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東宮部藝文四(1)
- 明倫匯編宮闈典東宮部
- (清)陳夢雷
- 4859字
- 2015-12-21 17:37:04
賀皇太子冠禮 宋劉安世
涓擇休辰備成嘉禮歡傳中禁喜浹寰區
中
賀
竊以
易之卦震為長男禮之經冠為重事前代所慎曠古
莫行惟睿圣之作興緝舊章而備舉肇稱盛典允屬
熙朝恭惟皇帝陛下干健日新離明洞照惟時冢嗣
乃國元良孝友肅恭嶷然異稟容儀辭令卓爾夙成
茲順考于經常遂肅加于弁冕筮日之吉正纚于朝
措國本若泰山系人心于少海天人共慶寰宇同歡
服備三加方顯成人之禮日開五色遽呈休應之祥
凡在觀瞻孰不呼舞臣叨膺外寄竊睹盛儀萬壽稱
觴阻綴鹓鸞之列一心享上誓殫葵藿之誠
賀皇太子正位表 汪藻
伏審顯膺寶冊升位春宮臨軒行曠古之儀見廟示
承祧之重恭惟皇太子殿下分輝寶緒毓粹睿源挺
天人岐嶷之資稟神圣徇齊之教當周室本支之盛
獨冠百男宜漢家羽翼之成無煩四皓前星外炳洊
震中潛某幸列宗枝喜隆邦本河潤九里方率族以
依仁月有重輪愿登歌而薦祉
皇太子受冊賀表 陸游
明詔建儲永為宗社之本正衙發策顯畣神祇之心
國勢奠安輿情闿懌
中
賀
恭惟皇帝陛下若稽古訓
駿惠先猷壽考億年誕膺不敝之福本支萬世坐擁
無疆之休存心養性以事天修身齊家而治國迨舉
有邦之慶益昭知子之明臣跡遠周行心馳魏闕命
太史卜日之吉徒聞播告之傳遣上公持節以行莫
預觀瞻之盛儻未辭于圣代尚自力于聲詩
皇帝御正殿賀皇太子箋 前人
清蹕肅九賓之儀方臨當宇寶觴奉萬壽之祝允屬
儲宮邦家有光華裔同慶恭惟皇太子殿下道隆孝
友性極誠明以大學為家傳一洗俗儒章句之陋以
密贊為子職豈獨寢門櫛縰之恭相此多儀實先百
辟某久嬰沉疾已迫頹齡想廣殿之崇嚴莫陪襜翼
占前星之明潤徒極傾馳
賀皇太子受冊箋 前人
父慈子孝集大慶于我家日吉時良發正衙之顯冊
國勢重于九鼎歡聲達于四方恭惟皇太子殿下秉
德淳明宅心虛靜英姿達識事洞照于幾先強記博
聞言必稽于古訓躬守累朝仁恕之訓日侍兩宮晬
穆之顏歷考古初實為創見某夙叨四品垂及九齡
為國老農莫簉濟濟鹓鸞之列逢時盛典尚懷區區
犬馬之心
史館擬上政府札子 朱熹
熹等竊聞高宗皇帝駐蹕紹興時有小官婁寅亮上
書以皇嗣未生乞選宗室子入侍禁中是時高宗年
未三十一聞其言欣然開納即以寅亮為監察御史
其后宰相趙鼎張浚等遂建大議至尊壽皇圣帝由
此入資善堂封建國公然猶未正皇嗣之名仍有配
嫡之慮議者憂之又后數年乃有張燾之疏見于其
家所述行狀最后因范如圭進其所集昭陵儲議且
請高宗斷以公道毋貳毋疑其言尤切一日高宗遂
詔宰相陳康伯定策以壽皇為皇子進封建王遂自
儲宮正位宸極其事見于日歷本末詳備熹等竊惟
堯父舜子傳受之美遠邁前世冠絕今古雖由天命
非出人謀然而一二忠賢抗言悟主其功亦不可以
不錄又聞故將岳飛亦嘗有請故殿中侍御史張戒
私記其事而它臣僚亦有嘗獻言者但無文字可以
稽考欲望朝廷特賜開陳廣行搜訪加褒顯以見圣
朝崇德報功之意
婁寅亮張燾趙鼎文字抄錄見到其范如圭有子
念德見知平江府長洲縣張戒家在建昌軍居住
欲乞行下兩處取索其張戒亦系紹興名臣有奏
議文集雜記等書凡數十卷并乞指揮建昌軍抄
錄申送付下實錄院參照修纂
論申生 真德秀
