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自20世紀中葉以來,世界經濟出現全球化趨勢。全球化進一步推動了生產技術的進步,使得信息的獲取和處理成為當今世界基本的經濟和社會活動。信息技術迅速滲透到各個領域,已成為繼土地、資金和勞動等生產要素之后的又一重要資源要素。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所形成的外部壓力,使企業所面臨的生存環境和競爭規則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一方面,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為企業帶來了更高效的生產和管理手段,實現了更高的靈活性和更快的反應能力,并有可能參與全球分工獲得新的商業機會;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加快了經濟運行節奏,使得企業面臨著更為激烈的外部競爭和日益上升的組織內部調整和轉型的壓力。在這種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形勢下,企業只有正確理解信息技術、信息系統與組織、管理之間的關系,才能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使之成為改善管理,提升效率,獲取競爭優勢的促進因素和有效手段。

企業的信息化經過多年的發展,業務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從早期單個部門零散的辦公、業務自動化發展到企業各個運作環節的全面整合以及供應鏈各環節的整合。企業IT應用水平的層次也不斷提升,從業務管理發展到運營管理,進而又發展到知識管理和戰略管理。范圍和層次的提升使得信息技術與信息系統對企業的影響越來越全面和深刻,對管理的沖擊也越來越大,與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相關的管理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復雜。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管理信息系統、制造資源計劃、企業資源計劃、計算機集成制造、辦公自動化、決策支持系統、工作流管理系統和經理信息系統等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各類管理系統得到了廣大企業的認可和推崇。

中國加入WTO后,國內企業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迫切需要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和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其中,企業信息化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對于提高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企業和國際接軌的重要途徑。我國政府已經意識到,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發展道路,是促進經濟發展、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舉措。中國企業信息化盡管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并形成中國特色。目前,中國大、中型企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日益廣泛和深入,信息技術逐步成為企業業務與管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許多中、小型企業也不斷積累信息化實踐經驗。

企業的廣泛需求,也引起了學術界的研究興趣。IT應用,在國外常稱為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IT/IS)信息技術(IT)指的是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采集、存儲、傳輸和處理技術;信息系統(IS)則指基于信息技術手段,實現組織運作和發展過程中管理所需的信息采集、存儲、傳輸和處理功能的應用系統。早期在行為應用層面研究中未明確對二者加以嚴格的區分,因此相關文獻存在IT、IS或IT/IS多種表達。,早期也稱管理信息系統(MIS),是融合了計算機科學、管理學、經濟學以及行為科學等領域的交叉性綜合學科,相關研究也在信息處理技術、信息系統工程方法以及信息系統管理、效益和行為等多個方向上展開。IT應用研究多源自三種不同的學術背景:技術、經濟和管理。技術性研究,一般從技術視角看企業需求,立足于信息系統需求、分析、設計和實現,構建新的功能和應用場景,這對于拓寬企業視野,推動技術創新應用,有著積極的作用;經濟性研究,主要從效益角度出發,研究IT成本和收益的問題,包括IT投入產出研究、生產率悖論的爭論和IT資產等,這些研究著眼于幫助企業在IT項目的決策上提供參考,有助于回答IT投入值不值的問題和IT投入能不能有效轉換并提高績效的問題;管理性研究則更加豐富,包括:規劃階段的企業信息系統規劃、戰略匹配、系統造型等研究,系統實施階段的關鍵成功因素(CSFs)、信息技術采納(TAM)、業務流程管理(BPM)等研究,以及系統運行階段的IT管理、IT治理、IT能力、IT成熟度和IT服務標準等研究。IT/IS管理及行為層面上應用研究的杰出代表是1967年創立并興起的明尼蘇達學派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會計學系教授G. B. Davis于1967年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管理信息系統學科的博士學位課程,標志著當代管理信息系統領域最重要的學術流派——明尼蘇達學派的誕生。目前,世界上最具權威的MIS學術刊物及國際會議多數是由明尼蘇達大學流派的教授主持或管理。。在該學派推動下,在隨后的幾十年內,IT/IS行為研究在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得IT/IS成為一個體系完備、交流活躍、不斷創新的新興學科。

管理類研究主要是探討企業該怎么做的問題,IT應用領域同樣如此。但這個問題非常復雜,涉及的屬性和因素繁多,且大多概念尚未明晰,概念之間的關系也缺乏充分探討,以至于難以充分回答企業IT應用應怎么做的問題。對于這一問題,有三類研究工作從各自視角展開,取得了許多有益的成果,但也形成了新的研究空間:首先,IT應用評價模型試圖通過評測幫助企業了解自身狀況,發現不足和需要改進之處,進而通過劃分不同等級明確下一步發展和努力方向,但眾多評價模型之間的優劣比較和選擇卻可能成為新的問題;其次,IT應用階段研究歸納IT應用成長階段規律性特征對企業有所指導,進而需要根據考察屬性以明確企業IT應用所屬階段,但經驗總結性定性研究往往難以細化和深入,以現象歸納為主的經驗總結式方法,難以把握事物本質;最后,IT應用關鍵影響因素研究探求影響IT應用的成因和作用點,進而幫助實現管理和控制企業IT應用發展。但不同研究在概念上存在交叉和重疊的情況,而且缺乏系統性和結構性的關鍵影響因素作用機制分析和構建,容易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誤區。

