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7章

  • 冷廬雜識
  • 陸以
  • 4979字
  • 2015-12-24 17:36:05

道光甲申八月,考試翰、詹,詩題“昨夜庭前葉有聲”,上特賞其詩二三四六聯,朱筆加圈,拔置一等第一,遂由翰林院侍讀學士升內閣學士。詩云:“西風昨夜吹庭館,忽聽窗前颯颯音。落葉滿階驚曉夢,涼聲一徑動秋心。夕陽古渡仍紅樹,斜月疏簾尚綠陰。此日籬邊聞語蟀,舊時枝上憶棲禽。幽懷偶觸高樓笛,清韻還添小院砧。瘦碧半叢余弱草,濃青十里減平林。回思煙柳縈遙浦,又見霜楓染遠岑。獨有蒼松留勁節,曾沾雨露九重深。”

采芳集平湖錢孝廉步曾,刻其五世祖起隆制藝一卷,名《采芳集》。皆摘《四書》中艷麗字句,游戲成文,嘻笑怒罵,無所不有。如《妁》一字題文云:“宿瘤也,以為仙姬;姣僮也,以為嬌客。在媒或以眾見共聞,尚存廉恥,而妁乃備極其形容。優隸也,以為俊秀;貧窶也,以為豪華。在媒早以微言溫語,任意相欺,而妁乃更從而點綴。”又云:“本以婦人輕信之耳,妁復鼓彼如簧,遂使母氏專權,父雖欲禁之而不得。本以深閨獨處之嬌,妁竟誘諸覿面,遂使高堂未許,女先遙慕之而如迷。妁之巧者,意僅切于肥囊,妁之拙者,幻亦生于閱歷。倘以彼列諸冠蓋,即是蘇、張游說之儔。妁之老者,口舌既堪惑女;妁之少者,容貌并可悅男。故以彼略試逢迎,遂諧秦、晉婚姻之好。”描寫若輩情狀,如鑄鼎象形。又《妻辟纟盧》題云:“竊慨今天下之多不廉,大抵皆其妻為之也。”《其母》題云:“且天下容有不愛親之子,斷無不愛子之親。”《一妾》題云:“且三代以上多丈夫,三代以下多妾婦。上競諧媚而妾在朝,下盡逢迎而妾在野。”持論奇快,皆可作當頭棒喝。

三元趙云松觀察贈三元錢湘ぎ閣學詩云:“累朝如君十一個,事跡半在青史留。”

蓋指唐張又新、崔元翰,宋孫何、王曾、宋庠、楊寞、馮京、王巖叟,金孟宗獻,元王宗哲,明商輅也。張又新、孫何、王曾、宋庠、楊、馮京、王巖叟、商輅,史皆有傳,王曾、宋庠、商輅為名宰相,馮京為名執政。若張又新之諂附敗名,王宗哲之降賊偷生,適為科名之玷耳。按:《遼史。王棠傳》:“鄉貢、禮部、廷試皆第一。”是亦三元也,趙詩不之及,何耶?本朝三元:長洲錢(乾隆己女解元,辛丑會、狀,官至內閣學士)、臨桂陳繼昌(嘉慶癸酉解元,庚辰會、狀,官至江蘇布政使),皆克敦行誼,無愧名臣。

蜜丁馬甲嘉慶丁卯科浙江鄉試,詩題“掛席拾海月”,紹興呂學博承恩詩云:“蜜丁曾共品,馬甲亦同名。”為主司賞識,取中三十四名。按,蜜丁,見《海物異名記》云:“蜜丁,魁蛤之子也。”李時珍《本草綱目》謂:“即瓦屋子,又名蚶馬甲。”見韓昌黎詩云:“章舉馬甲柱,斗以怪自呈。”洪氏注云:“即今江瑤柱。”周必大亦有詩云:“珠剖蚌胎那畏鷸,柱呈馬甲更名珧。”呂詩未見佳,殆取其運典新僻耳。

七上黃鶴樓散人湖北黃鶴樓踞山面江,為登臨勝境。道光丙申冬,余宦游武昌,曾登七次,窮攬景物,作口號云:“半年家寄武昌郡,七度身登黃鶴樓。領取江天無盡景,平生奇絕是茲游。”迄今人事遷流,勝游難再,因作“七上黃鶴樓散人”圖章,以志當時吟躅云。

