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 風(fēng)門
- (清)陳夢雷
- 8481字
- 2015-12-16 17:12:41
方
加味牛黃散 治心臟中風(fēng),恍惚恐懼悶亂,不得睡臥,志意不定,語言錯亂,并皆治之。
牛黃 龍齒 麝香俱另研 防風(fēng) 羚羊角屑 犀角屑 獨活 人參 茯神 升麻 甘草炙 白蘚皮 天麻 遠志 天竺黃各一錢半,另研 朱砂水飛 鐵粉另研 麥門冬各半兩
右為細末,研勻,每二錢煎麥冬湯調(diào)下,不拘時服。
遠志湯 治心經(jīng)受病,多汗惡風(fēng),善怒,口不能言,其狀但得偃臥,不可傾側(cè),悶亂冒絕,汗出,風(fēng)中于心也。唇色正赤,尚猶可治,急灸心腧百壯?;蚯帱S不定,面色(目亭)(目亭),戰(zhàn)栗動者,不可治。
遠志二錢半 人參 細辛 石菖蒲 羌活 麻黃去根,各半兩 赤芍藥 白朮各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煎小麥湯調(diào)下,不拘時,日服二次。
犀角丸 治心臟中風(fēng),語言顛倒,神思錯亂,頭面心胸?zé)?,或時舌強語濇,驚悸不安,并皆治之。
犀角屑 羚羊角屑 防風(fēng) 遠志 羌活 沙參 茯神 升麻 天麻 天門冬 葳蕤 元參各七錢半 牛黃以下俱另研細 麝香各二錢半 龍齒 鐵粉 朱砂飛各一兩 金箔 銀箔各五十片
右為細末,研勻,煉蜜和搗五七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時,以薄荷湯送下。
朱砂丸 治心臟中風(fēng),手足驚掣,心神狂亂,恍惚煩悶,言語蹇濇。
朱砂水飛 犀角屑 羚羊角屑 人參 茯神 遠志 龍齒研各一兩 黃芩 防風(fēng) 漢防己 秦艽 天麻 升麻各七錢 鉛霜另研半錢 麥門冬 鐵粉另研,各一兩半
右為細末,入研藥勻,煉蜜和搗三四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粳米湯送下,不拘時服。
石斛酒 治心臟中風(fēng),下注腰腳,除頭面游風(fēng),兼補損。
石斛四兩 黃芪 人參 防風(fēng)各一兩半 朱砂水飛 杜仲炒去絲 牛膝酒浸 五味子 茯苓 山萸 山藥 萆薢各二兩 細辛一兩 天門冬 生姜各三兩 薏苡仁 枸杞子各半升
右為(口父)咀,并入朱砂末,酒五斗,用稀絹袋裝藥,浸三日三夜后,溫?zé)峋齐S量飲之,不斷絕,不拘時候。
白朮湯 治脾經(jīng)受病,多汗惡風(fēng),身體怠惰,四肢不動,不能飲食,口角兩邊黃者可治。其狀但踞而腹?jié)M,通身黃色,口吐咸水,風(fēng)中于脾也,急灸脾腧百壯。目下及手足青者,不可治。
白朮 厚樸姜制 防風(fēng)各二錢 白蘚皮 附子炮去皮臍 橘紅 五加皮各一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生姜五片,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細辛散 治脾臟中風(fēng),肉熱,肌膚淫淫如蟲行,或腠理開,汗大泄,脾肉色不澤,唇鼻黃色。
細辛 白朮 獨活 肉桂 附子炮去皮臍 防風(fēng)各一錢 厚樸姜制 麻黃去節(jié),各二錢 枳實麩炒 甘草各半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生姜五片,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羚羊角丸 治脾臟中風(fēng),口面偏邪,語蹇虛煩,手足腰腳不隨。
