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已有117歲高齡的液系生靈(依賴液體生存的生物體,這里指的液體并不僅僅為水)桀而言,每一次外來的接觸都似一場久別的重逢,值得湮星生命體傾情的歡度。
而對于暖溫層的生命伙伴們這也是難得的一次開開視野的機會。
夜幕降臨以后,湮星軌道上的河內文明陸續降落。這時的暖溫層居民依仗各自的生命輔助設備(湮星生命體并非純粹一族,而是適應湮星生存環境并在生命歷程中開啟靈智的個體)穿過薄冰層到達地表,基于不同文明所依賴的外部環境有異,外來文明也會穿上適合自己的生命輔助設備。
湮星地表廣闊而又荒涼,大氣極度缺乏氧氣,表面多為巖石層,四處彌漫著二氧化碳氣體,唯一在東部彌漫著一片海,這里聯通著薄冰層,海面分布著能夠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機物和氧氣的各種細菌,海面往下逐漸迭代的是能夠以細菌為食的微型動物和植物,湮星表層海域遍布著這些光合細菌,在動物和植物層往下則是湮星薄冰層真正的面目,大量類海洋生物在能溶解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有機液體中誕生、繁衍以及衰老。
在這些有機液體中有一種奇特的物質能夠被這些類海洋生物經開悟后吸收,這能極大的增強其壽命,這種機制是源于遺傳信息的刻畫,不過對于這些類海洋生物而言想要開悟卻并非易事,而且生物一但開悟后對整個薄冰層該類壽命因子的吸收相對較高,這意味著,薄冰層所能容納的湮星智慧生命體實為有限,這也是為什么薄冰層長期駐守只有桀一人,而外來文明對于這種生命因子的反應不一,不過大多無法適應,原因在于其遺傳物質構成結構所決定,更有極少數可能因自身遺傳結構而視該因子為毒藥,一旦吸收該因子便會嚴重干預腦部運轉,摧毀其神經系統。
故而外來文明生命能否裸身進入薄冰海域需經湮星管理者反復檢測,大部分外來文明進入新文明體生存環境時都會遵循穿戴生命輔助設備的原則,只有極少數新成員才有這種危險的好奇心。
對于這些星際來客,每一次進入新的文明體都是一次嶄新的生命體驗,當然絕不是指自身在新環境消亡并從頭再來,而是指觀察不同文明體不同物種從一個幼體逐漸發展至成年體并經歷生命漫長而波折的旅途以至于開慧的過程以及不同物種間的生命衍進和生命體結構聯系,而這對于長期感受湮星表面上兩層荒涼與孤寂的桀而言,亦是一種莫大的恩賜。
從夜晚的湮星一號軌道上看去,遼闊而廣大的湮星平原上毫無生機,有的只是一片片黃色,一片片沙漠,不是湮星生命未曾考量國對湮星表面進行改造而是湮星的生命習性和湮星的大氣環境并不容許湮星生長出綠意盎然的景象。
長期在薄冰層駐守的桀已經見證過一代又一代湮星智慧生命體和外來智慧生命體嘗試對湮星進行開發和表面而最終歸于失敗的結果了,這種失敗有時不僅走向環境改善的失敗更走進勾連薄冰層及暖溫層發生氣候變化的巨大危機,科學家們反復鉆研其中關鍵,不得不說的是每一個星球都有其自有生態環境層次,其內部一直延伸至外部各層級皆有其密不可分的緊密聯系。
或許隨著湮星生態系統的自然衍進,在某一天湮星表面可以變的適宜生命體居住,但也絕不是單一的湮星表面生態系統的變化,而會意味著湮星內部兩層或將失去生命生存的有益環境。
在湮星薄冰層內部,外來智慧生命體正和駐守這里的最高管理員桀以及一眾暖溫層管理員感受薄冰層內海水(湮星海水由液態有機質和各種物質組成)中湮星未開悟生命體的生命歷程,對于這些湮星生命體而言穿著湮星生命輔助設備的他們自然而然的散發出某種生命伙伴的氣息和若有若無的同伴腦電波,使得這些海洋生物不自覺的靠近,湮星二號文明體來訪成員中有一人有著人類的形體只是頭發頗長,她的頭發時而變長時而變短,伴隨著其思考能力的腦部調動,她的名字叫做元。
“尊敬的駐守者大人,湮星薄冰層生命體其開悟智慧的幾率是否亦與其他文明智慧體一樣隨體積而變化。”
“我可親的元朋友,確然體型大小對于湮星生命體開悟智慧有所影響,體型越大意味著越加難以凝聚體內意識體形成更嚴密更具獨立性的智慧覺悟,不過這種幾率的波動在千分之零點幾左右。”
“而從遺傳發生史上來判定這種不同實則并無關鍵性結構差異,唯獨在宏觀數據下將顯現其理想意義,而在薄冰層智慧開悟幾率下其中波動影響仍微乎其微。”
“而至于大體型生命開悟后如何選擇生存環境這個明顯問題,實則由于湮星生命遺傳結構仿生能力鎖定在那最初銀河系高等智慧生命體人的結構特性上,故而大型生命體開悟后其各肢皆會退化,而大腦將會成長這一,逐漸形成類人形體結構,不過并不是人,因為我們和人類的生存環境不同,而這一過程將會隨其與人類結構差異的多少而延長,這也就意味著湮星生命體并無開悟后難以生存的隱憂,這也是為何你看到我們湮星人都個個雙腿直立,形似人類。”
元眼神隱有些呆滯頭發時短時長地變化著,在最后一刻猛的增長至臨地后又緩慢恢復至原來長短。
“那么湮星生命體驗是否也和我們其他文明體一般仍保有部分原生特征?”元問道
“你這個問題問到了點子上,不過我不便回答。”
“元,你記得銀河系通用語言和生物腦電波頻率是哪個文明研發的嗎?”二號文明體指揮官法看向元,問道
“人族”元的頭發變短了,直截了當地回應。
“那銀河系跨星系航行線路及變軌章程是哪一文明規定的?”
“亦是人族”
“如此說來不就明晰了么?人族是銀河系最早開發并運用星際航行圖及確立星際文明秩序的文明體,其存在終結了宇宙各自文明相互孤立各自為政的封閉形勢,且人族至今仍存的那位元老級指揮官中,至今仍是銀河系星際文明管理協會的委員,而更甚者在于其自身的結構智慧達到了驚人的270,其存在至今為銀河智慧文明體創造了無數輝煌,這也是為什么眾多系內文明體都在其遺傳片段內加入人型蛻變片段的原因。”
湮星自被外來文明發現并與銀河智慧文明體確立聯系已有二百余年,一直遵循人族和眾多智慧文明體共同的銀河運營理念,湮星能夠被選作橙一星號執行跨棒旋星系關口任務與其遵循銀河秩序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