良心官秀水朱梓廬休度,官山西廣靈知縣,慈惠誠信,人不忍欺。蒞任七年,休養生息,民日遷善,百姓皆呼為“良心官”。

自鋤明月種梅花“自鋤明月種梅花”句,復見最多。宋劉翰《種梅》詩云:“惆悵后庭風味薄,自鋤明月種梅花。”趙復《自遣》詩云:“老去空山秋寂寞,自鋤明月種梅花。”元薩天錫詩云:“今日歸來如昨夢,自鋤明月種梅花。”明卓敬詩云:“雪冷江深無夢到,自鋤明月種梅花。”

朱文正公詩嘉慶初,和┞伏誅。御制詩頒示臣工,朱文正公和句有云:“寄語普天諸父老,共曾亦事陶唐。”措語得體,為一時和章之冠。

兄弟同登科兄弟同登科,世所常有,而咸豐辛亥恩科,浙闈兄弟中式者獨多。秀水陳丙曾、陳誦曾,平湖方釗、方鈞,歸安張興義、張興詩,瑞安黃體立、黃體芳,皆同父也,秀水陳令儀、陳令瑜,則同祖也。而余杭褚維塏(中式二十五名)與其子成績(中式二十六名)連名,其徒仁和金繩式亦同榜獲雋(褚是歲在金氏課讀),尤為科場佳話。

孔太恭人嘉興朱九山觀察其鎮之母孔太恭人昭蕙,幼嫻文翰,書法亦工。年十三,父笙陔明經廣南客游山左,中秋玩月,賦詩云:“今夜團欒月,清光萬里同。恐添茲母思,不敢說山東。”一時皆稱異之。觀察書法秀勁,負盛名于時,蓋得于母教者多。觀察授館職后,由京寄書,稟請迎養,作三絕句示之,有“瞻云且緩思親念,好把文章答圣朝”,及“暇日鳳池須記取,舊汀鷗鷺莫相忘”之句。

譚滌生詩杭州譚滌生茂才廷獻,幼有“神童”之稱,詩不作唐以后語。所著《化書堂初集》,佳什綦多,節錄四首。《寓言》云:“顧兔豈長圓,滄桑幾更變。人生不稱意,坐覺微軀賤。山榛隰有苓,美人如可見。羲和鞭日車,欲去不得戀。盛年惜早衰,清鏡悲顏面。望遠生古心,涕淚如流霰。”《行路難》云:“讀書盡萬卷,頗識忠孝字。學道行十年,與君斟酌仁與義。人生百年不為少,追逐衣食非我事。行路難,聲莫悲。今日是,昨日非,攜手出門望白日,惟見浮云東西南北飛。”《遣興》云:“江鄉聊寄跡,流水繞書堂。深竹有人語,野花隨徑香。

相期與農圃,招手話耕桑。習靜空山里,閑中日月長。“《送袁藜谷歸新城》云:”予已不得意,子今行路難。江湖尊酒別,風雨柁樓寒。士信無長策,貧尤戀故歡。蘼蕪山下是,欲采路漫漫。“

黃韻珊詞海鹽黃韻珊孝廉憲清,才調倜儻,著有《茂陵弦》、《帝女花》、《凌波影》等院本,為時所稱。小詞亦工,《浪淘沙》一闋尤饒情韻,云:“秋意入芭蕉,不雨瀟瀟,閑庭如此好涼宵。月自纏綿花自媚,人自無聊。別恨幾時銷?認取紅綃,風箏音苦雁書遙。醒著欲眠眠著醒,燈也心焦。”

垂訓樸語吾邑陳太華學博其德,明季有道之士,著《垂訓樸語》遺后,有云:“省閑言語以補誦習,則拙者敏;省閑心思以繹義理,則愚者通。獨立于萬物之上,乃為有志;能屈于萬物之下,乃為有養。人非圣人,不能無過,過而能改,仍是好人。故以過告我者,愛我之甚也,以過責我,則我之師也;若以過容我、諒我,則彼為君子,而我不適成為小人乎?吾人居心,常以好事望人,常以好意度人,縱使百受人欺,不失為忠厚君子。”又《惜陰說》云:“凡人,縱以百年為期,十歲以前,尚屬童蒙,五十以后,又屬衰耗,止有四十年可用精力,而夜復當其半,歲時、伏臘、冠婚、喪祭諸務,大略又費十年。以此思之,真所謂一刻千金。”

