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 花間集新注
- 佚名
- 4955字
- 2015-12-20 16:01:14
生查子其一煙雨晚晴天,零落花無語。難話此時心,粱燕雙來去
琴韻對葷風,有恨和情撫。腸斷斷弦頻,淚滴黃金縷
【注】琴韻——琴聲
薰風——香風
撫——彈奏
斷弦頻——由于心情痛苦而使琴弦連連折斷
【析】這首詞寫撫琴少女的幽怨
上片“煙雨”句狀景,“零落”句起興,一語雙關,景情合寫。“難話此時心”是“無語”的人情再現,又開啟“梁燕雙來去”一句,用親昵雙燕,反襯女主人公的孤獨
下片寫女子撫琴遣恨,而無聲的哀怨、無言的愁恨卻依然無法排遣。用“斷弦頻”刻畫柔腸寸斷,虛意實寫,可見可感。最后用女子撫琴時的“淚滴”作結,層層遞進,幽怨全出
其二寂寞畫堂空,深夜垂羅幕。燈暗錦屏欹,月冷珠簾薄
愁恨夢難成,何處貪歡樂?看看又春來,還是長蕭索
【注】看看——看著看著,說明已多次虛度春日
長蕭索——久凄涼。王維《奉寄韋太守陟》詩:“荒城自蕭索,萬里山河空。”這里指心情孤凄
【析】這首詞寫婦人春思
上片著意寫景,景中有情。室內深夜之景,是“寂寞”與“空”,這也是“畫堂”中人心里的“寂寞”與“空”的感情外化。“燈暗錦屏欹”是主人公“寂寞”與“空”的具體形象
下片著意寫情,情中帶景。“愁恨”句寫自己的現實;“何處”句寫思念的人,從想象中情人追歡,深一層寫她的深情厚望。末二句點明“春來”,“看”字疊用,顯出盼望長久與急切;“又”與“還”搭配,表現了她失望與虛度的情懷;“蕭索”一詞,情景并重,既見女主人公思想上的凄楚孤寂,又見外界環境的荒涼冷落
黃鐘樂池塘煙暖草萎萎,惆悵閑宵,含恨愁坐,思堪迷。遙想玉人情事遠,音容渾似隔桃溪。偏記同歡秋月低,簾外論心,花畔和醉,暗相攜。何事春來君不見?夢魂長在錦江西
【注】渾似——仿佛。渾:全然、簡直。杜甫《春望》詩:“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桃溪——即“桃花源”。桃花源是虛構的與世隔絕的理想境界。這里用此典表示難以相見
論心——談心
和醉——共醉
錦江——在今四川省成都平原,泯江分支之一,當地習稱“府河”,傳說古人織錦濯其中,較他水鮮明,故名“錦江”。見牛嶠《女冠子》“其二”注
【析】這首詞寫男子春宵懷人
上片“池塘”四句既寫了煙暖草萎的環境,又寫了春宵惆悵的迷茫的心情。“遙想”二句寫出“愁坐”的事由,表達對玉人的思念。“音容”一句把思念時的恍惚的狀態和心理寫透
下片“偏記”直貫到“暗相攜”,追憶過去秋月之時,簾外花畔與玉人的同歡,追憶得愈真切,現實也就愈加凄苦,故后兩句發出了癡情的問語,“春”與“君”并沒有必然聯系,而想念的人卻把它們連在一起,主觀以為春來,君也會來,而現實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所以只有讓夢魂去長久地追伴情人。出語癡而情彌真
漁歌子柳如眉,云似發。蛟綃霧縠籠香雪,夢魂驚,鐘漏歇,窗外曉鶯殘月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少年郎,容易別,一去音書斷絕
【注】蚊絹霧縠——珍貴的紗綢。蚊綃:指蛟人所織之絲綢,見歐陽炯《南鄉子》“其七”注。霧縠:半透明的縐紗
