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春豁達大度,善積善散,終其身不作一畝之宮。其至性俠烈有過人者。子日燝,貢生、通判;兆慶,貢士。貤封。兆慶子光地庚戌成進士,讀中秘書,人謂式榖之極云。
先春,樸庵五世孫也。豪邁施濟,真不愧乃祖風。
陳九府 崇善里人也,性孝友而敦詩書,訓兒孫,以六行篤親恤煢,言足重,行足欽,為善于鄉,足跡不履公庭。年七十有五。邑令每舉鄉賓,不受。子士云、曾孫命錫等,列于庠。
周思彥 龍興人,性慷慨而兼樸篤。晚學濟人術,嘗施藥,活人甚多。邑令林得蘭、學官鄭楚勛,額匾以贈。嗣后邑令屢重焉。
張有勝 新康里大坪人,圣行之裔孫。賦性孝友,年七十余,淳樸儒風。通學舉鄉賓者三,避名固辭,惟林泉是適。邑令關弘異高其行,署扁云“德重鄉閭”。子光猷、嗣琨均游泮。
王中夏 長泰里人。審知二十六世孫,邑庠儒之胞弟也。幼而穎異、篤學,屈于數奇,設教授徒。以孝友立身,以忠信誨人。淳雅足風,重于閭里。屢舉鄉賓不受,壽九十一。子團觀亦淳厚尚古,良醫濟人。今康熙十二年春,舉鄉賓。邑侯謝宸荃贈扁曰“江左清標”。
李夢植 感化里人。太史光龍之猶子也。四歲失怙,有至性,見母洪氏冰檗孤貞,輒哀愴動人。稍長,與伯、仲及季怡怡奉母,咸謂苦節之報。
夢植頗積腴,輕財好施,追祖旌義森懿跡。辛丑,海澨播遷,繼甲辰潦災,比歲大祲,流寓多煢瘁,夢植分給舉火,如是者數年。死不能葬者,施棺木以百計,且籍具姓名,追薦冥福,生死沾恩,豈望報哉。至若砌石梁大、小十余首,民不病涉。筑仄路以便行旅,蠲荒租以蘇貧佃,而更蓋祠廡,贖祀業,建覺亭、葺頹剎,尊祖敬神,尤種種播諸口碑。耆民僉舉善人,前令楊貞旌廬示獎。今令謝宸荃錫賓筵,贈扁曰“仙源碩望”輿論所推,鄙薄者或聞風而興乎。
徽閨
明
林玉修 何觀奴 詹 氏 李純香
林 氏 李玉真嫡媵 蔣 氏 黃大娘
林謝雙節暨許宗恬 黃氏二人 林 氏
黃愛玉 亡名氏一人 陳大娘 李 氏
葉坤隨 王氏二人 謝添娘 鐘 氏
徐 氏 謝 氏
林玉修 庠生詹琎妻也,琎卒,子清在襁褓,源方娠五月,琎父母憐玉修貧苦,諭使再醮,哀慟不已,曰:“有二度媳婦耶?”源后登第,事聞旌表。
何觀奴 陸大妻。十六,歸大。未幾,大卒,矢志持家,事姑教子。
詹 氏 楊魁杰妻,崇信里人。魁杰以溺死,詹年二十三,哭三日,得尸歸,葬如禮。姑憐其少,諷之重行,堅志不改,孀居五十余年終。
李純香 感化里人,晉江林泗妻。年十九,泗來贅其家,甫五旬,因歸省病劇,信至,純香徬徨終夜。明日,馳夫家,泗死矣,伏尸傍哭不絕聲,絕水漿者七日。姑強之,進少許。及卒哭,夜昏梳沐,更衣自縊。嘉靖十八年旌表。
林 氏 感化里人,李仲良妾。仲良妻無出,林生子則成,仲良及妻即繼歿。林無所依,姑攜幼子與仲良女婿鄭存忠同居。時年方少,因自割其鼻以全節。后則成洪武初薦舉人才。
李玉真 者李森女,晉江庠生王桓妻,而洪氏,玉真之媵也。桓卒,玉真年二十,所生二子燫、熺皆幼。未幾,燫復殤,玉真母諷之改志,玉真引刀自刎,洪氏趨前抱持之,遂從玉真守節撫孤,其后各年六十余卒。熺為學官,好禮淳厚,有名學士間,而二節久不得聞。鄉人為李氏易名曰“冰介”,洪氏曰“節介”。至萬歷二十三年得旌表。
蔣 氏 南安人,長泰里黃鷟妻。鷟家世單弱,蔣年二十二,未子,則薦妾于鷟以廣嗣續。佐鷟為義,施行于人,樹功于冥。亡何,生子大本,而妾亦生子大任,蔣均哺啜之。亡何,鷟歿,蔣又均教育之,遣大本入莆從林兆恩學,歸而問之,而并有悟為學之旨;而大任使習武事,卒從軍有功。其卒也,大本、大任欲以其節聞,輒抑之,有司亦莫之聞也。
黃大娘 黃鷟女也。妻詹鳳翔,年十八。翔善病,大娘事之甚謹。不五載,翔歿,娘年二十三,遺孕七月,對夫靈自矢曰:“所不死者冀一脈爾!”已,生男,貞靜撫孤。兄弟六人同居,絕不聞其聲,即妯娌罕覯面者。后子麟為邑庠,輒召誨之曰:“吾不死為汝,善自愛也。”
