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7章

  • 平定三逆方略
  • 勒德洪
  • 2814字
  • 2015-12-26 16:05:58

康熙十五年九月庚辰朔,總督李之芳奏克仙霞關。時馬九玉敗遁,大將軍康親王杰書遣副都統瑚圖等率兵連夜追擊,破之,克常山縣;又遣將軍賴塔、副都統瑪哈達等于八月二十日進至仙霞關,分路夾攻。翌日,偽參將金應虎等獻關迎降,官軍長驅而進;二十三日,抵浦城縣,攻拔之。

臣謹按:閩逆阻兵首尾三載,所以茍延喙息、未服天誅者,徒以仙霞之險也。先是,建昌諸路賊眾退回,諸將猶為持重之計,頓兵不進;皇上即知閩有內亂,趣杰書赴衢約勒士馬,克期進討。未幾,遂有大溪灘之捷。至是,而仙霞不守,枕席過師;精忠麋身自歸,八閩以次底定。睿謨深遠,決策如神;史冊所載,未之有也。

辛巳,命遣馬承先等赴粵西招撫馬雄。先是,大將軍公圖海奏:原任廣西提督馬雄之母及族人俱在固原,今雄母欲令其孫承先、承霄等持書赴廣西招雄歸降;上令承先等馳驛來京。至是,至京師。上命給馬承先等游擊銜扎,選賢能筆帖式一員同行,赴大將軍簡親王、副將軍希爾根、總督董衛國軍前;到日,共議送承先等于將軍舒恕所轉送廣西。若不能達舒恕軍,可覓間道遣赴馬雄處。承先等前往,宜有符驗;令錄馬雄披陳原疏,持以為信。

癸未,敕大將軍簡親王喇布等攻醴陵。喇布奏:醴陵陷賊,袁州、萍鄉雖有署副都統揚古岱等統兵駐守,其力頗單。南昌兵卒分撥應援外,止存甲士五十人,別無可調之兵;臣已檄揚古岱等固守袁州諸處。聞署副都統多諾兵駐廬州養馬,并檄趣馳赴江西。上諭:袁州鎮標近已增設多兵,署副都統揚古岱又率兵駐防,兵力亦不為少。醴陵乃大將軍安親王大兵后路,今既陷賊,宜急圖收復。大將軍簡親王等其速趣揚古岱及總兵官趙應奎等分遣官兵迅取醴陵,并間道移會安親王發兵夾攻;更檄署副都統多諾、副都統席山等星夜馳赴江西,聽簡親王調度。

丁酉,諭大將軍康親王杰書招撫耿精忠。上諭兵部曰:大將軍康親王統率大兵大敗賊眾,已入閩境。耿精忠雖背恩反叛,念小民遭罹賊亂,困苦已極;朕心深為惻然!其以時事曉諭精忠早降,以副朕安輯生民至意。

諭湖廣總督蔡毓榮等轉餉鄖陽。撫治楊茂勛奏:賊渠譚洪由水陸來犯,欲斷餉道;臣與防守均州副都統諾敏、柯彝等共議發臣標兵并均州滿、漢官兵,分四隊以御來援賊眾。惟慮餉道一時難通,遲延時日,糧匱可虞。上諭:糧餉系大兵急需,楊茂勛、諾敏等協力剿賊、速通水路,廣湖督、撫仍設法陸運至鄖,毋至匱乏。

戊戌,命江南、江西將軍總督遣兵夾剿徽、饒諸路余賊。浙江總督李之芳奏:賊帥馬九玉敗走,余賊四竄,潛匿尚多。馬鵬等擁眾屯踞新建諸處,地連徽、饒、廣信,不可任其蔓延。上諭:大將軍康親王已統帥大兵大創逆賊,深入閩境;宜及此時掃除余賊,平定地方。大將軍簡親王、副將軍希爾根、江西總督董衛國、將軍華善、江南總督阿席熙等其速檄駐守建昌署副都統尼滿、駐守徽州署副都統岳爾多等各率兵前進,協剿徽、饒、廣信接壤諸寇;務行撲滅,以張浙、閩大兵聲勢。

丙午,命署前鋒統領穆占為征南將軍,帥師赴湖廣。先是,大將軍公圖海奏:今進取漢中,必滿、漢兵并力,庶可有濟。但大兵征剿逆賊二載有余,軍械殘敝,綠旗兵丁馬已殆盡,且秦地人民頻年勞困已極,是以臣等公議暫停進攻。漢中之役,分兵防守諸隘;余兵每佐領撥足五人,每翼設夸蘭大二員,遣副都統希福領之前赴湖廣。俟秦中兵民稍得息肩,整繕器械、儲備糧糗,再相機進取。上諭:賊渠吳三桂竊踞湖南為日已久,宜速遣重兵赴湖廣掃除逆賊,克復疆土;若止遣每佐領兵五人,恐力仍未足。今大將軍公圖海既招撫王輔臣、底定平涼諸處,可暫停進取漢中,量留官兵防守隘口;余兵內簡擇精銳,仍攜大將軍敕印率赴湖廣,剿滅逆賊。至是,圖海又奏:平涼、慶陽雖已底定,而投誠兵心尚未寧靖;雖遣兵防守諸隘,漢中、興安尚未恢復。臣若率精銳赴楚,恐不逞之徒心懷叵測。上諭:大將軍公圖海既稱新附兵心未靖,漢中、興安尚未恢復,可勿赴湖廣。署前鋒統領穆占懋著勤勞,其實授都統,佩征南將軍印,統率原撥陜西每佐領騎兵五人,益以每佐領護軍二人、簡新附總兵王好問等所屬精兵二千人并見在湖南瑚什巴等所率每佐領兵一人俱付穆占統領,前赴湖廣。陜西所有諸將,不論參贊與否,俱聽穆占會同圖海公議簡擇以往。抵湖廣日,于荊州、岳州、彝陵諸處滿兵及伊所統兵內,共選官員及前鋒護軍騎兵每佐領足十人,或從荊州渡江、或由彝陵進剿、或趨岳州水陸夾攻,聽相機從事。如須用湖廣綠旗官兵,亦令隨宜攜往。

