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郡神迎路

張開為荊州刺史,至郡界,風雨暝晦,不辨面目,惟聞空中有殿喝之聲。相次云中,有衣紫披甲胄者十數人。開問其故,對曰:“某荊州內外所主之神,久仰使君令名,故相率迎引到任。”謁廟后,各致謝,及建飾廟貌。自此政譽尤善也。

縣妖破膽

李杲遷洛陽令,嚴刑峻法,民吏畏服。縣之積弊,杲盡革之。逾月之中,縣務清簡。時有進士劉兼,赴舉上都,舍于村邸,至夜中,聞戶外街衢中有數人相語曰:“李令今古正人也。吾輩見其行事威猛,令人破膽,此中不可久居,宜遷于他邑,可求血食也。”兼訝其事,遂啟門視之,寂無影響,方知乃邑之妖神也。兼遂畫《贊》一首于村邸之壁,云:“狡吏畏威,縣妖破膽,好錄政聲,聞于御覽。”后明皇旌其能,賜金百兩及章服焉。

泥金帖子

新進士才及第,以泥金書帖子附家書中,用報登科之喜至文宗朝,遂寢削此儀也。

喜信

新進士每及第,以泥金書帖子,附于家書中,至鄉曲姻戚,例以聲樂相慶,謂之“喜信”也。

被底鴛鴦

五月五日,明皇避暑游興慶池,與妃子晝寢于水殿中。宮嬪輩憑欄倚檻,爭看雌雄二鸂鶒戲于水中。帝時擁貴妃于綃帳內,謂宮嬪曰:“爾等愛水中鸂鶒,爭如我被底鴛鴦。”

半仙之戲

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相風旌

五王宮中各于庭中豎長桿,掛五色旌,于桿頭旌之四垂,綴以小金鈴。有聲即使侍從者視旌之所向,可以知四方之風候也。

占雨石

學士蘇颋有一錦紋花石,鏤為筆架,置于硯席間。每天欲雨,即此石架津出如汗,逡巡而雨。以此常為雨候,固無差矣。

向火乞兒

張九齡見朝之文武僚屬趨附楊國忠,爭求富貴,惟九齡未嘗及門,楊甚銜之。九齡嘗與識者議曰:“今時之朝彥,皆是向火乞兒,一旦火盡灰冷,暖氣何在?當凍尸裂體,棄骨于溝壑中,禍不遠矣。”果然,因祿山之亂,附炎者皆罪累,族滅不可勝數。九齡之先見信夫,神智博達也。“向火”,言附炎也。

結棚避暑

長安富家子劉逸、李閑、衛曠,家世巨豪,而好接待四方之士,疏財重義,有難必救,真慷慨之士,人皆歸仰焉。每至暑伏中,各于林亭內植畫柱,以錦綺結為涼棚,設坐具召長安名妓問坐,遞相延請為避暑之會。時人無不愛美也。

冰箸

冬至日大雪,至午雪霽,有晴色,因寒所結檐溜皆為冰條。妃子使侍兒敲下二條看玩。帝自晚朝視政回,問妃子曰:“所玩何物耶?”妃子笑而答曰:“妾所玩者,冰箸也。”帝謂左右曰:“妃子聰慧,此象可愛也。”

雞聲斷愛

長安名妓劉國容,有姿色,能吟詩,與進士郭昭述相愛,他人莫敢窺也。后昭述釋褐授天長簿,遂與國容相別。詰旦赴任,行至咸陽,國容使一女仆馳矮駒赍短書云:“歡寢方濃,恨雞聲之斷愛;恩憐未洽,嘆馬足以無情。使我勞心,因君減食。再期后會,以結齊眉。”長安子弟多誦諷焉。

占風鐸

岐王宮中,于竹林內懸碎玉片子。每夜聞玉片子相觸之聲,即知有風,號為“占風鐸”。

山猿報時

商山隱士高太素,累征不起,在山中構道院二十余間。太素起居清心亭下,皆茂林秀竹,奇花異卉。每至一時,即有猿一枚,詣亭前鞠躬而啼,不易其候。太素因目之為“報時猿”。其性度有如此。

游蓋飄青云

長安春時,盛于游賞,園林樹木無間地。故學士蘇颋應制云:“飛埃結紅霧,游蓋飄青云。”帝覽之,嘉賞焉,遂以御花親插颋之巾上。時人榮之。

紅冰

楊貴妃初承恩召,與父母相別,泣涕登車。時天寒淚結為紅冰。

投錢賭寢

明皇未得妃子,宮中嬪妃輩,投金錢賭侍帝寢,以親者為勝。召入妃子,遂罷此戲。

精神頓生

明皇每朝政有闕,則虛懷納諫,大開士路。早朝百辟趨班,帝見張九齡,風威秀整,異于眾僚。謂左右曰:“朕每見九齡,使我精神頓生。”

