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孫sūn

【歷代名人】

孫武:春秋末期偉大軍事家,山東淄博人。應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編撰成《孫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名言。

孫臏: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山東陽谷人,孫武的后裔。著有《孫臏兵法》。

孫權:字仲謀,浙江富陽人。三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具有雄才大略,驍勇無比,后人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說。

孫炎:樂安(今山東省博興)人,三國時期經學家、訓詁學家,著有《爾雅音義》。

孫綽:太原中都(今山西省平遙西北)人,東晉文學家,玄言詩的代表作家。

孫叔敖:春秋時楚國人,輔佐莊王稱霸,功績顯著。主持修建了我國古代最早的水利工程,對當時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相當作用。

孫安祖:清河漳南(今河北省故城)人,隋末農民起義領袖,與竇建德同舉義旗,聚眾入高雞泊(今河北省故城西南),自稱將軍。

孫思邈:唐代著名的醫學家,陜西耀縣人。著有《千金藥方》、《千金翼方》,后人尊為藥王。

孫過庭:吳郡(今江蘇省蘇州)人,唐代杰出的書法家和書法評論家。今存其所撰《書譜》卷上,是一部書文并茂的書法理論著作。

孫云球:江蘇省吳江人,明清時眼鏡制造專家。著有《鏡史》,另外,孫云球還創制了七十余種光學儀器。

孫毓汶:清代山東省濟寧人,曾任總理各國事務,刑部、兵部尚書等職。

孫奇逢:清初儒學名士,河北省人。與李喁、黃宗羲齊名,并稱“清初三大儒”。著有《理學宗傳》、《夏峰先生集》等。

孫詒讓:浙江省瑞安人,清代著名經學家、文學家,著有《墨子間詁》、《契文舉例》、《周禮政要》、《光緒瑞安縣志》等書。

孫星衍:江蘇陽湖(今江蘇武進)人,清代著名經學家、金石學家、校勘學家,被袁枚稱為“天下奇才”。

孫中山:我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先行者、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中華民國的創始人,廣東香山人。1905年在日本組織中國同盟會,被推舉為總理,提出三民主義學說。1911年武昌起義后,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后在中共的幫助下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1925年在北京病逝,遺著編為《中山全書》。

【姓氏溯源】

孫姓有六個來源:一是出于羋姓,楚國令尹孫叔敖的后代即為此支。二是出自姬姓,為衛國國君康叔的后代。三是出自媯姓。四是出自子姓。五是外姓改孫姓。六是他族改姓。

孫姓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姓。在北宋初年編撰的《百家姓》里,趙錢孫李,孫姓排在第三位。

孫姓最主要的起源有三種。第一種是出自姬姓,周文王的第八個兒子姬叔被封于康,周成王時,被改封到衛,史稱衛康叔。衛康叔的第八世孫衛武公,有一個兒子叫惠孫?;輰O的孫子武仲,為紀念祖父,就以祖父的字作為自己的姓,因此姓孫。

第二種是出自羋姓,是孫叔敖的后代。孫叔敖名敖,字孫叔,因為他在擔任楚國令尹的時候,政績顯著,他的后代就以他的字作為自己的姓,有因為楚國祖先季連姓羋,所以說孫姓出自羋姓。

第三種是出自媯姓,是齊國田完之后。田完是陳厲公的兒子,因為避難而到齊國,他的兒子田書,因為作戰有功,被齊景公賜姓為孫,因為陳姓出自媯姓,所以這支孫姓也出自媯姓。

孫書的孫子孫武,因為齊國發生內亂,逃到吳國,并做了將軍,他的后代因此而成為大族。到孫武的第二十二代孫孫權,于222年在江東建業建立吳國,是孫姓的影響達到頂峰。到唐代,孫姓又兩次向福建移民,明朝時進入廣東。孫姓的主要聚居地有:太原、樂安、東莞、吳郡、富陽、清河、洛陽、涉郡、清州、昌黎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江| 肃南| 新干县| 浦北县| 二手房| 星子县| 梧州市| 涪陵区| 楚雄市| 临朐县| 文登市| 宝坻区| 定陶县| 西畴县| 保定市| 宁明县| 虎林市| 通海县| 胶南市| 凯里市| 塔河县| 陕西省| 夏津县| 申扎县| 抚宁县| 唐山市| 南丰县| 洛川县| 报价| 应城市| 南康市| 呼伦贝尔市| 温宿县| 房山区| 疏附县| 固原市| 玉门市| 施甸县| 拉孜县| 清远市| 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