羚羊角 防風(fēng) 漢防己 白芍藥 白茯苓 獨活 麥門冬 酸棗仁炒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七錢半檳榔 人參 薏苡仁 附子炮去皮臍 熟地黃各一兩 川芎 桂心 柏子仁 當歸微炒,各半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二三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及晚食前溫酒下。忌雞豬肉粘滑之物。
五味子湯 治肺經(jīng)受病,多汗惡風(fēng),時咳短氣,晝瘥夜甚。其狀偃臥胸滿,息促冒悶,風(fēng)中于肺也。其鼻兩邊下至于口,上至于眉,白色,急灸肺腧百壯。若色黃,其肺已傷,化而為血,不可治也。若妄撮空指地,循衣摸床,如此數(shù)日必死矣。
五味子 杏仁去皮、尖炒 桂心各一錢 防風(fēng) 甘草炙 赤芍藥 川芎各二錢 川椒三分
右作一服,水二鍾,煎一鍾,不拘時服。
獨活散 治肺臟中風(fēng),頭痛項強背痛,鼻干心悶,語聲不出,胸中少氣,四肢無力疼痛。
獨活 細辛 甘菊花 麻黃去節(jié) 五味子 附子炮去皮臍 白芷 赤茯苓 肉桂 白朮 川芎 紫菀茸 桑白皮各一錢 甘草炙,半錢 杏仁麩炒,去皮、尖 防風(fēng)各一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煎一鍾,不拘時服。
獨活散 治腎臟中風(fēng),腰脊疼痛,不得俯仰,兩腳冷痹,緩弱不隨,頭昏耳聾,語言渾濁,四肢沉重。
獨活 附子炮去皮臍 當歸 天麻 防風(fēng) 桂心各一錢 川芎 甘菊花 黃芪 丹參 枳殼麩炒 山茱萸 牛膝酒浸 萆薢酒浸 甘草炙 細辛 菖蒲 白朮各半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生姜五片,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天雄散 治腎臟風(fēng)邪所傷,語言蹇濇,腰脊不可轉(zhuǎn)側(cè),腳膝軟弱疼痹,頭旋耳鳴,身體沉重?zé)o力。
天雄炮裂,去皮臍 麻黃去節(jié) 枳殼麩炒 桂心各六分 石龍芮 人參 防風(fēng) 獨活 茯神 杜仲炒 萆薢酒浸 羌活 當歸炒 丹參 五味子 牛膝酒浸 細辛各一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生姜五片,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天麻丸 治腎臟氣虛,風(fēng)邪所中腰腳緩弱無力,視聽不聰,腰脊酸疼,臍腹虛冷,顏色不澤,志意昏沉。
天麻 石斛 肉蓯蓉酒浸,去粗皮炙,各一兩半 菖蒲 附子炮去皮臍 巴戟酒浸 萆薢酒浸 天雄炮去皮臍 牛膝酒浸 當歸炒 肉桂 杜仲炒去絲 獨活 丹參 蛜(蟲祁)微炒,各一兩 鹿茸酥炙 磁石各二兩,炒研水飛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五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及食前溫酒送下。
狗脊丸 治腎臟風(fēng)虛,毒氣上攻,下注腿膝,腳氣腫痛。
狗脊 萆薢酒浸 防風(fēng) 肉蓯蓉酒浸,去鱗 川烏頭炮去皮臍 牛膝酒浸 破故紙炒 巴戟天酒浸去心 胡盧巴炒 甜瓜子炒 威靈仙 沒藥另研,去油 當歸身各一兩 自然銅四兩,火煅酢淬七遍,研極細
