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 紫竹林顓愚衡和尚語錄
- 佚名
- 8299字
- 2015-12-26 14:57:07
詩
五言律
贈彭工部
青銅彩鳳集綠柳嬌鶯鳴香殿三天上花宮百寶成開渠分月仰鑿石動云聲自古長安道曾修巖下盟
賀五臺曾明府六帙
曾作中州牧因為上國游庭椿鶴共立門柳翠同幽花甲重添日風光不老秋圣朝新雨露還有鳳池酬
壽思履王明府六帙
霞山聳翠色澬水長清流鹿集依山苑鶯鳴繞帝州云霄抗舊志花甲度新籌香篆千秋日崗陵上可浮
南陽殿下游南岳過五臺庵以墨竹菊見贈奉謝并贈行李
棕駕來方外仙標逸不群菊梅生可摘松竹翠堪分有意尋巖壑無心博見聞衡山自茲去回日接風云
賀靈山屈居士誕日禮佛飯僧
年老知歸佛生辰喜飯僧不祈天上福惟續劫前燈蔬水同兄弟蓮花結友朋南山松柏好瑞靄碧層層
次善長徐公韻并贈行李
相逢擬結社離別欲銷魂去路穿花塢停舟沽酒村風光盡客舍幽興到家門記取云山約三生石上論
贈復公歸匡山
香爐峰上寺流水繞平臺地接東林勝人承惠遠才層云穿樹翠細草襯花開留意尋幽壑結茅待我來
贈青陽李公北上
閱史洞千古修禪在一心一心超物外千古只如今涼月照秋水寒郊催夜砧明年丹桂發香遠送芳音
山居
盤曲千峰里危廬倚翠岑泉聲亂鳥語枯木間芳林石徑穿云細荊扉落葉深幾回忘住處山色碧森森
其二
虛堂雨滴聲秋夜蟲音響獨坐意何為幽哉神益爽無燈若閉目尋物全憑掌八萬四千臂今知不用想
瞻白孫侯為羅城令贈行李
君有淵明興我無惠遠才升冠思舊履遺草見新裁八桂花盈市三湘月滿臺云車自茲去雁語幾時來
樺皮笠
方頂似孤峰周圓如小天雨中能避濕日下可遮暄曾覆千林雪遙沾萬里煙飄零三十載唯爾是同年
藤杖
出自冰霜地形枯亦有因相將恒不厭到處若為親海渚刺朝霧天涯探晚津溪山與明月獨與去來身
放生鵝
鶴鹿本仙致畜鵝亦頗清聲高能壯志步緩自無驚茹素離貪濁浮波覺跡輕居庵四五載僧誦解隨聽
蟬
曾推車轍糞轉蛻便高飛飲露知清尚棲陰遠害機孤吟醒旅舍繁噪亂斜暉疏柳盈青碧幽閑爾獨歸
蠶
蛛網能傷物蠶絲為益人好賢多自損利己必疏親諫國甘刳腹喂鷹喜割身偷生徒賣履君德獨天真
蜘蛛
腹大食無厭足長快有余當空能結網白晝善潛居物到即時縛自牽便處誅傷殘終有報雄耀又何如
螢
螢火一微物何因身有光林間疑虎眼空里亂星芒雨濕猶能亮風吹亦更狂天人光未見推此信應詳
燈蛾
投明不及暗好事那如閑豈不識燈火偏然愛往還焰燒全體爛油溺舉身難虛死既無益勸君安壁間
蟻
身微多智勇曲穴極工精勝斗能排陣遠征自有程物粗集眾舉移徒抱兒行巨細形殊別蟻靈見性情
雁
南北知時往春秋遺遠音群飛成次序獨識見蕭森食息擇幽曠清貞無亂淫雁丘千古月寒色照人心
促織
促織健于斗幽音響復清急啼經夜永疏杼刺寒情遠客魂無定孤心寐不成秋殘能幾日切切為誰鳴
鵬
鼓風辟巨海舒翼摩高天丘壑難棲跡春秋豈記年抱生在遠曠求食入溟淵物貴尚希見易知未必賢
演古
吾無隱乎爾遍界不能藏地結山河秀天緯星斗光春深蝶興醉秋杪雁聲長試看月中桂折來寸寸香
其二
吾無隱乎爾遍界不能藏臨水休疑影尋梅莫問香頭頭無間隙處處豈乖張異草白云外都原是故鄉
