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蔡順的母親去世了。在蔡順最悲痛的時候,偏偏禍不單行,鄰家發生了火災,眼看烈火順著風勢燒過來,就要燒到安放靈樞的房間了。情急之下,蔡順抱著靈框嚎啕大哭,哭聲凄切,震人魂魄。
火越來越近了,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風勢突然一轉,火苗竟然越過蔡順家,竄到別處去了。人們都說:“這是蔡順至誠的孝心感動了天地與火神。”
母親生前最怕打雷,因此每到雷雨交加之時,蔡順都會跑到母親墓前,抱著墓碑哭泣著說:“母親不要害怕,孩兒就在您身邊。”他一片摯情,就像母親還活著似的。
心得·啟迪
人生百行孝為先,父母深恩必該報。我們不妨借鑒一下古人的事跡,好好孝敬我們的父母:在世時悉心照料,去世后,要把上一代留下來的優良傳統繼承和發揚下去,這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
菲菲就這樣變壞了
菲菲聰明、可愛、單純,有一次玩球時,不小心將墻上掛著的一個塑像打了下來,摔成了幾塊。那可是媽媽最喜歡的東西呀。菲菲知道做錯了事。媽媽一回來,她就連忙跑過去告訴媽媽。不料,原以為說出實情便會得到原諒的菲菲,竟被狠狠地罵了一頓,媽媽還罰她晚上不許看動畫片。后來,菲菲又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她馬上想起了上次的教訓,于是就告訴媽媽,花瓶是被風吹的。這次媽媽沒罵她,菲菲心里直偷著樂。
就這樣,菲菲漸漸學會了說謊。她的小腦袋瓜兒里形成了這樣的意識:說真話會導致懲罰,而說謊話卻能不挨罵。這位不辨真偽的媽媽,使孩子白紙一樣的單純變得不再那么純潔。
心得·啟迪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千萬不要這樣教育孩子,這樣會使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走下坡路。而是應該發現和贊美孩子的閃光點,幫助孩子發揮優點、改正缺點,逐步完善人格,進而提高他們認識事物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一份報紙
從一個飯局上下來時已是晚上9點多鐘了,頭昏得厲害,又沒有出租車,我只好順著公園邊上的環形路,高一腳淺一腳地往家去。走到一棵樹下,一個影子忽然從樹根下站起來,嚇了我一跳。
借著路邊的燈光,睜著蒙朧的眼睛看了看:是個女孩,10來歲的樣子。我清了清嗓子,鎮定一下情緒,正準備走,那孩子在我身后喊:
“叔叔,叔叔,你等一等。”
我停下腳步,回過頭來。
“叔叔,你能不能幫我在那個報亭買張報紙?”
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前方50米的地方果然有個報亭。
“買報紙?”我有些詫異。
“嗯,買張《××晚報》。”孩子邊說邊將一枚硬幣放在我的掌心。
我更奇怪了,心想:你怎么自己不去呢?但我沒說出口。天這么黑,我一個大人,對孩子的這一點兒小要求都不能不滿足嗎?拿著錢,我就過去了,將1元錢遞給那個婦女,取了報紙,轉身往回走。
那個孩子還是站在樹底下。“你怎么站在樹底下呢?”我問。
“我怕被我媽媽看到了。
“你媽媽?你媽媽在哪?”
“就是那個賣報紙的人。”
我的酒醒了大半。“你怎么從你媽媽那兒買報紙呢?”我怔怔地看著小女孩問。
小女孩低頭摩挲著手上的報紙,說:“我晚上給她送飯時,她還剩下一張報紙,說不賣掉,明天就沒有人買了。我在這里等她一個小時了,她肯定賣不掉了。”
我看著小女孩,嘴上說不出話來……這時候,她的媽媽已在打烊了。小女孩把報紙往我手里一塞,“叔叔,給你看吧。我回家了。”說完,她從樹底下跑開了。
心得·啟迪
這是一顆晶瑩的心,是一份無言的愛。小女孩對媽媽的關心體貼令人唏噓感嘆。
母親的責任
幾年前的一天,我正在超級市場的玩具柜臺上忙著接待顧客。大廳里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這時,一位30多歲的女人走了過來,身后跟著一個大約7歲的小男孩,模樣像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
這位女士用懇求的語氣對我說:“小姐,您能抽點時間聽一聽我兒子說的話嗎?”
