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居室部(4)

  • 閑情偶寄
  • 李漁
  • 2815字
  • 2015-10-08 15:37:01

冊頁匾

用方板四塊,尺寸相同,其后以木綰之。斷而使續,勢取乎曲,然勿太曲。邊畫錦紋,亦像裝潢之色。止用筆畫,勿用刀鐫,鐫者粗略,反不似筆墨精工;且和油入漆,著色為難,不若畫色之可深可淺,隨取隨得也。字則必用剞劂。各有所宜,混施不可。

虛白匾

“虛室生白”,古語也。且無事不妙于虛,實則板矣。用薄板之堅者,貼字于上,鏤而空之,若制糖食果餡之木印。務使二面相通,纖毫無障。其無字處,堅以灰布,漆以退光。俟既成后,貼潔白綿紙一層于字后。木則黑而無澤,字則白而有光,既取玲瓏,又類墨刻,有匾之名,去其跡矣。但此匾不宜混用,擇房舍之內暗外明者置之。若屋后有光,則先穴通其屋,以之向外,不則置于入門之處,使正面向內。從來屋高門矮,必增橫板一塊于門之上。以此代板,誰曰不佳?

石光匾

即“虛白”一種,同實而異名。用于磊石成山之地,擇山石偶斷外,以此續之。亦用薄板一塊,鏤字既成,用漆涂染,與山同色,勿使稍異。其字旁凡有隙地,即以小石補之,粘以生漆,勿使見板。至板之四圍,亦用石補,與山石合成一片,無使有襞襤之痕,竟似石上留題,為后人鑿穿以存其跡者。字后若無障礙,則使通天,不則亦貼綿紙,取光明而塞障礙。

秋葉匾

御溝題紅,千古佳事;取以制匾,亦覺有情。但制紅葉與制綠蕉有異:蕉葉可大,紅葉宜小;匾取其橫,聯妙在直。是亦不可不知也。

山石第五

幽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致身巖下,與木石居,故以一卷代山,一勺代水,所謂無聊之極思也。然能變城市為山林,招飛來峰使居平地,自是神仙妙術,假手于人以示奇者也,不得以小技目之。且磊石成山,另是一種學問,別是一番智巧。盡有丘壑填胸、煙云繞筆之韻士,命之畫水題山,頃刻千巖萬壑,及倩磊齋頭片石,其技立窮,似向盲人問道者。故從來疊山名手,俱非能詩善繪之人。見其隨舉一石,顛倒置之,無不蒼古成文,紆回入畫,此正造物之巧于示奇也。譬之扶乩召仙,所題之詩與所判之字,隨手便成法帖,落筆盡是佳詞,詢之召仙術士,尚有不明其義者。若出自工書善詠之手,焉知不自人心捏造?妙在不善詠者使詠,不工書者命書,然后知運動機關,全由神力。其疊山磊石,不用文人韻士,而偏令此輩擅長者,其理亦若是也。然造物鬼神之技,亦有工拙雅俗之分,以主人之去取為去取。主人雅而喜工,則工且雅者至矣;主人俗而容拙,則拙而俗者來矣。有費累萬金錢,而使山不成山、石不成石者,亦是造物鬼神作崇,為之摹神寫像,以肖其為人也。一花一石,位置得宜,主人神情已見乎此矣,奚俟察言觀貌,而后識別其人哉?

大山

山之小者易工,大者難好。予遨游一生,遍覽名園,從未見有盈畝累丈之山,能無補綴穿鑿之痕,遙望與真山無異者。猶之文章一道,結構全體難,敷陳零段易。唐宋八大家之文,全以氣魄勝人,不必句櫛字篦,一望而知為名作。以其先有成局,而后修飾詞華,故粗覽細觀同一致也。若夫間架未立,才自筆生,由前幅而生中幅,由中幅而生后幅,是謂以文作文,亦是水到渠成之妙境;然但可近視,不耐遠觀,遠觀則襞襤縫紉之痕出矣。書畫之理亦然。名流墨跡,懸在中堂,隔尋丈而觀之,不知何者為山,何者為水,何處是亭臺樹木,即字之筆畫杳不能辨,而只覽全幅規模,便足令人稱許。何也?氣魄勝人,而全體章法之不謬也。至于累石成山之法,大半皆無成局,猶之以文作文,逐段滋生者耳。名手亦然,矧庸匠乎?然則欲累巨石者,將如何而可?必俟唐宋諸大家復出,以八斗才人,變為五丁力士,而后可使運斤乎?抑分一座大山為數十座小山,窮年俯視,以藏其拙乎?曰:不難。用以土代石之法,既減人工,又省物力,且有天然委曲之妙。混假山于真山之中,使人不能辨者,其法莫妙于此。累高廣之山,全用碎石,則如百衲僧衣,求一無縫處而不得,此其所以不耐觀也。以土間之,則可泯然無跡,且便于種樹。樹根盤固,與石比堅,且樹大葉繁,混然一色,不辨其為誰石誰土。立于真山左右,有能辨為積累而成者乎?此法不論石多石少,亦不必定求土石相半,土多則是土山帶石,石多則是石山帶土。土石二物原不相離,石山離土,則草木不生,是童山矣。