贈龔大理奉 命賞邊
欽命出關右赍金濟遠邊不辭沙路險唯計塞城堅古木秦時樹清流漢代川歸來知有道天下士心全
壽本來居士五十
蓮花結凈侶貝葉自明心學易年方勝磨磚道轉深塵中能作主劫外獨知音遠望南山上相期紫竹林
贈冉三尹行李
才良堪國佐仁恕使民思此地方為福高車又遠馳鶴琴清自壯花月雅相宜密意從今契逢迎信有時
贈若訥舒公
辭柔悅眾心行美起人意水月凈襟懷風云壯志氣濯纓二水清極目四山翠乘興探幽奇煙霞情可寄
贈思履王明府
今聞政有望昔論見無差百姓孰非子萬方總是家堂高多得月市凈勝栽花自具鹽梅手能調眾口夸
贈魁宇郭都護
備兵出遠鎮征馬去長天一箭雙雕落長纓萬首連山清沒虎跡海靜息狼煙直待封侯日歸來大纛懸
贈武林逸度黃公行李
相逢日尚淺相感意何深獨有超方事非同世俗心風輕催去路月冷傍疏林天竺舊游處難期再過尋
壽郡伯澹然黃公六帙
召伯清分地從游政自賢江寬魚得躍日暖草爭妍爵祿三千重風光六十年春秋喬史上不必更求仙
贈別駕路公
仙標來楚地灑墨散霞光龍虎生風雨松梧滴翠香化機旋指掌浩氣養玄黃擬結蓮花社盟同西岳長
壽郡侯杜公六帙
萬畝分春象千花擁壽觴鼎高騰綺篆樽美瀉瓊漿周甲年方勝增籌祿更長民心恒與樂歌詠祝如崗
贈孝則車公行李
河淡云輕度風微秋漸涼四方君也志三益友之良問路諳鄉語停舟傍桂香自來詩膽壯名戰喜逢場
東阿道中
孤杖侵寒露長途無客前明星猶在樹曙色半橫天去路不知處來時未記年一身何所寄萬里自隨緣
秋夜露地乘涼
秋夜暑猶在獨眠露地風星光搖樹底螢火亂空中好景隨時異長天到處同有生俱作客誰是主人翁
炯公何部郎見訪
云舄辭丹陛仙乘出紫霄帆迎湘水上路入楚山遙博野秋光凈微涼露氣饒因從巖下過一見信同條
鄭太白太史見訪
芳音注已久今日喜逢迎氣并云霄遠心將海月明圖書聯北斗翰墨重南城遺我扇頭句深知道在情
謝給諫見訪
六月日方炎幽林暑不到全無世上思豈有山居好溪月演真文花禽談秘奧忽傳天使來深入煙霞道
謝馬明府送衲衣
惠我千針衲寶為百福衣勝叨施力博深愧道心微石聳層云碧松新滿月輝披之勤禮誦相與共歸依
為豈凡金副憲作
宿乘菩薩愿來現宰官身已透生生意全無屑屑塵弓弦清磬響劍氣玉毫新大用隨時發圓通本一人
贈惕若王公從鄉試之閩吳
林深思月照鶻俊欲天飛不有金蘭契寧期藤樹依吳山瞻海曙閩嶺入云微禁籍知名日遙迎駿馬歸
郡侯熊翁見贈佳韻賦此以謝
重陽先六日五馬出郊來秋蝶猶春舞霜花迎露開尋幽忘鳥道得句見仙才期結東林社蓮從石上栽
游龍牙寺
昔布金磚地今成腐草田磉礅如舊列石磨尚相連山帶攢眉思溪含噎氣言空余碑可讀興復在何年
游白鹿寺
為訪德山寺因從白鹿過殘碑苔蘚隱屋漏鳥蛇多階砌沉荒草龕床引薜蘿銅鐘得出土興復事如何
禮德山鑒禪師塔八首
威名千古重遺跡至今存度火機先薦孤峰記后尊缽持獅子乳棒斷野狐魂四海參玄士幾多入大門
其二
點心從飯店歸命在龍潭毀燼五千卷巾瓶三十年根深干自大行重德應先愧我瞻依后真燈可許傳
其三
龍牙碑獨泣白鹿鐘傷神遠望德山樹遙知梵宇新入門香有氣禮佛地無塵老柏與雙桂鑒師常住身
其四
吾師每說法曾未立纖塵何事手中棒反為膝上痕佛魔原未有物我本無因請看猿呼影方知枉費神