我立即走出柜臺,蹲下來問小男孩有什么事。只見他的小嘴緊閉著,兩眼盯著鞋子,一雙小手在輕輕地發抖——他手里拿著一個當時深受兒童喜愛的“機器人”玩具,這種玩具正是在我的柜臺上展銷的。
“快點說!小姐沒有閑工夫等你,你快點說!”他的母親聲色俱厲地呵斥道。
突然間,氣氛變得緊張起來,母親氣得直掉眼淚,男孩也哭了起來。我頓時感覺到,可能發生了什么要緊的事情,自己必須耐心地聽完這個孩子要說出什么話。這或許與母子倆都有著切身的利害關系,甚至可能比這還要重要,重要得將會影響這個小男孩的生活和成長……
過了幾分鐘,在我耐心、親切的詢問下,小男孩好不容易才結結巴巴地說:“小……姐,我沒……沒想……拿走,還……還想……送回來,對……不不……起。”他邊說邊把那個裝在皺皺巴巴的包裝盒里的“機器人”玩具遞了過來。
我終于弄懂了是怎么一回事,接過了“機器人”玩具,并微笑著用手撫摸著小男孩的頭。這時,小男孩的母親才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并要我把玩具部的經理請來,她得把這件事情講清楚,還要賠禮道歉。
這位母親對自己孩子偷拿玩具的做法,使我很受感動,我深深體會到一位母親的高尚情操對孩子的影響,也更理解了她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的高度重視和強烈的責任心,因為,這就是真正的母愛!我有些激動地說:
“大姐,不必了,這個玩具我收回就行了,讓這件事成為您、我,還有孩子咱們三個人的共同秘密吧!既然孩子明白了,也知道自己錯了,這就夠了。”
一晃幾年了,那位女士離去前幾次向我鞠躬致歉的身影,至今經常在我眼前閃現。
心得·啟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讓孩子健康成長,不僅是生理上的,更是品德上的,只有身心健康,父母才可以說是履行了自己的責任。在孩子的內心世界里,誠實是第一要素,一個從小就不誠實、不敢承認錯誤的孩子,很難讓人對他們長大以后放心。這位母親的做法是很值得提倡的。
母愛不朽
母愛偉大,母愛不朽。當生命被死神驟然逼近時,母愛顯出感天動地的無私奉獻!
1976年唐山大地震,幾十萬活潑的生命,隨著房屋的轟然倒塌,霎時歸為沉寂。在緊張搶險清理廢墟的過程當中,人們發現了許多震撼人心的情景:許多年輕的母親,都把孩子緊緊護在懷中,母與子,僵硬為輝煌的雕塑。不難想象在那天崩地裂的一瞬間,母親們最先想到的是孩子,幾乎在同一時間,用同一方式,以自己的血肉之軀來保護小生命,想抵擋死神的打擊。孩子們在母親的懷里永遠閉上了眼睛:母親們各個磚石壓身,然而,她們懷中的孩子的身體卻毫發未傷!年輕的母親們的生命隨著時間的大幕漸淡漸遠,但這種姿勢,已凝固成永遠的感動,與日月爭輝。
一次飛機失事,從3千米高空墜落。一位年輕的母親,緊緊抱住自己的孩子,從白云里掉下來,先跌在樹枝上,又躍入草叢中,全機人遇難,唯獨母子倆一息尚存。到醫院緊急搶救,母親昏迷不醒,但總有一息不斷。奇跡發生了,隔壁搶救孩子的醫生終于露出了笑容。似乎是心靈感應,年輕的母親在孩子脫險的一剎那,心臟才如釋重負般永遠停止了跳動。
人類如此,整個動物界都是如此。
寒冷的冬天,饑餓的北風凄厲地掃過空蕩蕩的原野,小貓頭鷹們在母親的翅膀下嘰喳著絕望的叫聲。母親的目光搜遍了整個世界,然而,哪里有它要找的食物呀?于是,母貓頭鷹選擇了悲壯的獻身。
它堅硬的喙如鋼似鐵般咬住枯枝,掛在小貓頭鷹頭頂的樹枝上。小貓頭鷹奮起捕啄,吞噬著甘愿獻身的母親的肉體。母貓頭鷹敗羽零落,血滴點點,時間分分秒秒地過去,最后只剩下一個骨架。小貓頭鷹終于長大了,一飛而去了,只有母親的骨架在風中晃蕩,終于鏗然落地,只有頭還高高地掛在枯枝上,因為它的喙還緊咬著樹枝。這是鳥類母親的靈旗,是透徹骨髓的母愛,凜凜飄揚于冰天雪地間——冬天作證!
