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8章

茅焦解衣諫秦王李牧堅壁卻桓話說大夫陳忠死后,相繼來進諫秦王的大臣仍然不少,秦王都命令殺掉,把尸體列于殿前,前后共有二十七人為此喪命,這時齊國國王建到秦國來朝見,趙悼襄王也來了,秦王在咸陽宮置酒款待他們。看到殿前放著許多尸體,他們問明其中的原因,都嘆息著,悄悄議論秦王的不孝。當時有個滄州人叫做茅焦,到咸陽來玩,住在旅店里,同屋的人偶然講起這件事,茅焦氣憤地說:“做兒子的囚禁母親,真是天地顛倒過來了。”他喊店主人送洗澡水來說:“我要洗一個澡,明天一早就去叩宮門,入諫秦王。”同屋的笑他說:“那二十七個人都是國王的親信大臣,他們的話國王尚且不聽,一個接一個地被處死了,怎么就缺少你這樣一個沒名的人呢?”茅焦說:“進諫的人到二十七個就沒有了,國王就不聽勸諫了,如果自二十七人后,仍有人進諫,國王聽還是不聽,現在還說不定,”同屋的人都笑他愚蠢。第二天一早,才五更天氣,茅焦起來,跟店主人要飯飽吃一頓。店主人拉住他的衣服,要他不要去進諫,沒想到茅焦脫下衣服徑自走了。旅店中的人都猜想茅焦必死無疑,他們把茅焦的包囊打開將里面的衣物都分掉了

茅焦來到王宮前,伏在尸體上大聲呼喊:“我是齊國客人茅焦,要上殿進諫國王!”秦王派內侍出來詢問:“你為什么事情來進諫呵?你的話是不是和太后的事情無關?”茅焦說:“我正是為太后的事情來的。”內侍回報秦王說:“他果然是為太后的事情來的。”秦王說:“你可以讓他看看殿前的尸體。”內侍對茅焦說:“你看不見那里死人已經堆成堆了嗎?你怎么這樣不怕死?”茅焦說:“我聽說天上有二十八個星宿,降生到地上,就成為正直的人。現在死了二十七個人了,還缺一個,我所以到這里來,就為湊足這個數。古往今來哪個圣賢不死,我又怕死做什么?”內侍又去回報秦王

