地龍骨尤佳。王維詩。

探奇不覺遠(yuǎn)。

味辛。大熱。主寒熱。鼠囗。蝕創(chuàng)死肌。風(fēng)痹腹中堅(jiān)。一名青分石。一名立制石。一名固羊石。出山谷。

山訊皋涂。特生澤乳。朝飼肥蠶。夕陳毒鼠。握雪寒凝。涵星光煦。文鸛營巢。求溫庇處。

山海經(jīng)。皋涂之山。有白石焉。其名曰囗。李時(shí)珍曰。石有蒼白二種。蒼者多特生。吳普曰。一名澤乳。郭璞曰。蠶食則肥。鼠食則死。丹房鑒源。握雪石。盛寒時(shí)有髓。李時(shí)珍曰。

石有金星銀星等名。俱是一物。但以形色立名。容齋隨筆。文鸛伏卵。取石置巢中。以助溫氣。列子。避寒求溫。高啟詞。庇處密固。

鉛丹

味辛。微寒。主上逆胃反。驚癇疾。除熱下氣。煉化還成九光。久服通神明。生平澤。(今名黃丹)青金澀固。良冶銷熔。分形點(diǎn)醋。還質(zhì)披蔥。霜砒毒伏。汞釜泥封。鹽砂決擇。元液沖融。

說文。鉛青金也。王好古曰。澀可去脫而固氣。寇宗曰。鉛丹化鉛而成。禮。良冶之子。

丹房鑒源。炒鉛丹法。用土硫黃硝石。熔鉛成汁。下醋點(diǎn)之。待為末則成丹。若轉(zhuǎn)丹為鉛。

用蔥白汁拌丹。成金汁。傾出即還鉛矣。日華子曰。鉛丹伏砒。陶弘景曰。涂丹釜所須。

李時(shí)珍曰。凡用須漂去硝鹽。飛去砂石。王文。方融元液。

粉錫

味辛寒。主伏尸毒螫。殺三蟲。一名解錫。錫鏡鼻。主女子血閉。癥瘕伏腸絕孕。生山谷。

鉛質(zhì)銀光。生香和粉。糟甕懸蒸。風(fēng)爐扇緊。裂鼻通精。照心開蘊(yùn)。為賊為媒。救裁準(zhǔn)。

說文注。銀色而鉛質(zhì)也。庾信詩。和粉雜生香。桂海虞衡志。以黑鉛著糟甕中罨化之。

謂之桂粉。李時(shí)珍曰。鉛錫一類也。熔片安水甑內(nèi)。鹽泥固濟(jì)。風(fēng)爐安火封養(yǎng)。即成粉。姜質(zhì)賦。裂鼻之芬。子華子。肺之精其竅上通于鼻。古鏡銘。照心照膽保千春。元樂章。提綱開蘊(yùn)。土宿指南。五金之中。獨(dú)錫易制。失其藥則為賊。得其藥則為媒。梁簡文帝論。救頭痛之。裴度書。有所裁準(zhǔn)。

代赭

味苦寒。主鬼注賊風(fēng)。蠱毒。殺精物惡鬼。腹中毒邪氣。女子赤沃漏下。一名須丸。

生山谷。

鐵精上達(dá)。灌水流丹。祥凝牛角。澤潤雞冠。罨金色瑩。拭劍光寒。余糧并產(chǎn)。牡蠣謾。

管子。山上有赭。其下有鐵。山海經(jīng)。石脆之山。灌水出焉。中有流赭。注。今人以涂牛角云辟惡。名醫(yī)曰。色如雞冠。有澤者良。崔曰。代赭陽石也。罨金色益赤。張華。以之拭劍。色益精明。與太乙余糧并生山峽中。蘇頌曰。真者難得。以左顧牡蠣代使。九章。或謾而不疑。

