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自崇禎十二年后,即開始搜集史籍、實錄、方志及奏疏、文集中有關國計民生的資料,并對其中所載山川要塞、風土民情作實地考察,以正得失。約于康熙初年編定成書,后又不斷增改,終未定稿。
該書先敘輿地山川總論,次敘南北直隸、十三布政使司。除記載輿地沿革外,所載賦役、屯墾、水利、漕運等資料相當豐富,是研究明代社會政治經濟的重要史籍。原稿為清代藏書家黃丕烈收藏,分34冊,其中佚失第14冊。現通行商...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顧炎武自崇禎十二年后,即開始搜集史籍、實錄、方志及奏疏、文集中有關國計民生的資料,并對其中所載山川要塞、風土民情作實地考察,以正得失。約于康熙初年編定成書,后又不斷增改,終未定稿。
該書先敘輿地山川總論,次敘南北直隸、十三布政使司。除記載輿地沿革外,所載賦役、屯墾、水利、漕運等資料相當豐富,是研究明代社會政治經濟的重要史籍。原稿為清代藏書家黃丕烈收藏,分34冊,其中佚失第14冊。現通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