右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食前用溫酒送下,日服二次。
黃芪丸 治腎臟風(fēng)毒,上攻下注,麻痹腫痛,少氣無力。
黃芪 川椒炒 茴香炒 川烏去皮臍 防風(fēng) 川楝子去皮子炒 白蒺藜炒 狼毒 地龍炒 黑附子去皮臍炮 赤小豆各等分
右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四十丸,食前溫酒送下,日進二服。
萬靈丸 治腎臟虛寒,耳鳴腰痛,筋骨酸疼。
草烏去皮臍銼,鹽炒 細辛 地龍炒 防風(fēng) 黃芪 海桐皮 骨碎補 蒼朮米泔浸 白附子炮去皮 巨勝子 赤芍藥 川烏頭炮去皮臍 五靈脂 山茵陳各一兩 黑狗脊 何首烏 蔓荊子 青皮 牛膝酒浸 御米子炒,各二錢 紫荊花三錢 黑牽牛半兩為末
右為細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仙傳黑虎丹 治男婦血氣虛弱,筋骨枯槁,外邪乘虛傳入經(jīng)絡(luò),或濕痰流注足脛,手足麻木,腰腿疼痛,久成偏枯,左癱右瘓,口眼歪斜,諸痰火濕熱有余之證。
蒼朮米泔水浸二宿,去皮 生姜洗凈擂碎 草烏洗凈去皮,切片,各一斤 蔥半斤,全用搗碎
右四味和一處,拌勻腌之,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每日一番拌勻,候日數(shù)足曬干。
五靈脂洗凈 乳香另研 沒藥另研,各五錢 穿山甲酥炙,二兩 自然銅火煅,酢淬七次
右,同前藥為末,用好酢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熱酒送下,間日服尤妙。
不換金丹 治風(fēng)勢客于上焦,口眼喎斜。
荊芥穗 白僵蠶 甘草 防風(fēng)各一兩 天麻 川烏頭生 白附子生 細辛 蝎梢炒去毒 羌活 川芎 藿香各半兩薄荷三兩
右為細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茶酒下。如左喎,再以此涂于右,右喎涂左。
三蚣散 治諸風(fēng)口眼喎斜。
蜈蚣三條,一條用蜜炙,一條酒浸,一條紙糊煨熟 南星三個,每個作四塊,制同蜈蚣法 白芷半兩
右為末,入麝香少許,熱酒調(diào)一錢,食后服。
天麻丸易老 治諸風(fēng)肢體麻木,手足不遂等證。
杜仲七兩 天麻 牛膝二味俱酒浸三日,焙干 元參 萆薢各六兩 羌活十兩 附子炮,一兩 當歸二十兩 生地一斤
愈風(fēng)丹與此方大同,但愈風(fēng)無附子,加肉桂三兩,加地黃一斤,其余兩分品數(shù)俱同。
千金保命丹 治諸風(fēng)瘓瘲,不能言語,心忪健忘,恍惚來去,頭目眩運,胸中煩郁,痰涎壅塞,抑氣攻心,精神昏憒。
朱砂 南星 僵蠶炒 犀角鎊 麥冬 枳殼 地骨皮 神曲 茯神 遠志 人參 柴胡 毫車 天竺黃 防風(fēng) 甘草 桔?!“讝X 升麻各一兩 珍珠二錢 麻黃去節(jié) 天麻 白附子炮 雄黃 龍腦 膽礬 蟬退各半兩 琥珀 牛黃各三錢 黃芩 荊芥各二兩 金箔一百片 牙硝四錢 腦子 麝香各少許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不拘時候。忌豬、羊、蝦、核桃、動氣之物,及豬羊血。更加大川烏炮去皮臍、姜制半夏、白芷、川芎、豬牙皂角各一兩,和前藥丸服尤妙。
酒浸仙藥方 凡患風(fēng)病,四肢不舉,服之三日,舉手梳頭,七日漸舒,十日行步,半月遍身依舊,覺得輕健,眼目更明,大有神效。
