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門
婦人之癥。與男子同。而有不同者。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婦人之不血孕何慘
益母丸(一)
(治婦人赤白帶下。惡露淋漓不止。及胎前產后諸癥。)益母草(方梗對節生葉葉類火麻四五月間開紫花是白花非)于五月間。采取曬干。連根莖葉。勿犯鐵器。磨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
用熱酒和童便化下。若臨產時。倉卒未合。只用生益母草。搗汁。入蜜少許。服之。其效甚大。或用砂鍋。文武火。熬成膏。如黑砂糖色。入瓷罐收貯。每服二三匙。或酒或童便。調下。亦妙。
歸神湯(二)
(治婦人夢交盜汗。心神恍惚。四肢乏力。飲食少進諸癥。)黨參(二錢) 白術(一錢半) 白茯苓 歸身(各一錢) 炒棗仁 陳皮(各八分) 甘草(五分)上羚羊角、琥珀、二味不煎。余藥煎熟去渣。入二末和勻。食前服。
八珍養血丸(三)
(治月候不調。赤白帶下。皮寒骨熱。肢體倦怠。并一切崩淋干血等癥。)上炙 大生地 白術 丹參(各三兩) 當歸 陳阿膠 茯神 云茯苓 白芍(各一兩五錢)各取末。杜仲十兩熬膏。和煉蜜為丸。每服四錢。淡酒下。如癥勢重者。早三錢。姜湯下。
加味歸脾丸(四)
(治脾不統血。以致妄行。并心悸怔忡。胃口不調。飲食不香。陰虛寒熱以及產經行乖舛諸癥。)黨參 黃 (炙) 白術(炒) 云苓 炒棗仁(各二兩) 遠志 當歸(各一兩) 廣木香(煨)各取末。用桂圓肉四兩煎汁。小紅棗六兩。去皮核。煮爛和丸。每服二錢。早服。鍋焦粉湯
一味生新飲(五)
(治干血癆癥。)全當歸(五錢酒洗)水酒各半。濃煎。分早晚服。半月取效。前癥由于先天不足。兼之七情所傷。照方服。
加湯丸并
一味厭紅散(六)
(治血崩不止。)陳棕(三錢燒灰存性)陳酒調下。前癥由氣不攝血。照方服。加用補中湯。(見內癥十號)八珍湯。(見內癥十三)相
種玉酒(七)
(治婦女經水不調。氣血乖和。不能受孕。或生過一胎。停隔多年。服此藥酒百日。
即能懷孕。如氣血不足經滯痰凝者。服至半年。無不見效。受胎后加服泰山磐石散。(見后全當歸(五兩切片此能行血養血) 遠志肉(五兩用甘草湯洗此能散血中之滯行氣消痰)上二味。用稀夏布袋盛之。以甜三白酒十斤浸之。七日為度。每晚隨量溫飲之。慎勿間斷將
蕎脂丸(八)
(凡閨女在室行經。并無疼痛。及出嫁后。忽患痛經。漸至滋蔓。服藥罔效。此乃少新娘。男女不知禁忌。或經將來時。或行經未凈。遂爾交媾。震動血海之絡。損及沖任。
致瘀滯凝結。每致行經。斷難流暢。是以作疼。名曰逆經痛。患此難以受孕。醫不明此。
寒猜熱。論虛論實。混治無效。惟投以此方多神應。痛止經調。俱得產育。) 蕎麥(五升淘去灰曬燥磨節去粗皮取凈面聽用蕎麥補沖任脈絡且兼化瘀滯) 畫邊胭脂(二兩此系蘇木茜草紅花佐以烏梅煎染綿繭而成取其溫潤之氣威而不猛。)上將畫邊胭脂。煎濃汁。搗和蕎麥凈面為丸。如桐子大。每早服五錢。開水下。忌食豬肝羊