一只母鼠,被鐵夾夾斷了后腿,它拼命掙脫,掙扎著回到自己窩里。窩里有9只幼鼠,閉著眼在叫,它們需要24天才能斷奶生存。母鼠趴在窩里,斷腿鮮血淋漓,不能再動彈一步。它仍然要給幼鼠喂奶,在最后的時間里,就啃吃自己那條斷腿,以維持一點可憐的奶水。自己的斷腿被啃得只剩下一根白骨了,終于熬滿了24天,幼鼠們“吱吱吱”地走了。母鼠一聲輕輕嘆息,寂然而逝。
紫燕母親們則合奏了另一曲生命的頌歌。
它們是候鳥,從大洋彼岸來,回大洋彼岸去。但它們望著快活的雛燕,望著茫茫大海,陷入痛苦。雛燕雖然能飛但是體力不夠,只能飛到大洋一半。而母燕們在孵育一季后所剩的體力也只能抵達彼岸,但如果雛燕們不走,就會被很快到來的寒流卷去生命。
千百只紫燕母親飛上了天空,背上駝著一只幾乎接近自己體重的雛燕。飛到大洋的一半,下面是茫茫無邊的大海。母燕們終于累得吐血了,像斷了翅膀似的一只只斜斜墜入海中,而一只只雛燕則從母親的背上騰空而起:母親用自己的生命送了兒女們半程!
世間萬物,一代代生命消失,一代代生命生長。在生命的流程中,母親的位置最重要,而母愛的光輝是永恒的。
心得·啟迪
這一切,從最深刻的意義上詮釋了母愛的輝煌!母愛偉大,母愛不朽!無論你如何卑微,或者不可救藥,母親都不會棄你而去,反而會盡最大努力把你送上一條風雨無阻的航船!
月亮的孩子
有一天晚上,我陪女兒在床上睡覺,我們看見鄰居家的孩子毛豆在窗外對著月亮說話,她可憐巴巴地喃喃自語:我不要做媽媽的孩子,我不想做她的孩子,我想做你的孩子,我想做小月亮——一個很小很小的小——月——亮。她在說話的時候,臉上掛著亮晶晶的淚珠。
女兒說毛豆肯定又受到她媽媽呵斥了,她媽媽總是沒有好臉兒地呵斥她,也許因為她是個女娃,也許因為困頓的日子太煩心了。毛豆受到委屈,就喜歡對著天上的月亮說話。我發現,這孩子與月亮或者花草魚蟲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我們只要一回到老家,她就要來和我們睡,她的理由就是這張床上可以看到月亮。她嘴唇上有鼻涕,身上氣味也不好,可我們還是接受了她。
那一天晚上,她跟我女兒一直瘋鬧到半夜,木窗外一輪大月亮離我們近在咫尺,仿佛喘口粗氣就能把它嚇跑似的。我們在城市里從來沒見到過這么近的月亮,好想伸手去摸一摸它。她這樣和女兒爭論起來:“我說月亮不是月亮,是烙在天上的一塊餅,有時候讓天狗吃去一半啦。”女兒說:“我說月亮不是月亮,是架在樹枝上的鳥巢,星星是鳥兒,從四面八方往窩里飛。”毛豆就搶著說:“我說月亮不是月亮,是我媽媽的臉,在窗戶外面,看我們睡覺、做夢。”
我聽孩子們說話像在諦聽鳥語、流水、清風和美妙的音樂,你如果不跟孩子貼得很近的話,你根本想不到她們能說出如此美好的詩歌語言。
毛豆說過她不想做小孩,她只想做草芽兒、露珠兒、小青蛙、毛桃子、紅鯉魚,因為它們都是月亮的孩子。
心得·啟迪
聽一聽那個月亮的孩子的喃喃私語,忽覺眼睛明亮清澈了,心靈也細膩了許多。那清純如詩的語言中,流露著一份成人們常常忽略的純真的情懷。許多被世俗蒙蔽的眼睛,已經許久沒有好好地仰望頭頂那一輪明月了,許久沒有讓一份溫暖的詩意浸潤日漸粗糙的心靈了。
生日
今天是你15歲的生日,但你并不怎么快活。坐出租車時,你已經有點掃興了,因為父母笨手笨腳的姿態,讓司機一眼就看出他們不常打車。不少同學家里都有小汽車了,而你的父母仍然騎著老式自行車,車把那兒有個鐵絲筐,拉一些白菜蘿卜、油鹽醬醋。此刻躺在爸爸懷里的蛋糕盒,可能也是那種小破筐馱來的。