甘菊花 防風(fēng) 羌活 杜仲 牡蠣 (艸舌)蔞根 丹皮 紫菀 菖蒲 人參 白蒺藜 牛蒡子 枸杞子各半兩 白花蛇肉 桔?!“讝X 山茱萸 白茯苓 遠志 晚蠶砂 官桂 牛膝各二錢半 牛蒡子根 虎脛骨 干姜 熟地柏子仁 蛇床子 萆薢 天雄炮去皮 狗脊去毛焙 附子 肉蓯蓉 菟絲子 續(xù)斷 芍藥 石斛各三錢
右,并擇揀真正地道為粗末,用新絹袋盛藥,用新小甕一個放藥在內(nèi),以無灰酒二斗將藥浸之,密封其口,春夏浸二七、秋冬浸三七開甕,早中晚三時,令病人自取冷酒三杯服之,久病不過一月,近者十日見效。不問男婦小兒,骨節(jié)疼痛,四肢浮腫,眼目生花,半身不遂,語言蹇濇,口眼歪斜,中風(fēng)失音,并皆治之。
起死方歌 治一切中風(fēng)、中氣、中痰,卒暴死證。
暴死南星半夏葛,木香蒼朮細辛甘。姜煎一劑調(diào)蘇合,全蝎加時可散痰。先用半星辛角末,鼻中吹入嚏聲還。即將前藥頻頻灌,口噤烏梅肉最良。將來共搗辛星末,中指揩牙口自張。記取此歌能濟世,何愁死去不回陽。
大續(xù)命散 治八風(fēng)十二痹,偏枯不仁,手足拘急,疼痛不得伸屈,頭眩不能自舉,起止顛倒,或臥苦驚,如墮地狀,盜汗,臨事不起,婦人帶下無子,風(fēng)入五臟,甚者恐怖,見鬼來收攝,或與鬼神交通,悲愁哭泣,忽忽欲走。
麻黃 烏頭 防風(fēng) 桂心 甘草 蜀椒 杏仁 石膏 人參 芍藥 當歸(艸閭)茹 黃芩 茯苓 干姜各一兩
右十五味,治下篩,以酒服方寸匕,日再,后加,以知為度?!肚Ы鹨怼酚熊核?,無(艸閭)茹。
大八風(fēng)湯 治毒風(fēng),頑痹亸曳,手足不遂,身體偏枯,或毒弱不仁,或風(fēng)入五臟,恍惚多語,喜忘,有時恐怖,或肢節(jié)疼痛,頭眩煩悶,或腰脊強直,不得俯仰,腹?jié)M不食,咳嗽,或始遇病時,卒倒悶絕,即不能語,便失喑,半身不遂,不仁沉重,皆由體虛恃少,不避風(fēng)冷所致。
當歸二兩半 五味子 升麻各一兩半 烏頭 黃芩 芍藥 遠志 獨活 防風(fēng) 芎藭 麻黃 秦艽 石斛 人參 茯苓 石膏 黃芪 紫菀各一兩 杏仁四十枚 甘草 桂心 干姜各二兩 大豆一升
右二十三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三升,酒二升合煮,取四升。強人分四服,羸人分六服?!肚Ы鹨怼罚捍蠖苟?。
八風(fēng)散 治八風(fēng)十二痹,猥退,半身不遂,歷節(jié)疼痛,肌肉枯焦,皮膚瞤動,或筋緩急痛,不在一處,卒起目眩,失心恍惚,妄言倒錯,身上(疒咅)(疒畾),面上起泡,或黃汁出,更相染漬,或燥或濕,顏色乍赤乍白,或青或黑,角弓反張,乍寒乍熱。
麻黃 白朮各一斤 羌活二斤 附子三十枚 大黃半斤?。ㄆH舌)蔞根 甘草 芍藥 天門冬 石膏 欒荊 天雄 防風(fēng) 白芷各一兩 山茱萸 食茱萸(艸蹢)(艸躅)各五升 茵蕷十四兩 黃芩一斤五兩 細辛 干姜 桂心各五兩 雄黃 朱砂 丹參各六兩
右二十五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初日一服,三十日后,日再。五十日知,百日瘥,一年平復(fù)。長服不已,佳。先食服。
小八風(fēng)散 治迷惑如醉,狂言妄語,驚悸恐布,恍惚見鬼,喜怒悲憂,煩滿顛倒,悒悒短氣不得語,語則失妄,成心痛徹背,不嗜飲食,惡風(fēng)不得去帷帳,時復(fù)疼熱,惡聞人聲,不知痛癢,身悉振搖,汗出猥退,頭重浮腫,爪不知痛,頸項強直,口面喎戾,四肢不隨,不仁,偏枯攣掣,不得屈伸,悉主之。
天雄 當歸 人參各五分 附子 天門冬 防風(fēng) 蜀椒 獨活各四分 烏頭 秦艽 白朮 細辛 干姜各三分 麻黃 山茱萸 五味子 桔?!“总啤〔窈∶Р莞鞫?