籠香雪——籠罩著潔白的肌膚。香雪:形容肌膚細膩白凈、有香氣
【析】這首詞寫少婦閨情
上片寫天曉時少婦的容貌。“柳如眉”三句連用三個比喻極言少婦之美;“夢魂驚”三句點明時刻,寫少婦夢被驚醒所見所聞——“窗外曉鶯殘月”
下片“幾多情”三句追敘“落花飛絮清明節”時與少年郎分別時依戀的情狀。“落花飛絮”一句,情景交融,蕩氣回腸。后三句寫少婦之怨
鹿虔扆,生卒籍貫皆不詳,他為后蜀進士,在孟昶時仕后蜀為永泰軍節度使,后進檢討太尉,加太保。與歐陽炯、韓琮、閻選、毛文錫五人工小詞,為后主賞識,時人忌之,號稱“五鬼”,蜀亡不仕
鹿虔扆的詞近于韋莊,較少浮艷之氣。有的詞沉痛蒼涼;有的詞則秀美疏朗
臨江仙其一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花相向野塘中。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
【注】綺窗——華美的窗戶。王維《扶南曲歌詞》:“朝日照绔窗,佳人坐臨鏡。”又《雜詩》:“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翠華——多指帝王儀仗,即用翠色羽毛裝飾的旗子。此處借代為帝王
歌吹——歌唱聲和吹奏管樂的聲音。吹(chuì舊讀吹去聲):吹笙簫之類
香紅——借代荷花
【析】這是一首懷古傷今的詞
上片四層,將過去的顯赫繁華與今日的荒涼凄清,在每句中簡潔地對比寫出,尤其“聲斷已隨風”五字,收束上片,把昔日的榮華一筆勾消。在低回沉吟中,寄托了詩人的無窮感嘆,蘊藉深厚
下片,從怨煙月不知人事而依舊夜照深宮的側面,寄托了景物永恒、世態變遷的深沉追懷,讀來令人俯首沉吟。最后三句把野塘藕花擬人化,它清晨的露珠也像是暗傷亡國而流的眼淚,表達了詞人的家國之恨
李冰若說:“此闋之妙,妙在以暗傷亡國托之藕花,無知之物,尚且泣露啼紅,與上句‘煙月還照深宮’相襯而愈加悲惋。其全詞布置之密,感喟之深,實出后主晚涼天凈一詞之上。”(《栩莊漫記》)其二回回岡無賴曉鶯驚夢斷,起來殘醉初醒。映窗絲柳裊煙青。翠簾慵卷,約砌杏花零。一自玉郎游冶去,蓮凋月慘儀形。暮天微雨灑閑庭。手挼裙帶,無語倚云屏
【注】無賴——放刁,無道理。徐陵《烏棲曲》:“唯憎無賴汝南雞,天河未落猶爭啼。”約砌——曲階
蓮凋月慘——形容女子的儀容憔悴。蓮與月:喻女子形貌
挼——捻、撚
云屏——云母裝飾的屏風
【析】這首詞寫女子終日相思
上片首句由金昌緒《閨怨》一首而來。“起來”以下四句,寫柳絲裊于青煙,殘紅受約晨風的無力、零落的形象,刻畫了女主人公夢斷早起時的慵倦情態,極婉款妍倩之致
下片首二句寫情郎一去,女主人公因相思而形容憔悴。“暮天”句既是寫景,又顯示了時間從早至晚的進程。最后兩句從女主人公挼裙、無語、倚屏的行動中,豁露她終日的相思之情
女冠子其一鳳樓琪樹,惆悵劉郎一去,正春深。洞里愁空結,人間信莫尋。竹疏齋殿迥,松密醮壇陰。倚云低首望,可知心?【注】琪樹——仙境中的玉樹。白居易《牡丹芳》詩:“仙人琪樹白無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劉郎——劉晨。見皇甫松《天仙子》“其一”注
齋殿迥——佛殿幽深