秦王大怒,說:“這個狂妄的人誠心違反我的禁令!”吩咐左右:“在殿前燒開一大鍋開水,把他扔在里邊煮爛,讓他連個全尸也得不到,看他怎么去湊足二十八個數?”于是秦王按劍而望,眉毛倒豎,口頭吐著唾沫,一付怒不可遏的樣子,連聲喊道:“把那個狂妄的人拖進來煮死!”內侍去喚茅焦,茅焦故意邁著小細步,不肯快走,內侍催促他走得快些,茅焦說:“我見到國王,馬上就會死去的,讓我多活一會兒不可以嗎?”內侍有些可憐他,扶著他慢慢走進宮去。茅焦來到殿前臺階下再一次叩頭,向秦王奏道:“我聽說有這樣一句話:‘有生命力的人,不忌諱他的死,有執掌國家能力的人不忌諱別人談論國家興亡;忌諱別人談論國家興亡的,國家就難于生存,忌諱別人說他死的人卻沒有長壽。’說起生死存亡的道理,是圣明的君主所要用心研究的,不知大王您是不是想聽?”秦王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一點,說:“你有什么想法,試著說一說吧,”茅焦說:“忠臣不應當向君主說阿諛奉承的話,圣明的君主不能有不理智和悖逆于常理的行為。君主有了悖于常理的行為而做臣的不指出來,是臣子有負于君王;臣子向君王提出衷懇有用的建義而君王不采納,是君王對不起他的大臣。國王您的行為違背了天倫人理,自己還不知道,臣子們進諫的忠言因為不合您的意而不采納,我擔心秦國從此就會遇到危難啊。”秦王思索了半天,臉色又平和了一點說:“你要說的是什么事,我愿意聽你講一講。”茅焦說:“大王現在是不是認為天下沒有什么值得憂慮的事了呢?”秦王說:“是這樣的。”茅焦說:“現在天下各侯王君主之所以尊奉秦國,不僅僅是因為畏懼秦國強大的軍隊,也是因為你是一個英明勇敢的君主,天下的忠良賢臣、威武壯士都聚集在秦國的緣故。現在您車裂假父,說明缺少仁愛之心;把兩個弟弟裝在布袋中殺死,讓您有了不友善的聲名;把母后謫遷于棫陽宮,又是不孝的行為;把忠言進諫的大臣殺死,陳尸在殿前,實行的是像桀、紂一樣的殘暴統治。如果以天下為己任,而所做的又是這樣,怎么能讓天下的人來信服你呢?歷史上舜能侍奉愚頑的母親,結果從一個平庸的人成為帝王;桀殺死了龍逢,紂殘害了比干,于是天下人都起來反對他們。我今天知道自己會被大王殺死,但恐怕我死以后,再沒有人像我們二十八個那樣,向您進諫了。這樣天下對您的怨恨不滿會越來越多,忠臣們不再為您出謀獻計,朝廷內外與您離心離德,各國君王也會反叛您,真可惜,在秦國統一天下的大業即將完成的時候,卻失敗在大王您的手中!我的話說完了,請您把我放到鍋里煮死吧。”茅焦說完就解開衣服朝著大鍋走去。秦王連忙走下殿來,左手扶住茅焦,右手指揮左右說:“把湯鍋撤走。”茅焦說:“大王您已經把榜文懸掛在宮前拒絕進諫,如果不殺我,怎么維護您的信用?”秦王又命令左右收起榜文,要內侍為茅焦穿好衣服,請他坐下。秦王感謝茅焦說:“在你前邊那些進諫的人,只是列數我的罪過,并沒向我說明這些關系國家存亡的道理。真是天意派你來打開我的茅塞,我怎么敢不恭恭敬敬地聽呢?”茅焦再一次向秦王進諫說:“大王既然肯俯聽我的諫言,就請您趕快準備車馬去迎太后。宮殿前邊的尸體都是忠臣骨血,請求您下令收葬。”秦王馬上命令司里準備二十七具棺木,盛殮殿前尸首,同葬在龍首山,親自寫了“會忠墓”三個字,鐫于石表。這一天秦王親自坐車去迎太后回咸陽,秦王命茅焦和他坐在一輛車里向雍州進發。南屏先生讀到這段歷史時,曾寫過一首詩:二十七人尸累累,解衣趨鑊有茅焦

命中不死終須活,落得忠名萬古標

車駕快到棫陽宮的時候,秦王先派人去報告太后,秦王自己雙膝跪下,用膝向前走。見了太后,秦王叩頭大哭,太后也止不住流淚。秦王帶著茅焦謁見太后,說:“這就是我的穎考叔啊。”當晚秦王就住在棫陽宮。第二天,秦王請太后登車走在前邊,自己在后面跟隨。上千輛車馬,浩浩蕩蕩,前簇后擁,道旁觀看的人都稱頌秦王是個盡孝的人。到了咸陽,秦王在甘泉宮擺下酒宴,母子相聚歡飲。太后又另置酒宴答謝茅焦,說:“讓我們母子能重新見面,都是你的功勞啊。”秦王加封茅焦太傅,賜他上卿爵位。秦王擔心呂不韋再和內宮相通,命他遷出都城,到河南本國居住。各國聽說文信侯回到自己國家,都派使者來問安,爭著想請他去做丞相。秦王擔心呂不韋被別的國家任用,給秦國帶來損害,就寫了一封信送給呂不韋。信里說:你為秦國建立了多少功勞,就受到了封戶十萬的賞賜?你和秦國有多少親緣,就有了尚父的封號?秦國所給予你的是非常豐厚的。嫪毒的叛逆,是你引起的,我不忍心處你死罪,讓你回到自己國家。現在你自己不去悔過,反而與各國使者頻頻交往,這可是背離了我寬諒你的本意