真氏曰驪姬之讒申生也其機變亦甚巧矣夫父子
之情日相親近則間言不得而入惟以術離之然后
譖訴可施焉故驪姬首賂二五使說獻公出三子于
外此離人之術也獻公者喜功貪得之人辟地啟土
正其所欲故二五因以啖之且為之辭發諸歌詠以
動蕩其心志公安得不悅而從之三子既出則圖之
易矣既又與優施謀作難之先后優施知申生之可
陷也則請先之其言曰精潔易辱又曰甚精必愚蓋
精潔之人惜名顧行惟恐點污故曰易辱以節自勵
不以智自全故曰必愚申生惟其精潔也故一辱以
弒君之名則必以死自明而后已臣前論石顯之陷
蕭望之其情亦然夫必頑鈍無恥沉鷙有謀之人則
雖辱之而不動淮陰少年嘗辱韓信矣信寧甘俯出
囗下之恥不死也諸葛亮嘗辱司馬懿矣懿寧得畏
蜀如虎之誚不戰也若申生則輕死重名不能如信
懿之忍可以術激之而使死故優施欲先陷焉然恐
獻公未忍果于殺也則又夜半而泣以危言動之謂
申生有將為逆之意自請先死公懼而謀之則又勸
授之政而避禍焉夫獻公剛猛人也能滅霍魏虢虞
諸國以大其封雖齊威久主夏盟未嘗一為之屈而
肯為其子屈乎懷怒必殺之心自此啟矣然猶患無
隙以加之罪也則使將兵而伐翟焉勝則加以得眾
之名敗則繩以覆師之罪申生至是無逃死之路矣
然又慮大臣或守正力爭則公之意未必不回也則
又使優施往飲里克而諷其為附麗之計鳥烏之歌
亦猶二五晉都之歌也詩歌于人最為易動故三奸
之言無不售焉里克大臣也許以中立則殺嫡立庶
之謀成矣獻公既惑驪姬之讒故歸胙之詐最為易
辨而不復辨申生之仁恐傷君意又不忍自辨惟有
一死而已申生死而二子奔無不如優施之所料者
卒之獻公卒奚齊立里克弒之卓子立又弒之夷吾
立不終迨重耳立而后定晉國之亂垂二十年由驪
姬之讒而三奸助之也褒姒有一虢石父猶能合謀
以逐宜臼況驪姬有三奸之助乎故女子小人表里
交締者危國亡家之本也
論戾太子 前人
又曰戾園之禍由江充之讒是則然矣而所以致江
充之讒者其失有四焉方太子之生也武帝甚愛之
迨其后也后宮嬖幸多王夫人等皆生子皇后太子
寵寖衰于是用法大臣毀之黃門小臣又毀之其卒
也江充興巫蠱事陷之以死大抵讒人之為讒必先
窺伺上意上意所向讒人亦向之上意所背讒人亦
背之惟帝之于太子眷意先有所移然后臣下從風
而靡其失一也當蘇文之譖也帝當考核其實有則
太子譴無則蘇文誅二者必居一于此顧乃泯焉不
問遽增太子宮人以愧之是浸潤之譖膚受之訴行
矣自今小人為讒者誰復忌憚其失二也太子無他
職問安視膳而已父子之親豈容一日不相接哉自
衛后之寵衰太子希得進見方常融之譖猶能微察
其情偽誅之蓋父子之情未盡隔塞故也其后帝幸
甘泉而太子不從家吏請問而帝不之報父子之間
乖隔至此欲無讒間之入得乎其失三也江充以告
趙太子陰事而得幸是其傾險有素又嘗以太子家
使車馬屬吏而白奏焉是其讎憾有素帝治巫蠱之
獄不屬之他人而屬之充以傾險之人挾讎憾之意
則致螫于太子必矣而帝曾不之察是假以斧斤而
使之戕伐國本其失四也雖然四者其事耳而本源
實出于一心帝惟其多欲也故寵嬖盛而庶孽蕃愛
憎之意既形儲副之位安得而定惟其多惑也故溺
于方士巫覡之說精神意慮久已昏亂及年老氣憊
百邪乘之于是妖言煽于外妖夢惑于內巫蠱之事
由此而起使其以董仲舒正心之言銘諸盤盂朝夕
是戒顧安有是哉江充讒賊小人其情無足論者獨
推原武帝之失庶來者有所儆云
論愍懷太子 前人
又曰賈謐之譖太子于后也后信之以其未有可廢