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新的研究思路和視角。不能單純從靜態評價的角度觀察當前IT應用的狀態,應系統地觀察IT應用動態成長的過程。所謂系統性,是指企業IT應用與各種影響因素之間有著相互聯系和作用,需要從整體上,系統地觀察。這樣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成因。所謂動態成長,即IT應用成長在從低水平向高水平發展提升的過程中,隨條件變化或因素影響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發展路徑。如果了解這個過程就可以更好地根據當前狀況預測接下來的發展特點和趨勢,而對癥下藥。更加理想的狀況是:如果可以模擬這個過程,并可調節不同控制手段(關鍵影響因素的不同組合)的模擬效果,則有助于找到更可行的應對措施或解決方案,回答IT應用管理怎么做的問題。

社會學鼻祖、實證主義社會學的創始人孔德將社會學分為社會靜態學和社會動態學兩部分。他認為社會靜態學研究的是社會存在狀態,它從社會的橫截面靜態地考察人類社會的結構和制度,尋找確立和維護人類社會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則,類似于解剖學中的組織;社會動態學研究的是社會的變遷過程,它從社會縱的方面動態地研究社會的變遷與進化,類似于生物學中的生命定律。秩序是基礎,進步是目標;進步是秩序的延伸,這是孔德最基本的社會思想之一。借鑒孔德的這一思想,觀察組織層面的企業IT應用,其作為企業運營發展的支持平臺,具有過程和狀態的雙重特征,既可以從靜態的角度去觀察和評價企業IT應用的狀態,也可以從動態的角度去考量企業IT應用的進步,研究企業IT應用的發展和演進。

本書以肖靜華(2007)提出的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理論和方法為基礎,延續將企業IT應用水平作為企業信息化水平的學術傳統,從系統動力理論和方法視角,聚焦于企業IT應用水平的提升路徑。在理論和實踐中均具有積極的意義。

在理論上,首先將IT應用評價模型、IT應用關鍵影響因素和IT應用階段研究的特點有機地整合起來。選取合適的IT應用評價模型達到對企業IT應用狀態的有效量化和記錄。提煉合適的管理關鍵影響因素,不僅關注IT應用水平本身,還從IT應用水平與關鍵影響因素組成的更高系統層次,考察IT應用的成長和關鍵影響因素的相互作用機制,既有助于促進IT應用評價模型研究增值,又有助于推動IT應用關鍵影響因素從靜態研究向動態發展,還將推進IT應用階段研究深化成更細致的路徑研究。其次,采用系統動力學方法,可以更加貼切地展現IT應用水平與關鍵影響因素相互影響、循環促進和動態演進的特點,有助于更細致、準確把握該系統的發展規律。這不同于管理類常見統計或實證方法,主要是從顯示特征上找出共同規律,而探索事物本身內在的作用機制,并通過外在表現與現實的一致性檢驗對內在規律認知的合理性。最后,未來將有望過渡到IT應用水平全過程管理研究,為形成更切實可行的IT應用管理應對方案提供理論支持,為企業管理理論增加新的內容。

實踐上,通過構建企業IT應用水平提升路徑系統動力學模型,有助于企業更好地了解自身IT應用狀況和問題,并明確改進方向,也有助于增強企業IT應用過程中的位置感和方向感,從而提升企業IT應用的能力和信心。通過IT應用水平的測量,使企業了解目前IT應用的狀況和等級。通過動力學機制分析以及企業IT應用提升路徑的模擬和預測,使企業了解狀態成因和改進方向。因此,對于企業更好地使用IT和發揮IT效益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本書獲得下列基金或項目支持或資助: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資助項目(批準號:08AJY038)、中山大學“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中山大學“985二期”建設項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本書的完成過程得到很多人的幫助,在此表示感謝!首先要感謝博士階段的導師——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謝康教授給予我的支持和幫助、鞭策和教導。肖靜華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企業IT應用水平的概念和測量指標體系是本書的重要基礎,其前期工作留下來的調研問卷是本書研究實證數據的主體,在研究過程中也得到她的很多啟發。彭建平在學術上的探討與精神鼓勵,令我產生更多的研究思想和動力。在研究過程中也得到王帆、王茜、田宇、石鳳波、石寧、李旲、遲嘉昱、徐東升、曹宏鐸和黃林軍等多位老師的指導,在此一并表示感謝。感謝國際系統動力學中國分會主席、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教授王其藩老師,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黃熾森老師,IBM美國研究中心凌棕博士,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劉靜艷老師,復旦大學副教授李旭老師。他們的指點令我受益匪淺。感謝眾多企業界的朋友,感謝他們的熱情接待,耐心介紹、大力支持。

作者

2010年6月于中山大學康樂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滁州市| 无极县| 甘洛县| 家居| 昭通市| 柯坪县| 敦化市| 沙河市| 桂阳县| 客服| 白银市| 思茅市| 永定县| 马尔康县| 南丰县| 纳雍县| 永昌县| 南丹县| 吉首市| 全州县| 潜江市| 钟祥市| 香港 | 宁远县| 三穗县| 滦南县| 镇坪县| 响水县| 紫阳县| 灌云县| 扎囊县| 青冈县| 永仁县| 平顺县| 新蔡县| 阜城县| 临湘市| 玉田县| 樟树市|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