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市場方面的領導有點看不下去了。
基本上都看明白了,沈善登年齡不大,但是口氣不小,很能吹。
再有才,也不能這樣啊!
“小沈同志,去年,我們全年的電影票房不到30億,你知道十億什么概念嗎?”
韓三平補充道:“應該26億左右,第一名是《黃金甲》,第二名是《夜宴》。”
韓三平秘書也是出來幫腔:“十億,那就是從中國電影市場,拿走三分之一還要多。”
周奇峰想找個沙堆,把頭埋進去。
隨便幾句話,壓力撲面而來,周奇峰有點心驚膽顫。
這都是大佬啊!
這些人放出去,絕對是中國電影市場的大佬。
別看一個個不起眼,那是在韓三平面前。
一個個好說話,是看出韓三平欣賞沈善登。
特別是《大明頌》之后,韓三平評價太高了,說的也太多了,甚至有點密了。
周奇峰用余光瞄了眼沈善登,倒吸一口涼氣。
只見面對質疑,沈善登不急不緩的開口。
“首先,我的電影是中皮中骨的古裝大片,是徹徹底底的歷史大片。”
“從票房走勢看,《黃金甲》應該到不了三億,但也接近了。”
“當《繡春刀之日月重開》拍出來,比《黃金甲》多三倍票房不難,那就是九億。”
“唉,不到十億,但也算接近十億了。”
從這個角度算,沈善登有點遺憾,嘆息一聲。
眾人無語!
臥槽!
太能吹了!
太能裝逼了!
山東人不該是這樣的啊,你的敦厚老實呢!
沈善登鎮定自若,侃侃而談。
“《繡春刀之日月重開》高光劇情很多,我點幾個重要的。”
“第一個,也是貫穿全文的,主角三人組的成長。我會拍的暴爽,把那種跨越階級,跟隨朱元璋創立事業的爽感,統統拍出來。”
“這一個點拍好,比《黃金甲》也不弱。《黃金甲》算什么?看似大咖云集,但是劇情稀爛,還根據《雷雨》改編。”
韓三平讓他好好說話:“能別貶低別人嗎,《雷雨》你也貶低?”
“不好意思。”沈善登認錯,然后道:“《雷雨》當然很偉大,從故事結構來說很經典,但是《黃金甲》依然是西方式的故事。”
“這種獵奇倫理故事,隱隱迎合了外面的刻板印象,結果?海外票房慘敗。”
沈善登哂笑。
負責市場的領導反駁道:“這兩年,好萊塢也對傳奇史詩大片審美疲勞了,別人對歐洲古代歷史都不感興趣,怎么可能對中國史詩感興趣?”
沈善登道:“我們不是史詩,我們是真實的歷史,是導演拍成了虛構的故事。”
“其次,我覺得這個說法還是輕了。從美國電視劇行業的封閉就看能出來,其實美國對我們,也不只是對我們,是對美國之外都不感興趣。”
“而老歐洲,不斷和我們六代導演勾勾搭搭,各種基金投資讓他們拍一些罵娘的電影,以及資助藝術院線情況來看,他們也不想我們文化傳播。”
“這樣完全不感興趣的情況下,從00年到05年,好萊塢市場對我們大開方便之門。”
“又恰好在我們進入WTO市場的情況下,將電影當成是他們主要要求,甚至和金融、保險、銀行等重要的領域并列。”
眾人再度震驚。
沈善登這是把六代一桿子打翻。
韓三平倒是饒有興致,沈善登很狂,但是有些想法挺對他胃口。
說白了,電影從市場規模看,不是很大,但是影響力方面,甚至文化安全和意識形態方面,很重要。
韓三平補充了一點:“其實古裝大片在外面賣得好,當時《英雄》在歐美市場,特別是美國,不是分成,是買斷,而且價格不高。”
沈善登驚了:“也就是說,我們古裝大片以西方為內核,從一開始就沒這么賺錢?”
“這也,有點,太便.......宜了.....”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這是把五代導演也一桿子打翻了。
年輕人,不要太氣盛!
“注意點有詞,要尊重前輩。”韓三平只是稍微點了一下沈善登,認可道:“美國很會利用它們的市場優勢,電影在美國成功,會在全世界受到關注。”
“美國文化管控很嚴格,再配合市場優勢,其他國家電影想進入美國市場,就要接受低價買斷版權的苛刻要求。”
“制片方往往也會傾向同意,因為只要在美國打出名氣,能從其他市場賺回來。”
“古裝大片遇冷,也和我們想要分成有關。”
沈善登懵了!