口案

張九齡累歷刑獄之司,無所不察。每有公事,赴本司行勘,胥吏輩未敢訊劾,先取則于九齡。囚于前面分曲直,口撰案卷,囚無輕重,咸樂其罪。時人謂之“張公口案。”

言刑

燕公說,有宰輔之才,而多詭詐,復貪財賄。時亦多之,亦污之。每中書議事,及眾僚巡廳,或有所忤,立便叱罵,為眾所嫌。故朝彥相謂曰:“張公之言,毒于極刑。”言好面辱人也。

銷魂橋

長安東灞陵有橋,來迎去送,皆至此橋,為離別之地。故人呼之為“銷魂橋”。

逐惡如驅蚊蚋

袁光庭,累典名藩,皆有異政。明皇謂宰輔曰:“袁光庭性逐惡,如扇驅蚊蚋。”

歇馬杯

長安自昭應縣至都門,官道左右,村店之民,當大路市酒,量錢數多少飲之;亦有施者,與行人解之。故路人號為“歇馬杯”。

吹火照書

蘇颋,少不得父意,常與仆夫雜處,而好學不倦。每欲讀書,又患無燈燭,常于馬廄灶中,旋吹火光,照書誦焉。其苦學如此,后至相位。

金牌斷酒

安祿山受帝眷愛,常與妃子同食,與所不至。帝恐外人以酒毒之,遂賜金牌子系于臂上。每有王公召宴,欲沃以巨觥,祿山即以牌示之云:“準敕斷酒。”

文陣雄帥

張九齡,常覽蘇颋文卷,謂同僚曰:“蘇生之俊瞻無敵,真文之雄帥也。”

射飛毛

羽林將劉洪,喜騎射,常對御,使人于風中擲鵝毛,洪連箭射之,無有不中。帝賞嘆厚賜焉。

淚妝

宮中嬪妃輩施素粉于兩頰,相號為“淚妝”,識者以為不祥,后有祿山之亂。

索斗雞

李林甫為性狼狡,不得士心,每有所行之事,多不協群議,而面無和氣,國人謂:“林甫精神剛戾,常如索斗雞。”

肉陣

楊國忠,于冬月常選婢妾肥大者,行列于前,令遮風,蓋藉人之氣相暖,故謂之“肉陣”。

傳書燕

長安豪民郭行先,有女子紹蘭。適巨商任宗,為賈于湘中,數年不歸,復音書不達。紹蘭目睹堂中有雙燕戲于梁間,蘭長吁而語于燕曰:“我聞燕子自海東來,往復必徑由于湘中。我婿離家不歸數歲,蔑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欲憑爾附書,投于我婿。”言訖淚下。燕子飛鳴上下,似有所諾。蘭復問曰:“爾若相允,常當我懷中。”燕遂飛于膝上。蘭遂吟詩一首云:“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殷勤憑燕翼,寄與薄情夫。”蘭遂小書其字,系于足上,燕遂飛鳴而去。任宗時在荊州,忽見一燕飛鳴于頭上。宗訝視之,燕遂泊于肩上,見有一小封書,系在足上。宗解而視之,乃妻所寄之詩。宗感而泣下,燕復飛鳴而去。宗次年歸首,出詩示蘭。后文士張說傳其事,而好事者寫之。

燈婢

寧王宮中,每夜于帳前羅列木雕矮婢,飾以彩繪,各執華燈,自昏達且。故目之為“燈婢”。

解語花

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嘆羨。久之,帝指貴妃,示于左右曰:“爭如我解語花。”

油幕

長安貴家子弟每至春時,游宴供帳于園圃中,隨行載以油幕,或遇陰雨以幕覆之,盡歡而歸。

斗花

長安士女于春時斗花戴插,以奇花多者為勝。皆用千金市名花,植于庭苑中,以備春時之斗也。

裙幄

長安士女游春野步,遇名花則設席藉草,以紅裙遞相插掛,以為宴幄。其奢逸如此也。

鳳炭

楊國忠家,以炭屑用蜜捏塑成雙鳳,至冬月則燃于爐中。及先以白檀木鋪于爐底,余灰不可參雜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阳市| 禹州市| 泰和县| 广德县| 漾濞| 湘阴县| 措勤县| 灵武市| 商都县| 儋州市| 苗栗市| 桦甸市| 杨浦区| 宜阳县| 合江县| 崇礼县| 萍乡市| 宁明县| 青川县| 若羌县| 永安市| 临颍县| 兰溪市| 林口县| 辉县市| 新郑市| 盘山县| 凤冈县| 遂溪县| 磐安县| 高雄县| 睢宁县| 麻栗坡县| 乐至县| 和龙市| 遂溪县| 化隆| 岗巴县| 大荔县| 锡林郭勒盟| 长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