語意警迫,學者皆當書之座隅。

卓倚兀卓子、倚子、兀子,皆無木字,司馬溫公《書儀》可證。今書作“桌”、“椅”、“杌”,流俗之誤也。

先生經書“先生”之稱,名義各別:《論語》“先生饌”,謂父兄也:“見其與先生并行也”,謂成人也。《孟子》“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謂師也:“先生將何之”,謂學士年長者也。《儀禮》“士相見禮,若先生異爵者”,謂致仕者也。今人稱師曰“先生”,而凡當尊稱之者亦曰“先生”,蓋其所由來遠矣。

來歙傳《后漢書。來歙傳》“父仲,娶光武祖姑”,而隗囂將王遵,乃以歙為光武之外兄。且歙之孫棱,尚光武子顯宗女;棱之孫定,尚顯宗曾孫安帝妹。稽其世次,證以外兄之稱,則仲當是娶光武之姑耳,“祖”字疑衍文。

終篇用也字《困學紀聞》云:“歐陽公記醉翁亭,用‘也’字,荊公志葛源,亦終篇用‘也’字,蓋本于《易》之《雜卦》。韓文公銘張徹亦然。”余謂終篇用“也”

字,始于《爾雅。釋詁》、《釋言》、《釋訓》三篇,凡用“也”字六百九。

《詩。墻有茨》、《君子偕老》篇亦然。《荀子。榮辱篇》、《孫武兵法行軍篇》、《論語》、《孟子》亦有此體,《公羊》、《轂梁》二傳尤多。唐、宋以還,韓文公《祭潮州大湖神文》、柳仲涂《李守節志》,蘇東坡《酒經》、陳止齋《戒河豚賦》、汪浮溪《胡霖志銘》,皆仿其體,為后世所傳。元姚燧《仰儀銘》終篇用“也”字四十一,乃四言體又格之變者矣。

貪生幸福唐太宗、宣宗、武宗,皆以餌丹石殞身,憲宗、懿宗,皆迎佛骨后即殂。庸暗者無足怪,英哲者亦然,則害于貪生幸福之私也。

呂氏春秋《呂氏春秋》:“湯欲令伊尹往視曠夏,恐其不信,湯由親自射伊尹。”此以詭譎之術誣圣也。又謂:“孔子道彌子瑕見僖夫人。”此以比黨之說誣圣也。

當日懸千金而人無能增損,高氏誘謂:“非不能也,蓋憚相國畏其勢耳!”良然。

王谷塍蕭山王谷塍大令宗炎,學問淹博,性尤恬退。家有中人產,僅足溫飽。既通籍,遂杜門不出,筑十萬卷樓,以文史自娛。子端履入詞林,即貽之書曰:“我已知足,汝當知止,毋戀浮名而失真樂也。”因亦乞病歸。大令著有《晚聞居士集》,嘗謂:“宋藝祖以受禪開基,《通鑒》自不得以魏為篡;高宗以宗枝再造,《綱目》自不得以蜀為偽。”讀書論世,其說至精。又《自題竹圃圖》詩云:“百尺樓邊半畝園,梅花結子竹生孫。此中合與幽人住,香到芹泥綠到門。”

“五十年來鬢已絲,天街塵染碧衫緇。頭銜寫入農書里,不枉人稱老畫師。”可以想見其風趣。

陳樸堂詩嘉善陳樸堂上舍世診,幕游粵東,判牘之暇不廢吟詠。有《感懷》詩,句云:“家難識路何須夢?詩易窮人不敢工。”頗為時流所稱。

徐敬齋明經同里徐敬齋明經斐然,歸安籍。博通群書,探研不倦,尤好為古文之學,自唐、宋以迄國朝,采輯諸家,辨其源流,擷其精粹,匯編成書。其論唐文云:“唐人無韻之文,率不可讀。昌黎突然起八代之衰,柳州起而與之敵,古文一道,蓽路藍縷之功,以二公為首。習之之精醇,可之之警拔,牧之之倜儻,表圣之安詳,襲美之縱恣,魯望之簡古,其嗣音也;顧宣公之沁人肺腑,衛公之絕塵而奔,于韓、柳雖非同調,亦斷不可泯,爰匯選而論定之。他若漫郎之僻氵嗇異常,獨孤之菁華未備,張文昌流傳甚少,皇甫七客氣未除,以及劉賓客、白香山、李玉溪、羅昭諫諸人,各有所長,均非正軌,概從舍旃。”其論宋文云:“自韓、柳辟古文之一途,至北宋而極盛。蓋宋初尚沿唐季之習,柳開、鄭條、穆修、張景之徒挽之而不足,歐公得昌黎文于破簏中,登高而呼,學者響應,曾、王、三蘇輔而翼之,徂徠、涑水、河南、于江、二劉、三孔潤色其間,秦、黃、晁、張、后山、方叔之流克承其緒,于是北宋之古文冠絕古今。嗚呼!觀止矣!南宋之文導源北宋,顧扶疏勁健則有之,而微傷于剽而不留;和平醇正則有之,而究病其直而少致。然粹然無疵文與理兼到者,朱子而外,實繁有徒,亦學者所當從事也。