其五
頹磚遍地寂古木蔭山寒碑有昔時跡寺無前代寬龍潛知守戒鳥集喜偷安閑殺手中棒應將一舉看
其六
病骨不辭老枯藤如舊狂因來朗水曲獨眺孤峰傍柏子流香遠松煙極目長吾師常說法青殿倚山光
其七
兒孫千載下衣缽萬年長自是靈山在亦因道祖光猿依楓樹古鳥弄柏枝香不見崖頭老推師再上堂
其八
臨濟三遭棒兒孫次第新未聞善德老曾打是何人虛事傳成實流言返作真知師手里棒究竟本無因
游武陵溪口
欲卜桃園隱因過帝子家金莖多瑞露玉葉溢紅霞淡白孤亭月清香上苑花仙枝真異俗劫外有靈芽
贈覺花林茂才
客路同相聚心知自有緣欲期出世外應識未生前物物非他物年年是舊年直須與么會劫火是青蓮
贈惟高謝茂才
幽質宜偏僻芳姿喜凈深清香超俗味淡色遠塵心孤潔堪方玉名高不說金靈苗空劫外能得幾知音
次樸先劉公韻
廿載臥煙市未忘巖穴心傘居思大樹竹隱慕祗林瘦骨將垂老癡狂猶未禁逢君如舊識方外獨知音
贈邑侯
一錫從云水三生訪舊緣先聞邑得圣今見地多賢瑞草乘時秀名花到處傳仰觀松頂月清白可齊天
贈真復譚公
定力從心凈慧根本性靈思修真自復持誦念逾精種竹為遮俗栽松喜并清我來特遠訪再結白蓮盟
贈閑閑陳居士
閑共白龍隱山深別有天避人唯念圣求友自知賢竹影搖空翠松陰結暮煙欲明今日事須信未生前
禮青原祖塔(八首)
曹溪承密印來住青原山質直心無巧平常語未艱云深迷鳥道溪遠隔人間千載重新日應知不等閑
其二
達磨單傳旨從師兩派分初開枝重大垂蔭葉紛紜灘激瀑如吼淵深浪不文五位君臣語兒孫愛逐群
其三
米價家常話傳聞遍地新但能了未有所事那非真色色廣長舌聲聲堅密身渠儂生活計全不費精神
其四
高盤雙象嶺深入一龍溪自古真山水多為圣住持蒼崖還舊色喬木吐新枝好境與人共俗心難并知
其五
殿聳云生棟池開水繞廊魚歡吹浪響鳥語帶花香梵唄清聞遠幽鐘覺夢長夜來獨眺望無地不名場
其六
祖塔標云外慧燈照劫前溪山常自在猿鳥幾更遷喜得中興日知為別有天龍神時密護此道大生緣
其七
崖畔黃荊樹傳師手自栽枝垂欲鳳舞干老作龍腮古字難于讀真文不用猜山靈護法在此木有神培
其八
山深多宿鳥荊老復生兒欲識青原主應知白社師家風全舊業法道自新奇人境性俱寂何曾有悟迷
贈旋觀王公
十年知有道今日荷清光已躋三賢位恒居四攝堂圣朝真羽翼法苑大金湯因識螺川上從來佛日長
贈平田劉明府
尋僧入古寺乘興過西峰見性能超俗談心妙合宗疏林通細徑晴日影長松密契生前事清聞原上鐘
為幼潛王公題墨竹枝
倒干蒼龍起垂枝紫鳳翔從來君子道自是不尋常孤潔知根本清疏見節長因茲雨露勝滴翠日生香
謝郡侯李翁贈米面
偶來禪坐處一見謂先識半是鄉情重多因圣性直遺粳憐我瘦分面荷君食好共華山上云霄次第陟
為云 郡侯熊翁見訪
鎮日響明德無因接凈光偶來深竹里頓集雨花香徑仄轉幽密林深送晚涼抑揚超楚俗重見趙公堂
留別任之郭公
初到螺川上逢君信有緣但知身是幻無別道堪傳護念能仁寺安心古佛園此行期未遠回日共超然
為給諫熊青翁作
多年辭錦闕逸老愛疏林天地廬堪蔽溪山畫可珍隨緣闊耳目無處不身心時上歐峰頂清聞鐘磬音
壽旋觀王翁六帙
仙翁推己卯花甲喜同周賀客遙知眾山芹寧敢修聊緘一二字猶祝百千秋如得逢迎日云霄共上游