可知心——能知道我的心意么?【析】這首詞寫女道士的心曲
上片寫仙境用劉晨阮肇故事,暗點出女道士內心的秘密
下片,首二句描繪道院環境,末二句傳出女道士的心曲,陳詞濫調,無可賞析
其二步虛壇上,絳節霓旌相向,引真仙。玉佩搖蟾影,金爐裊麝煙。露濃霜簡濕,風緊羽衣偏。欲留難得往,卻歸天
【注】步虛——道士誦經之聲。劉敬叔《異苑》卷五:“陳思王(曹植)游山,忽聞空里誦經聲,清遠遒亮。解音者則而寫之,為神仙聲;道士效之,作步虛聲。”絳節霓族——都是道士祭神的符節和旗幟
蟾影——月光
霜簡——白色竹簡,道士所用之手版
羽衣——道士所穿的法衣。《漢書?郊祀志上》:“五利將軍亦衣羽衣”顏師古注:“羽衣,以鳥羽為衣,取其神仙飛翔之意也。”后人常稱道士或神仙所穿之衣為羽衣。白居易《夢仙》詩:“坐乘一白鶴,前引雙紅旌。羽衣忽飄飄,玉鸞俄錚錚。”【析】這首詞純粹寫女道士的生涯,別無情致
思越人翠屏欹,銀燭背,漏殘清夜迢迢。雙帶繡寞窠錦薦,淚侵花暗香消。珊瑚枕膩鴉鬟亂,玉纖慵整云散。苦是適來新夢見,離腸怎不千斷?【注】雙帶句——繡著花團的雙帶,垂在錦席之上。繡窠:繡的花朵圖案。盤:垂落、盤置
鴉鬟——鬟髻的形狀
玉纖——晶潤、纖細的手指
云散——指頭發散亂
苦是二句——意思是:最痛苦的是剛才還夢見過,醒來卻不見人,怎不教人離腸千斷?【析】這首詞寫女子思懷別感
上片寫深夜愁思。“翠屏”三句是女主人公深夜掩屏、背燭的形象和她感到夜長難熬的心境。“雙帶”句寫她當時的服飾。“淚浸”句是因傷心而憔悴的寫照,以“花暗香消”暗喻
下片首二句寫她夢醒后的慵倦姿態。結尾二句用平白語道出了深深的思懷別感
虞美人卷荷香淡浮煙渚,綠嫩擎新雨。瑣窗疏透曉風清,象床珍重冷光輕,水紋平。九疑黛色屏斜掩,枕上眉心斂。不堪相望病將成,鈿昏檀粉淚縱橫,不勝情
【注】卷荷——未開的荷花
擎——撐住
象床珍簟——精美的床和墊席。《初學記?器物部》:“戰國策曰:“孟嘗君出行五國,至楚,獻象牙床。”水紋——簟席上的花紋
九疑——山名,今湖南寧遠縣南,傳說舜葬于此。《水經注?湘水》:“蟠基蒼梧之野,峰秀數郡之間;羅巖九舉,各導一溪;岫壑負阻,異嶺同勢;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或作“九嶷山”
鈿昏句——首飾釵鈿久未修飾而光澤暗淡,香粉面上常常啼淚縱橫
【析】這首詞寫婦人的相思之苦
上片連用四組鏡頭,從外到內描繪女主人公所生活的凄清的環境,從這環境中透露她的凄涼的心情
下片由景及人及情。“九疑”二句從黛山寫到“眉心”,有承轉作用
下面則直說離愁相思之苦
閻選,生平不詳,他似未曾做過官,故《花間集》稱其為閻處土
他的詞也崇尚濃艷,頗近溫庭筠,然平淡無深趣,“與毛文錫伯仲耳”(《栩莊漫記》)
虞美人其一粉融紅膩蓮房綻,臉動雙波慢。小魚銜玉鬢釵橫,石榴裙染象紗輕,轉娉婷。偷期錦浪荷深處,一夢云兼雨。臂留檀印齒痕香,深秋不寐漏初長,盡思量
【注】蓮房——蓮蓬,內有蓮子,各子分隔,故稱“蓮房”。杜甫《秋興》詩:“露冷蓮房墜粉紅。”這里是以蓮花比喻美人面容
雙波慢——兩眼凝神的樣子
小魚銜玉——首飾的形狀
石榴裙——朱紅色的裙子。梁元帝《烏棲曲》:“交龍成錦斗鳳紋,芙蓉為帶石榴裙。”象紗——紗之一種,做裙子的輕料
娉婷——嬌艷
偷期——暗地約會
檀印——口紅的印跡
