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學畢業的小梓燕
- 阿斌的成長回憶錄
- 遇見星陳
- 2070字
- 2025-07-01 00:37:41
夏日的蟬鳴在梧桐樹上此起彼伏,2029年7月1日的陽光透過教學樓玻璃灑在禮堂的紅毯上,泛起一層金色的光暈。小梓燕攥著學士帽,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衣角——這是她人生第一個重要儀式,帽檐上的流蘇隨著她的呼吸微微顫動。禮堂外,阿斌舉著老式相機,鏡頭對準女兒即將走過的臺階。這臺相機是他年輕時攢了三個月工資買的,如今鏡頭有些磨損,但快門聲依然清脆。小欣則忙著調整旗袍的領口,妝容精致卻難掩眼底的緊張。旗袍是她專門定制的,繡著淡雅的蘭花,仿佛要把所有對女兒的祝福都縫進針腳里。他們比小梓燕更早到場,像往常一樣,總想替她安排好每個細節。阿斌踮腳張望,生怕錯過女兒入場的身影;小欣則反復擦拭禮堂座椅,仿佛這樣能讓女兒坐得更舒適。小梓燕隔著人群喊:“爸媽,你們坐前面點嘛,別老在門口晃。”聲音帶著畢業生的雀躍,卻也藏著對父母過度關心的無奈。阿斌憨笑回應,卻固執地守在入口,生怕錯過女兒踏上紅毯的第一步。典禮進行到頒發證書環節,小梓燕的名字被念到時,禮堂燈光驟然明亮。她深吸一口氣,步伐穩健,高跟鞋敲擊地面的聲音在寂靜中格外清晰。阿斌的相機快門聲急促響起,快門聲與心跳聲重疊。小欣的眼眶突然濕潤——這個曾在她懷里哭鬧的小女孩,如今已能獨自走向聚光燈。她想起小梓燕嬰兒時期第一次抓握玩具的手,想起她小學第一次得獎狀時的歡呼,想起高考前夕她熬夜復習時悄悄放在桌角的牛奶……“恭喜你,小燕子。”校長與她握手時,小梓燕瞥見臺下父母高舉的手臂,心中泛起一絲酸澀。她知道,從今天起,自己該飛得更遠了。但飛走的蝴蝶,是否還記得最初破繭時的痛與暖?典禮結束后,全家在校園湖邊合影。小欣執意要拍無數張,從不同角度捕捉女兒的笑容。阿斌則默默整理被風吹亂的橫幅,橫幅上“小梓燕畢業快樂”的字跡是他一筆一畫寫上去的,墨跡未干時怕被風吹散,他守在旁邊整整半小時。小梓燕突然提議:“今晚我們吃火鍋吧,像小時候一樣。”父母對視一笑,仿佛回到了女兒高考結束的那晚。但誰也沒提接下來——小梓燕投遞了十份簡歷,卻無一回應。湖面的漣漪輕輕蕩開,像她此刻忐忑的心情。
次日清晨,小梓燕在出租屋的狹小書桌前刷新招聘網站,電腦屏幕映出她略顯疲憊的臉。房間堆滿了未拆封的快遞盒,墻角掛著她大學時獲得的“優秀學生”獎狀,如今被求職的壓力遮蔽了光彩。阿斌發來的消息在手機閃爍:“要不要試試舅舅公司的實習?雖然崗位普通,但穩當。”她盯著那條消息許久,指甲在屏幕上無意識地劃動。舅舅的公司是傳統制造業,而她的理想是進入互聯網行業,做有創意的工作。最終她回復:“我想自己試試看。”按下發送鍵時,手指微微發抖。午后的面試讓她更焦慮。HR的問題像精準的刀:“應屆生經驗不足,如何勝任?”“薪資期望是否與市場相符?”她回答時聲音發顫,掌心沁出冷汗。面試官的眉頭微皺,她仿佛看見自己的未來在對方的質疑中一點點坍塌。走出大廈時,烈日炙烤著她的自尊心,她低頭盯著鞋尖,發現鞋跟已經磨損得不對稱——這雙鞋是她為面試新買的,如今卻像她的信心一樣搖搖欲墜。“燕子,今天怎么樣?”小欣的視頻通話突然切入,背景是家中熟悉的廚房。灶臺上燉著她最愛喝的排骨湯,熱氣模糊了母親的容顏。小梓燕勉強擠出一個笑容:“有幾個公司挺感興趣,再等等。”掛斷后,她將臉埋進枕頭,淚水洇濕了布料。枕套是母親寄來的,繡著向日葵,此刻花瓣的圖案被淚水浸得模糊。深夜,阿斌發來一條語音:“閨女,我和你媽存了點錢,不夠的話隨時說。”語音末尾是他笨拙的安慰:“失敗也沒啥,咱們家永遠是你后盾。”小梓燕攥緊手機,喉嚨哽住。她想起畢業典禮那天,父母眼底的期待像一根無形的繩,既溫暖,又讓她不敢墜落。窗外的月光斜斜切進房間,她打開抽屜,里面塞滿了求職失敗的拒信,紙張堆疊成一座蒼白的小山。
周一,小梓燕帶著調整后的方案走進會議室。她結合客戶行業趨勢,提出動態調整策略,并用數據模型演示可行性。主管的眉頭終于舒展:“這次可以試行。”會議結束時,同事小林偷偷對她豎起大拇指。小林是個編程高手,平時總板著臉,此刻的笑容讓她心頭一暖。項目啟動后,她主動申請跟進核心環節。熬夜加班時,父母的消息總在深夜準時抵達:“吃點水果”“記得休息”。她不再覺得那是束縛,而是將消息截圖設為屏保,疲憊時看一眼,像充電般重新投入工作。某個凌晨兩點,阿斌發來一段語音:“閨女,爸睡不著,給你講個故事。從前有個燕子學飛,第一次摔斷了翅膀,但它沒放棄,后來成了最會飛的燕子……”她的眼眶發熱,鍵盤上的敲擊聲卻更急促。某日,同事小林突然感嘆:“你變化好大,剛來時總覺得你縮在角落。”小梓燕笑了:“疼過的地方,會長出肌肉。”這句話脫口而出時,她想起父親修理自行車軸承時說的“摔穩了,車就能跑得快”。職場像一座沒有紅毯的戰場,但她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節奏。月底績效會上,她的名字出現在優秀新人名單中。主管私下說:“你很適合這里,考慮讓你帶小團隊。”她走出辦公室時,陽光透過玻璃幕墻灑在身上,想起父親修理自行車時的那句話——軸承摔穩了,車就能跑得更快。但此刻,她更想起母親說的“證明不是給別人看的”。她的腳步輕快,仿佛真的飛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