之罪故為不臣之語強使醉而書之然其跡甚明其
情易察孰有臣子將為逆于君親而敢露其手書乎
藉使誠有此書不知何所從得太子自發之耶抑他
人發之也惠帝昏庸既莫之辨大臣惟裴頠所請粗
得其要而亦未能深辨其妄也遂使儲君被誣莫能
自白卒冤以死豈不哀哉夫事之可驗莫如手書而
亦有不可盡據者此類是也本朝慶歷中石介作圣
德詩譽富弼而譏夏竦竦怨之切骨則使婢習為介
書既成則偽作介與富弼書勸其廢立播之朝野二
臣者非遇仁宗之圣其得免乎英宗踐位有惡三司
使蔡襄而譖之曰仁宗選上為皇嗣襄嘗沮之也上
頗怒襄大臣歐陽修為言陛下嘗見襄書耶抑傳聞
之也臣在先朝有偽為臣疏請沙汰宦官者欲以激
怒左右陛下果嘗見書猶當辨其真偽況傳聞乎英
宗于是釋然其后元符小人亦偽為諫書以陷鄒浩
世降俗末情偽日滋何所不有公私貿易所憑者契
券而巧詐者能為之況讒人之工于讒者乎故因愍
懷之事并著之以見臣子遇讒雖有可驗如手書者
猶難遽信要必審而核之不然將有不獲自明如愍
懷者
論太子勇 前人
又曰隋文以術數取天下其操制群下亦以術數宜
非臣子所能欺也而太子勇任情率直則疑之晉王
廣矯情飾詐則信之夫勇之天資中人耳使帝能博
選名儒責以輔導切磋琢磨未必不為令德而廣則
大賊也方其平時自媚于帝后欲為奪嫡之計久矣
一聞后意有所不平于是緣飾者彌工而傾擠者彌
巧觀廣之所以取謀于宇文述而述之輸貨于楊約
以自通于楊素者其安排布置一如戰國縱橫之徒
帝徒知勇之當廢而不知其所謂罪戾者成于諸人
織組之手也徒知廣之可立而不知所謂善美者出
于諸人押闔之口也而其實安在哉帝至是如聾如
瞶不復能自辨是非而一廢一立祇以為楊素等鬻
賣之地耳不知平時所謂術數者果焉在耶廣既升
儲又以勇付于其手迨其垂沒乃始知廣之不足付
而出召勇之言則徒以殺其身而已矣吁后之人主
其于讒言罔極之際可不察哉
皇太子送出朝札 徐經孫
四載執經邈無裨益一朝被論惟有愆尤祇知隱跡
以出關奚敢徹名于記府乃蒙仁言撫問恩意寵綏
將之篚帛以燠其寒賜之官楮以赒其乏百拜俯僂
萬感輸悃載念經孫罪大罰輕仰戴圣恩之寬宥辭
溫意厚更叨儲極之垂憐東望潸然西歸榮矣第孤
蹤既返于私室無一字敢入于帝城伏愿皇太子殿
下寅奉君親恪循身教謹言語節飲食妙全頤養之
功尊德性極高明允迪中庸之訓暫輟閣中之注述
益勤圣慮之踐修是為三代有道之君永迓萬年無
疆之福經孫無任戀德輸忠之至謹奉箋以聞謹箋
又 前人
輔青宮之教久藉儲端綴文右之班莫挽內相有懷
警誨無計挽留顧行色之匆匆重此情之戀戀將寸
忱于實篚少效勤惓渺千里之歸舟特加珍護敬有
塵混伏冀炳融
賀太子冠禮表 邵澤民
浚哲發祥克昌基本神明肖質允屬元良爰當可冠
之時大講加成之典十行降札四海傾心竊以道有
廢興時隨損益飭容正體孰識上儀涓日筮賓殆成
虛禮恭惟陛下振百王之絕學納一世于大中謂化
民實本齊家而制治莫先善俗眷惟元子翕受天祺
早備問于寢門久聯華于國邸宜膺盛服式協圣經
三加彌尊一人有慶伏遇陛下圣本天縱德裕日新
作民孚先敷時納治壯皇圖而增固懋帝趾以無疆
宗祉垂休幅員來賀臣叨分符竹遠去軒墀丹詔載
辭暢四肢而交抃明庭措事陪百辟以何從
賀皇帝誕太子表 李劉
斗揭柄于子躔式對履長之慶星重輝于甲觀肇開
震索之祥社稷安榮華夷闿懌臣竊以封人祝華愿
惟在于多男帝子生商命誕膺于百祿矧春秋鼎盛
之會重日月離麗之明有道之長無思不服恭惟陛
