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公主駙馬部紀事一(1)
- 明倫匯編宮闈典公主駙馬部
- (清)陳夢雷
- 4997字
- 2015-12-21 16:35:07
書經堯典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
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揚側陋師錫帝曰有
鰥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聞如何岳曰瞽子父頑母
嚚象傲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試哉女
于時觀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媯汭嬪于虞帝曰
欽哉
初學記舜妹有敤手舜女有宵明燭光
春秋左傳襄二十五年昔虞閼父為周陶正以服事
我先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與其神明之后也庸
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以備三恪
史記吳起傳田文既死公叔為相尚魏公主而害吳
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吳起
為人節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與武侯言曰夫吳起
賢人也而侯之國小又與強秦壤界臣竊恐起之無
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君因謂武侯曰試延以公主
起有留心則必受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君因
召吳起而與歸即令公主怒而輕君吳起見公主之
賤君也則必辭于是吳起見公主之賤魏相果辭魏
武侯魏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吳起懼得罪遂去
李斯傳斯長男由為三川守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
嫁秦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歸咸陽李斯置酒于家
百官長皆前為壽門庭車騎以千數李斯喟然而嘆
曰嗟乎吾聞之荀卿曰物禁太盛夫斯乃上蔡布衣
閭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駑下遂擢至此當今人臣之
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
稅駕也
外戚世家褚先生曰臣為郎時問習漢家故事者鍾
離生曰王太后在民間時所生子女者父為金王孫
王孫已死景帝崩后武帝已立王太后獨在而韓王
孫名嫣素得幸武帝承間白言太后有女在長陵也
武帝曰何不早言乃使使往先視之在其家武帝乃
自往迎取之蹕道先驅旄騎出橫城門乘輿馳至長
陵當小市西入里里門閉暴開門乘輿直入此里通
至金氏門外止使武騎圍其宅為其亡走身自往取
不得也即使左右群臣入呼求之家人驚恐女亡匿
內中囗下扶持出門令拜謁武帝下車泣曰嚄大姊
何藏之深也詔副車載之回車馳還而直入長樂宮
行詔門著引籍通到謁太后太后曰帝倦矣何從來
帝曰今者至長陵得臣姊與俱來顧曰謁太后太后
曰汝某耶曰是也太后為下泣女亦伏地泣武帝奉
酒前為壽奉錢千萬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頃甲第以
賜姊太后謝曰為帝費焉于是召平陽主南宮主林
慮主三人俱來謁見姊因號曰修成君有子男一人
女一人男號為修成子仲女為諸侯王王后此二子
非劉氏以故太后憐之修成子仲驕恣陵折吏民皆
患苦之
劉敬傳冒頓為單于兵強控弦三十萬數苦北邊上
患之問劉敬劉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罷于兵未可以
武服也冒頓殺父代立妻群母以力為威未可以仁
