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復興: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 金元浦
- 697字
- 2019-09-29 16:56:38
一、中國夢是充滿輝煌、苦難與勝利的民族集體記憶
中國夢走過曲折的歷程。這是一個“輝煌—衰落—復興”的三部曲。
中華民族經歷過人類歷史上震撼人心的強大繁榮和輝煌之夢,它是周秦偉業,它是兩漢文明,它是大唐盛世,它是宋季富土,它是元朝拓疆,它是明代興旺,它是康乾勝景……漢唐宋三大文明巔峰留下了永遠的驕傲,中國夢的影響通過絲綢之路覆蓋西域、中亞、羅馬,盛唐中國則通過絲綢之路,歐亞聯動,形成宏闊的東方文明圈,大規模移民潮流向中國,而大唐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容納八方來客。穆罕默德說:“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就是所謂貧弱宋朝,也是富甲天下,它的GDP總量,占據當時世界的三分之一。而大明帝國的夢想是四海通商。鄭和七下西洋,首航比哥倫布早87年,而伊斯蘭世界和基督教世界,則對中國充滿向往,大量移民涌向這片富庶的土地。
那是中國輝煌的歷史之夢。
然而,這片大陸也經歷了1840年以來的百年夢魘,百年抗爭。戰爭、失敗、割地、賠款,那是一個禍患頻仍、災難深重的百年,是一個民不聊生、備受凌辱的百年,一個悲愴而無助的“東亞病夫”的百年……
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是這個苦難民族的光明之夢、理想之夢,更是無數仁人志士、民族脊梁的信仰之夢和實踐之夢。
在170多年前的歷史上,無數懷抱著中國夢的先驅者,面對亡國滅種的危機,為著中華民族的復興前赴后繼,犧牲前行。中國夢就是理想之火、信仰之火、奮斗之火和光明之火的熊熊燃燒。中國夢更經歷了90多年的建黨偉業和60多年來的建國大業,特別是經歷了改革開放30余年來的改革大潮,它迎來了全球的“中國熱”。期待、追捧、向往和攻擊、污蔑同在,成就、功績和困境、問題共生。中國進入了改革的轉型期、攻堅期和深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