小山

小山亦不可無土,但以石作主,而土附之。土之不可勝石者,以石可壁立,而土則易崩,必仗石為藩籬故也。外石內土,此從來不易之法。

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謂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瓏,所謂漏也;壁立當空,孤峙無倚,所謂瘦也。然透、瘦二字在在宜然,漏則不應太甚。若處處有眼,則似窯內燒成之瓦器,有尺寸限在其中,一隙不容偶閉者矣。塞極而通,偶然一見,始與石性相符。

瘦小之山,全要頂寬麓窄,根腳一大,雖有美狀,不足觀矣。

石眼忌圓,即有生成之圓者,亦粘碎石于旁,使有棱角,以避混全之體。

石紋石色取其相同,如粗紋與粗紋當并一處,細紋與細紋宜在一方,紫碧青紅,各以類聚是也。然分別太甚,至其相懸接壤處,反覺異同,不若隨取隨得,變化從心之為便。至于石性,則不可不依;拂其性而用之,非止不耐觀,且難持久。石性維何?斜正縱橫之理路是也。

石壁

假山之好,人有同心;獨不知為峭壁,是可謂葉公之好龍矣。山之為地,非寬不可;壁則挺然直上,有如勁竹孤桐,齋頭但有隙地,皆可為之。且山形曲折,取勢為難,手筆稍庸,便貽大方之誚。壁則無他奇巧,其勢有若累墻,但稍稍紆回出入之,其體嶙峋,仰觀如削,便與窮崖絕壑無異。且山之與壁,其勢相因,又可并行而不悖者。凡累石之家,正面為山,背面皆可作壁。匪特前斜后直,物理皆然,如椅榻舟車之類;即山之本性亦復如是,逶迤其前者,未有不嶄絕其后,故峭壁之設,誠不可已。但壁后忌作平原,令人一覽而盡。須有一物焉蔽之,使座客仰觀不能窮其顛末,斯有萬丈懸巖之勢,而絕壁之名為不虛矣。蔽之者維何?曰:非亭即屋。或面壁而居,或負墻而立,但使目與檐齊,不見石丈人之脫巾露頂,則盡致矣。

石壁不定在山后,或左或右,無一不可,但取其地勢相宜。或原有亭屋,而以此壁代照墻,亦甚便也。

石洞

假山無論大小,其中皆可作洞。洞亦不必求寬,寬則藉以坐人。如其太小,不能容膝,則以他屋聯之,屋中亦置小石數塊,與此洞若斷若連,是使屋與洞混而為一,雖居屋中,與坐洞中無異矣。洞中宜空少許,貯水其中而故作漏隙,使涓滴之聲從上而下,旦夕皆然。置身其中者,有不六月寒生,而謂真居幽谷者,吾不信也。

零星小石

貧士之家,有好石之心而無其力者,不必定作假山。一卷特立,安置有情,時時坐臥其旁,即可慰泉石膏肓之癖。若謂如拳之石亦須錢買,則此物亦能效用于人,豈徒為觀瞻而設?使其平而可坐,則與椅榻同功;使其斜而可倚,則與欄桿并力;使其肩背稍平,可置香爐茗具,則又可代幾案。花前月下,有此待人,又不妨于露處,則省他物運動之勞,使得久而不壞,名雖石也,而實則器矣。且搗衣之砧,同一石也,需之不惜其費;石雖無用,獨不可作搗衣之砧乎?王子猷勸人種竹,予復勸人立石;有此君不可無此丈。同一不急之務,而好為是諄諄者,以人之一生,他病可有,俗不可有;得此二物,便可當醫,與施藥餌濟人,同一婆心之自發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开化县| 同德县| 肇庆市| 无锡市| 江油市| 沂水县| 盐源县| 荣成市| 香格里拉县| 吴旗县| 拉孜县| 浦城县| 神木县| 威信县| 寻乌县| 平安县| 东光县| 永修县| 六枝特区| 江源县| 科尔| 根河市| 邮箱| 靖安县| 金溪县| 霍山县| 长沙县| 措美县| 鄂尔多斯市| 班戈县| 抚松县| 葫芦岛市| 澄城县| 正宁县| 成安县| 彭阳县| 西藏| 同德县| 望都县| 乌拉特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