林 氏 黃代妻。適代未子,為置妾龔,生子琮而代卒,林時方二十有七。琮娶婦謝,生二子,琮又卒。謝氏遇劫賊,被執死之,時年二十有六。林撫孫睦族,捍衛外侮,有丈夫風。后其曾孫愿孝為邑庠生,又早卒。愿孝婦謝氏育其四歲男,又值嘉靖兵荒之季,拮據撫孤,冰檗終世,年八十余。人稱黃門三節。至曾孫龍標,娶許宗恬,標多病,宗恬妙年,即勸夫置妾林,生子師曾,甫三歲,標歿。亡何,林又歿。宗恬勵節秉家,愛師曾而教之,能不愧三節家聲者也。
黃 氏 晉江人,詹仰賢妻。年二十四,賢死,子洪岳方在襁褓,輒泣曰:“吾念殉夫,而忍棄孤?”勤儉操作,使其孤不隕先業而嚴課督之。入其門,內外昆曹以及臧獲,無有譁佚偷惰者。年八十余卒。洪岳亦有慈孝之行。
林氏妙青 永春大家女,感化里庠生李鏜妻也。笄歸百兩,棄華珥,椎髻薄飾,與鏜篝燈上讀下剌,不逾內閾。宗黨婦女咸欽之。年二十八,寇掠湖市,林氏驚遁,至溪畔,忽憶被中阿女,忙歸返走,至故處遇賊,以釵簪賄其魁,釋之,又喊至,林氏紿曰:“我家穴藏財寶,容回取賂。”賊聽之。林氏過黃石潭,深十仞余,奮躍沉死。三日出其尸水中,倚石僵立,手持鑰控如故。里人奇之。邑令上其事,以待題旌。郡人黃東崖、莊任公諸薦紳傳贊,詳家乘。氏四世孫日燝、兆慶以明經顯,五世孫光地現擢翰林編修。
黃愛玉 南安人,儒士林超南妻。年二十三,超南以赴省路沒,輿尸至,氏奔哭哀慟,親為櫛殮。時值倭警,舉家夜遁,氏對柩泣曰:“寇來,吾死柩前矣。”號哭達旦。卒哭,自縊房中;啟視,渾身布素包裹甚密。亦自設座焚香,委白袗布裙其上,預囑婢春鶯莫令男子近身。其就義合禮也如此。南安會元傅夏器挽詩,有“昭哉妻道大,年少汝獨膺。節義山岳重,軀命草芥輕。丈夫負名教,女子見精誠”之語。
亡名氏女 嘉靖四十一年,倭入安海大掠,男女被獲,故老云:“中有一婦,姿容甚盛,手牽一女,背負一兒。賊欲迫之,不從;恐之刃,不動也。賊怒,欲斬之,引頸受刃,罵不絕口。被擄之人,莫不嘆傷,惜乎不知何氏名也。”
陳大娘 永安人,謝弘子監生志禮之妻。陳無子,娶趙氏,育子懷邦。五月趙卒,大娘撫長之。志禮卒,陳年二十八,霜凜金堅,資糊口,庇風雨,莫敢睥睨者。令俞仲章有匾曰“光前裕后”,以壽終。子懷邦邑庠,舉鄉賓。令夏建寅匾曰“表正鄉閭”。孫有三,應鵬選貢,尚鵬、漢鵬俱入黌宮。閨訓義方,緝緝繩繩,寧特教子而已哉!殆節而賢者也。
葉坤隨 邑窮山女也。嫁許志超,年十九,為夫婦七月耳,志超病死。坤隨坐臥柩側不離次。越三日,焚香請告,剪發誓死,絕飲食者五日,姑勸而強之,飲米湯而已。或勸之曰:“婦誠自苦,顧我等居窮山中,幽遐僻昧,孰知而推揚之者?”隨曰:“盡吾心耳矣。”三七之旬,悉分簪珥于諸娣姒為永訣,諸娣姒悲不自勝,坤隨顏色如常,拜舅姑及夫之弟,自縊死。萬歷二十一年也,事聞旌表。
李 氏 感化里太史光龍胞姐,邑庠張問行妻。嫁一載,問行卒。氏哭慟骨立,五旬縊而從之。有旌表。
王 氏 儒士吳鳴明妻。年十六于歸,六載明卒,僅有遺孤鍾玉,甫四歲。矢志柏舟,操勵斧臂,守玉孤苦,節賽冰霜。后玉事王,克盡子職,內外咸稱。萬歷四十四年事聞,匾曰“貞孝足風”。古田訓導吳洪俊,即其孫也。
王 氏 南安人,依仁里陳耀聰妻。聰歿,氏年二十二,遺腹育一孤,矢志靡他。與伯氏吉宇共事翁姑,菽水益恭。伯亦念無異志,視侄猶子。翁甘泉壽九十,氏子肇昌與伯氏子庭桂并列邑庠。孫男有八,臥龍登武科,毓愷等游泮者三,一門團和,敦尚詩書,皆氏節孝之報。
謝添娘 永安里人,儒士謝弼卿妹,適教諭詹縉翰男庠生詹鹿鳴。夫死不欲生,念舅姑在堂,家產薄,雙親暮年無依,忍死守一子。子復死,守一孫。茹荼拮據,盡婦道以事舅姑。迨二老亡,經營襄葬,復葬其夫及子。祖宗忌祭,俱賴血食。邑令桂攀獎以匾額。年七十卒,殆節而賢者歟!