到了地方,你更加失望,原以為是一個豪華的飯店,就像同桌小杰過生日時去過的星級酒店,誰知竟是如此普通的餐館。陪客也不重要,是父母的朋友,一對老實巴交的夫婦,舉止比父母還要拘謹。
餐桌上,4個大人沉悶地談一些陳年往事,仿佛他們到這里來,不是為了給你過生日,而是為了懷舊。你插不上嘴,也沒興趣插嘴。想象中的生日驚喜一點跡象都看不出來,除了那盒貌不驚人的蛋糕,可是它也算得上驚喜嗎?它暫時擱置在餐館的窗臺上。窗臺小,盒子大,盒子的一部分沒地方待,只好沒著沒落地懸著。
吃完飯,打了包,清理干凈桌面,蛋糕終于擺上來了,上面用人造奶油松松垮垮地寫著四個字:“生日快樂”,連你的名字都沒有。是不是少寫幾個字,就能省點錢?
蠟燭被你匆匆吹熄后,媽媽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拔出,擦凈,用原來的包裝盒重新裝好,喃喃道:“還能用呢。”天哪,可不要等到明年繼續用!你這樣想。
爸爸從蛋糕上選了花紋比較多、比較漂亮的地方,開始切分。第一塊本以為是給你的,不料卻給了張阿姨,第二塊給了王叔叔,第三塊才給了你,今天真正的主角,理應是最受重視的小壽星你呀。
你繃著臉,抓起叉子,準備把蛋糕狠狠吞進肚中。猛然間聽見,爸爸讓你起立,向叔叔阿姨行禮。你茫然,很不情愿地起來,兩眼斜視,望著墻壁,這時爸爸說,15年前生你那天,是阿姨送媽媽去的醫院。
噢,原來如此,那就行個禮吧。
阿姨慌忙阻攔說:“孩子,你應該給你母親行禮,你出生那天,她還堅持上班,一下子就暈過去了。你要為母親自豪,她很堅強,她讓你來到世上。”
母親有些激動,坐不安穩,被桌子碰了一下,露出痛苦的神色。于是你知道,先前她為你買蛋糕時,不慎跌傷了腿,她眼角的皺紋比往日更深,受傷的青筋更重,但樸素的衣著卻格外美麗合體。她目不轉睛地看著你,已經看了15年,仍然看不夠。
你臉頰發燙,你發現,你也看不夠母親,看著看著,淚水滴了下來。
你把椅子拉開,使空間增大一些,然后,深深地給母親鞠了一個躬,又深深地給父親鞠了一個躬。
你攥住拳頭,用指甲緊扣手心,暗自決定:今后每逢生日,都要鄭重鞠躬,感謝父母,感謝生命,感謝一切有助于你生命的人。
終于,你輕輕地、輕輕地雙手端起盤子,把自己的那塊蛋糕小心翼翼地捧到父母面前。
心得·啟迪
你能長到15歲,真是一個奇跡!是奇跡,是父母的愛創造的奇跡!母親給了你生命,父親給了你成長,親朋好友給了你莫大的關懷。這一切的一切,怎么能夠忘記呢?不僅如此,你現在以及將來的歲月,沒有了最關心、最愛護你的人怎么可以呢?退一步說,父母的“老土”或者長期的“老土”,也許是為了兒女將來的“不老土”。你意識到這些了嗎?如果意識到了,那就得給父母鞠躬一萬個!
母親的抉擇
那天,28歲的琳莎娜帶著2歲的小兒子送6歲的女兒到學校去。因為是第一天開學,女兒艾拉娜非常高興。
這是一個絕好的天氣,樹上的鳥兒也自由自在地唱著快樂的歌。學校是孩子們的天堂。但誰也不會想到,噩夢悄悄地來臨了。可怕的人質綁架事件發生了,許多頭套黑罩,只露出兩只眼睛的武裝分子沖進了學校。他們持著槍,舉著刀,對準著這些驚恐萬分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