義說也獨可以計久遠子孫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
為上曰誠可何為不能顧為柰何劉敬對曰陛下誠
能以適長公主妻之厚奉遺之彼知漢適女送厚蠻
夷必慕以為閼氏生子必為太子代單于何者貪漢
重幣陛下以歲時漢所余彼所鮮數問遺因使辯士
風諭以禮節冒頓在固為子婿死則外孫為單于豈
嘗聞外孫敢與大父抗禮者哉兵可無戰以漸臣也
若陛下不能遣長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宮詐稱公主
彼亦知不肯貴近無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長公主呂
后日夜泣曰妾惟太子一女柰何棄之匈奴上竟不
能遣長公主而取家人子名為長公主妻單于使劉
敬往結和親約
漢書匈奴傳冒頓常往來侵盜代地高祖患之奉宗
室女翁主為單于閼氏冒頓死子稽粥立號曰老上
單于老上稽粥單于初立文帝復遣宗人女翁主為
單于閼氏使宦者燕人中行說傅翁主說不欲行漢
強使之后歲余文帝崩景帝立而趙王遂乃陰使于
匈奴吳楚反欲與趙合謀入邊漢圍破趙匈奴亦止
自是后景帝復與匈奴和親通關市給遺單于遣翁
主如故約
西域烏孫國傳武帝即位烏孫使使獻馬愿得尚漢
公主為昆弟天子問群臣議許曰必先內聘然后遣
女烏孫以馬千匹聘漢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細君
為公主以妻焉賜乘輿服御物為備官屬宦官侍御
數百人贈送甚盛烏孫昆莫以為右夫人匈奴亦遣
女妻昆莫昆莫以為左夫人公主至其國自治宮室
居歲時一再與昆莫會置酒飲食以幣帛賜王左右
貴人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公主悲愁自為作歌曰吾
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
氈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愿
為鴻鵠兮歸故鄉天子聞而憐之間歲遣使持帷帳
錦繡給遺焉昆莫年老欲使其孫岑陬尚公主公主
不聽上書言狀天子報曰從其國俗岑陬遂妻公主
昆莫死岑陬代立
岑陬尚江都公主生一女少夫公主死漢復以楚王
戊之孫解憂為公主妻岑陬岑陬胡婦子泥靡尚小
岑陬且死以國與季父大祿子翁歸靡曰泥靡大以
國歸之翁歸靡既立號肥王復尚楚主解憂生三男
兩女長男曰元貴靡次曰萬年為莎車王次曰大樂
為左大將長女弟史為龜茲王絳賓妻小女素光為
若呼侯妻
師古曰弟史
素光皆女名
昭帝時公主上書言匈奴
發騎田車師車師與匈奴為一共侵烏孫唯天子幸
救之漢養士馬議欲擊匈奴會昭帝崩宣帝初即位
公主及昆彌皆遣使上書言匈奴復連發大兵侵擊
烏孫取車延惡師地收人民去使使謂烏孫趣持公
主來欲隔絕漢昆彌愿發國半精兵自給人馬五萬
騎盡力擊匈奴唯天子出兵以救公主昆彌漢兵大
發十五萬騎五將軍分道并出語在匈奴傳遣校尉
常惠使持節護烏孫兵昆彌自將侯以下五萬騎
從西方入至右谷蠡王庭獲單于父行及嫂居次名
王犁污都尉千長騎將以下四萬級馬牛羊驢橐駝
七十余萬頭烏孫皆自取所擄獲還封惠為長羅侯
是時本始三年也漢遣惠持金幣賜烏孫貴人有功
者元康二年烏孫昆彌因惠上書愿以漢外孫元貴
靡為嗣得令復尚漢公主結婚重親畔絕匈奴愿聘
馬各千匹詔下公卿議大鴻臚蕭望之以為烏孫
絕域變故難保不可許上美烏孫新立大功又重絕
故業遣使者至烏孫先迎取聘昆彌及太子左右大
將都尉皆遣使凡三百余人入漢迎取少主上乃以
烏孫主解憂弟子相夫為公主置官屬侍御百余人
舍上林中學烏孫言天子自臨平樂觀會匈奴使者
外國君長大角抵設樂而遣之使長羅侯光祿大夫
惠為副凡持節者四人送少主至敦煌未出塞聞烏
孫昆彌翁歸靡死烏孫貴人共從本約立岑陬子泥
靡代為昆彌號狂王惠上書愿留少主敦煌惠馳至
烏孫責讓不立元貴靡為昆彌還迎少主事下公卿
望之復以為烏孫持兩端難約結前公主在烏孫四
十余年恩愛不親密邊竟未得安此已事之明驗也
今少主以元貴靡不立而還信無負于邊方中國之
福也少主不止繇役將興其原起此天子從之征還
少主狂王復尚楚主解憂生一男鴟靡不與主和又
暴惡失眾漢使衛司馬魏和意副候任昌送侍子公
主言狂王為烏孫所患苦易誅也遂謀置酒會罷使
士拔劍擊之劍旁下狂王傷上馬馳去其子細沈瘦
會兵圍和意昌及公主于赤谷城數月都護鄭吉發