《文鑒》止于北宋。兩宋合選,寥寥罕覯,而宋人文集,搜采兩難,南宋集尤少,即藏書之家亦未數數見。數十年以來,北轍南轅,風檣篷底,有所見,即借抄或錄草稿以歸。自辛酉迄壬辰,首尾三十有二年,得文一千七百六十七首,厘為十有六本,顏曰《宋文偶見》。極知不全不備,掛漏良多,然后之君子欲遴選兩宋文者,其或將有取于斯。“今其書皆散佚無存,惟所刊《國朝二十四家文鈔》及《今文偶見》行于世。

顧媚柳是龔鼎孳娶顧媚,錢謙益娶柳是,皆名妓也。龔以兵科給事中降闖賊,授偽直指使。每謂人曰:“我原欲死,奈小妾不肯何?”小妾者,即顧媚也。見馮見龍《紳志略》。顧苓《河東君傳》謂:“乙酉五月之變,君勸錢死,錢謝不能。戊子五月,錢死后,君自經死。”然則,顧不及柳遠矣。

薌句公撰聯蕭山繆磐谷上舍安邦,幕游臨海,有姊卒于家,而甥已遠出,七年不通音問,其友代作挽聯,不當意,質之先君子,乃為題云:“七載思兒,望斷雙魚空墮淚,三秋夢豎,影拋只雁最傷心。”繆為嘆絕。又仙居王某治痘有名,其戚撰聯贈之,屢改未就,先君子援筆書云:“身居仙境成丹易,手補天功保赤多。”一時咸嘆為工切。

歷代甲子紀元表仁和董杏塍明經醇,博通群籍,嘗以六十甲子為格,取《史》、《鑒》所載歷代正閏紀元年號,按格分注,以便考索,名曰《歷代甲子紀元表》。第一甲子為黃帝元年,第十一甲子為夏少康自有仍奔虞之年,第二十一甲子為商祖辛十祀,第三十一甲子為周孝王十三年,第四十一甲子為周赧王十八年,第五十一甲子為晉惠帝改元永安之年,第六十一甲子為唐昭宗改元天之年,第七十一甲子為明孝宗弘治十七年。明經生于第七十六甲子之年,正月書成,適當五十初度,乃咸豐三年癸丑也。

靜宜女史詩鯤溟侄之繼室靜宜女史陳葆貞,嘉善陳樸堂上舍世钅之女,稟承家學,雅擅清才,著有《綺余書室詩稿》。如《秋夜對月有懷外子》云:“孤月上林端,秋光滿畫欄。遙憐今夜客,不向故鄉看。虛幌誰同倚,征衫淚未干。男兒四方志,所嘆為饑寒。”“豈有封侯愿,空教別故鄉。料應思骨肉,誰與話溫涼。懷滅三年刺,人添兩鬢霜。上堂親已老,何日理歸航?”《聞粵中有警寄外》云:“落拓江湖客,行吏不自由。那堪羈旅日,重抱亂離憂。處賤無奇策,依人豈善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安县| 沁水县| 锡林郭勒盟| 米脂县| 湖口县| 股票| 科尔| 北流市| 鸡西市| 镇安县| 民丰县| 丰县| 本溪| 灵宝市| 东阳市| 仁怀市| 独山县| 北宁市| 新和县| 赤壁市| 五河县| 安平县| 安阳县| 柳林县| 永川市| 云龙县| 射阳县| 新源县| 大田县| 龙井市| 临夏县| 沧源| 扎赉特旗| 广宗县| 香港 | 连南| 赫章县| 武安市| 莱阳市| 故城县| 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