丁未,大將軍康親王杰書奏官兵復建寧。將軍賴塔率滿、漢兵自浦城星馳前進,于是月初三日抵建陽縣,擊敗賊眾,斬殺甚多;遂克其城。進至建寧府,賊潰走;府城亦復。

十月辛酉,提督佟國瑤奏,敗賊于鄖陽。八月,川賊譚洪率眾乘船順流而下,圍困鄖城;將軍噶爾漢、提督佟國瑤等出兵邀戰,敗之陡嶺。九月十九日,復以水陸兵分路夾擊,斬首甚多;余賊悉遁。

癸亥,命敘賚甘肅鎮將士。上諭兵部:自逆賊變亂以來,總兵官孫思克標下將士用命,屢經戰陣,勞苦可嘉!所司速行敘賚,以示鼓勵。

庚午,總督李之芳奏復溫州。浙江溫州總兵官陳世凱、平陽總兵官王廷梅等遣兵分路復浙、閩、江西接壤諸縣,溫州偽都統曾養性、偽伯祖宏勛等聞大兵入閩、勢迫無歸,是月朔日率眾以城降,浙土皆定。

壬申,諭將軍穆占進兵機宜。穆占奏:防守陜西各隘外,所余滿、漢兵若令大將軍公圖海等及臣率赴湖廣,更酌選荊州、岳州、彝陵兵分路并進,則吳逆可滅。若欲進漢中、興宜,宜停發陜西滿、漢官兵,令圖海及臣率之四路進取四川、云南,吳三桂勢必退保巢穴,則湖南地方亦易恢復。上諭:陜西兵所在征剿勤勞備至;挽輸糧餉,民殊苦累。若復進取四川,恐師徙重困,轉運維艱,故暫停漢、興之役。平涼雖已底定,綠旗兵既乏馬匹,新附之眾心猶未定,陜西諸將及新附將士不便調往湖廣。且荊、岳諸處,有大將軍順承郡王、貝勒尚善、都統鄂鼐、宜禮布等統兵駐守。又大將軍安親王統率大兵圍困長沙,今將軍穆占率師抵湖廣日合荊州諸處兵每佐領配足十人,又添蒙古兵及陜西、湖廣綠旗兵隨往,兵力不為單弱。著穆占仍遵前旨行,迨克復地方,其應設鎮守官兵、調遣機宜,與諸將軍、總督、提督等議行。大將軍安親王、順承郡王、貝勒等探知穆占何路進兵,即相機履援。大兵剿賊惟馬是賴,可視其肥瘠,擇可蹔駐之處酌量飼秣。尋又召穆占來京密授機宜,隨令馳往軍前。

召還駐守河南府及潼關兵。上諭兵部曰:駐守河南府及潼關兵回自保寧,備嘗艱險;俱召還京師。大將軍公圖海可分兵守潼關,將軍布顏盡率兗州駐防兵移鎮河南。今閩、浙俱已底定,兗州不必駐防。又諭還自保寧官兵曰:逆賊吳三桂負恩反叛,大兵致討;爾等為國盡勞,攻取七盤、朝天諸關,大敗賊眾,直抵保寧,屯駐日久,餉道梗塞,遂爾旋師,未獲成功:責在將帥,非爾等之罪。沿途遇賊,復同心合力屢次血戰,擊敗賊眾;后又久圍秦州,屢敗四川來援之賊,恢復秦州;又擊敗平涼諸賊,降王輔臣。爾等披堅執銳二年有余,剿寇開疆,備嘗勞苦;朕心憫焉!今據塘報,耿精忠已歸命,關、陜、閩、浙以次削平;江西不日底定,粵賊亦已敗走。爾等于更替官兵到日,即速還京;所有勞績,俱與議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镶白旗| 保山市| 正阳县| 冀州市| 肃北| 柞水县| 苗栗市| 绥江县| 台前县| 开化县| 秦皇岛市| 景泰县| 隆回县| 东山县| 沧源| 乐业县| 东辽县| 和田县| 莱州市| 康马县| 土默特右旗| 牟定县| 丰镇市| 威远县| 哈密市| 金坛市| 兴和县| 双辽市| 原平市| 汝州市| 常宁市| 大新县| 罗源县| 京山县| 黔西县| 汉源县| 宣恩县| 嘉祥县| 万年县| 鱼台县| 嵊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