諸國兵救之乃解去漢遣中郎將張遵持醫藥治狂
王賜金二十斤采繒因收和意昌系瑣從尉犁檻車
至長安斬之車騎將軍長史張翁留驗公主與使者
謀殺狂王狀主不服叩頭謝張翁捽主頭罵詈主上
書翁還坐死副使季都別將醫養視狂王狂王從十
余騎送之都還坐知狂王當誅見便不發下蠶室初
肥王翁歸靡胡婦子烏就屠狂王傷時驚與諸侯
俱去居北山中惕言母家匈奴兵來故眾歸之后遂
襲殺狂王自立為昆彌漢遣破羌將軍辛武賢將兵
萬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案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
欲通渠轉榖積居廬倉以討之初楚主侍者馮嫽能
史書習事嘗持漢節為公主使行賞賜于城郭諸國
敬信之號曰馮夫人為烏孫右大將妻右大將與烏
就屠相愛都護鄭吉使馮夫人說烏就屠以漢兵方
出必見滅不如降烏就屠恐曰愿得小號宣帝征馮
夫人自問狀遣謁者竺次期門甘延壽為副送馮夫
人馮夫人錦車持節詔烏就屠詣長羅侯赤谷城立
元貴靡為大昆彌烏就屠為小昆彌皆賜印綬破羌
將軍不出塞還后烏就屠不盡歸諸侯民眾漢復
遣長羅侯惠將三校屯赤谷因為分別其人民地界
大昆彌戶六萬余小昆彌戶四萬余然眾心皆附小
昆彌元貴靡鴟靡皆病死公主上書言年老思土愿
得歸骸骨葬漢地天子閔而迎之公主與烏孫男女
三人俱來至京師是歲甘露三年也時年且七十賜
公主田宅奴婢奉養甚厚朝見儀比公主
龜茲國傳烏孫公主遣女來至京師學鼓琴漢遣侍
郎樂奉送主女過龜茲龜茲前遣人至烏孫求公主
女未還會女過龜茲龜茲王留不遣復使使報公主
主許之后公主上書愿令女比宗室入朝而龜茲王
絳賓亦愛其夫人上書言得尚漢外孫為昆弟愿與
公主女俱入朝元康元年遂來朝賀王及夫人皆賜
印綬夫人號稱公主賜以車騎旗鼓歌吹數十人綺
彩雜繒奇珍凡數千萬留且一年厚贈送之后數來
朝賀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僥道周衛出
入傳呼撞鐘鼓如漢家儀
述異記公主山在華山中漢末王莽秉政南陽公主
避亂奔入此峰學道后得升仙至今嶺上有一雙朱
履傳云公主既于山中得道駙馬王咸追之不及故
留二履以示之潘安仁有公主峰記
后漢書宋弘傳帝姊湖陽公主新寡帝與共論朝臣
微觀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
圖之后弘被引見帝令主坐屏風后因謂弘曰諺言
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
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顧謂主曰事不諧矣
董宣傳湖陽公主蒼頭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
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驂乘宣于夏門亭候之乃駐車
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
主即還宮訴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殺之宣叩頭曰愿
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興而縱
仆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須棰請得自殺即
以頭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
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宣兩手據地終不肯俯主曰文
叔為白衣時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
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因囗強項令
出賜錢三十萬
蘇州府志陸閎字子春吳人聰明有令德喜問學選
尚寧平公主辭疾不應為潁川太守致鳳凰甘露之
瑞建武中為尚書令閎姿容如玉喜著越布單衣光