右二十味,治下篩,合相得,酒服半方寸匕,漸至一匕,日三服,以身中覺如針刺狀,則藥行也。
烏頭湯 治八風(fēng)五尸,惡氣游走胸心,流出四肢,來往不住,短氣欲死。
烏頭 芍藥 干姜 桂心 細辛 干地黃 當歸 吳茱萸 甘草各二兩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大防風(fēng)湯 治中風(fēng),發(fā)熱無汗,肢節(jié)煩,腹急痛,大小便不利。
防風(fēng) 當歸 麻黃 白朮 甘草各十八銖 黃芩三十銖 地黃 山萸 茯苓 附子各一兩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一服七合。大小便不利,加大黃、人參各十八銖,大棗三十枚,生姜三兩,煮取三升,分三服。深師加天門冬一兩。
獨活酒 治八風(fēng)十二痹。
獨活 石楠各四兩 防風(fēng)三兩 附子 烏頭 天雄 茵蕷各二兩
右七味(口父)咀,以酒二斗漬七日,每服半合,日三,以知為度。
星附散 治中風(fēng)雖能言,口不喎斜,手足亸曳。
南星姜制 半夏姜制 人參 黑附子去皮臍 白附子 白茯苓 川烏去皮臍 白僵蠶炒 沒藥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五錢,水酒各一盞煎八分,熱服,并進,得汗為度。
金牙酒 療積年八風(fēng)五疰,舉身亸曳,行步跛躃,不能收持。
金牙碎如米粒,小絹袋盛 熟地黃 蒴藋根 地膚子無子用莖葉;一方用蛇床子 附子 防風(fēng) 細辛 莽草各四兩 川椒四合羌活一斤;一方用獨活
右十味(口父)咀,盛以絹袋,用酒四斗于磁器中浸,封固勿令泄氣,春夏三四宿、秋冬六七宿酒成,去滓,日服一合,常令酒氣相接不盡,一料,病無不愈。
胃風(fēng)湯
白芷一錢二分 升麻二錢 葛根 蒼朮 蔓荊子 當歸各一錢 甘草炙 柴胡 羌活 槁本 黃蘗 草豆蔻 麻黃不去節(jié),各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溫服。
秦艽湯 服此藥,去其風(fēng)邪。
秦艽 芍藥 柴胡各一錢七分 黃芩炒 防風(fēng)各一錢二分 甘草炙,一錢三分 人參 半夏各一錢一分
右分二貼,每貼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三黃湯《集驗方》 治中風(fēng)手足拘攣,百節(jié)疼痛,煩熱心亂,惡寒,不進飲食;兼治賊風(fēng)猥退風(fēng),半身不遂,失音不語。
麻黃 獨活各一兩 黃芪半兩 黃芩七錢半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取汗為效。
地黃湯 治中風(fēng),四肢拘攣。
地黃 甘草炙 麻黃去節(jié),各一兩
右為(口父)咀,用酒三升,水七升,煎至四升去滓,分作八服,不拘時,日進二服。
木瓜散 治中風(fēng)虛極,筋脈攣急,手足拘攣,屈伸短縮,腹中疼痛,手足爪甲疼痛,腳轉(zhuǎn)筋,甚則舌卷囊縮,面色蒼,唇青白,不思飲食。
木瓜 虎脛骨酢炙 五加皮 當歸 桑寄生 酸棗仁炒 人參 柏子仁 黃芪炙,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右為(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三圣散 一名舒筋散。大治手足拘攣,口眼喎斜,左癱右瘓,骨節(jié)酸疼,腳弱無力,行步不正,一切風(fēng)疾。
當歸 肉桂 延胡索
右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臨臥溫酒調(diào)下,日進三服。惟孕婦不可服。