為給諫約生熊公
春寒積雪重。天諫刺云來。霧密山常隱。林深凍未開。為尋鹿苑跡。因見鳳池才。談到無疑處。方知不用猜。
懷郭首龍居士
知君夙慧大。乘愿入今時。處世能超悟。居塵為導迷。飯香發舊廩。荊老布新枝。遙憶螺川上。青原月滿池。
懷素而郭公
麟龍次序至。門第自高崇。圣性期先覺。佛乘信不空。培蘭宜獨秀。種桂并成叢。香象歸依處。昭然心目中。
贈孝先劉二公
三度識君面。此回方會心。放閑惟自省。清尚待知音。不欲酒場勝。欣然茶戰深。非因宿有約。寧得契同金。
贈石者朱部郎
究取真常樂。休將物我分。身心同聚沫。世界等浮云。應事先輸己。同光漫逐群。青山結白社。相與細論文。
贈叔監鄒孝廉
已具金剛骨。能為智慧身。安心不住相。護念自超塵。報母修真果。延僧問凈因。共結竹林友。清聞日益新。
再過青原
有意曾參去。無心又到來。山還舊面目。人已半疑猜。知我祖靈在。求賢天眼開。慧燈如續焰。須賴卻前才。
又
七祖棲真地。靈源來處深。有緣我再到。無圣共誰臻。花竹堪供眼。溪山漫語心。春來連夜雨。滴滴海潮音。
贈安于劉二公
三年來托缽。大事為君賢。廊廟根基遠。祗桓道義全。惟知生可護。無別法堪傳。自慚猿鳥隊。何以列芳筵。
贈安世劉四公
六月炎方烈。喜迎江上風。傍松心自寂。近水影隨空。聽鳥生機露。觀帆客夢同。故鄉何必問。無地不圓通。
答元公黃居士
未識神先與。觀光念獨空。大雄能自在。善應本圓通。坐斷孤峰頂。踏翻海岸東。令人無覓處。千古仰真風。
游金山寺
萬頃波如鏡。山光影次中。銀盤托翠殿。金烏出瓊宮。水合云天碧。燈聯星斗紅。神龍恒出沒。大徹憶元公。
游焦山寺
水凈玻璃界。光清涵翠微。殿深多鳥宿。江遠到人稀。古木流霞色。蒼崖佩蘚衣。勝觀酬積慕。不覺踐西暉。
訪朱涇船子道場
久慕浮沉意。來尋古道場。孤舟無處覓。寒像有余剛。寺舊接煙市。僧稀少法堂。瞻依空自惜。無計續清光。
其二
橈下無生口。死生權在手。不知顧命魚。正遇垂鉤叟。明月照空階。清風搖斷柳。獨憐昔日舟。今已為誰有。
其三
含虛魚口大。鉤餌若何施。斫盡南山竹。空垂東海絲。真心惟自適。明眼許誰知。獨有朱涇月。清輝如舊時。
其四
三紀煙波上。單求一個鱗。卻將窮性命。番作覆舟人。漫擬屈原夢。寧同范蠡身。清歌惟自許。千古韻猶新。
七言律
懷霞衣和尚
昔年親到金剛窟。此日沉淪失老翁。清拙獨難酬法語。薄緣何再列真風。山間煙水千重遠。月照晴虛一色同。每繞旃檀心未盡。幾回夢入竹林中。
和車大參韻
綠柳紅桃溢目新。溪聲山色更宜春。樽前把臂金蘭契。石上論心道德真。繩約結來猶彼此。煙霞醉后何疏親。道人別有情深處。不是白云自在身。
壽太常劉翁七旬
朱顏皓首擬商山。城市韜光疏往還。幾向烏臺瞻紫極。每游鹿苑扣玄關。年來七十增花甲。壽到八千獻彩斑。掌上靈芝今已秀。清心好共白云間。
思鄉
落魄江南二十載。杖頭曾未遇家音。椿萱定已頭更雪。鄰里誰先骨化金。南北地分人杳隔。關山天遠月同臨。此生料在千峰老。何竭青烏一片心。
懷旋湛師
