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 花間集新注
- 佚名
- 4952字
- 2015-12-20 16:01:14
【析】這首詞寫美人的嬌態
上片描繪她的裝束打扮:羅裙如云一樣輕飄,絲帶長垂,滿身幽香,頭飾翠綠,與時髦的妝扮相映襯
下片著力描繪她的儀態之嬌:眼不視人,十分自在委婉含蓄;一語一笑又是那樣的嬌美和灑脫。最后一句是從男子的角度直接表白對她美麗的容顏和舉止的欣賞。男子帶著難言的怨恨,偷偷地觀看這個女子的美麗儀容,恨自己不能與之相近
全詞筆觸生動而有情意
其六碧玉冠輕裊燕釵,捧心無語步香階,緩移弓底繡羅鞋
暗想歡娛何計好?豈堪期約有時乖,日高深院正忘懷
【注】燕釵——如燕形的金釵
捧心無語——寫女子斂袖沉靜的容態。捧心:兩手斂袖抱胸,表示病態或嬌態。《莊子?天運》:“故西施心病而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緩移——慢慢移動
弓底鞋——古時婦女所穿的弓形鞋子。又解:古代纏足的婦女所穿的鞋
郭鈺《美人折花歌》:“花刺鉤衣花落手,草根露濕弓鞋繡。冰本注:“《十國詞箋》:南唐后主官人官(yao 咬)娘,纖麗善舞,后主作金蓮高六尺,飾以寶物,令窅娘以帛纏足,令纖小屈上,作新月狀,素襪,舞蓮花中,由是人皆效之,為纏足之始。”《天祿志馀》:“史記,臨淄女子彈弦跕躦
又云,揄修袖,躡利履,利者以其首之尖銳而言也。疑古時舞人已有纏足者。??似此事已不始于五代。”關于纏足陋習的記載,參見宋張邦基《墨莊漫錄》卷八,明陶宗儀《輟耕錄?纏足》
【析】這首詞寫美人幽思
上片寫她頭飾之美,以見其人之美;且用“捧心無語”與“緩移”兩個動作表現了她的柔媚
下片從“暗想歡娛”與“期約有時乖”的矛盾中,表現了她的幽思輕怨,寫得神態俱足,堪供咀嚼
其七半醉凝情臥繡茵,睡容無力卸羅裙,玉籠鸚鵡厭聽聞
慵整落釵金翡翠,象梳欹鬢月生云,錦屏綃幌麝煙熏
【注】繡茵——繡墊褥
象梳——用象牙或獸骨制成的如彎月般的梳形首飾
綃(xiao 消)幌——用薄綢做的幔簾。幌(huang 謊):布幔。杜甫《月夜》詩:“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析】這首詞也是寫美人情態的
上片寫她睡容無力,閑臥繡茵,如醉如癡的狀態和厭聽鸚鵡的慵倦心情
下片“慵整”二句寫她起床之后,懶于整容,翡翠釵斜,梳掛發上的情狀。結尾一句交待了她生活的室內環境
毛熙震這七首《浣溪沙》,可說是一套色澤各具的春日美人圖,其一是春景明媚,其二是空閨雙燕,其三是弄姿紅房,其四是珍簟初起,其五是嬌語逗人,其六是香階繡步,其七凝情醉臥,筆墨濃淡相宜,流暢委婉,然流于淺浮,缺乏深意
臨江仙其一南齊天子寵嬋娟,六宮羅綺三千。潘妃嬌艷獨芳妍。椒房蘭洞,云雨降神仙。縱態迷歡心不足,風流可惜當年。纖腰婉約步金蓮。妖君傾國,猶自至今傳
【注】南齊天子——南朝齊東昏侯
寵嬋娟——寵愛美女。嬋娟:此處特指潘妃。《南史?齊東昏侯紀》:“東昏侯之潘妃,名玉兒,侯寵之甚,嘗鑿地為金蓮花,令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也。’后梁武帝入建康,見潘妃色美,欲納之,王茂諫曰,‘此尤物也,不可留。’將以贈田安啟,玉兒不從,自縊死。”羅綺——借代為宮女
