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小時前,大夏國皇帝坐在龍椅上,神色凝重。“徐大人,照這么說來,朕做得不對。”
“微臣不敢妄言陛下的錯對,微臣只是覺得耗盡民力為貴妃修建避暑別苑是為不妥。與國無益,與百姓更無益。”
“那你倒說說,怎么個無益法?”
“我大夏建國以來,征戰多年,國力早已損耗甚多,民力也大損,百姓怨聲載道,此番修建別苑,又要征收重稅,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圣上,您讓他們怎么活?”
“倘若朕要一意孤行呢?袁大人,把徐大人謀反的證據拿出來。”
“謀反?微臣怎會謀反?”
“你說沒有謀反就沒有謀反?袁天屈,你說。”皇上說。
一品官員袁天屈說:“陛下,臣早前聽聞,民間兒童僖語楊花落盡天子去,徐門真龍現朝前。雖是僖語卻內含深意,臣頗有考究,發現徐大人的名諱里有個龍字,不知是否為禍,而且臣暗中調查發現徐大人貌似兩袖清風卻為以謀反罪論處的趙楨趙大人借銀達十萬兩,這么大的開銷,從哪里得來,令人疑惑?”
“這……這都是微臣平時省吃儉用積攢下的。”
“那為何不借給其他人偏偏是參于謀反的趙大人。”
“你別血口噴人,趙大人與本官同朝多年,本官也是念在他在西北修建黃粱渠的份上才借給他錢并無他意。”
“哦?真的嗎?”皇上眉心一挑,“那為何趙楨供出的謀反名單上有你的名字,”皇上聲色俱厲,扔下了一本名冊“給朕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