現在你和家屬遷到蜀郡居住,只限你呆在郫城一個地方,直到終年

呂不韋讀過秦王的信,惱怒地說:“我破壞了自己家庭扶立了先王,誰的功勞能和我相比?太后先委身于我而懷孕,秦王是我的兒子,這樣的親緣誰能和我比?國王你怎么這樣對不起我!”過了一會兒,又嘆息著說:“我是一個商人的兒子,想暗地里謀篡人家的國家,奸淫別人的妻子,殺害了人家的國王,毀滅了人家的血統,皇天怎么能容下我呢?早就該死了!”于是把毒鴆放到酒里喝下自殺了。他手下那些接受過他恩惠的人悄悄地把他的尸體運走,葬在北邙山下,與他的妻子合冢。今天北邙道西邊有一座大冢,民間稱作呂母冢,就是他那些手下人因避諱而說的埋葬呂不韋的地方

秦王聽到呂不韋已經死了,派人尋找他的尸體沒有找到,就把他手下的那些人都趕走了。秦王以呂不韋為鑒,下令在全國搜查,凡是其他國家的游客,不準在咸陽居住;已經做官的要削去職位,三天之內驅出境外,誰敢容留,一起治罪。有一個楚國上蔡人叫李斯,是有名的荀卿的弟子。這個人學問很廣,過去到秦國來,在呂不韋門下做舍人。呂不韋向秦王舉薦了他的才能,被秦王封為客卿。這次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屬于被驅逐的人,被司里趕到了咸陽城外。李斯在途中寫了一個表章,假說要報告機密的事情,請送信人送給秦王。李斯在表章中寫道:臣聽說這樣的話:“太山不讓土壤流失走,所以它能夠高高聳立,河海不嫌棄每一個細流,所以才有了它的深廣。做君王的不拋棄眾多的百姓,才能建立起他的威望。”在秦國歷史上,穆公為建立霸業,從西邊戎請來了繇余,從東邊宛得到了百里溪,從宋迎來了蹇叔,從晉邀來了平豹、公孫枝;孝公任用商鞅制定了秦國的法律;惠王任用張儀破壞了六國的聯合;昭王任用范睢,得到了兼并的計策。四位君王都是依靠客居秦國的人獲得了成功,這些客居秦國的人有什么對不起秦國的地方嗎?大王現在非要把這些客居秦國的人趕走,他們必將離開秦國,為秦國的敵人所用,再也不能要他們效忠秦國,為秦國出謀劃策了