憶昔曹溪得遇君。相依半載遽為分。自知鈍鳥棲巖下。每擬神駒度嶺云。冰雪獨侵山寂寞。雨花應繞座繽紛。幾回對月思交者。情想偏于重處勤。
次耽野山人韻
請君入社意何如。陶令曾游惠遠廬。檐下疏窗堪對月。門前近水任潛魚。明心還是單傳旨。遮眼須憑幾葉書。莫謂世緣難擺脫。秦宮漢闕總成虛。
次紫蘿居士韻
蹤跡留連隔翠微。經年臥疾怨相違。眼前世事隨時盡。物外空山何日歸。七尺枯藤同我瘦。五峰巖鳥傍誰飛。知君有意尋幽谷。石上松間可共依。
次車四公韻
漫隨霜葉論浮沉。獨向空林幽處尋。柏子樹殘親見道。桂花香發已明心。世間名利有清濁。物外煙霞無古今。好展襟懷包萬象。云高水瘦示秋深。
懷清海呂居士
昔年結夏在灃溪。吾道逢君有護持。別日曾期即復返。窮途不料轉支離。流云萬里歸空谷。冰雪千尋墮凈棲。幾載遠違銀雁隔。道心應是勝當時。
和太常劉公韻
作家無過馬師機。一喝如雷絕百非。照膽當臺全體現。吹毛出匣倚空揮。白云峰外須回步。明月巖前漫掩扉。若信超方別有事。莫教虛度薜蘿衣。
和孝廉王公韻
蟬聲昨日始鳴秋。云澹長空水澹流。識破目前俱幻夢。相逢石上即清幽。青山深處徒尋拙。白日隨時莫問休。鏡里不須驚病老。滄瀛豈逐去來漚。
游冶城棲霞寺
深巖峭壁隱金容。紫氣紅霞繞幾重。遍地渠流八德水。參天翠疊萬層峰。池分蟬影高低月。谷納鯨音遠近鐘。四絕寰中此第一。浮生能得幾過從。
自述
一自為僧學苦空。溪山行盡意還同。衲衣初染西山雪。孤杖橫搖南海風。侵野云霞生面上。寒霄星月落盂中。于今臥疾十三載。向后余生未可通。
其二
蕭然無事可如情。空自高兮云自輕。坐近南山孤袖翠。影臨秋水一魂清。疏霞流彩穿斜照。去雁遺音別晚汀。湖海身心何處寄。青鷗白鷺每逢迎。
秋日晚望
倦起閑行獨暢哉。輕云疏影幾徘徊。秋高雁老南中度。江遠人寒天上來。野寺空余清梵唄。澄潭水底次樓臺。幽人莫使興愁望。肆眺應教凈眼開。
鷺鶿
不巢樹杪不翔空。飛傍蘆花一色同。獨立白蓮停水上。影沉皓月落波中。兀然聊似守株者。清矣端如直釣翁。自信疏蹤超燕鵲。從來不解避霜風。
題畫
山有亭臺水有船。生涯何處不安然。遠觀遠水渺無際。深入深山別有天。晝永樵歌聯谷口。夜來漁火出江干。休將春夏秋冬事。換卻白云深處禪。
次郡侯熊翁韻
插草藏身澬水東。毗耶消息許誰通。鶴蹤獨立千峰外。車駕何來萬樹中。有意尋真真否幻。無心對境境耶空。聲前一句如應問。夜海煙消杲日紅。
初游云居作
路入云霄山外山。幾人曾過趙州關。碧溪流水隔塵遠。明月湖光自古閑。千載樹神靈有在。萬年香火信無慳。徘徊祖道重輝日。杖缽相期去復還。
挽六來王郡伯
雙清磯后五臺庵。此道思君是指南。松榻有時欣共塵。竹林無間喜深談。西峰遙下鵝頭發。南國頻來雁足函。獨悵死生情未盡。空教孤月照蘿龕。
璧黃介公玻璃瓶
介公接得曼殊盞。化作頻伽甘露瓶。今日拈來仍舊色。諸方傳去有新聲。能將獅子乳同凈。卻并楊枝蔭復清。借獻文章第一府。相看莫落世中情。
謝弅丘沈司馬齋
誰信齋筵是法筵。天花爛熳雨階前。滿盤托出皆家具。覿面相呈無別傳。飽食非文全正令。加餐重頌是真詮。欲知此句離言說。此句堪酬地主賢。
次王介公韻