一味利關散(九)
(治赤白沙淋諸癥。)真赤茯苓五錢為末。空心豆腐漿調下。
一味歸經飲(十)
(治月經逆上。出于口鼻。)韭汁一小杯。和童便溫服。吐血咯血昏暈等癥。服此方亦能取效。
探胎飲(十一)
(婦人經水不來三月疑似用此驗之。)川芎(不拘多少為末不見火)空心煎艾湯調下五分。覺腹中動。則有胎也。臍之下血動者。乃血瘕也。不動者。血凝也。
泰山磐石散(十二)
(治婦人氣血兩虛。或肥而不實。或瘦而血熱。或肝脾素虧。怠惰少食。屢有墮此方和平。兼養脾胃氣血。覺有熱者。倍黃芩。少用砂仁。覺胃弱者。多用砂仁。
更宜戒惱怒欲事。屏酒醋辛熱之物。可保無墮。)黨參(焙) 糯米(各三錢) 黃 (蜜炙) 川斷 黃芩(各一錢) 川芎 甘草(蜜炙) 砂仁(白水煎服。但常有孕。隔三五日。常用一服。過四個月。方保無虞。其藥渣可傾入河池內。
千金保孕丸(十三)
(治妊婦腰背痛。慣墮胎。服此可免半產之患。)川續斷(二兩酒拌炒) 濃杜仲(四兩切片用白糯米炒斷絲)上共為末以山藥四兩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用米湯空心送下。戒惱怒。忌食酒醋徐東皋曰。婦女凡懷胎兩三月。慣會墮落。名曰小產。此由體弱。氣血兩虛。臟腑火多。
血煎郁胎
護胎飲(十四)
(治經虛漏胎。)川芎(六分) 歸身 炒白芍 云苓(各一錢) 上黨參(蜜炙) 大生地(炙各三錢)焦白術(一分)南棗產。
亦能平善
安胎飲(十五)
(妊娠五七個月。用數服可保全產。)黨參 白術 當歸 熟地 川芎 白芍 陳皮 炙甘草 紫蘇 炙黃芩(各一錢)引加姜五分。白水煎服。
銀苧酒(十六)
(治妊娠胎動欲墮。腹痛不可忍。及胎漏下血。)苧根(二兩) 紋銀(五兩) 酒(一碗)如無苧之處。用茅草根五兩。加水煎之。如不善飲者水煎。加酒飲之亦可。
益母地黃湯(十七)
(治妊娠跌墜。腹痛下血。)黃 (炒) 生地 益母草 當歸(各二錢)引加姜二分。白水煎服。
束胎丸(十八)
(懷胎七八個月。恐胎氣展大難產。用此扶母氣。束兒胎。自然易產。然必胎氣強盛者乃可服。)條黃芩(酒炒勿太熟冬月一兩夏月半兩) 白術(三兩) 陳皮(二兩) 白茯苓(七錢五分)上為末。粳米粥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芎歸補中湯(十九)
(治氣血俱虛半產。)川芎 炙黃 當歸 白術(炒) 黨參 白芍(炒) 炒杜仲 炒阿膠(各一錢) 艾葉(二分)白水煎服。
保安煎(二十)
(治婦人難產。橫生逆產。以致六七日不下者。或嬰兒已死腹中。命在垂危。照方服立刻即下。保全母子兩命。服之無不效驗。此方異人所授。愿以救世活人每見收生穩婆手取割。立傷產婦。深可惻憫。切忌切忌。如臨月二三日前覺行走動履不安。預服一劑保萬全。此方屢試屢驗。活人無數矣。)當歸(酒洗) 川芎(各一錢五分) 濃樸(姜汁炒) 蘄艾(各七分) 菟絲子(一錢四分)川貝炒白芍(水一鐘。姜三片。煎八分。預服者空心服。臨產者隨時服。