秦王讀了他的信,醒悟過來,馬上廢除了逐客令,派人驅車去追趕李斯,一直追到驪山腳下才找到。李斯重新回到咸陽,秦王下令恢復他的官職,仍像過去那樣信任他

李斯感到秦王信任自己,對秦王說:“當年穆公興圖霸業的時候,各地的君主侯王還很多,周朝氣勢尚未衰減,因此不可能施行兼并的戰略。自從孝公以來,周朝王室已經變得很衰微,各地諸侯相吞并,也只剩下六國,秦國要使各地諸侯臣服于自己的愿望,也不是這一代人才有的。現在以秦國的強大,大王的賢明來掃蕩其他國家就好像拂去灶上的灰塵一樣容易。如果不能利用現在的形勢去完成霸業,坐待各地諸侯重新強盛聯合起來,后悔就來不及了。”秦王說:“我早想將六國吞并,應當采用什么戰略呢?”李斯說:“韓國離秦國近,而且國力很弱,應當先吞并韓國,威懾其他國家。”秦王采納了他的意見,派內史騰為大將率兵十萬進攻韓國。這時韓桓惠王已死,太子安即位。有一個公子叫非,善長于刑名法律的學問。他看到韓國日漸削弱,幾次上書給韓王安,韓王都沒有任用他。秦兵開始進攻韓國,韓王非常害怕。公子非自認為很有才能,想到秦國獲得重用,于是便請求韓王派他到秦國去請秦王息兵。韓王同意了。公子非到秦國見了秦王,說韓王愿交出土地,使韓國成為秦國東邊的一個屬國,秦王非常高興。公子非又對秦王說:“臣有辦法破壞其他小國之間的聯合,使秦國實現兼并的愿望。大王采納我的辦法,如果趙國不投降,韓國不滅亡,楚國、魏國不向秦國稱臣,齊國、燕國不成為秦國的屬國,那么就請大王將我斬首,作為對不忠于大王的臣子的懲戒。”說著把自己著的《說難》、《孤憤》、《五蠹》、《說林》等書,共五十萬余字,獻給秦王。秦王讀后很欣賞他的才能,想任用他做客卿,和他商量些治國的事。李斯妒忌韓非的才能,他對秦王誣陷說:“各地侯王的公子,都對信任他的君王懷有忠誠,怎么會愿意為別人做事?現在秦國進攻韓國,韓王急忙派公子非來秦國,怎么能知道這其中使的不是像蘇秦那樣的反間計呢?所以公子非是不能任用的。”秦王說:“那么就把他趕走吧?”李斯說:“過去魏國公子無忌,趙國公子平原都曾經留在秦國,秦國沒有任用,放他們回了自己國家,結果成為秦國的禍患。韓非很有才能,不如將他殺掉,好翦除韓國的一只翅膀。”秦王于是把韓非囚禁在云陽,準備殺掉他

韓非說:“我犯了什么罪?”獄吏對他說:“一個地方容不得兩個英雄。現在的世道,對有才能的人要么任用,要么就殺掉,何必一定要有什么罪名?”韓非聽罷,滿懷慷慨地寫下一首詩:《說》果難,《憤》何已?《五蠹》未除,《說林》何取!膏以香消,麝以臍死

這天夜里,韓非用冠纓勒住咽喉自盡而死。韓王聽說公子非死了,更加害怕,向秦王請求附屬稱臣

秦王有一天和李斯商議事情,夸贊韓非的才能,為韓非的死感到惋惜

李斯對秦王說:“臣想舉薦一個人,姓尉名繚,大梁人氏。這個人精通兵法,他的才能可以勝過韓非十倍。”秦王說:“這個人在哪里?”李斯說:“這個人現在咸陽,但他自負很高,不能用對臣子的禮節來屈待他。”秦王于是以對待貴賓的禮節召尉繚進宮。尉繚進見秦王,只作長揖而不行跪拜的禮節

秦王答禮后,把他請到上座,稱他為先生。尉繚見秦王誠心誠意對待自己,就對秦王說:“天下國家對于強大的秦國來說,就如同秦國的郡縣,他們分散就容易兼并,他們聯合起來就很難戰勝他們。歷史上三晉聯合而使智伯逃亡,五國聯合而令齊湣王出走,這些都是大王不能不考慮的。”秦王說:“要想使這些國家分散而不再聯合到一塊兒,先生有什么辦法?”尉繚回答說:“現在國家的謀劃,都是取決于一些手握重權的大臣,這些大臣并非都能對國王盡忠盡智,不過是想多得些財物以求享樂罷了。大王不要太珍愛國庫中所收藏的金銀珠寶,拿出來去重重賄賂那些國家的大臣們,使他們不去盡忠盡智地為國家謀劃。這樣不過花掉三十萬金,各地的侯王就都可以滅掉了。”秦王聽了非常高興,把尉繚尊奉為上客,讓他與自己平禮,衣服飲食也同自己一樣,經常到館舍中去拜訪他,甚至跪下來向他請教。尉繚暗中尋思:“我仔細觀察秦王的為人,鼻高眼長,胸像鶻而聲如豺,內里懷有虎狼之心,殘忍刻薄,少有恩義,用到別人的時候,可以很輕易地為人屈節,不用別人的時候又會很輕易地將別人拋棄。現在秦國還沒能一統天下,所以他不惜向我這樣一個普通人屈身,有朝一日他能得志,天下就都將變成了他的魚肉了。”于是,一天晚上,尉繚不辭而別。館吏急忙報告秦王,秦王好像覺得失去了自己的手臂,派車四處尋找,又把尉繚找了回來。秦王對他發誓,任用他做太尉,執掌用兵大權,他的弟子也都封為大夫。接著從國庫中拿出大筆金錢,分派使者到各國奔走,遇到寵臣或者有權力的大臣便重金賄賂,探聽那個國家的情況