酸棗仁丸 治風(fēng)毒流注,四肢筋脈拘攣疼痛,少得睡臥。
熟地黃二兩 酸棗仁 羚羊角屑 晚蠶沙炒 防風(fēng) 檳榔各一兩半 附子炮去皮臍 槁本 柏子仁 羌活 赤芍藥各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二三百下,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不拘時,日進二服。
百倍丸 治男女中風(fēng),腰膝疼痛,筋脈拘攣,行步艱難。
敗龜板酢炙 虎骨 肉蓯蓉酒浸 牛膝酒浸 木鱉子去殼 乳香 沒藥俱另研 破故紙炒 骨碎補去毛 自然銅酢淬,各等分
右為細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日進二服。
續(xù)斷丹 治中風(fēng)寒濕,筋攣骨痛。
續(xù)斷 萆薢酒浸 牛膝酒浸 杜仲炒去絲 干木瓜各二兩
右為細末,以煉蜜和丸。每兩作四丸,每服二丸,細嚼溫酒下,不拘時。
羚羊角散 治肝風(fēng),筋脈拘攣,四肢疼痛。
羚羊角屑一兩 甘草炙 梔子仁各半兩 升麻 防風(fēng) 酸棗仁 桑白皮 羌活各七錢半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忌熱面、豬肉、大蒜。
酸棗仁散 治肝風(fēng),筋脈拘攣,四肢疼痛,心神煩悶,睡臥不得。
酸棗仁一兩 桑白皮 芎藭 菊花 甘草炙 枳殼 羚羊角屑,各半兩 羌活 防風(fēng)各七錢半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生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防風(fēng)散 治肝風(fēng),筋脈拘攣,四肢疼痛,心膈痰壅,不思飲食。
防風(fēng) 麻黃去節(jié),各一兩 赤茯苓 薏苡仁 麥冬 牛膝酒浸 羚羊角屑 犀角屑,各一兩 半夏 白朮 芎藭 人參 當歸 大黃 炙甘草各半兩 杏仁麩炒去皮尖,各七錢半
右(口父)咀,每服五錢,水一中盞,生姜五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雷丸 【《集驗方》】 治癱瘓頑風(fēng),骨節(jié)疼痛,下元虛冷,諸風(fēng)痔漏下血,一切風(fēng)瘡。
草烏 川烏 兩頭尖各三錢 硫黃 麝香 丁香各一錢 木鱉子五個
右為末,以熟蘄艾揉軟,合成一處,用鈔紙包裹,燒熏痛處。
世傳白花蛇酒 【《瀕湖集簡方》】 治諸風(fēng),無論新久,手足緩弱,口眼喎斜,語言蹇濇,或筋脈攣急,肌肉頑痹,皮膚燥癢,骨節(jié)疼痛,或生惡瘡疥癩等疾。
白花蛇一條,酒洗凈,頭尾各去三寸,酒浸去骨刺,凈肉一兩 全蝎炒 當歸 防風(fēng) 羌活各一錢 獨活 白芷 天麻 赤芍 甘草 升麻各五錢
右銼碎,以絹袋盛貯,用糯米二斗蒸熟,如常造酒,以袋置缸中,待成取酒同袋密封,煮熟,置陰地七日出毒,每溫飲數(shù)杯,常令相續(xù)。
瑞竹堂白花蛇酒經(jīng)驗方 治諸風(fēng)癘癬。
白花蛇一條,酒潤,去皮骨取肉,絹袋盛之,蒸糯米一斗,安曲于缸底,置蛇于曲上,以飯安蛇上,用物密蓋,三七日取酒
右以蛇曬干為末,每服三五分,溫酒下。仍以濁酒并糟作餅食之,尤佳。
瀕湖白花蛇酒 【《集簡方》】 治中風(fēng)傷濕,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膚肉(疒帬)痹,骨節(jié)疼痛,及年久疥癬惡瘡風(fēng)癩諸證。
白花蛇一條,取龍頭虎口,黑質(zhì)白花,尾有佛指甲,目光不陷者為真,以酒洗潤透去骨刺,取肉四兩 防風(fēng)一兩 羌活 當歸身 真天麻 真秦艽 五加皮各二兩