后世他看過一則新聞,說其他國家的電影,在中國放映,會要很高的代理費。
原因就是中國市場大,所以他們要的也多。
這也是一些外國電影,比如本子動漫電影,國內不發行的原因,要價太高了。
合著。
當國內電影市場大的時候,要給別人高價代理。
而當國產電影要進入外國大市場的時候,卻要低價賤賣。
都是輸唄!
就一點定價權沒有唄!
沒有市場的時候,沒有定價權。
有了市場,也沒有定價權。
沈善登驚呆了。
這個行業,怎么有點不太正常!
韓三平讓他接著說:“你沒說完呢,什么給你的依仗,有信心票房破十億?”
沈善登回想一下,剛剛說到了第一個劇情點價值三億。
“第二個大劇情,徐達、常遇春北伐中原,然后大明建立,主角團融入大一統洪流。這個劇情至少兩億。”
“然后攻克大都,實現了史無前例的以南伐北,大一統節點到來。自后晉割讓燕云十六州,過去了四百多年,久浸胡風的北地,開始恢復華夏衣冠。”
“這個劇情點至少三億,我到時候,弄個長鏡頭,做到既團結,又宏大。兩個節點加一塊5億票房。”
“然后錦衣衛成立,身著飛魚服,展現恢復華夏衣冠成果,拍出感覺,也能值兩億。”
負責內容的領導提出質疑:“錦衣衛應該是1380年前后,如果從朱元璋紅巾軍開始講起,那跨度20年,主角團年齡跨度有點大。”
韓三平的秘書補充,他也做了功課:“錦衣衛應該是1382年建制,故事開篇元末那就是1355年,接近三十年。”
沈善登早有準備,根本難不倒他:“可以采用戲劇化處理,提前十年。”
“主角團成長線3億,大明建立2億,攻克大都、恢復華夏衣冠,錦衣衛建立,都有情緒點,嚯,怎么一算,十億少了!”
“這還沒算《大明頌》,到時候重置一版更好的,放在結尾,一下子把觀眾炸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歌曲混合著劇情高潮,觀眾情緒統統釋放。”
沈善登越說越自信。
別人信不信無所謂,他信了。
“十億?我覺得一點都不難!把大明的歷史意義以及成就展現出十分之一,不,百分之一,那輝煌自信氣象的一點皮毛,足夠了!足夠了!”
“從八國聯軍,西方壓倒東方,再到半島之敗,多少年?五十年。刨去半島之敗,到現在,也是百年而已。”
“大明橫壓一世兩百多年,何等輝煌!一點就夠了!”
沈善登越說越興奮!
祖宗太牛逼了!
周奇峰嘆服,他就覺得自己師兄太能忽悠。
也就是春晚還沒到來,要是看過今年春晚,會更熟悉。
趙本山、宋丹丹演的小品《策劃》,就是那個“戰斗公雞,公雞中的戰斗機!”,雞肉兩千一口,雞心四千,雞肝六千。
沈善登做的就是這種加減法,一個劇情點至少兩億,加吧加吧十億就到了。
韓三平秘書質疑:“現在我們銀幕才3000個,不可能。”
沈善登直接道:“這是靜態的看問題,我們電影行業啊,在廠長的領導下,那是蒸蒸日上。”
韓三平笑而不語。
眾人無語。
沈善登繼續道:“政策也好,如今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萬達院線等民營院線,都在發展。”
“2002年我們進行院線改革,建了11條跨省院線,19條省內院線,全國共注冊35家院線,加入院線的電影院1024家,銀幕數1843塊。”
“04年全國影院數1188家,銀幕數增至2396塊,05年在調整,2600多塊銀幕,去年熒幕超過3000塊。”
“今年就是3500,明年08年4000,09年4500。”
“《繡春刀之日月重開》這樣的大制作,從立項到上映,至少三四年,最快在10年上映。”
“發展不是機械、線性的,很大可能會量變引發質變,到了10年,銀幕有很大可能超過6000塊。”
“到時,銀幕數量、院線規模是現在的一倍,從《泰坦尼克號》當年的表現來看,我們的市場潛力沒有完全激發。”
“《黃金甲》要是有大船一般的質量,翻個倍不成問題。《繡春刀之日月重開》質量,肯定能比得上一半大船。”
“《黃金甲》翻一倍是6個億,在院線規模擴大一倍的情況下,再翻一倍,12個億。”
“十億,不難。”
沈善登直接上數據,有理有據,使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