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寒有了屬于自己的小凳子,也不用受限于桌角這一小塊范圍,所受的打擾少了很多,可以盡情玩鬧。
有時如同一團雪團,臥在小凳上;
有時小爪亂晃,去抓那些在空氣中飄蕩的‘立春靈氣’;
有時抬頭看著季易在忙,甚至還站在凳子上,伸出小爪,捉住桌子邊緣,看著季易寫字。
見有人行過,還看著其朝其招手,若有人家站過來,只看不問也不賣,則抬眸盯著這些人家,直到盯到其看過來,于是視線在其身上與桌上的紅箋紙來回移動,一副招攬生意的模樣。
這倒讓這些人家有些驚訝。
見此季易主動解釋道,小寒很聰明的,并一遍一遍言明小寒是小寒,不是貓。
也算作提前預防了。
小攤前有人來,又有人走。
逐漸逐漸,季易發現,自己與小寒,似乎成了別人的談資。
有春風帶來輕語——東城門外有一個賣年紅的小攤處,主人家是話風趣的小先生,帶著一個毛發雪白、名為小寒的聰明小獸,它似乎聽得懂人話、會主動招呼客人……
書寫著年紅,或是心有所感,季易看向忽然間盯緊自己的小寒。
季易當即隨小寒當即往城門方向看去。
幾駕有縣衙差役護著的車馬從中駛出來,停在迎春之儀的場地旁邊。
衣青色衣袍的的席縣令與幾個輔官從中走出來,有人送上燃香,被其領著上前祭祀神靈。
見著這一幕,季易與小寒對視,然后收回目光,繼續做著自己的事情。
過了許久。
有愛看熱鬧的人家從那邊回來說,聽聞說是縣尊大人不久前處理公文時被城隍神君請進了夢中,送來了消解‘寒氣’的方法,故此特來朝城隍神君敬香。
小寒抬頭盯著季易。
季易看著祂,露出微笑:“等一會兒,我們也去買上幾炷香,還上今天早上所借的香才是。”
“好。”
小寒收回目光,又盯著桌上的黃麻紙。
季易見有人客來,也開口招呼。
……
席縣令等人來的突然,雖說沒有停留多久,不過也沒有如同上回一樣直接離去。
或許是還有許多公務要做的緣故,也或許是經過宋言神君一番話語的緣故,上完香后,來到附近,各商販處行走了一番,才往城內回去。
連季易的年紅小販處,也停留了一下。
季易沒有如同其他小販那般驚訝,只是出于禮儀,對其行了一禮,又對后面的何安等差役回了招呼,然后繼續書寫年紅。
只有小寒一直盯著他,然后伸出爪子指指年紅。
席縣令等人驚訝,看了看小寒,又看了看季易,看著季易所書的文字,驚訝,最終也沒有認出眼前的的一人一小獸便是神君所言之人,離去了。
只有在走遠時,對手下人問了問,聽何安等人言說,夸了夸季易所書。
見自己的辦法不管用了,小寒在思考為什么之前可以。
盯著季易,似乎想到了什么。
于是小寒在此事上不再糾結。
又幫季易招攬了一段時間客人,小寒收回按著桌子的爪子,臥在祂的小凳子上,合上眼,許是那神像擺放之處此刻熱鬧許多,不斷有聲音傳來,便再次睜開眼,看過去。
看著看著,不由得就多看了會。
寫年紅之余,季易偶爾看看小凳上的小獸。
發現了小獸的不一樣,季易順著看過去。
有不少人此刻正在那里爭著拜神。
還有一些說書先生被請了出來,似乎說書人陳仲的身影就在其中,在那里講述著自己給宋言神君的那一則故事,圍著不少人,東風茗的店家也在那里擺著茶攤,似自城里運來了茶水、一些小吃售賣著。
算是個好事。
但察覺小寒視線并未在那里,季易又順著看了看,移開目光,看向兩側戲臺處。
驅疫戲處,并不是。
季易最終確定小寒在看那迎春戲。
看過去。
看到那些頭上載著燕形五色紙綢,貼著‘宜春’二字紅紙,正演著迎春戲的人家,想了想,又往旁邊看了看,正有人家在一旁剪紙販賣著同樣款式的紙綢,季易若有所思。
季易并沒有說話,依舊耐心接待著過來的客人。
又過了一段時間,已經巳時多了,往來的人少了些,帶來的紅箋紙也所剩不多。