右各銼,以生絹袋盛之,入金華酒壇內(nèi),懸胎安置,入糯米生酒醅五壺浸袋,箬葉密封,安壇于大鍋內(nèi),水煮一日,取起埋陰地,七日取出。每飲一二杯,仍以滓日干碾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煮酒吞下。切忌見風(fēng)犯欲,及魚、羊、鵝、面、發(fā)風(fēng)物。
二陳湯 治痰飲嘔惡,風(fēng)寒咳嗽,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因生冷,或飲酒過多,脾胃不和等證。
陳皮 半夏,制,各三錢 茯苓二錢 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姜三五片,棗一枚,煎八分,食遠服。
稀涎散 吐頑痰。
牙皂炙去皮弦,一錢 藜蘆五分
右為細末,每服五分或一二錢,漿水調(diào)下。牙關(guān)不開者,灌之。
獨圣散 吐積蓄痰涎。
甜瓜蒂不拘多少,微炒
右為細末,每服一二錢,虀汁調(diào)服。脅痛加全蝎,頭痛加郁金,煮服吐之。
茶調(diào)散 吐除痰積。
瓜蒂二錢 好茶一錢
右為末,每服二錢,虀汁調(diào)服。
白花蛇膏 【《雞峰備急方》】 治榮衛(wèi)不和,陽少陰多,手足舉動不快。
白花蛇酒煮,去皮骨,瓦焙,取肉一兩 天麻 狗脊各二兩
右為細末,以銀盂盛無灰酒一升浸之,重湯煮稠如膏,銀匙攪之,入生姜汁半杯,同熬勻,瓶收。每服半匙,用好酒或白湯化服,日二次,神效極佳。
大補元煎 【《景岳全書》,下同】 治男婦中風(fēng),氣血大壞,精神失守,危劇等證。此回天贊化救本培元第一要方。
人參少則用一二錢,多則一二兩 山藥炒二錢 熟地少則用二三錢,多則二三兩 杜仲二錢 當歸二三錢,泄瀉者去之 山茱萸一錢,畏酸吞酸者去之 炙甘草一二錢 枸杞二三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左歸飲 此壯水之劑也。凡中風(fēng),若是命門陰衰陽勝者,宜此方加減主之。此一陰煎、四陰煎之主方也。
熟地二三錢或至一二兩 山藥 枸杞各二錢 炙甘草一錢 茯苓一錢半 山萸一二錢,畏酸者少用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右歸飲 此益火之劑也。凡中風(fēng),若是命門陽衰陰盛者,宜此方加減主之。
熟地如前 枸杞 杜仲姜制 山藥炒,各二錢 甘草炙 肉桂各一二錢 附子制,一二三錢 山茱萸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五福飲 凡五臟氣血虧損者,此能兼治之,足稱王道之最。
人參隨宜 熟地黃隨宜 當歸身二三錢 白朮炒,一錢半 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或加生姜三五片。凡治氣血俱虛等證,以此為主?;蛞藴卣呒咏剑松⒄呒由?、麻、柴、葛。左右逢源,無不可也。
一陰煎 此治水虧火勝之劑,故曰一陰。凡中風(fēng),系腎水真陰虛損,而脈證多陽,虛火發(fā)熱等證,皆宜用此加減主之。
熟地三五錢 甘草一錢 丹參 芍藥 生地 麥冬各二錢 牛膝一錢半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加減一陰煎 治證如前,而火之盛者,宜用此方。
生地 芍藥 麥冬各二錢 熟地三五錢 炙甘草五七分 知母 地骨皮各一錢
水二鍾,煎服。
二陰煎 此治中風(fēng),心經(jīng)有熱,水不制火之病,故曰二陰。
生地 麥冬各二三錢 棗仁二錢 甘草一錢 茯苓 木通 元參各二錢半 黃連或一二錢
水二鍾,燈草二十根,竹葉亦可,煎七分,食遠服。
