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 本草新編
  • 陳士鐸
  • 4887字
  • 2015-11-11 11:05:49

橘皮(陳皮、青皮)

橘皮,味辛、苦,氣溫,沉也,陰中之陽,無毒。陳皮治高,青皮治低,亦以功力大小不同也。入少陽三焦、膽腑,又入厥陰肝臟、太陰脾臟。

青皮,消堅辟,消瘟瘧滯氣,尤脅下郁怒痛甚者須投,卻疝疏肝,消食寬胃。橘紅名陳皮,氣味相同,而功用少緩,和中消痰,寬脅利膈,用之補,則佐補以健脾;用之攻,則尚攻以損肺。宜于補藥同行,忌于攻劑共用。倘欲一味出奇,未有不倒戈而自敗者也。

或問陳皮留白為補,去白為攻,然乎?此齊東之語也。陳皮與青皮,同為消痰利氣之藥,但青皮味濃于陳皮,不可謂陳皮是補而青皮是瀉也。

或問陳皮即橘紅也,子何以取陳皮而不取橘紅?夫陳皮之妙,全在用白,用白則寬中消,若去白而用紅,與青皮何異哉,此世所以“留白為補,去白為攻”之誤也。其實,留白非補,和解則有之耳。

或問世人竟尚法制陳皮,不知吾子亦有奇方否?曰∶陳皮制之得法,實可消痰,兼生津液,更能順氣以化飲食。市上貿易者非佳,惟姑蘇尤勝。然又過于多制,惟取生津,而不能順氣。余有方更妙,用陳皮一斤,切,不可去白,清水凈洗,去其陳穢即取起。用生姜一兩,煎湯一碗,拌陳皮曬干。又用白芥子一兩,煮湯一碗,拌陳皮曬干,飯鍋蒸熟,又曬干。又用甘草、薄荷一兩三錢,煎湯,拌陳皮,又曬干,又蒸熟曬干。又用五味子三錢、百合一兩,煎湯二碗,拌勻又蒸曬。又用青鹽五錢、白礬二錢,滾水半碗拌勻,又蒸熟曬干。又用人參三錢,煎湯二碗,拌勻蒸熟曬干。又用麥門冬、橄欖各一兩煎湯,照前曬干,收藏于磁器內。此方含在口中,津液自生,飲食自化,氣自平而痰自消,咳嗽頓除矣。修合時,切忌行經婦人矣。

或問陳皮用之于補中益氣湯中,前人雖有發明,然非定論,不識先生之可發其奇否?夫補中益氣湯中用陳皮也,實有妙義,非取其能寬中也。氣陷至陰,得升麻、柴胡以提之矣。然提出于至陰之上,而參、 、歸、術,未免盡助其陽,而反不能遽受。得陳皮,以分消于其間,則補不絕補,而氣轉得益。東垣以益氣名湯者,謂陳皮而非謂參、 、歸、術也。

桃核仁

桃仁,味苦、甘,氣平,苦重于甘,陰中陽也,無毒。入手足厥陰經。主瘀血血閉,血結血燥,癥瘕邪氣,殺小蟲,除卒暴,通潤大便,活血通經止痛??嘁云茰?,甘以生新血?;ㄎ犊?,三月三日采,陰干者佳,然亦不必拘泥??傄圆紗问⒅月湔呔憧捎?,花摘者,轉無功效也。殺鬼疰,令人好顏色,除水腫石淋,利大小便,下三蟲。漬酒服之,能除百病也。

桃仁,即能花所結之子,而攻補實殊,其故何也?蓋桃花,仙種也。仙者陽之極,鬼乃陰象,陽能辟陰,故能卻鬼。桃花得仙人之氣而生,隨風飄墮,其氣發揚,故利益之功多。桃仁則不然,花辨已謝,其氣已盡,樹中津液全注精于桃肉,所存之仁,無非陰氣耶。少有微陽,僅可自守以傳種,又何能變攻為補乎,故一木而彼此不同。從來《本草》不言,而余獨發異議者,實之本岐天師之教我也。桃花瓣自落者佳,然制之不得法,亦徒然也。布單盛貯,須于日下曬干。然而一日不能干也,必須夜間用扇煽干為佳。蓋花瓣得風則香,得火則死,故不可火焙。若夜間天自有風,不必扇煽,第二日再曬,無不干者。干則用砂瓶盛貯,俟泡酒時入之佳絕也。