秦王又去向尉繚請教兼并各國的先后,尉繚說:“韓國比較軟弱易攻,應當先兼并韓國。其次就該輪到趙國、魏國。這三個國家滅亡之后,再舉兵攻楚。楚國滅亡了,燕國齊國還能跑掉嗎?”秦王說:“韓國已經向秦國稱臣,我又剛剛在咸陽宮里置酒款待過趙王,現在沒有出兵的理由,怎么辦?”尉繚說:“趙國地域廣,兵力強,且有韓國、魏國的幫助,不會一下被滅掉

韓國已經附屬秦國,趙國就失去了一半的幫助,大王如果擔心進攻趙國出師無名,可以先進攻魏國。趙王有一個叫郭開的寵臣,貪得無厭,我派弟子王敖去游說魏王,讓他賄賂郭開去向趙王求救,趙國一定會出兵,我們就以此作為趙國的罪名,移兵進攻趙國。”秦王說:“太好了。”秦王派大將桓帶十萬人馬出了函谷關,聲言要進攻魏國,又派尉繚的弟子王敖去魏國,交給他黃金五萬斤,任他隨意使用。王敖到了魏國,對魏王說:“三晉之所以能抵抗強大秦國的原因,就在于他們能像嘴唇和牙齒相依一樣互相幫助。現在韓國已經向秦國交出土地,變成了屬國,趙王也去了咸陽,秦王為他設宴款待。韓、趙兩國接連依附秦國,現在秦兵進攻魏國,魏國太危險了。大王何必不把鄴城割讓給趙國,向趙國求援。趙國如果派兵來守衛鄴城,那就是趙國代替魏國來防守鄴城了。”魏王采納了王敖的建議,把鄴郡三城的地圖和國書都交給了王敖,派他到趙國求援。王敖先用黃金三千斤和郭開交成朋友,然后向他講了割讓鄴郡三城的事。郭開收了魏國的黃金后,對悼襄王說:“秦國進攻魏國是想吞并魏國,魏國滅亡了,秦國就會來進攻趙國了。現在他們割讓鄴郡三城來求趙國援助,大王應當答應下來。”悼襄王派扈輒率領五萬人馬,去接受魏國割讓的三城。秦王于是命令桓進兵攻打鄴城,扈輒出兵抵抗,在東崓山展開大戰,扈輒戰敗。桓乘勝追趕占領鄴城后,又接連占領了九座城。扈輒率兵在宜安死守,派人向悼襄王告急。趙王召來群臣商議,大家都說:“過去只有廉頗能抵抗秦兵,龐氏、樂氏也可稱為良將