椒房蘭洞——幽香的洞房。椒、蘭,都是香料
妖君傾國——媚惑君主傾覆國家
【析】這首詞詠南朝齊東昏侯寵潘妃事,具有一定的諷刺性。但文筆平庸,敷衍史實,韻味淡薄
其二幽閨欲曙聞鶯囀,紅窗月影微明。好風頻謝落花聲。隔帷殘燭,猶照綺屏箏。繡被錦茵眠玉暖,炷香斜裊煙輕。淡蛾羞斂不勝情。暗思閑夢,何處逐云行?【注】眠玉——睡眠中的女子,言其肌膚如玉
【析】這_________首詞描寫了幽閨輕怨
上片寫幽閨清曉時室外的靜寂和室內的孤凄
下片寫在室內境況中女主人公的輕怨
《白雨齋詞話》評道:“閨情之作,雖屬詞中下乘,然亦不易工。蓋摹色繪聲,礙難著筆,第言姚冶,易近纖佻;兼寫幽貞,又病迂腐。然則如何而可?曰:根底于風騷,涵泳于溫韋,以之作正聲也可,以之作艷體亦無不可。古人詞若毛熙震之‘暗思閑夢,何處逐云行’,似此則婉轉纏綿,情深一往,麗而有則,耐人尋味。其次則牛松卿‘強攀桃李枝,斂愁眉’,又‘彈到昭君怨處,翠娥愁,不抬頭’,牛希濟之‘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均不失為風流酸楚。今人不知作詞之難,至于艷詞更以無足輕重,率爾操觚,揚揚得意,不自知其可恥,此《關雎》之不作也!此鄭聲之所以盈天下也!此則余之懼也!”其中將這首詞作為優秀艷詞的例句舉出,是有一定道理的
更漏子其一秋色清,河影淡,深戶燭寒光暗。綃幌碧,錦衾紅,博山香炷融。更漏咽,蛩鳴切,滿院霜華如雪。新月上,薄云收,映簾懸玉鉤
【注】河影——銀河影
香炷融——香料已銷融,即已燃盡
蛩鳴——蟋蟀叫
【析】這首詞是一幅幽閨秋夜的圖畫
整首詞看起來全是寫秋夜景色:上片從遠到近,寫室外的“清”、“淡”和室內的“寒”、“暗”;下片由聲及色,寫“漏咽”、“蛩切”、“霜華如雪”、“月照玉鉤”。主人公沒有出場,但“綃幌碧”三句,已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是婦人,“清”、“淡”、“寒”、“暗”、“咽”、“切”、“雪”等也完全是這婦人的感受,在秋夜凄清的景色中,已把女主人公的縷縷幽怨融化在其中了
其二煙月寒,秋夜靜,漏轉金壺初永。羅幕下,繡屏空,燈花結碎紅。人悄悄,愁無了,思夢不成難曉。長憶得,與郎期,竊香私語時
【注】漏轉——盛水之金壺里的水轉流入接水之壺。古代以壺滴漏計時。見溫庭筠《更漏子》“其三”注
碎紅——形容燈花散開之狀
期——約會,作動詞用
竊香私語——指男女幽會偷情之事。據《晉書?賈充傳》載:韓壽美姿貌,賈充女見而悅之,潛通音好,時西域貢奇香,一著人則經月不歇,帝惟賜充,充女密竊而私貽壽。以后便以“竊香”來指代男女偷情之事
【析】這首詞寫秋夜思婦懷人
上片寫景,從秋夜的寒靜、漏壺滴滴、繡屏空寂,燈花碎紅的境況中,已透露出婦人不眠之狀與幽思之情
下片首三句是對上片的補充描寫,直接點出愁思不盡、思夢不成、長夜難度的苦味;后三句是對過去歡會的追憶,點出懷人的主旨
女冠子其一碧桃紅杏,遲日媚籠光影,彩霞深。香暖熏鶯語,風情引鶴音。翠鬟冠玉葉,霓袖捧瑤琴。應共吹簫侶,暗相尋