戎鹽。主明目。目痛。益氣堅(jiān)肌骨。去毒蠱。大鹽令人吐。鹵鹽。味苦寒。主大熱消渴狂煩。除邪及下蠱毒。柔肌膚。生池澤。

天產(chǎn)咸鹺。希蹤明潔。凝樹飴甘。留潮石結(jié)。煮海飛霜。吹熏散雪。金鼎羹調(diào)。和梅就列。

禮。煮鹽之尚貴天產(chǎn)也。又鹽曰咸鹺。陸云賦。清和明潔。群動(dòng)希蹤。唐書傳。黑水。

有鹽泉。氣蒸薄。鹽凝樹顛。李時(shí)珍曰。飴鹽生于戎地。味甘美。李當(dāng)之曰。戎鹽是海潮澆山石。經(jīng)久凝著石上者。急就篇注。夙沙氏煮海為鹽。張融賦。飛霜暑路。虞舜歌。南風(fēng)之熏兮。曹植啟。離若散雪。蘇頌曰。解州池鹽。得南風(fēng)則宿夕成。王安石詩。金鼎重調(diào)鹽。

閻伯賦。可以和梅羹之調(diào)鼎。

白堊

味苦溫。主女子寒熱。癥瘕目閉。積聚。生山谷。

堊分五色。白善稱材。浣衣雪潔。漫鼻風(fēng)摧。繢開粉本。瓷重陶坯。蚩尤戰(zhàn)罷。山聚余灰。

蘇頌曰。堊有五色。入藥惟白者耳。名醫(yī)曰。一名白善士。管子注。稱材。材稱其用也。

寇宗曰。京師人用浣以衣。莊子。郢人堊漫其鼻。匠石運(yùn)斤成風(fēng)。盡堊而鼻不傷。陶弘景曰。即今畫家用者。蘇軾詩。粉本遺墨開明窗。李時(shí)珍曰。用燒白瓷器坯者。周文璞詩。雕鐫若陶坯。拾遺記。黃帝除蚩尤。聚骨如岳。數(shù)年后骨白如灰。故有白堊之山。

冬灰

味辛。微溫。主黑子去息肉。疽蝕疥搔。一名藜灰。生川澤。

爐撥三冬。寒灰沉質(zhì)。火荻輝揚(yáng)。燃藜煙密。水漚絲。吹莩縵室。心地澄然。酒杯淋溢。

杜甫詩。蟄龍三冬臥。鮑照詩。寒灰滅更燃。寇宗曰。冬灰經(jīng)三四月方撒爐。其灰力燥體重。抱樸子。火荻數(shù)千束。因猛風(fēng)而燔之。陸云詩。厥輝愈揚(yáng)。漢書傳。劉向校書天祿閣。

有老人植青藜杖。吹杖端煙然。陶弘景曰。諸蒿藜積聚煉作之。性烈。荻灰尤烈。周禮注。

水漚絲。以灰所水也。后漢書志。候氣之法。布緹縵室中。每律各一。以葭莩灰抑其內(nèi)端。氣至者灰去。李山甫詩。心地澄然一聚灰。蘇軾詩。趙子飲酒如淋灰。一年十萬八千杯。

青瑯

味辛平。主身癢。火創(chuàng)癰傷。疥搔死肌。一名石珠。生平澤。

美珍西北。氣感陰陽。紅浮鐵網(wǎng)。青耀昆岡。珠非川媚。玉訝淵藏。獻(xiàn)分楚寶。禮重東方。

爾雅。西北之美者。有昆侖墟之琳瑯囗。庚辛玉冊。生南海崖石內(nèi)。自然感陰陽之氣而成。蘇頌曰。取珊瑚。先作鐵網(wǎng)沉水底。貫中而生瑯囗。明瑩若珠之色。而狀森植。列子。珠之樹叢生。李時(shí)珍曰。生于水者。為珊瑚。生于山者為瑯囗。可碾為珠。故得珠名。陸機(jī)賦。水懷珠而川媚。莊子。藏珠于淵。唐書志。楚州獻(xiàn)寶玉十三。八曰。瑯珠。周禮。以青禮東方。

