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以三乘教外別傳心法曰祖道。飛山默子曰。非也。三乘所演唯一心。一心之法。教之本也。惡有心外而復有心哉。請試議之。拘尸那城如來既般涅槃。五百弟子失其所依。亦欲從而涅槃焉。時大迦葉前而道曰。未集法藏。勿涅槃也。姑命阿難。首集如來修陀羅。優婆離等集毗尼藏。已而自集阿毗曇藏。三藏所集。由迦葉始。故以其為初祖焉。迦葉曰。吾於今始報佛恩。五百弟子同其結集者。亦曰。嚮之所集法也。三世諸佛證菩提者。以此十方菩薩修解以此。唯此之法。佛佛共之。未聞其外別有一法初迦葉焉。迦葉次授於阿難。阿難授之商那和修。豈他邪。則所謂三藏法也。期佛道者依焉。依其為燈燭為衡石。事有疑焉。就而輕重之。理有昧焉。即而照了之。以之為戒。為定。為總持。為密嚴。六度以伸之。萬行以廣之。根力覺道三十七品。助而以發之。發而至之。於是乎。曰果。曰證。曰三賢。曰十聖。如是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最正覺。而曰無等等。其所由何哉。由乎教也。教焉者。修道之謂也。學聖人者不可離。離而為魔。為外。為邪說。富蘭那毗羅胝子。九十六種異見。交臂而生焉。如來甞謂阿難曰。我滅度後。多此群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商那和脩。將般涅槃。亦謂四祖優婆毱多曰。如來本生諸經。及毗尼等十七萬。汝其護之。無使魔外以相凌亂。後十世馬鳴之時。異道寖起。馬鳴辨之。乃宗楞伽方等之經。以著諸論。龍樹後馬鳴而生。晞馬鳴而起。其所著者倍之。所宗者。般若之經焉。若畏佛土等論。其百萬。未始一言為私發心。方等之旨在焉。淚滅嗣而為化提婆焉。羅睺羅焉。先後二十七世。流化益敷。於其教也。切切然不敢離。不敢外力以之。勉以思之。揭精奧以流通之。其已也。惟日猶不足。問其故。則曰。十地之聖。不敢離諸教。吾敢離而自足哉。授受之際。必曰。是三藏法。如來授之大迦葉。迦葉付之于阿難。綿糸展轉。以至於我。我今復以是法。用付於汝。汝其護之。夫所謂三藏者何。經律論也。其文浩而博。印之土具焉。達磨越數萬里。來于梁。別難險阻。不能有所具。獨以楞伽之經四卷。授之可(〔惠言〕)可曰。藉教悟宗。又曰。仁者依此修行。自得度世。自是可傳滿。滿傳那。那滿而下轉相傳授(可之下不言燦。而言滿益)。
當時大弘教座下。傳性宗者數百。開講之盛。燦不殆滿。故本傳以滿言之。夫所謂性宗則心宗也(心宗乃龍樹馬鳴諸祖口傳文等之旨是矣)。
晉昌杜昱以楞伽自宗之來。一經四譯。明夷于代。未有發揮。唯達磨禪師以為心鏡。遞而流行。護持不絕。當時記事者。歷以其事。附諸上載諸傳。誠欲後世言祖道者。無離經無畔聖無任。巧亂學者。千始心區區。後學入信之始。其心猶風輪。猶毛輪。毛輪易動。風輪易轉。轉而動之。其向無所依。或飄入於天魔。或失入于外道。拒魔外之所從。羅學之所修。唯教有辨焉。故教者。三十三世祖師入之道。五十一位菩薩成佛之根本。今要有嗣佛。嗣捨。佛教言心哉。蓋唐之季。去佛漸遠。宗習趣尚。乖異。南泉普願乘時習異。以蕩諸本。繇是別傳之說起焉。願既唱之於前。義玄宣[竺-二+金]之徒和於後。排挫經訓。詆訾聖賢。以為教者鬼薄焉。不克以兀。心狂悖馳。似務外道尼乾子法。非沙門釋子之言。有識者豈不為之痛心哉。若願輩像法之罪人。不嗜學。不知本。不足以語如來教。夫如來以三界九地輪顛倒所感者。唯一心。四生六趣波流出沒所變者。唯一識。識心之變無已。生滅之數無盡。以無盡之法。逗無盡之機。故其教也有權有實。有頓漸。而其旨也有遮有顯。有秘密之說。唯心也。遮顯之說非心也。可與顯之則顯焉。未可與顯則遮焉。其為秘密不發者。秘密焉。遮顯秘密。所以稱其機。任其器而有所授者也。先賢以如來覺場初會提河。未教間四十有九年。諸所說者至微。其所度者至眾。而小大去就。或開或合。權實半滿。夫甞一字以為心外法。惟法所被。唯機所適。若天若人。若四生六趣。萬億種類。善惡業報。無一不由其心者焉。故曰三界唯一心。萬法唯一識。學佛者。用是而則三乘之教。其端矣。孰以心外而有一法言之哉。心外言法界。在於佛道無聞焉。奈何浮漓輩。不窮深。不際遠。思。初祖迦葉所集者何法。龍樹馬鳴所述者何。己之剃落。從而所依者何師。師而所學者何教。而趣排諸賢詆諸聖。狂悖然自固瞢陋。開門庭。列挑牗。為鉤。為錐。為藏鋒。為挫[拖-也+(廾-〡+卜)]。以至庾辭。隱語譏詬。相攻唱。相持務之。以勝負機。巧為得失。勝負機巧。我之也。生滅之數是也。以生滅之數。為出離之而。將至于佛道。幾猶卻步而走。以望其前。不唯無所以。至是亦形勞。而跡背坑壍之陷隨之。即以佛道唯微。唯智乃和。同者導之。異者告之。告之而不省。故議之。議之者辨之也。辨之不敢私也。本平聖也。聖人之法乎經。經曰。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謬。非眾生咎。又曰。諸行人不能成就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皆由不屬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煑砂。要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於戲其悲哉。
摧顯有功。文曰。甚矣古禪之與今禪。名實相遼也。古之所謂禪者。藉教習禪者也。今之所謂禪者。離教說禪者也。說禪者。執其名而遺其實。習禪者。因其詮而得其旨。救今人矯詐之弊。復古聖精醇之道。珠公論辨。斯其至焉。近者大遼皇帝詔有詞。令義學沙門詮曉等。再定經錄。世所謂六祖壇經寶林傳等皆被焚。除其偽妄。條例則重修貞元續錄三卷中載之詳矣。有以見我佛付囑之心帝王弘護之志。而比世中國所行禪宗章句。多涉異端。此所以海東人師疑華夏無人。及見飛山高議。乃知有護法菩薩焉。昨奉王旨刊諸翠琰。而恐流通未廣。勒之方板。噫百世之下住持末法者。豈不賴珠公力乎 高麗王子僧統義天。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