現在龐煖已經死了,樂氏家族也沒有人了。只剩下廉頗還在魏國,為什么不把他召回來?”郭開和廉頗有仇,他不愿意看到廉頗重新受到趙王的任用,就對趙王說:“廉將軍將近七十歲了,身上筋骨已衰,力量也不如從前了,況且前邊為樂乘的事有過裂痕,如果召來又不能任用,更增加他對大王的怨氣。大王可以先派人去看望他,如果他還不顯衰老,再把他召來也不晚。”趙王對郭開的話半信半疑,派內侍唐玖攜帶有名的的猊盔甲一副,好馬四匹去看望廉頗,看看他是不是真如郭開所說的已經衰老無力。郭開偷偷地把唐玖請到自己家里,擺酒為他餞行。郭開拿出黃金二十鎰相贈。唐玖感到郭開的禮物太重,自己覺得并沒有什么功勞,所以不敢接受。郭開說:“我有一事要請你幫助,你一定要收下這金子,我才敢對你說。”唐玖這才收下,問道:“郭大夫有什么事?”郭開說:“廉頗將軍和我不能很好相處。你這次去魏國,如果廉將軍真的衰弱無力就不必說了,如果他還很強壯,只求你回來多講幾句話,只對國王說他已經老邁不堪了。這樣國王就不會再召他回來,這就是你對我的深厚情義了。”唐玖領命到了魏國。見到廉頗,講了趙王派自己來探望的使命。廉頗問道:“秦兵是不是進攻趙國了?”唐玖說:“將軍是怎么料到的?”廉頗說:“我在魏國幾年了,趙王沒有給我寫過一個字,今天忽然送給我名甲好馬,一定是有用我的地方,所以我猜想是秦國侵犯趙國了。”唐玖說:“將軍不恨趙王嗎?”廉頗說:“我在日夜思念著趙國人,哪敢怨恨趙王呢?”廉頗留唐玖和自己一塊兒吃飯,故意在他面前表現出自己仍然強健有力。廉頗這一餐狼吞虎咽,將一斗米的飯都吃光了,吃肉十余斤。吃罷飯,披上趙王贈送的盔甲,一躍跳到馬上,疾馳如飛,又把長戟舞了幾回

廉頗跳下馬來對唐玖說:“我是不是和年輕時候一樣?請你多多拜上趙王,就說我希望用自己的余生來報效國家。”唐玖明明看見廉頗精神強壯,可是已經受了郭開的賄賂,回到邯鄲對趙王說:“廉將軍雖然年老,但仍能吃肉,飯量也不小。可是他脾胃有些毛病,和我坐在一起只一會兒功夫就解了三次大便。”趙王嘆息說:“戰斗中哪能解便?廉頗果然老了。”于是便不再召還廉頗,只是增派一些人馬去援助扈輒。這是趙悼襄王九年,秦王政十一年

其后,楚王聽說廉頗在魏國,派人來召他。廉頗又去楚國做了大將,但楚國軍隊不如趙國,廉頗終于因郁郁不得志而死。史臣曾經有詩說:老成名將說廉頗,遺矢讒言奈若何?請看吳亡宰嚭死,郭開何事取金多!這時王敖還在趙國,他對郭開說:“你不擔心趙國被滅亡嗎?為什么不勸趙王召回廉頗呢?”郭開說:“趙國的存亡是整個國家的事。可是廉頗是我一個人的仇敵,怎么能讓他再回到趙國呢?”王敖知道他沒有為國之心,又探問他說:“萬一趙國被滅亡了,你到哪里去呢?”郭開說:“我會在齊國或楚國之間選擇一個托身。”王敖說:“秦國有并吞天下的力量,齊國、楚國也會像魏國、趙國一樣。為你著想,不如托身于秦國。秦王襟懷大度,能夠委屈自己,禮賢下士,對各種各樣的人都能容納得下。”郭開說:“你是魏國人,怎么對秦王了解得那么深呢?”王敖說:“我的老師尉繚,現在是秦國太尉,我也在秦國被任用為大夫。秦王知道你能掌握趙國的權力,因此命令我來和你結交朋友,給你的黃金,實際上就是秦王的饋贈。如果趙國滅亡了,請你一定來秦國,會授給你上卿的爵位,趙國的好田地、好宅院,全由你作主。”郭開說:“你如果真的肯向秦王舉薦,那么只要你提出要求,我一定照辦。”王敖又送給郭開七千斤黃金,對他說:“秦王把萬斤黃金托付給你,為的是要結交趙國的將相。現在我全交給你了,以后有事,我就來找你去做。”郭開高興地說:“我接受了秦王這么豐厚的饋贈,如果不用心盡力去報答就不算是人了。”于是王敖辭別郭開回秦國去了。王敖把剩下的四萬斤黃金交還秦王說:“我用一萬斤黃金籠住了郭開,用一個郭開結束了趙國的命運。”秦王知道趙王不再任用廉頗,便催促桓進兵。趙悼襄王又憂又怕,得病而死