三陰煎 此治肝脾虛損,精血不足,及營虛失血等病,故曰三陰。凡中風(fēng)血不養(yǎng)筋,及瘧疾汗多邪散,而寒熱猶不能止,是皆少陽厥陰,陰虛少血之病。微有火者,宜一陰煎。無火者宜此主之。
當歸二三錢 熟地三五錢 炙甘草一錢 芍藥酒炒 棗仁各二錢 人參隨用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大營煎 治中風(fēng),真陰精血虧損,口眼喎斜,筋骨疼痛等證。
當歸二三錢或五錢 熟地三五七錢 枸杞 杜仲炒去絲,各二錢 牛膝一錢半 甘草炙 肉桂各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小營煎 治血少陰虛,此性味平和之方也。
熟地二三錢 芍藥酒炒 山藥炒 當歸 枸杞各二錢 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金水六君煎 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及非風(fēng),咳嗽嘔惡,多痰喘急等證,神效。
熟地三五錢 陳皮一錢半 半夏 當歸 茯苓各三錢 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遠溫服。
六安煎 治非風(fēng)初感,痰滯氣逆等證。
陳皮一錢半 半夏二三錢 茯苓二錢 甘草 杏仁去皮尖并雙仁,切,各一錢 白芥子五七分,年老氣弱者不用
水一鍾半,加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分,食遠服。凡非風(fēng)初感,痰勝而氣不順者,加藿香一錢半。兼脹滿者,加厚樸一錢,暫開痰氣。然后察其寒熱虛實而調(diào)之。若氣虛猝倒,及氣平無痰者,皆不可用。
抽薪飲 治諸凡火熾盛,而不宜補者。
黃芩 石斛 木通 梔子炒 黃蘗各一二錢 枳殼 澤瀉各錢半 細甘草三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溫服。內(nèi)熱甚者,冷服更佳。
徙薪飲 治三焦火。一切內(nèi)熱漸覺而未甚者,先宜清以此劑。其甚者宜抽薪飲。
陳皮八分 黃芩二錢 麥冬 芍藥 黃蘗 茯苓 牡丹皮各一錢半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溫服。
六味回陽飲 治陰陽將脫等證。
人參隨宜 制附子去皮臍 炮干姜各二三錢 炙甘草一錢 熟地五錢或一兩 當歸身三錢,瀉者以冬朮代之
水二鍾,武火煎七八分,溫服。
理陰煎 此理中湯之變方也。凡真陰不足,或素多勞倦之輩,忽感寒邪不散,及非風(fēng)證等。
熟地三五七錢或一二兩 炙甘草一二錢 當歸二三錢或五七錢 干姜炒黃色,一二三錢 或加肉桂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八分,熱服。
溫胃飲 治中寒,嘔吐吞酸,泄瀉,不思飲食,及婦人臟寒嘔惡,胎氣不安等證。
人參一二三錢或一兩 白朮炒一二錢或一兩 扁豆二錢炒 陳皮一錢或不用 炙甘草一錢 干姜炒焦,一二三錢 當歸一二錢,瀉者勿用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菉豆飲 凡熱毒勞熱,諸火熱極不能退者,用此最妙。
菉豆不拘多寡
右用寬湯煮糜爛,入鹽少許,或蜜亦可。待冰冷,或厚或稀或湯,任意飲食之,日或三四次不拘。此物性非苦寒,不傷脾氣,且善于解毒除煩,退熱止渴,大利小水。乃淺易中之最佳最捷者也。若火盛口甘,不宜厚味,但略煮半熟清湯冷飲之,尤善除煩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