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 校注醫醇剩義
  • 費伯雄
  • 2480字
  • 2015-12-25 14:49:04

茜根(一兩) 地榆(一兩) 生地(一兩) 當歸(一兩) 犀角(一兩)黃芩(一兩) 梔子(五錢) 黃連(二兩) 每服四錢,水二鐘,入豆豉五十粒,薤白七寸,煎六分,溫服。

十寶湯 治冷痢如魚腦者。

黃 (四兩) 熟地(一兩) 人參(一兩) 茯苓(一兩) 當歸(一兩)白術(一兩) 半夏(一兩) 白芍(一兩) 五味(一兩) 官桂(一兩)甘草(五錢) 研末,每服二錢,水二鐘,加姜三片,烏梅一個,煎六分,食前溫服。

芍藥黃芩湯 治泄痢腹痛,或后重身熱,及下膿血稠粘。

黃芩(一兩) 芍藥(一兩) 甘草(五錢) 每服一兩,水二鐘,煎六分,溫服。如痛加桂少許。

香連丸 治下痢赤白,里急后重。

黃連(二十兩吳萸十兩炒赤去之) 木香(四兩八錢八分) 研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

地榆芍藥湯 治瀉痢膿血脫肛。

蒼術(八兩) 地榆(三兩) 卷柏(三兩) 芍藥(三兩)參苓白術散 治久瀉及痢后調理者尤宜。

人參(一斤半) 山藥(一斤半) 蓮子(一斤半) 白術(二斤) 砂仁(一斤)桔梗(一斤) 扁豆(一斤半) 茯苓(一斤) 苡仁(一斤) 甘草(一斤) 研末,每服三錢,米湯調下。或加姜、棗煎服。

倉廩湯 治噤口痢,有熱及毒瓦斯沖心,食入即吐。

人參 茯苓 甘草 前胡 川芎 羌活 桔梗獨活 柴胡 枳殼 陳倉米(各等分) 每服五錢,姜三片,水煎服。

卷四

諸痛

人之一身,自頂至踵,俱有痛病。其始也,或因于風,或因于寒,或因于火,或因于氣,病各不同,而其為氣凝血滯則一也。氣能捍衛,則外感何由而入;營能流灌,則內病何自而生。不通則痛,理固宜然。茲將痛病略舉其凡。其咽痛、疝痛、肢節痛,見于肺病、疝病、痹病中者,不復贅。

卷四諸痛

頭痛

頭痛有因于風者,肌表不固,太陽受風,巔頂作痛,鼻竅微塞,時流清涕,香芷湯主之。

香芷湯(自制)香附(二錢) 白芷(六分) 當歸(一錢五分) 川芎(八分) 防風(一錢)桑葉(一錢) 菊花(二錢) 蟬衣(一錢) 蔓荊子(一錢五分) 桔梗(一錢)黑芝麻(三錢)本方以白芷、防風、桔梗升清陽而去風邪,因桔梗力小而加香附。以蟬衣、蔓荊、桑、菊清利頭目,而以芎、歸、黑芝麻養血。芎本血分中風藥,治風寒頭痛,是其特長。而桑、麻合作,本是養腦之古方,乃用風藥而不忘養血之原則。祖怡注。

有因于火者,肝陽上升,頭痛如劈,筋脈掣起,痛連目珠。當壯水柔肝,以熄風火,不可過用風藥。蓋風能助火,風藥多則火勢更烈也。羚羊角湯主之。

羚養角湯(自制)羚羊角(二兩) 龜版(八錢) 生地(六錢) 白芍(一錢) 丹皮(一錢五分)柴胡(一錢) 薄荷(一錢) 菊花(二錢) 夏枯草(一錢五分) 蟬衣(一錢)紅棗(十枚) 生石決(八錢打碎)本方以羚羊、龜版、石決清肝火而潛風陽;以地、芍、丹皮、夏枯草養血涼血;加柴胡、薄荷蟬衣、菊花,發抑遏之火;紅棗則恐其血寒而凝,以反佐地、芍、丹皮也。大隊清涼之中,加一味紅棗溫藥,制方巧不可言。祖怡注。

有血虛頭痛者,自覺頭腦俱空,目 而眩,養血勝風湯主之。

養血勝風湯(自制)生地(六錢) 當歸(二錢) 白芍(一錢五分) 川芎(一錢) 枸杞(三錢)五味(五分) 棗仁(一錢五分) 柏仁(二錢) 杭菊(二錢) 桑葉(一錢)紅棗(十枚) 黑芝麻(三錢)本方以芎、歸、地、芍四物為君,輔以枸、菊、桑、麻、棗仁、柏仁大隊養血。再用五味、紅棗者,所以佐芎、歸而收耗散之氣血也。理法雙清,是名大家之特色。 以上三方,第一方風藥多,第二方清藥多,第三方養血藥多,而桑、菊二味,兼有去風熄風之長。三方鼎立,確不可移。祖怡注。