固元飲(二十一)
(治妊娠三月后。胎動下血。或因傾跌欲墮。服此俱可保安。)大生地(四錢) 川芎(六分) 歸身 川續斷 云苓(各二錢) 炒白芍 制杜仲 丹參(各一白術(一錢三分) 炙草(四分)煎成。加淡酒半小杯沖服。胎生者安。如已死腹中。方去川續斷。
加敗龜板(三錢炙)、血余
一味通瘀飲(二十二)
(治小產后惡露不行。小腹脹痛等癥。)丹參(六錢酒浸一宿炒)每取二錢煎成一小盞。和入童便淡酒各半小杯。更加姜汁一滴。每早服一次。三次為度。
凡兼進
疏解散(二十三)
(治妊娠傷寒初起。項強惡寒肢冷骨節酸痛身體倦怠。默默不語。投是藥一劑。肢體和。得汗未透。再一劑自然汗解。解后無庸他藥。服芎歸。(見前十九號)八珍。(見內癥三)等湯。數劑。可以保安。如他癥悉除。惟余煩渴。投加味逍遙散(見內癥二六)二劑愈。)川芎(一錢) 全歸(二錢) 建曲 夏曲 生黃 (各一錢五分) 砂仁(四分) 枳殼(炒)防引煨姜一片。蔥白三錢。
正氣飲(二十四)
(治妊娠瘧。)荊芥(炒) 川芎(各八分) 當歸 建曲 夏曲 赤芍(各一錢五分) 蒼術(炒) 白術(各二(四分尖)引加姜皮(二分)蔥白(三寸)二劑后。瘧發漸早漸輕。去蔥白、桂枝、荊芥、枳殼、建曲、夏曲。加黨參、大生地、法制半夏(各三錢)、柴胡(六分)、炙甘草(八分)、引去姜皮。換姜(一錢五分)。瘧先時服。二劑應止。如未止。日進芎歸湯。(見前十九)一劑。瘧先時投五福飲(見內癥十七)一劑。自然漸止。止后投八珍湯(見內癥十三)數劑。可以保安。
祛邪化滯煎(二十五)
(治妊娠痢。)川芎 黃芩(各八分) 當歸 炒白術(各一錢五分) 建曲 夏曲(各二錢) 藿梗 云苓(各一錢) 赤芍(一錢二分) 煨木香(四分) 炙草(三分)引加姜皮(半分)、砂仁殼(二分)、冬瓜皮(五分)投二劑化滯祛邪。和調營衛。痢應可止。如未止。用歸芍六君湯。(即前內癥二二香砂六君湯去藿香砂仁換當歸白芍各一錢)和入香連丸(見內癥五九)一錢。服三五劑自愈。愈后加服八珍湯(見內癥十三)數劑。
疏風利陰煎(二十六)
(治產婦中風。不省人事。口吐涎沫。手足螈 。)歸身(四錢) 荊芥穗(一錢五分)上藥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酒童便各一小杯。煎成灌之。下咽即解。
萬應無憂散(二十七)
(胎前臨產之月。間一日服一劑。臨產時。有力之家。照方加好人參七分。無力上炙黃 二錢。)當歸身(三錢) 焦術 炒黃芩(各一錢五分) 廣皮(五分) 益母草 大熟地(各二錢) 大川
紫氣丹(二十八)
(治橫生逆產難產者。)全當歸(一兩) 川芎 柞樹皮(各五錢) 紅花(二錢) 炙黃 (三錢) 敗龜板(一個炙)照分兩每料蜜成三丸。
每服一丸。丹參二錢煎湯服。若膏粱體弱甚加人參二錢。藜藿體不加即產也。
佛手散(二十九)
(治懷孕六七個月。因跌磕傷胎。腹中疼痛。口噤昏悶。或心腹飽滿。血上沖心。及后腹痛發熱頭疼諸癥。)當歸(五錢) 川芎(三錢)水一盞。酒一小杯。同煎。照服一二劑。胎生者安。胎死者下。
如橫生倒產。子死腹中者。
