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她上熱搜,他連夜寫了個AI辟謠程序
- 退婚風波后,學渣弟弟愛上了我
- 蘋果桃
- 3033字
- 2025-07-04 18:21:00
蘇硯抱著實驗日志從實驗室出來時,手機在白大褂口袋里震得發燙。
是林小夏的電話。
“硯姐!
你快看微博!“學妹的聲音帶著哭腔,“那個#濱海大學女學生學術造假#的詞條都上熱搜第一了!“
她腳步頓在樓梯轉角。玻璃窗外的蟬鳴突然變得刺耳。
解鎖手機的手指有些發顫。
微博頁面剛跳出來,滿屏紅底黑字的“爆“就刺得人眼睛疼。
最前排的帖文配著三張模糊截圖——像是對著電腦屏幕偷拍的,內容是某篇國外期刊論文的核心數據,旁邊用紅筆圈出和蘇硯奧賽論文高度重合的公式。
配文是:“跳級天才竟是學術騙子?
三年前靠關系進實驗室,如今連國外學者的成果都敢抄,這樣的人也配代表濱海大學參賽?“
往下刷,知乎熱榜第二是“如何看待濱海大學蘇某被曝學術不端“,學校貼吧更離譜,有人翻出她大一時的實驗報告,說“早有前科“。
“他們哪來的截圖?“蘇硯捏緊手機,指節發白。
三天前她剛把實驗日志和系統模擬圖傳給組委會,現在就有人精準截到國外論文的數據對比——這不可能是巧合。
手機又震了震。是林棠的微博推送。
視頻標題是《心疼阿延》。
畫面里,周延穿著白襯衫坐在圖書館,眉頭微蹙盯著電腦屏幕,林棠捧著熱可可湊過去:“阿延,你是不是還在為硯硯的事難過?
她...她可能只是太想證明自己了...“
周延按住她的手,聲音低得像嘆息:“學術誠信是底線,我之前總說要和她共同進步,現在想來...是我太天真。“
彈幕瞬間炸了。
“周學長好溫柔!明明被背叛還在替她說話“
“蘇硯快滾出學術界!“
“林棠妹妹好善良,這種時候還維護她“
蘇硯的指甲掐進掌心。
上周周延剽竊她的催化劑配比時,也是這副“為你好“的模樣——說她太年輕,掛他名字更容易被期刊收錄。
實驗室的門“吱呀“一聲開了。
顧昭抱著筆記本電腦沖出來,額角還沾著打印紙的碎屑:“硯姐!
我剛在實驗室監控里看到...“他抬頭撞上她冷得結冰的眼神,后半句卡在喉嚨里。
蘇硯把手機遞過去。
顧昭掃了眼屏幕,耳尖瞬間繃緊。
他拽著她往樓梯間走,避開路過的學生:“截圖里的國外論文是《新型催化劑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發表于去年十二月。
你的論文里確實用了類似的反應路徑,但...“
“但我的實驗日志從三年前就開始記錄,早于那篇論文發表時間。“蘇硯接口,聲音像淬了冰,“他們不敢放完整截圖,因為對比時間線會穿幫。“
顧昭的拇指在電腦觸控板上快速滑動:“我現在黑進發帖人的IP地址——等等,是境外節點。“他突然頓住,“沈知昨天下午用實驗室電腦登過VPN,歷史記錄里有這篇論文的下載鏈接。“
樓梯間的風灌進來,吹得蘇硯的白大褂下擺翻起。
她低頭盯著自己的鞋尖,忽然笑了:“周延讓林棠賣慘,沈知當槍手找境外賬號帶節奏。
好一招'學術騙子'配'深情學長'。“
“我現在就去查聊天記錄!“顧昭掏出手機就要撥號,被蘇硯按住手腕。
“不急。“她抽回手,指腹蹭過實驗日志封皮上的折痕,“組委會明天才開視頻會議,他們現在急著帶節奏,說明怕我拿出日志。“
手機在顧昭手里震動。
他低頭看了眼,臉色微變:“貼吧里有人放你高中的照片,說你'靠外貌走捷徑'。“
蘇硯的瞳孔縮了縮。
那張照片是高三運動會時拍的,她穿著運動短褲蹲在跑道邊給同學遞水——腿上還留著上次做實驗時被試管劃的疤。
“點舉報。“她轉身往實驗室走,“把所有截圖和鏈接都保存下來。
等明天會議現場,我要讓他們看看,什么叫'證據鏈完整'。“
顧昭跟在她身后,指尖無意識摩挲著電腦邊緣。
他想起今早幫蘇硯掃描實驗日志時,看到她大二寫的批注:“實驗數據不會說謊,說謊的是人。“
樓道里的聲控燈隨著腳步聲次第亮起。
顧昭摸出手機,快速給王浩教授發了條消息:“導師,能借下學校的輿情監測系統權限嗎?“
屏幕亮起又熄滅,映得他眼底有細碎的光在跳。
