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陽光斜斜地灑在教學樓前的梧桐樹上,蟬鳴聲裹著朗朗書聲漫過走廊。阿斌背著深藍色書包站在公告欄前,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校服袖口上褪色的線頭。
他向來是個沉默的男孩,眉宇間總帶著幾分若有所思的沉靜,仿佛心事都藏在眼底那片深邃的湖泊里。公告欄的玻璃映出他略顯單薄的影子,當他的目光掠過“高一(3班”的分班名單,看到“小梓燕”三個字赫然出現在自己班級那一欄時,微微揚了揚嘴角——那個總在圖書館角落碰見的女孩,總愛在筆記本上畫著奇怪符號的女孩,竟和他同班。教室在三樓西側,陽光總是最先光顧這里。小梓燕扎著高馬尾抱著書本匆匆跑進教室時,發梢還沾著晨露,校服裙擺被風掀起一個小小的弧度。
她像只輕盈的蝴蝶掠過座位間的過道,卻在看見阿斌時腳步頓了頓。他坐在窗邊的第三排,午后三點的陽光恰好落在他攤開的數學練習冊上,鋼筆尖在草稿紙上沙沙作響的節奏,仿佛一首無聲的旋律。他的脊梁挺得筆直如松,側臉的輪廓被光影切割成明暗兩部分,睫毛在眼下投下細密的陰影。小梓燕悄悄把書包塞進倒數第二排的座位,余光卻始終追隨著那個伏案演算的身影。他們的交集始于第一次月考后的午休。阿斌捧著被紅筆圈滿的數學卷子發呆,試卷邊緣被捏出淺淺的褶皺。小梓燕突然從身后遞來一塊檸檬糖,糖紙在陽光下折射出細碎的光斑,像是被揉碎的星星。“我爸說酸的東西能讓人清醒。”她的聲音帶著清甜的尾音,像是剛偷嘗過檸檬汁。阿斌抬頭時,看見她耳后別著一只淡紫色的發卡,發卡邊緣沾著一小片粉筆灰——大概是擦黑板時不小心蹭上的。他剝開糖紙,酸澀的甜味在舌尖炸開,竟真讓混沌的思緒清明了幾分。
那一刻,兩個同樣倔強又安靜的靈魂,因為對知識的渴望在十七歲那年相遇,像兩片被風吹落的葉子,輕輕疊在了同一本書頁上。深冬的晚自習總帶著刺骨的冷。教室的玻璃窗蒙上一層薄霧,阿斌為了一道物理競賽題熬到教學樓熄燈。走廊的聲控燈忽明忽暗,映得他的影子忽長忽短,像一截在黑暗中掙扎的樹干。當他終于解出答案走出教室時,卻在拐角處發現小梓燕蜷縮在長椅上打盹。她的高馬尾松散了,幾縷碎發貼在臉頰上,手邊攤開的筆記本上,畫滿各種顏色的思維導圖——紅色代表重點,藍色標記疑問,綠色箭頭連接著跳躍的靈感。紅筆圈出的“牛頓定律”旁還貼著一張卡通便利貼,畫著一只舉著蘋果的牛頓,蘋果上歪歪扭扭寫著“重力君,你為何如此執著?”阿斌輕輕走近,發現她懷里還抱著一本《天體物理入門》,書頁間夾著一片干枯的銀杏葉,葉脈的紋路在月光下泛著淡金色。“你等等,我拿個東西。”小梓燕被腳步聲驚醒,猛地蹦起來,發尾掃過阿斌的衣角,帶著淡淡的薄荷味洗發水的清香。
她沖進教室的動作像一陣小旋風,回來時手里多了件粉色毛毯,毛線里還纏著幾根未挑干凈的貓毛——那是她媽媽用家里那只調皮的布偶貓掉的毛織的。“夜里冷,別著涼了。”她把毛毯塞進阿斌懷里,毯角垂下一枚流蘇,流蘇末端染著淡淡的紫色,不知是不是被她的發卡蹭上的。阿斌后來才知道,那次月考小梓燕退步了五名,卻依然愿意把整理的錯題集塞進他書包。扉頁上的小企鵝用熒光筆涂得歪歪扭扭,卻畫了整整三顆愛心作為背景,筆跡里藏著十七歲獨有的笨拙與真誠。二模考砸的那個雨夜,天空仿佛被撕開了一道巨大的裂縫。雨水噼里啪啦砸在操場的水泥地上,濺起的水花浸濕了阿斌的褲腳。他蹲在跑道角落揪著濕透的校服,雨水順著發梢滴在揉皺的試卷上,字跡暈開成模糊的墨團。