【注】引鶴音——傳仙鶴之聲
冠(guan 貫)——戴,作動詞用
玉葉——頭上戴的首飾
霓袖——彩袖
吹蕭侶——指蕭史和弄玉。見牛希濟《臨江仙》“其三”注
【析】這首詞雖也是寫女道士,但結尾二句表現她們對愛情、幸福的向往與追求。側面反映了婦女被幽禁的苦悶
其二修蛾慢臉,不語檀心一點,小山妝。蟬鬢低含綠,羅衣淡拂黃。悶來深院里,閑步落花傍。纖手輕輕整,玉爐香
【注】修蛾——細長的眉毛
慢臉——較瘦長的臉。慢:長,這里有清秀之意
檀心一點——唇上涂檀紅一點
小山妝——婦女發型之一,發髻高聳如小山形
蟬鬢二句——碧綠色的蟬鬢低垂,穿著淡黃色的羅衣
【析】這首詠女道士的詞中,也從“悶”、“閑”等詞句中流露出她們心靈深處的一絲悸動。這兩首《女冠子》是就題發揮之作,沒有真情實感,讀之味同嚼蠟
清平樂春光欲暮,寂寞閑庭戶。粉蝶雙雙穿檻舞,簾卷晚天疏雨
含愁獨倚閨帷,玉爐煙斷香微。正是消魂時節,東風滿樹花飛
【析】這首詞寫春閨幽怨
上片寫暮春晚天疏雨的背景,由“寂寞閑庭戶”,粉蝶雙飛舞的近景中,突出下片的主人公的情思
下片“含愁獨倚閨帷”是整個畫面的中心所在,也就是畫中主人公的情態表現。“消魂”由前面的“寂寞”、“粉蝶雙雙”而來。最后以東風一陣、滿樹花飛結尾,既與起筆暮春景色相合,又有暗喻美人遲暮的深意,幽怨之情已在不言之中了
南歌子其一遠山愁黛碧,橫波慢臉明。膩香紅玉茜羅輕。深院晚堂人靜,理銀箏
鬢動行云影,裙遮點屐聲。嬌羞愛問曲中名。楊柳杏花時節,幾多情
【注】遠山愁黛——喻愁眉。見溫庭筠《菩薩蠻》“其十三”注
橫波——喻眼波
膩香紅玉——喻肌膚
理——彈奏
點屐聲——屐著地的聲音。點:作動詞用。屐(ji 機):木屐,底有二齒,以行泥地。這里屐是泛指鞋子
曲中名——曲調名
【析】這首詞寫少女以箏寄情。上片“遠山”三句寫少女的美麗;“深院”二句寫少女深院彈箏
下片“鬢動”二句寫彈箏時的嬌姿;“嬌羞”一句是虛寫,承上啟下,把“理箏”和“多情”聯系起來,表達出箏聲中飽含著她的青春激情。《白雨齋詞話》評:“風流蘊藉,妖而不妖。”其二惹恨還添恨,牽腸即斷腸。凝情不語一枝芳。獨映畫簾閑立,繡衣香
暗想為云女,應憐傅粉郎。晚來輕步出閨房。髻慢釵橫無力,縱猖狂
【注】一枝芳——指女子沉靜不語如一枝鮮花
為云女——指巫山神女,旦為行云,暮為行雨。這里泛指多情美女
傅粉郎——如施粉于面的美少年。《初學記?人部下?美丈夫》:“何平叔美姿儀而絕白,魏文帝疑其著粉,夏月與熱湯餅,既啖,大汗出,隨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何平叔即三國時魏國的何晏,字平叔。又《何晏別傳》曰:“晏方年七八歲,慧心天悟,形貌絕美,出游行,觀者盈路,咸謂神仙之類。”【析】這首詞寫女子愁怨
上片“惹恨”二句,總括全章,“恨”與“腸”疊用,對舉成文,把愁怨以及愁怨時的柔弱嬌姿,在“惹”、“添”、“牽”、“斷”連續幾個動詞的搭配中,細膩地表現出來。“激情”三句是女主人公當時的形象描繪。下片直接抒懷,也是上片的愁怨的本事,她回憶與情人幽會的甜蜜情景,發出了“暗想為云女,應憐傅粉郎”呼聲,是符合情理的。這首詞情感真摯強烈,對封建時代禁鋼婦女的自由相愛是一種有聲的但又無力的反抗
