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發企業管理——思想、方法、流程和工具
- 林銳 彭韌
- 725字
- 2019-01-01 18:02:05
1.8 衡量研發優劣的關鍵指標:質量、效率和成本
評價研發做得好不好,最重要的指標當然是研發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但遺憾的是,在研發過程中人們無法得知當前項目(或產品)究竟會產生多少經濟效益。
拿什么來衡量正在進行的研發工作做得好不好呢?
假設產品決策是正確的,如果開發團隊把產品做得又好、又快、又省錢,我們自然認為研發工作做得好。把口語“好、快、省”換成專業術語,就是“高質量、高效率、低成本”。
衡量企業研發工作優劣的關鍵指標是“質量、效率和成本”,企業研發管理的目標是“提高質量、提高效率并且降低成本”。
“質量、效率、成本”三者天然存在矛盾。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人們買東西的時候大多認可“質量越好、價格也就越高”,即高質量意味著高成本。再如俗話“慢工出細活”,言下之意若想獲得高質量,干活就比較慢,效率降低了。
古人云: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疤岣哔|量、提高效率并且降低成本”,猶如“魚、熊掌和美酒”三者兼得,談何容易!
物理學中有個富有哲學意義的熵增定律,大意是:復雜系統的各個成分自然趨向于混亂無序,越混亂越穩定。如果要打破混亂,建立秩序,就要賦予系統一定的力量或能量。
熵增定律也適合于人類社會。混亂是事物的最自然狀態,有秩序不是最自然的狀態。但是人們希望社會有秩序,所以要付出代價來建立制度,維持秩序。
如果企業沒有研發管理,那么研發機構最自然的狀態是“質量越來越差、效率越來越低、成本越來越高”,即最大程度的混亂。這樣的情況顯然不是人們希望的,所以研發機構必須尋求能夠改變混亂狀況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正確的方法”加“堅強的執行力”。
我們只有充分理解“質量、效率和成本”和企業效益之間的關系,才能找到正確的方法來提高質量、效率并且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