如黑馬料豆五錢炒焦。乘熱淬入酒水中。加童便一杯煎服。
當歸芍藥湯(三十)
(治妊娠心腹急痛。或去血過多。眩暈等癥。)當歸 白芍(炒) 白術(炒) 茯苓 澤瀉(各一錢) 川芎(二錢) 白水煎服。
加味芎歸湯(三十一)
(治分娩交骨不開。或五七日不下垂死者。)生過男女婦人發(三錢燒灰存性) 自死龜板(一個炙酥用) 川芎(七錢) 當歸(一兩)水煎服。不問生死胎俱下。
仙傳通津救命至靈丹(三十二)
(治裂胞生。及難產數日。血水已干。產戶枯澀。命在垂危者。服之神桂圓肉(六兩去核) 生牛膝梢(一兩用酒一杯浸搗爛)將桂圓肉煎濃汁。沖入牛膝酒內服之。停半日即產。
平胃散(三十三)
(治胎死腹中。其舌多見青黑。口中甚穢而嘔。腹中不動。只覺陰冷重墜者是。)濃樸(姜汁炒) 陳皮(各三錢) 樸硝(五錢) 炒甘草(一錢二分) 蒼術(三錢米泔水浸去皮出。萬不一方用樸硝末三錢。以熱酒和童便調服。立下。或用佛手散(見前二九)調服。亦妙。
陽和生化湯(三十四)
(治產后惡露不行。兒枕作痛。并一切血暈諸癥。是方一產下。即服之。留渣再時不論冬夏。人不論強弱。俱宜照服。切勿加減。小產亦宜照服。)當歸(五錢) 炙草(五分) 炮姜(四分) 川芎(二錢) 丹參(一錢五分) 桃仁(九粒去皮尖)
紫霞丹(三十五)
(治產后血暈驚風。一切危癥。)熟地 川芎(各四錢) 當歸(八錢) 黑荊芥(一錢炒) 炮姜(五分) 丹參(一錢五分)桃仁一方治產后血崩大下不止。用蒲黃炒黑為末二錢。以川芎當歸各二錢煎湯調服。
一方治產后血不止。用百草霜(取燒野草者)一錢。酒調和入八珍湯(見內癥十三)內溫服。
一方治產后昏暈。急將亂發浸陳醋燒于床前。立蘇。即取童便一碗溫服。可保無虞。
養營惜紅煎(三十六)
(治產后鼻中流血不止。)歸尾(三錢) 川芎(一錢五分) 荊芥穗(一錢炒黑) 血余灰(五分)煎成。加陳京墨酒磨汁半小杯。童便一小杯。和溫服。
一方用本人頂心發(三五莖)紅絨線(三五莖)合扎右手中指節上。令極緊即止。此乃瘀血逆行
華佗愈風散(三十七)
(治產后中風。口噤手足抽掣。角弓反張。或血暈不省人事。四肢強直。或心吐瀉欲死。)荊芥穗(除根不用焙干為末)每服三錢。童便調服。口噤則挑牙灌之。齦噤則不必研末。只將荊芥用童便煎。俟微溫。
灌一方用黑豆五錢。炒至煙起。再入連根蔥頭五個。同炒。隨入好酒一杯。水一盞。煎成溫服
邪滯雙解散(三十八)
(治產后瘧。)川芎(六分) 當歸 建曲 夏曲 炒蒼術(各一錢五分) 枯谷芽 炒白芍 藿香葉(各一錢)木三分。二劑后。瘧來已正。方內加升麻炙柴胡各四如未止。再投二劑。接服休瘧飲(見內癥五四)與漸愈。
快脾飲(三十九)
(治產后痢。)當歸 建曲 夏曲(各一錢) 老蘇梗(四分) 赤苓塊(二錢) 丹皮(八分) 藿梗(六分)淡廣皮(七分)、丹參(二錢)、砂仁殼四劑。
取和解而愈。
當歸補血湯(四十)
(產后大補陰血。退血虛發熱如神。)黃 (一兩蜜炙) 當歸(三錢)水二碗。煎一碗。一服立愈。分兩不可加減。
通脈湯(四十一)
