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大便秘結
- 顧松園醫鏡
- 顧靖遠
- 1740字
- 2015-12-12 12:49:47
大便秘結,因熱者多,宜分虛實。然有因氣滯,因風燥,致秘之不同。治亦有異。又間有冷秘一癥,亦當審察。至若老人津液干枯,產后亡血,及發汗,利小便過多,病后氣血木復,皆能使大便秘結。當滋陰養血,生津潤澡,則便自通。誤用硝、黃利藥,多遺后患。按東垣云:腎主二便,主五液,津液盛則大便如常,若饑飽勞役,損傷胃氣。及過食辛熱濃味,則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陰,津液不足,故大便燥結,趙氏云:余嘗法東垣之論,而不用其通幽、潤腸等,惟用大劑六味,加生津二冬潤燥(人乳、白蜜。)之品,煎服自效。如熱秘而又兼氣虛者于前方再加參、 三、五錢立應。此因氣虛不能推送,陰虛不能濡潤故也,親試甚驗,故表出之。
六一散順氣湯(見傷寒。)此方治一切實熱秘結。隨癥采用。
麻仁丸 治脾約(脾土燥熱,將胃中三、五日之谷省約為一、二彈丸而出。)大便艱難。(腸中津液干燥之故、必胃強者,方可暫用。)麻仁(三兩。)杏仁(潤燥。)白芍(養陰。)大黃(泄熱。制,各二兩五錢。)枳實 濃樸(散結,各一兩。)(煉蜜丸服。)此瀉熱散結,潤下之劑。
象膽丸(以味苦象膽也。)真蘆薈(苦寒清熱,濕潤滋燥。同以朱砂清鎮下墜之劑,自然熱結開通。研細,一兩四錢。)朱砂(研細。一兩。滴好酒少許,和丸小豆大,天晴時修合。每服一錢二分或三錢。白湯送下。朝服暮通,暮服朝通。)此清熱下通之緩劑。此方亦實熱秘結者宜之。只行一、二次,甚為穩當。但味極苦,最難服,胃弱者恐不能勝。
養陰清熱潤燥湯(見燥。)治一切虛熱秘結,隨癥加減。
如內熱甚,可加蔗漿或梨汁。
生地蜜油飲 治老人津液干枯,及產后大便秘結。
生地(四兩作小塊。)芝麻油(四兩,入生地同煎,以浮起油面為度,去地,將油傾入大碗。)加生白蜜(兩許。)調滾湯(一碗。)同油頓飲。或獨用生地(三、四兩。)煎湯頓飲亦效,再加松子仁(一兩。)更佳。
此二方一切虛,熱秘結可采用。
橘杏湯 治氣滯不通,大便秘結(三焦相通,不過一氣。氣閉則大便亦閉。)橘紅(利氣。二、三錢。)杏仁(利氣而兼潤燥。五錢至一兩。)宜加枳殼(一、三錢。)蘇子(炒研三、五錢。)磨真沉香汁數匙沖服。麥冬、蔗漿、梨汁皆可用。
此利氣而兼潤燥之劑也。
養血祛風潤燥湯(自制。)治風燥秘結。
秦艽(二、三錢。)胡麻(炒研。三、五錢。)鮮首烏(養血祛風,五錢至一兩。)生地(涼血潤燥,三、五錢。)松子仁(五錢至二兩。研爛調服。)牛乳(補血潤燥。一杯或牛酥一、二兩。)梨汁(治風熱,利大腸。一杯。)此方素患風熱,大便秘者甚宜,不用風藥者,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若用風藥,則燥復傷血,而大便愈秘矣。
八味地黃丸(見不能食。)治冷秘。(必畏寒厥冷,喜飲大熱,小便清白,脈沉小遲者,方作寒醫。)宜加肉蓯蓉。(一、二兩。)此方果屬冷,氣橫于大腸,凝陰固結不通者,可用之。然此癥甚少,勿概混投。愚謂當先用肉蓯蓉三兩,性溫人腎為君,酒煎,潤燥,調服沉香末三錢,益命門真火為臣,亦可散其凝陰之氣。如不應,然后投以八味。所謂病宜用熱,必當先以溫藥探之也。
舉例
一 一人服五加皮酒,遂患大便秘結,四、五日來,腹中脹悶。用大黃(一錢。)通后又結。士材曰:腎氣衰少,津液不充,誤行疏利,是助其燥矣。以六味加人乳,(一杯。)白蜜(一兩。)三劑而通。
二 一老人大便燥結,胸中作悶。仲淳曰:此血液枯槁之候。用肉蓯蓉三兩,煎湯頓飲,大便通,胸中快然。
三 一人患脾約便艱。嘉言用胡麻、首烏、蓯蓉、山藥等,四劑即潤。蓋緣腸中少血多氣,與藥適宜,故效敏捷。
四 一宗室婦人,年幾六十,平生苦腸結病,旬日一行,甚于生產。服養血潤燥藥,則泥膈不快:服硝、黃通利藥,則若罔莫知,如此三十余年。時珍診之,其人體肥盛而多憂郁,時吐酸痰碗許,乃寬。又多火病。此乃三焦之氣壅滯,有升無降,津液皆化為痰,水飲不能下潤腸間故也。用牽牛末、皂莢煎湯泛丸與服,即便通利。自后但覺腸結,一服即順,亦不妨食,且復精爽。蓋牽牛能走氣分,通三焦,氣順則痰遂飲消,上下通快矣。
五 一人多素酒色病,下極脹痛,二便不通,不能坐臥,立哭呻吟者七晝夜。用通利藥不效。時珍曰:此乃濕熱之邪在精道,壅滯隧路,病在二陰之間,故前阻小便,后阻大便,病不在大腸、膀胱也。乃用楝實、茴香、穿山甲諸藥,入牽牛加倍,水煎服之,一劑而減,三劑而平。牽牛能達右腎命門,走于精隧,人所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