卷四諸痛

眼痛

眼目之疾,本有專科,致病多端,非可枚舉。茲因痛病,姑拈虛實兩條,以發其凡。

目睛紅腫,眵淚多而目中如有沙子者,風火盛也。黃連清火湯主之。

黃連清火湯(自制)黃連(五分) 元參(一錢五分) 歸尾(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 丹皮(一錢五分) 貝母(二錢) 荊芥(一錢) 防風(一錢) 桑葉(一錢) 蟬衣(一錢)前胡(一錢) 菊花(二錢) 竹葉(十張) 燈芯(三尺) 芝麻(三錢)本方以黃連、元參對荊、防,以芝麻、歸尾、赤芍、丹皮對蟬衣、前胡、桑、菊,以貝母、竹葉、燈芯清心火。頭痛之火專屬肝,眼痛之火,心肝俱有,黃連、歸尾、赤芍、丹皮,俱是心肝同治之藥。祖怡注。

目睛不腫,微紅羞明,眼珠作痛,此為陰虛夾火,滋陰降火湯主之。

滋陰降火湯(自制)生地(六錢) 女貞(二錢) 山藥(三錢) 丹皮(二錢) 茯苓(二錢)料豆(三錢) 沙參(四錢) 麥冬(二錢) 貝母(二錢) 杏仁(三錢) 谷精珠(一錢五分) 蟬衣(一錢) 生石決(六錢打碎)本方以生地、女貞、料豆、沙參、麥冬滋陰。以茯苓、山藥合生地、丹皮,得六味三分之二,滋腎即所以降火。

以石決、丹皮、谷精、蟬衣清肝明目,作眼痛之引經。杏、貝所以宣肺。眼與五臟皆有關系,而肝腎是其重心。祖怡注。

卷四諸痛

齒痛

齒痛實癥,陽明風火上升也,葛根白虎湯主之。

葛根白虎湯(自制)葛根(二錢) 石膏(五錢) 花粉(三錢) 石斛(三錢) 連翹(一錢五分)薄荷(一錢) 防風(一錢) 桔梗(一錢) 淡竹葉(二十張) 白茅根(五錢)本方兼采白虎、竹葉石膏意,而加葛根、防風,使在腑之火由經而外達。石斛、花粉所以生津清熱,薄荷、連翹、桔梗所以散郁火,茅根、竹葉清心即所以清胃也。祖怡注。

齒痛虛癥,腎虧而夾有胃火也。齒為后天所生之骨,亦屬于腎。況腎為胃關,水不制火,故浮陽作痛也。清熱胃關煎主之。

清熱胃關煎(自制)生地(六錢) 龜版(八錢) 花粉(三錢) 石斛(三錢) 薄荷(一錢)葛根(二錢) 連翹(一錢五分) 桔梗(一錢) 甘蔗(三兩同煎)本方以生地、龜版為主藥,所以滋腎。以甘蔗、石斛、花粉為輔佐,所以清胃。薄荷、連翹散郁火。葛根、桔梗使已發之火,從肺胃表份而解。祖怡注。

卷四諸痛

舌痛

舌卷而腫,塞口作痛,難于語言,此心陽熾盛也。先用生蒲黃三錢,泡湯頻漱,再服黃連清心飲。

黃連清心飲(自制)黃連(五分) 蒲黃(一錢五分) 犀角(五分) 元參(一錢五分) 丹參(二錢)連翹(一錢五分) 蔞皮(三錢) 茯苓(二錢) 薄荷(一錢) 竹葉(二十張)燈芯(三尺)本方以黃連、犀角為主藥。以蒲黃、竹葉、連翹、燈芯佐黃連,以丹參、元參佐犀角。以薄荷合連翹散郁火。

以茯苓合燈芯,導之從小腸膀胱而去。蔞皮利大腸,又所以佐茯苓、燈芯也。祖怡注。

舌色絳紅,邊尖破碎,舌有血痕而痛者,乃陰液大虧,心火上熾也,大澤湯主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营市| 临夏市| 元谋县| 剑川县| 福建省| 敦煌市| 五大连池市| 丹凤县| 兴国县| 吉隆县| 烟台市| 托克托县| 恩施市| 山阴县| 临颍县| 南木林县| 黔西县| 松阳县| 津南区| 柯坪县| 陆丰市| 佛学| 新建县| 冀州市| 安丘市| 腾冲县| 永寿县| 津南区| 巨野县| 堆龙德庆县| 蒙山县| 平凉市| 唐海县| 洪洞县| 额尔古纳市| 文登市| 长泰县| 延寿县| 卓资县| 建平县|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