附子

味辛溫。主風(fēng)寒咳逆。邪氣溫中。金創(chuàng)。破癥堅(jiān)積聚血瘕。寒熱痿囗。拘攣膝痛。不能行步。生山谷。

附母旁萌。嚴(yán)冬盈積。蹲坐形端。乳垂甄摘。力薄縮拳。側(cè)生連脈。畏惡猥多。禱神祈獲。

韓保升曰。烏頭旁如芋散生者。為附子。陶弘景曰。冬月采。楊天惠記。附子之形。以蹲坐正節(jié)。角少為上。有節(jié)多鼠乳者。次之。七月采者。謂之旱水。拳縮而小。是未成者。

烏頭

味辛溫。主中風(fēng)惡風(fēng)。洗洗出汗。除寒濕痹。咳逆上氣。破積聚寒熱。其汁煎之名射罔。殺禽獸。一名奚毒。一名即子。一名烏喙。生山谷。(今草烏頭)如飴詠堇。頭喙分名。橐藏毒用。箭敷鋒迎。讒姬置肉。奇士揚(yáng)觥。法窮釀造。不事鋤耕。

陳藏器曰。一名堇。詩。堇荼如飴。吳普曰。形如烏之頭。有兩歧相合。如烏之喙。是附子角之大者。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兇于雞毒。良醫(yī)橐而藏之。有所用也。陶弘景曰。搗汁敷箭。射禽獸十步即倒。汪機(jī)曰。鋒銳捷利。國語。驪姬置堇于肉。明皇十七事。上謂力士曰。吾聞飲堇汁不死者。乃奇士也。以汁進(jìn)。張果飲進(jìn)二卮。醇然如醉。李時(shí)珍曰。根苗花實(shí)。與川烏頭同。此系野生。無釀造之法。楊天惠記。附子之田。歲以善田。一再耕之。

天雄

味辛溫。主大風(fēng)寒濕痹。節(jié)痛。拘攣緩急。破積聚邪氣。金創(chuàng)。強(qiáng)筋骨。輕身健行。一名白幕。生山谷。

朋附稱雄。易資獨(dú)托。盈握尖錐。豐臍絡(luò)幕。象眼形微。雞腸勇躍。忌見離群。如蠶僵箔。

劉禹錫表。實(shí)無朋附。李時(shí)珍曰。種附子。變出其形。長而不生子。故曰天雄。長而尖者。

謂之天錐。入藥須有象眼者良。其臍乃向上生苗處。楊天惠記。以豐實(shí)盈握者勝。釋名。幕絡(luò)也。淮南子注。取天雄、納雄雞腸中搗食之。令人勇。陳承曰。蜀人種附子忌生。此如養(yǎng)蠶。而或白僵之意。禮。離群而索居。

半夏

味辛平。主傷寒寒熱。心下堅(jiān)。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一名地文。一名水玉。生川谷。

候生夏半。水玉明涵。白芍圓上。綠竹隅三。芥消涎滑。姜瀹咀甘。火風(fēng)寒濕。餅曲詳諳。

李時(shí)珍曰。月令五月。半夏生。當(dāng)夏之半也。水玉以形名。杜甫詩。明涵客衣靜。吳普曰。

白華圓上。蘇頌曰。生江南者。花似白芍藥。莖端三葉淺綠色。似竹葉。論語。不以三隅反。雷論。用白芥子末。浸湯洗去涎滑。陶弘景曰。須用生姜以制其毒。韓維詩。插芳咀甘不知去。白飛霞曰。治風(fēng)痰。火痰。濕痰。寒痰。李時(shí)珍曰。洗去皮垢。浸七日。或和作餅。或造為曲。賈島詩。星名未詳諳。

虎掌

味苦溫。主心痛。寒熱結(jié)氣。積聚伏梁。傷筋痿拘緩。利水道。生山谷。(今名天南星)布地荑科。萌生毒卉。翹企蛇頭。細(xì)抽鼠尾。圓掌威伸。繁星光煒。由跋根新。體孱才菲。