或問桃仁用之于承氣湯中,瀉腸中之血乎,抑瀉脾中之邪也?顧桃仁瀉血,何待問哉。但謂瀉血而不瀉邪,則是又不可。夫血之所以瘀者,邪瘀之也。血之所結者,邪結之也。瀉血即所以瀉邪,瀉邪即所以瀉血,原不可分視之也。況用之于承氣湯中,純是散邪之藥,謂其散血而不散邪,得乎?獨是桃仁長于散血,而短于散邪,用之于承氣湯中,畢竟散瘀結之血是其專功也。

或疑桃仁散血而不散邪,何以邪結之癥用之,奏功如響?不知瘀血之癥,邪結之也。桃仁攻堅而散血,則邪無巢穴,何以能聚,故血散而邪亦散。其實,桃仁散血而不能散邪也。

杏仁

杏仁,味甘、苦,氣溫,可升可降,陰中陽也,有小毒。專入太陰肺經。乃利下之劑,除胸中氣逆喘促,止咳嗽,墜痰,潤大腸,氣閉便難,逐痹散結。研納女人陰戶,又治發癢蟲疽。雖與桃仁同是利氣下血之藥,其中亦有分別。東垣分杏仁治氣、桃仁治血,似乎明晰,而不知杏仁未嘗不治血,桃仁未嘗不治氣也,如大便閉結,氣閉者,桃仁亦能開;血閉者,杏仁亦能下。惟真陽真陰虛者,二物俱不能通。所謂其陽與陰者,乃腎中之真火真水,非氣血之謂也。真火衰,則大腸冰凍,非桂、附不能溫。真水竭,則大腸枯槁,非熟地、山茱不能生。桃、杏之仁,又何能潤澤而下降,況加陳皮以耗散其氣血乎。

或問杏仁利氣而不下血,而子以為未嘗不可血,古人亦曾見之乎?嗟乎。杏仁下血,仲景夫子用杏仁湯非乎。蓋消血于利氣之中,實有神功耳。

木瓜

木瓜,味酸,氣溫,無毒。入手太陰、足厥陰之經。氣脫能固,氣滯能和。平胃以滋脾,益肺而去濕,助谷氣,調榮衛,除霍亂,止轉筋,祛香港腳,禁水利。但可臣、可佐使,而不可以為君。乃入肝益筋之品,養血衛脈之味,最宜與參、術同施,歸、熟并用,生者可以辟邪也。

或疑木瓜可以為君,治霍亂轉筋實神。不知木瓜非君藥,霍亂,非香薷不能轉其逆,木瓜不過助香薷而回筋,不能助香薷而返氣。且香薷無參、術,則返逆之氣亦不能驟順也。誰謂木瓜是君藥哉。

或問木瓜利氣,故能轉逆,然有用木瓜而不能定逆者,豈木瓜不能利氣乎?曰∶木瓜未嘗不利氣也。因用之未當耳。木瓜無君主之藥,愈利氣而愈無成功。蓋木瓜宜于補中利氣,而不宜散中利氣也。

烏梅

烏梅味酸,氣平,可升可降,陽也,無毒。收斂肝氣,固澀大腸,止血痢,安蟲痛。乃止脫之藥,備之以斂滑脫可也。

按∶烏梅止痢斷瘧,每有速功。然效速者,取快于一時,往往有變生久病而不能愈,不可不慎也。世有夏日將烏梅作湯以止渴者,腹中無暑邪者,可以斂肺而止渴。倘有暑邪未散,而結閉于腸胃之中,及至秋冬,不變為痢,必為瘧矣。烏梅治蛔厥,蛔上入膈,故煩而嘔,用之即定矣。

大棗

大棗,味甘,氣溫,無毒,陽也,降也。入五臟。通九竅,和百藥,養肺胃,益氣,潤心肺,生津,助諸經,補五臟。惟中滿及熱疾忌食,齒疼并風疾禁嘗。乃調和之品,非補益之味?!侗窘洝吩黄溲a者,亦因其調和之故也。