下孝形四海仁育群生怡怡愉愉愛敬盡九重之養
詵詵蟄蟄治安隆千歲之基斯干詠朱芾之宜長樂
增彩衣之喜臣濫竽郡紱阻綴庭紳歌本支百世之
詩知不遺于周士獻父母萬年之頌尚竊附于唐人
衛參政轉官謝皇太子箋 前人
圜壇入陛錫福庶民方岳諸侯進官一列并爰田而
增衍溯少海以如歸伏念臣一去賓階六周歲鑰高
飛鴻鵠寧資羽翼之功行中鸞和莫效箴謀之助況
南浮于湘水徒東望于瑤山恭聞肆類之修遙想百
神之享敢圖予殷厚眷注駢蕃伏遇皇太子殿下
相視紫壇疏恩赤縣悟南陽之牘夙亶聰明記東海
之名弗遺故舊昭茲異數施及孤蹤臣敢不祇服恩
言益圖美報賈誼自傷其無狀既見受厘吳芮勢疏
而最忠尚希著令
對皇太子問政箋 李至
伏奉手書猥賜下問夙夜尋繹喜與憂并何則至常
人也識不足以經遠學不足以待問才不足以干事
智不足以周身而殿下目之為碩儒曰可以發蒙號
之為端士曰可以延譽得不憂乎殿下忠孝之道貫
于神明溫文之德彰于天下猶虛懷訪問思所以分
君父之憂以元元為念且曰一夫或致于向隅千里
將疲于觀政此乃圣上有浸漬生靈之澤感動天地
之德致使殿下興言及此實社稷之福而億兆之幸
得不善乎然則愚者千慮必有一得若夫自古太子
養德東宮不親外事唯問安視膳而已固亦宜哉而
黔庶之疾苦稼穡之艱難素所未睹自非生知之異
天誘其衷莫得而知矣噫事有背經而合道時有適
變而從宜是以五帝三王不相沿襲圣上知其然由
是以浩穰之務獨命殿下總其綱要而躬決焉殿下
復能欽若圣訓率由舊章馭吏民必以誠待參佐必
以禮慎命令必以簡察獄訟必以情恤鰥寡必以仁
抑豪猾必以法杜讒佞必以正絕邪辟必以道有一
于此猶為善政況兼是數者乎而猶曰奉車茍賜于
司南為政何慚于拱北不亦過謙乎然則至雖不敏
竊嘗讀易見群爻稍過必有悔吝唯謙象獨亡是知
謙之時義大矣哉愿殿下守之而已勉之而已如此
則何正言不入何正道不行若正言入而正道行則
生民不泰未之有也政化不洽亦未之有也輒因問
及輕肆狂瞽僣易之罪安敢逃焉
皇太子生日賀皇帝表 文天祥
大夏長贏坤二爻之紀季千秋似續震一索之揆初
瑞彩綠車歡顏丹扆恭惟皇帝陛下德流水業茂
蘿圖壽富多男積善必有余慶本支百世命吉在厥
初生記甲觀之瑞分占乙禖之祚遠臣縻身軫野戴
目心星誦億子之宜君首歌周雅祝萬年之為父更
續唐詩
建儲詔
大德九
年六月
元閻復
惟我太祖圣武皇帝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規模
宏遠預建儲嗣式與古合朕恪遵祖宗成憲允協昆
弟僉言立嫡子德壽為皇子茲有日矣比者遠近宗
親復以為請又中書百司及諸老臣請授冊寶昭示
中外朕俯從眾愿于今月五日授以皇太子寶所有
冊禮其如常制屬茲盛舉宜布新恩于戲慶衍無疆
既正名于國本仁同一視尚均福于黎元
皇太子冊文 前人
皇帝若曰祖宗圣緒恭承丕顯之謨兄弟懿親宜正
元良之號立天下之大本示天下以至公咨爾皇太
子德器淵深英姿玉粹武奮清宮之偉績文參定策
之殊勛豈特華萼交輝之情式相好矣其在鳧鹥守
成之治須汝贊之故于連枝同氣之間付以監國撫
軍之任茲上承于母意蓋允出于朕心已于六月朔
旦面授爾皇太子金寶今復遣攝太尉丞相塔思不
花持節授爾玉冊維寵命之薦膺尚謙恭而自牧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