季易接待掉好小攤前一個客人,見硯臺上磨好的墨差不多用完,見暫無人,便開始收拾起小攤來。
小寒察覺到季易的動作,從那邊收回目光,看著還剩小半的紅箋紙,向季易投去疑惑的深神色。
季易看了眼小寒,繼續收拾,并微笑解釋:
“今早早點結束,那邊也熱鬧,正好過去看看,然后回去做飯,剩下的紅箋紙下午或者明天再用也可以的。”
“哦。”
小寒點點頭。
等待季易收拾好桌上的東西,卸拆掉桌子凳子裝好,看過來,她也跳下她的小凳子,讓季易裝進文竹箱。
然后跟著季易,往神像那邊走了過去。
先是來到賣香的人家處,花了六文錢,買了一捆香,三十支,與桌案處的香是一樣的,以紅紙包裹的自制香。
從中抽出六支,放還回桌案上,將剩下的放進文竹箱中,然后對著上方神像行了一禮,才往其他地方走去。
季易并不著急領著小寒前往迎春戲的場地,而是先走近還放在那里紙牛處,從一旁的箱子中拿出一張紅紙,用放在那里供人使用的米糊涂抹好,然后遞給小寒。
“小寒現在既然已經出來行走,不用再躲躲藏藏,參加一些人間活動也好,這個叫做‘糊春牛’,每逢立春才可能會有的活動,用紅紙黃紙貼在上面,以祈‘五谷豐登’這些美好愿望。
“在下在立春那天已經參加了,現在小寒也可以試一試。”
小寒盯了眼季易,伸出小爪小心的接過紅紙,靠近紙牛,抬頭看了一會,最后將手中‘紅紙’,貼在牛前左小腿處,神情才舒展。
“不錯,正是如此,那小寒現在我們去看那兩側演給神靈們看的戲。”
兩個戲臺處,人員依舊,只是演了將近三天,人氣也掉落了不少,雖說也有人,但亦有空位置,用不著擠。
若不然,季易就有借口提出抱一抱小寒了。
季易心中可惜。
領著小寒來到驅疫戲前,沖擊感依舊,小寒初始看著明明也很好奇,但看了一會,卻退了回來,神情上也沒有什么興致。
季易沒有氣餒,領著小寒轉向了一旁的迎春戲處。
平和許多,但不知為何,小寒卻看的入神。
許是那些人家頭載燕形五色紙綢,一舉一動間,真似迎接春天到來的燕子。
季易平復心情,靜心觀看了一會,直到小寒收回目光,抬頭盯著他,他才在其疑惑的目光下看向不遠處剪紙的小攤。
上方演迎春戲的那些人家,頭上所載的五色綢似乎就出自此處。
有一些孩童與一些年輕男女正在此處等待著,一會兒,紛紛帶上燕形的五色紙綢,看著紙綢絲飄動,才滿意離去。
季易看向小寒:“小寒可要一個?”
“小寒可以嗎?”
“自然。”
“……”
小寒猶豫了一會,才頷首:“小寒聽你的。”
“那小寒請稍等。”
此刻小攤前正有兩個客人在一旁等待,一個中年婦人正拿著剪刀,熟練的拿著五色紙綢折疊,剪成燕形。
與小寒一起看了一會,見主人家將剪好的燕綢遞上,才上前問。
聽說是給小寒做的,其有些驚訝,但也沒有拒絕。
小寒抬頭盯著,耐心等待。
見其開始動手,季易想了想,以‘立春靈氣’,隨其剪刀一舉一動,落到五色紙綢間。
剪紙的人家這一回似乎很得心應手,每一剪落下,都有一種五色紙綢剪成的燕子會靈動了幾分一般。
而季易察覺到‘節候書’傳來的動靜,想了想,還是選擇打開。
書頁翻動。
剪五色紙綢成為燕的異象出現在其中。
中間并緩緩有四個文字出現在中間。
剪[纟采]為燕。
頓了下,見婦人已經將燕形五色綢剪成,拿出一張小巧的紅紙,準備在上面寫上‘宜春’二字,貼在上面,季易合上‘節候書’,問道:
“可否讓在下來完成這最后一步?”
“……小先生請。”
季易接過筆,沾‘立春靈氣’,將‘宜春’寫上,然后貼在上面。
將燕形五色紙綢遞給小寒。
“謝謝。”
季易微笑的將筆歸還,遞上五文錢,念叨一聲,才與小寒一起緩步離去。
看著二者的身影,以及小寒頭上載著的燕綢,主人家有些疑惑。
那一瞬,似乎見到剪紙真的活過來了般,但不知為何隨后又不覺有什么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