【析】這首詞寫女子秋夜情思
上片首二句以”蓮”寫臉面,以“波”寫眼光;以“粉”、“紅”敷色,以“動”、“慢”傳情,描繪了女子嬌艷的容顏。“小魚”三句寫女子服飾之美及其輕盈嫵媚
下片“偷期”二句是女主人公回憶“錦浪荷深處”與情郎的歡會。結尾三句直寫女子深秋夜長的情思
其二楚腰蠐領團香玉,鬢疊深深綠。月蛾星眼笑微嚬,柳妖桃艷不勝春,晚妝勻。水紋簟映青紗帳,霧罩秋波上。一技嬌臥醉芙蓉,良宵不得與君同,恨忡忡
【注】楚腰——泛指女子細腰。《韓非子?二柄》:“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杜牧《遣懷》:“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蠐領——領項白而欣長。蠐:蝤蠐,木中的蝎蟲,體白而長,以比喻女人頸項。見和疑《采桑子》注
團香玉——形容肌膚白嫩而有光澤
鬢疊——鬢發重疊,言其厚密
月蛾星眼——如彎月之眉,如明星之眼
笑徽嚬——笑而略帶愁意。嚬,通顰,皺眉頭
柳妖桃艷——如柳枝妖嬈,如桃花艷麗,形容女子的容態
忡忡(chōngchōng 沖沖)——憂愁的樣子。《詩經?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析】這首詞也是寫女子良宵相思
上片寫女子晚妝后的美麗動人的形象
下片先寫室內蕈帳之精美,次寫美人醉臥如芙蓉一枝,相思不盡。詞藻艷麗,然意義平庸
臨江仙其一雨停荷芰逗濃香,岸邊蟬噪垂楊。物華空有舊池塘。不逢仙子,何處夢襄王?珍簟對欹鴛枕冷,此來塵暗凄涼。欲憑危檻恨偏長。藕花珠綴,猶似汗凝妝
【注】荷芰——荷花和菱花。芰(jì技):菱。《國語?楚語上》:“屈到嗜芰。”韋昭注:“芰,菱也。”逗——招引、帶來
物華——美好的景物。杜甫《曲江陪鄭南史飲》詩:“自知白發非春事,且盡芳尊戀物華。”不逢二句——意思是:沒有遇見神女,楚襄王又在何處做夢呢?塵暗——氣氛昏暗
危檻——高樓上的欄桿。危:高聳的樣子。《莊子?田子方》:“嘗與汝登高山,履危石。”藕花二句——荷花上面點綴著露水,好像是美人紅面上凝聚的汗珠,綴(zhuì贅):點綴。猶似:好似。猶與若、似意同,作同義詞疊用。孔欣《置酒高樓上》詩:“生猶懸水溜,死若波瀾停。”【析】這首詞寫男子對女子的思念
上片首二句寫雨后荷塘景色。“物華”句承上啟下,感荷塘依舊,而懷仙子。“不逢”,“何處”,加重了“空”的含義
下片先寫男子室內凄冷的環境,襯托出他“恨偏長”的心情。“藕花”二句由物及人,形象娟美,可見思念之深
其二十二高峰天外寒,竹梢輕拂仙壇。寶衣行雨在云端。畫簾深殿,香霧冷風殘。欲問楚王何處去?翠屏猶掩金鸞。猿啼明月照空灘。孤舟行客,驚夢亦艱難
【注】十二高峰——巫山十二峰。見皇甫松《天仙子》“其二”注
寶衣句——指巫山神女穿著珍貴的神衣而于云間施雨
欲問二句——意思是楚王與神女相會后,又往何處去了?他已回到了人間,翠色的山屏仿佛掩映著他的金鸞。金鸞:皇帝的車駕
驚夢句——意思是猿啼驚斷歸夢,情感上也很難受
【析】這首詞描繪了神女廟的景色,抒發了行客的感受
上片從高到低,由遠到近,由外到內寫神女廟的凄情景色,為下片抒情作了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