(治乳少。或無乳。)生黃 (一兩) 當歸 白芷(各五錢)七孔豬蹄一對。煮湯。吹去浮油。煎藥一大碗服之。
覆面睡即有乳。或未效。再一服無不通體壯者加好紅花五分。以消惡露。
一方用雄豬白胰一個。切碎。炒半熟。沖入黃酒一碗。頓熱空心連胰服之。兩三次效。 是方體壯者宜之。
一方用赤小豆(四錢)煎湯頻飲。即通。 是方體弱者宜之。
吹乳飲(四十二)
(治乳癰初起。)蒲公英(一兩) 金銀花藤(二兩)搗汁。和熱酒服。留渣敷患處。
開郁流氣散(四十三)
(治乳硬如石。)槐花(三錢炒) 遠志(三錢)上為末。每日陳酒調服。半月取效。外用遠志蔥蜜餅敷之。(遠志蔥蜜餅敷法。見外癥六號
益血和中散(四十四)
(治乳巖乳癤初起。)用敗龜板 存性。每服三錢。糖拌。好酒送下。盡醉。即消。
托里散(四十五)
(治乳 潰爛。至見臟腑。)雄鼠糞(兩頭尖者是炒) 露蜂房( ) 土楝樹子(經霜者炒川練不用)上等分為末。每服三錢。酒下。間三日一服。數日膿盡。瘡口漸收。
治妊娠小便不通
腹脹如鼓。數日垂死。用豬脬吹脹。以鵝毛管子安上。插入陰孔。捻脬氣后。加服補中湯(見前內癥十)一二劑。
治產后陰翻
用澤蘭葉五錢。煎濃湯熏洗。即收。
治產后陰腫
此癥皆因下體受風。形似生毒。紅赤腫疼。用蔥白(一兩)研膏。入乳香(一錢)敷貼患處。即消。
一方用羌活防風各一兩。煎湯熏下體。亦消。
治子腸不收
用蓖麻仁(十四粒)研膏。敷頭頂心。腸收上。即速去之。去之不速。恐生變異慎之慎之。
治產后肉線下垂
此癥因產婦用力太過垂出肉線。痛徹心脾。急搗連皮老姜三斤。入麻油二以熟絹。盛起肉線。納入產戶。乃以絹袋盛姜。就近熏之。冷則更換。漸次縮二日可愈。斷則不治。
治乳脹不回
用大麥芽炒黃。煎服。神效。
治乳懸怪癥
產后兩乳忽長。細小如腸。垂過小腹。痛不可忍。用川芎當歸各二錢濃煎頻服味燒熏。令病者吸之。又以蓖麻子一粒。研爛。貼其頭頂。當漸收上。既收復舊。
蓖麻子。
附錄達生論
臨產六字真言。一曰睡。二曰忍痛。三曰慢臨盆。
初覺腹痛。先自家拿穩主意。要曉得此是人生必然之理。極容易之事。不必驚慌。但看痛一慢。
若認此時第一忍疼為主。不問是試痛。是生產。忍住疼。照常吃飯睡覺。痛得極熟。自然易生。
至囑替不到此時必要養神惜力為主。能上床安睡。閉目養神最好。若不能睡。臨時起來。或扶人緩行小以無論遲早。切不可輕易臨盆用力。切不可聽穩婆說孩兒頭已在此。以致臨盆早了。誤盡大事母不產門或曰。大便時亦須用力。如何生產不用力。不知大便呆物。必須人力。小兒自會轉動。
必要腹中兒未用力亦萬萬不可用力。然亦非全不用力。但當用力。只一盞茶時耳。其余皆不可亂動者也。即如大便。未到其時。縱用力亦不能出。而況于人乎。
或問何以知此一盞茶時而用力乎。曰。此時自是不同。若小兒果然逼到產門。則渾身骨節疏臨盆跳動下便或曰。早一時斷乎不可矣。不知遲了一時。可不妨否。曰不妨。若果當其時。必無不出之理少或曰。倘或兒到產門。而大人睡下。豈不有礙。曰更好。蓋小兒向下時。而大人坐立。
則小他或曰。不宜用力。已聞教矣。不知先誤用力。以致橫生倒產。有法治之否。曰。急令安睡。