河滿子其一寂寞芳菲暗度,歲華如箭堪驚。緬想舊歡多少事,轉添春思難平。曲檻絲垂金柳,小窗弦斷銀箏。深院空聞燕語,滿園閑落花輕。一片相思休不得,忍教長日愁生,誰見夕陽孤夢?覺來無限傷情
【注】芳菲——本指繁茂的花草,這里用以喻美好的青春。劉禹錫《春日書懷》詩:“野草芳菲紅錦地,游絲撩亂碧羅天。”暗度——暗暗過去
緬想——追想、緬懷
夕陽孤夢——傍晚夕陽西下,孤獨凄迷如夢境。寫春思之切
覺來——清醒過來
【析】這首詞寫女子春思
詞分兩片而意分三層。第一層是感慨直抒:第一句用“芳菲”喻美好的青春,前面修飾以“寂寞”,后補之以“暗度”,虛耗青春的感嘆凝聚筆端;第二句意義與第一句平列,但角度不同,是驚嘆年華如箭,離去極速,去而不返。三、四兩句是前兩句的伸展,時日空過,舊歡難尋,緬想無窮,春思愈增。第二層即上片結尾二句與下片開頭二句,是寫景:曲檻垂柳,小窗弦斷,深院燕語,滿國落花,也是關合起句,以景傳情。寫景中著“弦斷”、著“空聞”、著“閑落”,春思慵倦之情全出。第三層又轉入抒情,第一層的感慨是從泛寫來,這一層則是從具體的“長日愁生”、“夕陽孤夢”抒寫其“無限傷情”
其二無語殘妝淡薄,含羞亸袂輕盈。幾度香閨眠過曉,綺窗疏日微明。云母帳中偷惜,水晶枕上初驚。笑靨嫩疑花坼,愁眉翠斂山橫。相望只教添悵恨,整鬟時見纖瓊。獨倚朱扉閑立,誰知別有深情?【注】亸(tuo 妥)袂——垂袖
眠過曉——睡過了早晨
疏日——稀疏的陽光。意思是陽光為浮云或樹蔭遮住,時隱時見
云母帳句——云母屏帳內常常暗自憐惜
笑靨句——意思是笑時嬌嫩得如初綻之花
坼(che 徹):裂開
纖瓊——纖細如玉的手指
【析】這首詞寫美人的幽怨
上片寫她輕輕的愁怨。首二句從外表展現內心之怨,“無語殘妝淡薄”最為形象;“幾度”二句從時間的推移見其無事有怨;“云母”二句,怨情尤其顯豁
下片“笑靨”四句,勾勒了美人的形象,結尾兩句形情并寫,美怨相生
以上二首,詞庸意淺,無多情味;只是在其各自的結尾處,稍有意境,然終不深沉
小重山梁燕雙飛畫閣前。寂寥多少恨,懶孤眠。曉來閑處想君憐。紅羅帳,金鴨冷沉煙。誰信損嬋娟,倚屏啼玉箸,濕香鈿。四肢無力上秋千。群花謝,愁對艷陽天
【注】金鴨句——金鴨香爐內沉香煙已熄滅
玉箸——晶瑩的淚行
【析】這首詞也是寫美人春思
上片由“梁燕雙飛”興起,而抒“寂寥”、“孤眠”、“想君憐”之情
下片承上寫女主人公愁損容顏、淚濕香鈿的春思情態,并以“花謝”、“艷陽天”的遲暮之感,加強了春思的感受。結尾一語,形情并茂,蘊藉有致
定西番蒼翠濃陰滿院,鶯對語,蝶交飛,戲薔薇。斜日倚欄風好,馀香出繡衣
未得玉郎消息,幾時歸?【注】薔薇——花名。落葉灌木,莖細長,花白色或淡紅色,有芳香
玉郎——對丈夫的愛稱
【析】這首詞寫妻子對丈夫的懷念
上片寫時寫景,“鴛對語、蝶交飛、戲薔薇”三句興起下片懷人
下片頭二句寫女主人公的嬌好,最后二句結出對丈夫的懷念
木蘭花掩朱扉,鉤翠箔,滿院鶯聲春寂寞。勻粉淚,恨檀郎,一去不歸花又落
對斜暉,臨小閣,前事豈堪重想著。金帶冷,畫屏幽,寶帳慵熏蘭麝薄
【注】翠箔——翠色簾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