一別雙清漸有年。思君幾度月明前。未能立地超形跡。只得隨時了世緣。迎翠堪憐新樹色。碧溪遙憶舊茶煙。知君昔契竹林密。不惜芳音為我傳。
答黃介子用來韻
城市山林地有靈。清涼消息幾能明。無為那得同仁視。有道誰堪與世驚。虛谷啼鶯音自古。高山流水韻還清。落花飛雪時相聚。何用蘭舟作遠迎。
宿祖堂有感
昔年到此求知己。今日重來訪舊緣。巖下空空融面目。軸中字字雪言詮。夜清百鳥同林宿。秋老孤猿抱果眠。最喜慈恩遺像法。瞻依深感主人賢。
靈谷寺禮寶公塔
遙望松煙五里深。入門夾道影陰森。池清邀月拭新浴。谷凈迎鐘遞遠音。殿迥無梁如古洞。塔高摩漢并危岑。從來大圣靈多在。千載令人起道心。
游雞鳴寺
翠積鐘山天際寺。雞鳴得遂上方游。寶公遺像為誰住。融祖真身豈獨留。煙樹樓臺環
帝闕。江城塔廟壯
皇州。登臨喜見乾坤闊。幾憶唐虞百萬秋。
禮長干塔
長干孤立妙高峰。梵語流光繞幾重。寶頂九霄聞貝響。層門八面見玲瓏。神工奇出接天巧。佛力猶來鎮地封。仰視巍然身欲起。徘徊不盡意何從。
次靈谷堂頭覺公韻
第一山頭月正明。江城無地不光生。聲前正令誰先薦。云外孤蹤我獨輕。靈谷喜升新法座。鐘山思結舊時盟。知君不負人天請。萬丈門庭一指撐。
七言絕句
挽憨山本師和尚
曹溪一見許相親。再叩衡山意更真。五乳峰前誰說法。高山流水萬年春。
懷霞衣和尚
寥寥方外幾經秋。百技都將付水流。獨有竹林時入想。年來衣缽是誰收。
游白蓮池
登天云路半空開。瑤草香花擁石臺。池內白蓮花正放。不知仙子幾時栽。
游武夷水簾洞
匡廬瀑布三千丈。雁宕龍湫萬仞高。晚興獨歸仙子洞。簾垂斜日照波濤。
山居
獨宿孤峰百念輕。長空寥廓夜霜清。誰知個里閑消息。月照寒巖幾處明。
其二
寒巖松食綠荷衣。坐石談經任鳥圍。一片煙霞橫谷口。從來此境到人稀。
其三
獨坐寒巖得意時。雪深百尺未為奇。解空不假離聲色。一任孤猿月下啼。
題畫
斷巖疏柳小亭空。青嶂重重影梵宮。石徑苔封行跡少。晴陽獨見抱琴翁。
秋思
秋山紅葉自寂寂。晴日白云何鱗鱗。萬里長空無住著。一聲雁語獨惺人。
壽車翁自心居士
南山鶴老八千歲。北海鵬摶九萬遙。借問人生行樂事。百年七十是仙標。
壽香嚴劉居士
千年松影千年鶴。百歲人逢百歲春。一度花開一度錦。幾回月上幾回新。
送馬茂才
天街煙柳細吹人。云路瑤花香異新。又得暖風連夜發。一聲鶯語萬家春。
送龔茂才
凌霄云路去天臺。郁郁香風拂面來。日照海紅龍躍錦。百花應是為春開。
送彭茂才
嚶嚶花鳥上春林。金石鏗鏘紫苑深。晴日玉階欣共醉。朱纓贏得壯紅心。
歲旦贈車翁
一年一度長年華。笑看兒童共聚沙。白發暗思殘歲月。幾多竹馬自橫斜。
賀玉田李公新門
碧山環翠水生霞。金玉門庭出善家。春暖池塘青靄靄。高槐嫩柳錯如花。
贈市隱居士
秋云城市任相逢。何邈深山幾萬重。高館笙歌吹落月。孤村砧杵搗疏鐘。
贈五臺曾公
雨滴巖花火欲然。風吹岸柳娜如綿。云中樓閣和空靜。樂意升觀第幾天。
題畫
遠山野水小橋斜。古木高林棲晚鴉。斷石孤亭相對坐。百年無事付殘霞。
又
倚空石筍青如洗。向日巖花紅正開。寄語看花人入眼。春光過去不重來。