按∶大棗,仙人遺種,故其味獨異于凡棗,善能調和五臟之氣也。雖非補益,要亦無損。

吾浙諸暨,往往棗實有大如雞蛋者,真仙種也。得其解者食之,實能益暮,惜不可多得耳。

龍眼肉

龍眼肉,味甘,氣平,無毒。入脾、心二經。解毒去蟲,安志定神,養肌肉,美顏色,除健忘,卻怔忡。多服強魂聰明,久服輕身不老。此物果中之尤益人者。入藥,不過脾、心二臟。若泡酒服,大有補滋之益。同補氣、補血之酒,泡酒為佳也。

或問龍眼肉煎湯服之,宜食其肉,恐有滑腸之損?不知龍眼非滑腸也。但戒多食,未免大腸欠實耳。

或問龍眼肉何以用之于歸脾湯內,豈以其補脾也?夫歸脾湯何物,非健脾之藥,而必藉龍眼肉哉。龍眼肉實能調和諸藥,使之分送于心、肝、脾、胃之中,不但專入心、肝也。

榧子

榧子,味甘、少澀,氣溫。入胃、脾、大腸之經,又入肺。主五痔,殺三蟲,堅筋骨,調榮衛。藥籠中斷不可缺之品。殺蛔蟲,而又不損氣血,用之實能奏功。惟有火病腸滑者不宜,然暫服一二次,亦復何害。

按∶榧子殺蟲尤勝,但從未有用入湯藥者,切片用之至妙。此物吳越最多。余用入湯劑,蟲痛者立時安定。親試屢驗,故敢告人共用也。

或疑榧子過于殺蟲,未有殺蟲之品而不耗氣血者。吾謂凡殺蟲之物,多傷氣血,惟榧子不然。以榧子殺蟲于無形也。無形之味,殺寓于生之中,蟲不知其殺,而貪食喪生自死耳,臟腑正無傷也。臟腑既無所傷,氣血又何傷之有。

枇杷葉

枇杷葉,味苦,氣平,無毒。入肺經,止咳嗽,下氣,除嘔噦不已,亦解口渴。用時去毛,但只用之以止陰虛之咳嗽,他嗽不可用也。

枇杷葉凌冬不凋,自是益陰妙藥,但制之不得法,反動其嗽。蓋葉上尤毛多,必須以水洗去,不可少帶一毫始妙。否則,毛入喉中,無益轉有害矣。

郁李仁

郁李仁,味酸、苦,氣平,降也,陰中陽也,無毒。入肝、膽二經,去頭風之痛。又入脾,止鼻淵之涕。消浮腫,利小便,通關格,破血潤燥,又其余枝。雖非當施之品,實為解急之需也。

關格之癥,最難開關,郁李仁善入肝,以調逆氣,故能通達上下,不可不備也。

蓮子(藕花心)

蓮子,味甘澀,氣平、寒,無毒。入心、脾、肝、腎四臟,養神定志,能交君相二火,善止泄精,清心氣,去腰疼,禁痢疾。

花心,益腎,澀精,固髓。

藕,甘寒。主血多驗,治瘀血,逐散不凝,止吐衄溢妄行,破產后血積煩悶,解酒卻熱,治金瘡生肌。

按∶蓮子、花、藕,俱能益人,而蓮子之功尤勝。世人謂蓮子不宜食心,恐成卒暴霍亂。

不知蓮子去心用之,全無功效,其妙全在于心,不特只產后消渴也。蓮子之心,清心火,又清腎火。二火炎,則心腎不交。二火清,則心腎自合。去蓮心,而止用蓮肉,徒能養脾胃,而不益心腎矣。蓮子心單用入之于參、苓、 、術之中,治夢遺尤神,取其能交心腎也。故用蓮子斷不可去心,一去心,則神不能養,而志不能定,精泄不能止,而腰痛不能除矣。

或問蓮子清心湯,前人用之,未聞用心也。曰∶蓮子而不用心,此清心湯之所以不效也。

前人制方,未必不單用蓮心,歲久失傳,人不知用,致清心湯神效竟為無用之方。此鐸所以三嘆也。原世人用清心湯者,用蓮子心一錢以清心,未有不效應如響者矣。石蓮子,樹上者,不可入藥也。