悼襄王的嫡生兒子名嘉。趙國有個妓女,非常善于歌舞,趙王很喜歡她,便把她留在宮中。后來生了一個兒子,叫做遷。趙王愛這個妓女,也愛她生的孩子遷。于是趙王把嫡生兒子嘉廢掉,把庶子遷立為太子,命郭開做了太傅。遷平時不喜歡學習,郭開又常常教他一些聲色犬馬的事情,兩個人相處得很好。趙悼襄王死了,郭開把太子遷扶立做了趙王,封給嘉三百戶的領地,留在國內。郭開被任用為丞相。桓趁趙國為悼襄王發喪的時候,攻破了宜安,將扈輒斬首,屠殺了十萬余兵卒、市民,進逼到邯鄲。趙王遷做太子時聽說代城太守李牧很有才能,就派人帶著大將軍的將印去召李牧回邯鄲。李牧在代城有戰車一千五百輛,戰馬一萬三千匹,精兵五萬余人;留下三百輛車、三千匹馬,一萬名士兵守衛代城,其余人馬都由李牧親自率領向邯鄲進發。李牧將人馬駐扎在邯鄲城外,自己一個人進城去謁見趙王。趙王問他抵抗秦兵的辦法,李牧奏道:“秦兵乘著幾次勝仗的威風而來,士氣正高,斗志正旺,不容易被挫敗。大王如果能讓我隨機行事,不受拘束,我才敢受命抵抗秦軍。”趙王答應了。趙王又問他:“代城的軍隊夠用嗎?”李牧說:“用于出戰就不足,用于防守還有些富余。”趙王說:“現在召集全部人馬,還有十萬,派趙蔥、顏聚各帶五萬,聽從你的命令。”李牧領命出來,在肥累扎好營寨,筑起壁壘,只要求堅守,不許出戰。李牧在營中每日殺牛犒賞士兵,讓兵卒們分隊比賽射箭。士卒們因每天受到賞賜,紛紛要求出戰,李牧始終不允許。桓說:“過去廉頗用堅壁的辦法來抵抗王龁,現在李牧也采取了這種辦法。”于是桓分出一半兵力去襲擊甘泉市。趙蔥請求帶人馬去救援,李牧說:“敵人進攻而我們去營救,是受人所制,這是兵家所忌諱的。不如去進攻秦軍的營寨。敵人去進攻甘泉市,營寨中必定空虛,而且看見我們一直守在營中從不出戰,所以他們不會做好防守的準備。若能攻破敵人營寨,就可以打掉桓的威風。”于是李牧分兵三路,乘夜色襲擊秦軍營寨。秦軍想不到趙國人馬突然出現在面前,大敗潰逃,被趙軍殺死的有名牙將十余人,士兵死傷無數。敗兵逃到甘泉市,把戰敗的消息報告給桓。桓大怒,率領全部人馬來與李牧決戰。李牧將人馬排開,張開兩翼等待秦軍兵馬。等秦軍兵馬一到,中間代城人馬奮勇當先,與秦兵廝殺在一塊兒。雙方交戰正激烈的時候,趙軍左右兩翼并進,一齊向秦軍殺來。桓不能抵擋,大敗而走,跑回咸陽。趙王看到李牧打敗秦軍有功,說:“李牧就是我的白起呀!”加封李牧為武安君,賜給一萬戶的領地。秦王見桓失敗非常惱怒,將桓削去官職,貶為百姓。又派大將王翦、楊端和各帶人馬,分兩路進攻趙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江市| 潼关县| 蒲江县| 西安市| 洛宁县| 盘山县| 榆中县| 中方县| 偏关县| 南部县| 应用必备| 平度市| 淮南市| 吴旗县| 淮南市| 响水县| 勐海县| 天气| 洪江市| 文成县| 长沙县| 柞水县| 共和县| 崇文区| 喀喇| 四子王旗| 百色市| 黑水县| 丹棱县| 江陵县| 台湾省| 泰顺县| 阿拉善盟| 浑源县| 收藏| 富蕴县| 藁城市| 张家川| 万山特区| 海口市| 镇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