懷守心叟
當年親近遠公師。今日驅馳空自迷。遙想五峰冰雪冷。不知白卻幾莖眉。
嶺南送禪客歸五臺山
百草青青夏日長。歸途萬里入清涼。今朝相送梅關外。何日重聞飛雪香。
贈易門劉公啟制
虛谷幽棲春色來。龍門變化起風雷。滔滔無盡雙清水。碧映紅桃夾岸開。
贈明宇歸武陵
駿馬嘶風去路輕。鳥啼花滿武陵城。儻逢舊日秦人處。借問桃花幾樹生。
贈中潛居士歸鄉
江上官棚板壁黃。優游水國自風光。知君明歲春先到。惠我松蘿一小囊。
贈應度居士游南岳
祝融峰頂四天空。可望金烏出海紅。折得珊瑚盈碧袖。歸來遙聽馬嘶風。
贈思履王公北上
天衢鶯囀百花新。信手拈來都是春。無限香風吹不盡。采芳還是玉階人。
次孝廉羅青田韻
北山孤鳥自南來。數載回翔憶五臺。燈夜喜君談密意。那知紅焰起寒灰。
題小畫
萬疊青山望不極。重重霞色結幽深。喬松幾處影茅舍。欲問人家生隱心。
贈東川李居士七十九
只少一年是八十。霜盈須發雪盈眉。迢迢大路觀如舊。來往行人幾故知。
題墨畫蘆雁
遠山極目色蒼蒼。蘆雁相參步有行。野燎杳無煙火氣。前村應有路還長。
懷司空澹然黃翁
長干車馬古今叢。臺殿崢嶸海氣雄。高坐瓦官前代寺。知君乘興訪支公。
贈克遠曾國學五旬
階下青蘭迎客至。庭前白鶴望仙來。云山水接龍山水。長注曾公五十柸。
贈玄印上座
云陽共入楞嚴定。別后俄經二十年。此日相逢來意外。真情難盡舊因緣。
寄懷雪嶠和尚(有引)
衡昔居靜天臺華頂峰。有頭陀號不空者。常來投齋共宿。行坐喃喃。句多不落古人聲調。予時癖凈。忽而不察。別已四十余年。不聞下落。數年來徒仰雪嶠之名。今乃知嶠公即向之不空也。聲高海內。深愧昔時當面錯過。偶成二絕。書呈法壇并政。
四十余年音未通。諸方共暮雪嶠翁。今知名異人無異。雪老原來舊不空。
又
當年華頂同兒聚。今日猶聞襁褓聲。自是異人無軌轍。風來雨去若為情。
五言絕句
懷古
舉頭秦日月。極目漢山川。試問長安道。誰為古圣賢。
秋夜
月色清鋪水。砧聲響落秋。蕭疏人影凈。恍惚泛虛舟。
其二
螢火去還來。蟲音響不絕。誰堪臻此境。能樂不能說。
晚望
長空八九雁。秋水兩三鷗。往返歸何處。茫茫一葉舟。
送禪人歸云陽
遠自云陽來。今辭澬水去。溪山都一般。明月歸何處。
雨中
微雨空含潤。輕風荷欲搖。兀然風雨里。蛙聲破寂寥。
林間坐
無事林間坐。鳥來傍我立。不唯心已灰。形亦寂如石。
山居
早年急學道。到老返無為。溯思童子日。恰似隔云泥。
又
日暮倦欲息。早起仍復作。不知誰所使。歲月流如梭。
又
少年多獨行。老與眾同居。身老心不老。真個是顓愚。
又
自小未作家。到老多顛倒。不解討安閑。鋤云復鋤草。
又
秋山獨自行。忽然遭一跌。至今筋骨疼。羞向人前說。
(揚州府華嚴巷敬佛庵剃度孫比丘尼旋義
敬刻
顓愚先老和尚語錄第十九卷計字八千二百
該銀肆兩七錢四分六厘仰祈
慈力加庇庶得人人悟般若真空個個證菩提
妙果
康熙十五年四月 日楞嚴藏經坊附板)
嘉興大藏經 紫竹林顓愚衡和尚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