他覺得自己像一只被雨水打濕翅膀的鳥,再也無法飛向夢想的天空。小梓燕舉著傘尋過來時,鞋尖沾滿泥水,褲腿被雨水浸得發亮。她的傘是淺藍色的,傘面印著幾朵歪歪扭扭的向日葵,雨滴在傘布上匯聚成蜿蜒的水流。“你記得上周物理老師說的嗎?彈簧壓縮得越深,彈起來才越高。”她忽然掏出張泛黃的舊報紙,邊緣已經微微卷起,上面登著她初中的作文獲獎照片。照片上的女孩穿著不合身的校服,咧著嘴笑,照片邊緣還沾著一小塊墨漬,像是被手指反復摩挲留下的痕跡。“這是我剛轉學時的作文比賽證書,那時候連拼音都寫不好,總被同學笑‘燕’字寫成‘雁’。”雨水順著傘骨滑落,在水泥地上敲出細碎的鼓點,兩個濕漉漉的身影卻漸漸挺直脊背,仿佛被雨水沖刷出了更堅韌的骨骼。
他們的友誼在日復一日的瑣碎中悄然生長。課間十分鐘,小梓燕會偷偷塞給阿斌一塊從家里帶來的桂花糕,油紙包著的糕點還帶著體溫,甜香混著書頁的墨味在課桌間氤氳。阿斌則總在晨跑時幫小梓燕占住靠窗的座位,窗臺上他悄悄擺著一小盆綠蘿,葉片上總綴著清晨的露珠;生物課上,他們一起觀察細胞分裂的標本,顯微鏡下的染色體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小梓燕用彩筆畫出夸張的卡通細胞圖,細胞核被她畫成圓滾滾的包子形狀,阿斌在一旁標注嚴謹的術語,鉛筆尖在紙上發出沙沙的摩擦聲;周末的圖書館里,他們分享同一副耳機聽古典音樂,小提琴的旋律流淌在翻動的書頁間,耳機線垂在桌邊,隨著音樂的起伏輕輕晃動。阿斌漸漸發現,小梓燕看似跳脫的活潑里藏著細膩的溫柔——她會在他忘記帶水杯時默默遞來自己的保溫杯,杯身纏著一圈毛線編織的“防燙套”,杯口還貼著寫有“多喝水”的便利貼;會在他解不出題時悄悄把解題步驟折成紙飛機,飛機翅膀上畫著加油的小表情,飛到他桌上時還帶著她指尖的溫度。高三的壓力像一座無形的山,壓得人喘不過氣。模擬考排名表上的數字起起落落,教室后墻上的倒計時一天天減少。阿斌的母親生病住院的那段時間,他總在放學后匆匆往醫院趕,卻總能在課桌上發現小梓燕幫他整理好的課堂筆記。
筆記里用不同顏色的熒光筆劃出重點,數學公式旁甚至還畫著簡筆畫小人,舉著“重點!重點!”的牌子。有次他因為疲憊在課間睡著,醒來時發現小梓燕把自己的外套蓋在他身上,女孩趴在課桌上小憩,睫毛在陽光下投下細密的陰影,一縷發絲垂在臉頰邊,像一彎溫柔的月牙。她手邊散落著未完成的英語試卷,橡皮屑沾在袖口,像是星星的碎片。高考前夜的操場上,月光把跑道染成銀白色。
阿斌和小梓燕并肩坐在看臺最高處,數著遠處高架橋上穿梭的車燈。晚風帶來不知誰家槐花的香氣,清甜的味道混著泥土的濕潤,遠處教學樓突然亮起星星點點的光——那是同樣失眠的同學們在窗邊亮起的臺燈,像散落人間的星辰。小梓燕的裙擺被風掀起,露出腳踝上系著的幸運紅繩,繩結處綴著一顆小小的銀鈴鐺,隨著動作發出細碎的聲響。“你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在圖書館碰面嗎?”她忽然問,聲音輕得像一片飄落的槐花瓣。阿斌點頭,記憶突然變得清晰:那天她抱著一摞《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匆匆經過轉角,卻與迎面走來的他撞了個滿懷,書本嘩啦啦散落一地,其中一頁習題上,她畫的燕雀正振翅飛向云端。
“當然,你摔了整整一摞書,還差點把墨水瓶打翻。”阿斌笑著回憶,卻想起那天他彎腰幫她撿書時,瞥見她筆記本上寫著一句話:“我要像燕雀一樣飛過高山。”此刻他們望著彼此,目光里都藏著三年來未曾說破的默契與堅持。當阿斌站在大學報道處接過新生手冊時,遠處梧桐樹下,一抹熟悉的身影正朝他用力揮手。小梓燕拖著行李箱站在樹蔭里,馬尾辮隨著動作輕晃,發梢已染上了初秋的金黃。陽光穿過枝葉在她肩頭灑下斑駁的光點,像無數跳躍的精靈。她們終于把青春里最滾燙的汗珠,釀成了通往未來的星光。那些一同度過的晨讀與夜自習,那些分享過的檸檬糖與桂花糕,那些藏在錯題集里的悄悄話,都化作了記憶里永不褪色的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