而此刻,遠在實驗室的蘇硯正翻開實驗日志,鋼筆尖懸在“反擊倒計時“那行字上方。
她頓了頓,將“12小時“重重劃掉,重新寫上——“6小時“。
顧昭的手機屏幕在黑暗中亮起,王浩教授回了個“權限已開“的對話框。
他踢開腳邊的可樂罐,指節在鍵盤上敲得噼啪響——學校輿情監測系統的界面跳出來時,他盯著滿屏跳動的賬號信息,后槽牙咬得發緊。
“注冊時間全在今天凌晨兩點以后。“他對著視頻通話里的蘇硯晃了晃屏幕,“IP地址繞了七八個代理服務器,不過...“指尖劃過一串代碼,“有三個賬號的設備號關聯了同一家淘寶店鋪——批量注冊水軍的老套路。“
蘇硯坐在實驗室的轉椅上,面前攤開三本實驗日志。
她翻到2020年11月的那頁,鋼筆字還帶著當時的青澀:“嘗試以鈀碳為催化劑,產率32%,需調整溫度梯度。“而被指抄襲的論文,發表時間是2021年1月。
“昭昭,能定位到買水軍的賬戶嗎?“她捏著日志的手穩得像塊冰。
“正在寫模型。“顧昭的電腦風扇轉得轟鳴,“AI會自動比對所有不實信息的關鍵詞,生成時間線辟謠報告。
等你今晚的新聞會結束,我讓機器人把證據鏈直接懟到營銷號臉上。“
實驗室的掛鐘指向七點。
蘇硯扯了扯白大褂領口,把三本日志和一沓手稿塞進文件袋。
她給張教授發了條消息:“八點,第三會議室,需要您幫我開個門。“
二十分鐘后,第三會議室坐滿了舉著手機的學生和扛攝像機的校媒。
蘇硯把日志“啪“地拍在桌上,翻到2020年11月那頁推過去:“被指抄襲的論文2021年1月發表,我的實驗記錄從2020年11月開始,每筆數據都有實驗員和張教授的雙簽字。“
鏡頭掃過泛黃的紙頁,簽名欄里“張立明“三個字力透紙背。
張教授扶了扶眼鏡,聲音震得話筒嗡嗡響:“蘇硯每周五都會把實驗日志拿給我過目,三年來從未斷過。
說她抄襲?
簡直是對科研最基本的尊重都沒有!“
臺下有人舉起手機:“那周延學長說的'共同進步'是怎么回事?“
蘇硯扯出另一沓手稿,封皮上“周延“兩個字被黑筆劃了個大叉:“這是他上周強行讓我簽的'共同作者聲明'。
但這里面的催化劑配比,“她抽出一張數據圖拍在桌上,“是我大二那年被硫酸濺壞半張的實驗記錄,他連日期都沒改。“
閃光燈此起彼伏。
顧昭的電腦屏幕突然彈出提示:“AI模型訓練完成“。
他揉了揉發紅的眼睛,按下“啟動“鍵——微博評論區瞬間跳出成串的時間線對比圖,貼吧里營銷號的帖子被自動標注“不實信息“,連知乎熱榜都被頂上來一條“蘇硯實驗日志時間線全解析“。
凌晨三點,顧昭的手機震動。
他劃開屏幕,熱搜第一的詞條從“學術造假“變成了“蘇硯實驗日志時間線錘死謠言“。
往下翻,有網友扒出沈知的支付寶賬號給境外IP轉過三筆錢,備注分別是“買論文截圖““買水軍““買高中照片“。
蘇硯的消息彈進來:“來看監控。“
實驗室監控里,沈知縮著脖子往打印室跑,手里攥著U盤。
顧昭盯著屏幕笑出聲:“明天她的學生卡該被停了。“
天剛蒙蒙亮,蘇硯抱著實驗日志站在顧昭宿舍樓下。
他頂著雞窩頭跑下來,黑眼圈比墨鏡還重。
“你怎么...“
“我怎么總能出現?“顧昭接過她懷里的日志,指尖擦過她手背上的實驗疤痕,“因為硯姐的實驗日志里,“他掏出手機翻出張照片——是掃描版的2020年11月那頁,角落有行小字:“今天顧昭幫我修好了壞了的恒溫箱,實驗進度提前兩小時。“
蘇硯的耳尖突然發燙。
她別過臉去看教學樓,晨讀的學生抱著書往禮堂走——那里貼著紅底黃字的橫幅:“國際化學奧賽校內最終選拔答辯會“。
“昭昭。“她輕聲說,“答辯會那天...“
“我幫你做PPT。“顧昭搶著應下,眼睛亮得像星子,“用代碼把實驗過程做成動態模擬圖,保證讓評委看清楚每個催化劑分子怎么跳的。“
蘇硯低頭笑了。
風掀起她的白大褂,露出一截裹著創可貼的小腿——那是昨晚搬實驗日志時被桌角磕的。
顧昭的喉結動了動,摸出手機快速按了兩下。
“怎么?“
“沒什么。“他把手機揣進兜,屏保是偷拍的她做實驗的側影,“就是給我的'能量補給圖'加了個新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