芡實

芡實,味甘,氣平,無毒。入脾、腎二經。主濕痹,止腰膝疼痛,益精,令耳目聰明,強志補中,除暴疾,久食延齡益壽。視之若平常,用之大有利益??删沙?,而又可佐使者也。

其功全在補腎去濕。夫補腎之藥,大都潤澤者居多,潤澤則未免少濕矣。芡實補中去濕,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補神水,與諸補陰之藥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慮多投以增濕也。

或問芡實平平無奇,而子偏譽之為益精補中之藥,何也?曰∶芡實不特益精,且能澀精,補腎至妙藥也,子不信其功效乎?夫芡實與山藥并用,各為末,日日米飲調服,雖遺精至衰憊者,不旬日而精止神旺矣。至平之藥,而實有至奇之功,非世人所能測也。

或問芡實性實平淡,吾子譽其功用,不識益腎補精之外,更有何病可大用乎?曰∶芡實,無癥不可大用,而尤可大用者,開胃氣耳。胃氣大開,何病不藉之以得利。平而實奇,淡而無厭,殆芡實之謂乎。

或問芡實平淡無奇而益人,如若,何不日食之作飯乎?曰∶芡實雖不可作飯,然日用之固宜。我有一方,在家、作客,兩食之而咸宜。方用芡實二斤、山藥二斤、白糯米四斤、白糖一斤、花椒二兩,去核,各為末。每日白滾水沖調服一兩,最能開胃生精,并無夢遺之病,可服至百歲也。

或疑芡實但能止精,而不能益精,雖精止即是益精,而終不可謂精得芡實而生也,曰∶芡實豈但止精哉。夫遺精之病,必能補而后能止。使芡實不能益精,又何能止精。況芡實不但止精,而亦能生精也。去脾胃中之濕痰,即生腎中之真水。芡實益精,又何疑乎。

甘蔗(砂糖)

甘蔗,味甘,氣平,無毒。入脾、肺、大小腸。絞汁入藥,養脾和中,解酒毒,止渴,利大小腸,益氣,驅天行熱,定狂。

砂糖,殺疳蟲,潤肺,除寒熱,涼心。多食傷齒。二味糖,不可入諸藥中。唯蔗可用者,取其生氣以止熱,自易生津耳。

蔗漿,止渴,亦權宜之法,多飲又不相宜,恐過多生痰耳。

甘蔗,世人皆以為性熱,不敢多食。不知甘蔗甘平而兼微寒,能瀉火熱,潤燥之妙品也。

覆盆子

覆盆子,味甘,氣平、微熱,無毒。入五臟命門。拯 益氣,溫中補虛,續絕,安和五臟,悅澤肌膚,療中風發熱成驚。治腎傷精竭流滑,明目黑須,耐老輕身。男子久服輕身,女人多服結孕,益人不淺,而醫家只入于丸散之中,而不用于湯劑之內。誰知覆盆子用之湯劑,更效應如響,其功不亞于肉桂。且肉桂過熱,而覆盆子微熱,既無陽旺之虞,且有陰衰之益。雖不可全倚之為君,而實可大用之為臣,不可視為佐使之具也。

或疑覆盆子一味為末,酒送亦能興陽,非君藥乎?曰∶單味服之,終覺效輕。只可與陽微衰者,為助陽之湯,而不可與陽大衰者,為起陽之劑,蓋覆盆子必佐參、 ,而效乃大,必增以桂、附,而效乃弘,實可臣而不可君之品也。

或疑覆盆子亦可為君,而子必以為臣,然吾見古人有配二、三味而成功者,亦獨何歟?曰∶覆盆子遇補氣之藥,不可與人參爭雄;遇補血之藥,不可與當歸爭長;遇補精之藥,不可與熟地爭驅;遇補脾之藥,不可與白術爭勝。殆北面之賢臣,非南面之英主也。故輔佐贊襄,必能奏最以垂勛,而不能獨立建績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左云县| 青神县| 新蔡县| 扶绥县| 阿尔山市| 财经| 景德镇市| 和顺县| 潼南县| 台南市| 宜城市| 平邑县| 河源市| 广平县| 长乐市| 常熟市| 开封市| 南乐县| 澄迈县| 嘉峪关市| 沂南县| 永康市| 尼玛县| 株洲县| 辽中县| 穆棱市| 黄梅县| 若羌县| 田林县| 维西| 望谟县| 黎城县| 拉萨市| 汶上县| 天津市| 呼玛县| 沧源| 大方县| 大荔县| 防城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