徐 氏 南安人,在坊林彬野之妻。野歿,徐年二十二,育一遺孤,紡績拮據。后孤殤,氏煢守終身不渝,里老呈詳明,攝篆令馮文伯匾其額云“豎倫培節。”
鐘 氏 在坊人,萬歷乙卯科孝廉林鳴盛之妻。自于歸克盡婦道。鳴盛登賢書,而氏勤儉不渝。未幾,夫歿哀毀,無子守節,且營積葬祭,以終其身。
謝 氏 永安里人,崇禎已卯科龔貞妻,邑廩生謝國守侄女。夫歿,盡喪禮,蔬水茹苦。至卒哭,從容就死,面不改色。邑侯施酬素率學博、縣尉躬奠,匾曰“夫賢婦節”。經詳兩院。郡人比部秦鍾震挽詩云:“玉樓君趣轡,魂夢案眉齊。粟璧灰生戀,貞冰破死迷。何悲黃鵠寡?休恨杜鵑啼!明詔方褒節,并垂青史題”。
皇清
洪 氏 殷 氏 黃 氏 吳 氏 連 氏
洪 氏 南安翁山人,感化里李蜚碧之妻。蜚碧性豪宕,承先產余不為家,饔飧悉洪氏辦治。姑耄而病,日必索冥楮蔬炙薦戶灶,氏勉供無怠。年二十余而寡,四雛一姑與身為六口,虛無斗儲,氏卒瘏取諸十指。織屨辟纑擔薪舁水,凡苦作一十五年,四雛始偉然釋母之憂。上世有掛逋倉粟,誅負者無寧歲,忍饑節縮,或傾筐授之。伍伯感其誠,不復至。平居詔諸子曰:“吾不能致汝等于學,景行祖德,烏在不可勉也?”今四子嶄然樹立,仲夢開能殺賊障鄉里,叔夢植,好行德布施,郡邑所重,上官爭禮之。宗人以洪氏為母師。
殷 氏 永安里人,在坊儒士柯仲之妻。嫁未逾年,仲歿。越七日,殷自縊,姑泣救之。邑亂,有材官朱姓者,強委禽,殷乃蓬跣衰服,號哭于縣庭。令徐騰鯨憫其貞,取橐金償解之。數日,遂經死。年二十有一。縣旌匾曰“柏舟再詠”。
黃 氏 在坊人,庠生彭元化弟元上之妻。年十九于歸,二十一歲孀居冰玉,事老姑能孝,處家人能敬。侄兆閬復殤,節守益勵,勤苦薄積,買地葬夫,通衢翕然共稱焉。
吳 氏 在坊人,廩生華緗侄女。嫁崇善里郡庠傅嘉祚,生一子三歲而祚歿。祚有老母,氏年十九,矢志謂人曰:“佘殉夫易耳,奈姑與子何?”乃婦姑子母相依為命,雖遭寇亂,而事老姑,營舅墳,葬祭無廢。教子作楫列邑庠,內外咸稱孝節云。
連 氏 新溪里人,翁懿宗妻,教諭日新侄女,年三十寡,守一子肇基,娶婦施五娘,二十八歲又寡,遺腹生一孫,長娶黃氏,生一曾孫,既而孫及曾孫繼殞,立嗣,三寡相守,葬四世墳,賴以血食。連氏六十九卒,施氏年七十余,里人嘆而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