武升臺見之嘆曰南方固多佳人自是常囗會稽郡
獻越布焉
后漢書梁竦傳竦長嫂舞陰公主贍給諸梁親囗有
序特重敬竦雖衣食器物必有加異悉分與親族
自無所服
楊璇傳璇兄喬為尚書容儀偉麗數上言政事桓帝
愛其才貌詔妻以公主喬固辭不聽遂閉口不食七
日而死
魏志楊阜傳明帝女淑未期而夭帝痛之甚追封平
原公主立廟洛陽葬于南陵將自臨送阜上疏曰文
皇帝武宣皇后崩陛下皆不送葬所以重社稷備不
虞也何至孩抱之赤子而可送葬也哉帝不從
后妃傳注郭囗字彥孫司馬景王輔政以女妻囗妻
早亡文王復以女繼室即京兆長公主景文二王欲
自結于郭后是以頻繁為婚囗雖無才學而恭謹謙
順甄溫字仲舒與郭建及囗等皆后族以事宜見罷
咸熙初封郭建為臨渭縣公囗廣安縣公邑皆千八
百戶溫本國侯進為輔國大將軍加侍中領射聲校
尉囗鎮軍大將軍泰始元年晉受禪加建囗溫三人
位特進囗為人貞素加以世祖姊夫遂貴當世
太平御覽衛瓘子宣尚世祖女繁昌公主宣遇黃門
不厚致有讒構楊駿欲專朝政諷內外奪宣主權由
此去位上會諸妃主議問主宣待汝薄今欲離汝意
云何主素訥不能自申但泣泣是不欲離諸妃主因
言泣是婦人重于再出故泣耳于是遂離與姑妹書
稱故新婦
世說新語桓溫平蜀以李勢女為妾有寵后溫尚南
康長公主主始不知之既聞乃伺溫不在率數十婢
拔白刃往李所故欲斫之見李梳頭發垂委地姿貌
端麗乃徐下地結發斂手向主曰國破家亡以至今
日若能見殺實猶生年神色閑正辭氣凄婉主于是
擲刀前抱之阿姊我見汝不能不憐何況老奴遂善
遇之
晉書謝安傳安兄奕與桓溫善溫辟為安西司馬猶
推布衣好在溫坐岸幘笑詠無異常日桓溫曰我方
外司馬奕每因酒無復朝廷禮常逼溫飲溫走入南
康主門避之主曰君若無狂司馬我何由得相見
宛委余編太元中公主婦女必緩鬢傾髻以為盛飾
用發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籠上裝之名曰假
髻或名假頭
南燕錄段豐妻慕容氏德之女也少有才慧善書史
能鼓琴德既僭位署為平原公主年十四適于豐豐
為人所譖被殺慕容氏寡居歸將改適壽光公余熾
慕容氏謂侍婢曰我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
夫段氏既遭無辜已不能同死豈復有心于重行哉
今主上不顧禮義逼我改嫁我若不從則違嚴君之
命矣于是囗日交禮慕容氏姿容婉麗服飾光華熾
睹之甚喜經宿慕容氏偽辭以疾熾亦不之逼三日
歸第沐浴置酒言笑自若至夕密書其裙帶曰死后
當埋我于段氏側若魂魄有知當歸彼矣遂于浴室
自縊而死及葬男女睹者數萬人莫不嘆息曰貞哉
公主路經余熾宅前熾聞挽歌之聲慟絕良久
宋書武帝本紀上清簡寡欲嚴整有法諸主出適遣
送不過二十萬無錦繡金玉內外奉禁莫不節儉
翰苑新書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檐下
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后有梅
花妝
梁書王峻傳峻子琮玩琮為國子生尚始興王女繁
昌縣主不慧為學生所嗤遂離婚峻謝王王曰此自
上意仆極不愿如此峻曰臣太祖是謝仁祖外孫亦
不藉殿下姻媾為門戶
陳書武帝本紀永定三年春正月辛丑詔曰南康始
興王諸妹已有封爵依禮止是藩主此二王者有殊
恒情宜隆禮數諸主儀秩及尚主可并同皇女
古今詩話陳太子舍人徐德言尚樂昌公主陳政衰
德言謂主曰以君之才容國亡必入豪家儻情緣未
斷猶期再見乃破一鏡各執其半約他日以正月望
日賣于都市及陳亡主果歸楊素德言訪于都市有
蒼頭賣半鏡者高大其價德言引至旅舍言其故出
半鏡合之仍題詩曰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無復
姮娥影空留明月輝主得詩悲泣不食素知之召德
言至還其妻命主賦詩口占曰今日何遷次新官是
舊官笑啼俱不敢方信作人難
魏書崔元伯傳太祖曾引元伯講漢書至婁敬說漢
祖欲以魯元公主妻匈奴善之嗟嘆者良久是以諸
公主皆厘降于賓附之國朝臣子弟雖名族美彥不
得尚焉
孝文幽皇后傳彭城公主宋王劉昶子婦也年少嫠
居北平公馮夙后之同母弟也后求婚于高祖高祖
許之公主志不愿后欲強之婚有日矣公主密與侍
婢及家僮十余人乘輕車冒霖雨赴懸瓠奉謁高祖
自陳本意
張彝傳陳留公主寡居彝意愿尚主主亦許之仆射
高肇亦望尚主主意不可肇怒譖彝于世宗稱彝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