謝靈運(yùn)賦。散葉荑科。國語。逆節(jié)萌生。柳宗元記。嘉葩毒卉。蘇頌曰。初生作穗直上如鼠尾。花似蛇頭。結(jié)子自落布地。一子生一窠。蘇恭曰。根似扁柿。四畔有圓牙。看如虎掌。

傅咸表。威風(fēng)得伸。庾闡詩。繁星如散錦。李時(shí)珍曰。虎掌因葉形似之。非根也。南星因根圓白。形如老人星狀。故名由跋。是南星之新根。其氣未足。不堪服食。梁蕭賦。才菲而體孱。

鳶尾

味苦平。主蠱毒邪氣。鬼注諸毒。破癥瘕積聚。去水。下三蟲。生山谷。

烏鳶于止。挾勢如飛。碧分尾斷。黃裹頭垂。殖區(qū)修短。壤異磽肥。紛敷花色。強(qiáng)利從違。

吳普曰。一名烏鳶。大學(xué)。于止知其所止。詩。如飛如翰。蘇恭曰。闊短不抽長莖。花紫碧色。根皮黃。肉白。左傳。雄雞自斷其尾。韓保升曰。草名鳶尾。根名鳶頭。李時(shí)珍曰。此即射干之苗。非別種也。肥地者。莖長根粗。瘠地者。莖短根瘦。其花自有數(shù)色。諸家皆是強(qiáng)分耳。

大黃

味苦寒。主下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道。調(diào)中化食。安利五臟。生山谷。

色美黃良。西羌東蜀。牛舌伸舒。羊蹄躑躅。斑緊波旋。紫鋪錦縟。劍戟中心。頑堅(jiān)凌觸。

李時(shí)珍曰。一名黃良。蘇恭曰。西羌蜀地者佳。白居易詩。東蜀殊歡渥。蘇頌曰。作緊片如牛舌形。蘇恭曰。根紅者。似宿羊蹄。雷論。凡使細(xì)切。以文如水旋斑。緊重者良。益部方物略記。紫地錦文為最。范成大詩。中有將軍劍戟心。云笈七簽遇物凌觸。

葶藶

味辛寒。主癥瘕積聚結(jié)氣飲食寒熱破堅(jiān)。一名大室。一名大適。生平澤及田野。

朋儕靡草。亭室何須。黍粒黃細(xì)。薺莢青粗。異根歧角。別植長須。種分甘苦。酸味休渝。

禮注。靡草薺葶藶之屬。蘇頌曰。春生苗葉。高六七寸。似薺。枝莖俱青。結(jié)角子扁小如黍粒。微長。黃色。又有一種狗芥草。葉近根下。作歧生。角細(xì)長。取時(shí)必須分別。周禮注。

莢物薺莢之屬。雷論。凡使勿用赤須子真相似。寇宗曰。有甜苦二種。經(jīng)言。味辛甜者。

不當(dāng)入藥。治體以行水走泄為用。藥性論。不當(dāng)言味酸。

桔梗

味辛微溫。主胸脅痛如刀刺。腹?jié)M腸鳴幽幽。驚恐悸氣。生山谷。

沮澤庸求。有無心攝。關(guān)內(nèi)葵根。嵩高杏葉。梗直疏通。蜜甘調(diào)燮。承載功同。巨川舟楫。

戰(zhàn)國策。求桔梗于沮澤。則累世不得一焉。蘇恭曰。桔梗薺葉有差互者。有三四對者。

皆一莖直上。惟以根有心為別耳。蘇頌曰。關(guān)中所出。根黃皮似蜀葵。葉如菊。群芳譜。生嵩高山谷及冤句。根如指大。葉似杏葉。李時(shí)珍曰。此草之根。結(jié)實(shí)而梗直故名。名醫(yī)曰。甘草一名蜜甘。張?jiān)卦弧榉尾恳?jīng)。與甘草同行。譬如鐵石入江。非舟楫不載。諸藥有此一味。不能下沉也。