曰之曰或曰。盤腸生是何緣故。曰。用力之過。蓋因產母平日氣虛。及到臨時。用力努掙。渾身氣得有或曰。穩婆不必用乎。曰。既有此輩。亦不能不用。但要我用他。不可他用我。全憑自家作熟。
一等稍房中只要曾生育過老嫗二人。有氣力。抱腰女人二名。或一人靜以守之。米粥時進。以飽為度。
或問服藥有益無損否。曰。安得無損。鼠兔二丸。大耗氣而兼損血。回生丹大破血而兼損氣損多血如世或曰。根據此言。世間總無難產者耶。曰。偶亦有之。或因母太虛。胎養不足。血氣不完。
或火氣衣或問臨產時。飲食如何。曰。此時心內憂疑。腹中疼痛。甚至精神疲困。口中失味。全要好之。
豈冬月天冷。產母經血。得冷則凝。致兒不能下。此害最深。故冬月生產。下部不可脫去棉衣暖則盛夏。產婦宜溫涼得宜。不可過涼。致增疾病。不可人多。熱氣逼襲。令產母心煩。熱血沸將產。最戒曲身眠臥。雖甚腹痛。宜強為踮立。散步房中。或憑幾立。切戒曲腰。以阻兒轉難產而動子結凡手先出。名曰橫生。足先出。名曰倒生。救法。急令產母仰臥。略以鹽涂兒手心足心。
仍以香油抹之。輕輕送入。即便自轉順生。不可任其久出。久則手足青而子傷。難以送入。
亦不可妄用催生方藥。蓋手足之出。非藥可治。又切勿誤聽兇婦。用刀斷手。一斷。子必腹中亂攪而傷母矣。
或問試痛何故。曰。兒到七八個月。手足五官全備。已能動彈。或母腹中有火。或起居不時然安月才生生足。
寒及或問何以知其試痛。曰。只看痛法一陣緊一陣者正生也。一陣慢一陣。或乍緊乍慢者。
皆試或問傷食受寒。何以辨之。曰。傷食者。當臍而痛。手按之更痛。或臍旁有一梗。寒痛多在或問將試痛。認作正生。其害如此。倘將正生。認作試痛。以致過時。不亦有害乎。曰。
無如大全方曰。婦人懷孕。有七八個月生者。有一年二年乃至四年而后生者。不可不知。
朱丹溪先生云。產后以大補氣血為主。雖有他癥。以末治之。
陳無擇曰。兒下時。切不可遽然平臥。必須靠坐良久。俟惡露下行。方可安臥。不然。
恐血以黃其暖枕流子曰。交骨不開。多因用力太早。逼兒頭在戶口也。但數日不下者。服藥后。閉目靜養雖屬宜節孕已知覺。即宜用布一幅。六七寸闊。長視人肥瘦。約纏兩道。橫束腰間。直至臨盆之時。
且常可任五無論胎墮。子母不保。幸而生育。必有胎驚臍風之病。多致夭折。萬一成人。恒遭顛癇惡疾。藥不能療。與其生后疼愛。不若胎中保護。慎之慎之。
一受胎后。不可登高上梯。恐傾跌有損。不可伸手高處取物。恐胎傷而子啼腹中。如子腹中生男生女。夫命所招。與婦何干。倘或連胎生女。不可在旁咨嗟嘆息。令其氣苦。致病傷生產后莫妙于熱酒對童便。或腹痛甚。用陽和生化湯。無不愈者。再用馬料豆。炒至煙出。
用或問產后胞衣不下。乃極惡之癥。可以損命。有諸。曰不妨。不必服藥。亦不必驚恐。
若胞剪斷向下下矣之。
小產重于大產。一切調理并如產后法。
薛立齋先生云。小產重于大產。大產如粟熟自脫。小產如生采。破其皮殼。斷其根蒂也。
但小產數日后。忽然渾身大熱。面紅眼赤。口大渴。欲飲涼水。晝夜不息。此血虛之癥。
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