莨蕩子

味苦寒。主齒痛出蟲。肉痹拘急。使人健行見鬼。多食令人狂走。久服輕身。走及奔馬。強(qiáng)志益力通神。一名橫唐。生川谷。

逐邪藏毒。放宕習(xí)聞。含苞罌貯。散粟房分。馳追蹀躞。胎乳囗。飲和國老。解瞀銷棼。

陳藏器曰。取子曝干。空腹水下。能除邪逐風(fēng)。勿令子破。令人發(fā)狂。李時(shí)珍曰。服之令人狂浪放宕故名。蘇頌曰。殼作罌子狀。如小石榴。房中子至細(xì)。青白色。如粟米粒。篇海。

蹀躞。馬行貌。六書故。嗜進(jìn)連步貌。易。天地囗。史記。王美人懷子。久而不乳。淳于意。飲以莨蕩藥一撮。旋乳。張仲景曰。水莨蕩誤食令人狂亂。以甘草汁解之。莊子。飲入以和。名醫(yī)曰。甘草一名國老。

草蒿

味苦寒。主疥搔痂癢。惡創(chuàng)。殺虱留熱在骨間。明目。一名青蒿。一名方潰。生川澤。

氣早春陽。三秋余力。松檜香鄰。蓬藜群植。美詠鹿鳴。臭含息。庚伏元辰。懸庭充食。

李時(shí)珍曰。青蒿得春木少陽之氣最早。夢溪筆談。此蒿深青如松檜之色。深秋余蒿并黃。

此蒿猶青。禮藜莠蓬蒿并興。詩。呦呦鹿鳴。食野之蒿。韓保升曰。其氣息似臭。故名蒿。月令通纂。伏內(nèi)庚日。采青蒿懸于門庭辟邪。冬至元旦為末服。亦良。

旋復(fù)花

味咸溫。主結(jié)氣。脅下滿。驚悸。除水。去五臟間寒熱。補(bǔ)中下氣。一名金沸草。

一名戴椹。生川谷。

菊黃柳綠。善盜庚先。旋回羅疊。覆下錢圓。金垂滴滴。水近濺濺。香芬鼻觀。目忌延緣。

蘇頌曰。葉似柳根細(xì)。六月開花如菊。深黃色。爾雅。盜庚。李時(shí)珍曰。庚者金也。

夏開黃花。盜竊金氣也。寇宗曰。花圓而覆下。故名旋復(fù)。群芳譜。一名疊羅金。李時(shí)珍曰。

花形如金錢菊。水澤邊生。俗傳露水滴下即生。故名滴滴金。趙孟詩。妙香清鼻觀。酉陽雜俎。李衛(wèi)公言。嗅其花能損目。莊子。延緣葦間。

藜蘆

味辛寒。主蠱毒。咳逆。泄利。腸囗。頭瘍。疥搔。惡創(chuàng)。殺諸蠱毒。去死肌。一名蔥苒。生山谷。

大葉微根。相連節(jié)短。黎裹棕心。白憨蔥管。景仰山高。遲回水緩。吐嚏交通。頓驅(qū)風(fēng)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原县| 库尔勒市| 阿拉尔市| 砀山县| 黎川县| 云和县| 浑源县| 永嘉县| 隆尧县| 瑞丽市| 米易县| 本溪市| 红河县| 阿鲁科尔沁旗| 鄂伦春自治旗| 桃园县| 理塘县| 新巴尔虎右旗| 苍梧县| 张北县| 定南县| 安丘市| 高雄市| 磐石市| 肇源县| 嘉定区| 分宜县| 博兴县| 新兴县| 柘城县| 京山县| 德昌县| 台前县| 鹿邑县| 井陉县| 东光县| 黔东| 怀安县| 哈密市| 佛冈县|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