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七絕.仙桃摘自瑤臺下》賞析
- 釋弘農(nóng)詩詞集2
- 葉筋
- 1683字
- 2025-07-20 18:48:16
七絕.仙桃摘自瑤臺下
仙桃摘自瑤臺下,
鮮美多汁艷齒頰。
且住驚呼又凝目,
有蟲怒:敢毀咱家!
2013.7
…………………
這首《仙桃摘自瑤臺下》是一首充滿生活情趣、構思精巧、語言生動的七言絕句。它通過一個戲劇性的瞬間,將品嘗仙桃的驚喜與驚嚇刻畫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又回味無窮。
以下是對這首七絕的賞析:
1.巧設背景,營造期待:
“仙桃摘自瑤臺下”:首句開門見山,點明桃子的非凡來歷。“瑤臺”是神話中西王母居住的仙境,暗示此桃非同凡響,來自王母娘娘的蟠桃園,乃傳說中的仙桃。這不僅賦予了桃子神圣、珍稀的色彩,更在讀者心中建立了極高的期待值——這必定是人間罕有的極品美味。然而,一個“摘”字,又瞬間將這仙物從仙境帶入了凡間,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
2.感官盛宴,鋪墊享受:
“鮮美多汁艷齒頰”:第二句緊承上句,用極其精煉的語言描繪品嘗仙桃?guī)淼臉O致感官享受。
“鮮美”:既指仙桃外觀的鮮美又直指其味道的純正與上乘。
“多汁”:強調(diào)口感的豐盈飽滿,令人垂涎。使人似乎看到詩人咬了一口,仙桃汁水流溢的畫面。
“艷齒頰”:這是神來之筆。“艷”字用得極為巧妙,既可以是視覺上桃汁染紅牙齒和臉頰的樣子,更可以是味覺上那種鮮美在口腔中綻放、讓齒頰生“香”(艷在此處有光彩、美好之意)的感受。它綜合了視覺與味覺的通感,把視覺的“艷”和味覺的“鮮”都集中在“齒頰”這個咀嚼部位,將品嘗的愉悅感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地傳達出食客正沉浸在對這人間至味的享受中。
3.戲劇轉(zhuǎn)折,意外陡生:
“且住驚呼又凝目”:第三句是情緒的轉(zhuǎn)折點。像電影特寫鏡頭,突然定格在發(fā)現(xiàn)蟲子的驚愕時刻。“且住”如同一個急剎車,瞬間中止了前句的陶醉狀態(tài)。“驚呼”和“凝目”兩個動作精準捕捉了發(fā)現(xiàn)意外情況時的反應:先是本能地驚叫出聲,緊接著是難以置信地、全神貫注地凝視確認。這強烈的反應吊足了讀者的胃口: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是什么打斷了這美妙的品嘗?頓時懸念頓生。
4.擬人點睛,幽默詼諧:
“有蟲怒:敢毀咱家!”:末句揭曉答案,是全詩的點睛之筆,也是最富趣味和創(chuàng)造力之處。
擬人化:作者賦予蟲子以人的情感和語言。一個“怒”字,活畫出蟲子被驚擾甚至“家園”被破壞時的氣憤神態(tài)。
語言生動:“敢毀咱家!”這句“蟲語”極具生活氣息和市井俚趣。“咱家”這個自稱,帶著點夸張的“主人翁”意識和委屈不滿,充滿了戲劇性效果。
視角反轉(zhuǎn):這句“蟲語”實現(xiàn)了視角的巧妙反轉(zhuǎn)。品嘗者本以為自己是享受美味的主人,此刻卻仿佛成了入侵者和破壞者。蟲子理直氣壯的“質(zhì)問”,瞬間將仙桃從被享用的對象,變成了蟲子眼中被捍衛(wèi)的“家園”。
幽默效果:這種強烈的反差(仙桃的圣潔與蟲子的“世俗”;人的享受與蟲子的憤怒;期待的珍饈與現(xiàn)實的瑕疵)產(chǎn)生了強烈的幽默效果。蟲子“義正言辭”的抗議,與食客瞬間的驚恐、尷尬、掃興形成鮮明對比,令人捧腹。
總結賞析要點:
構思精巧,戲劇性強:全詩短短四句,起(仙桃背景)、承(品嘗美味)、轉(zhuǎn)(發(fā)現(xiàn)意外)、合(蟲語點睛)結構清晰完整,情節(jié)跌宕起伏,充滿戲劇張力。
反差對比,趣味盎然:短短二十八字,卻有多重轉(zhuǎn)折———從仙境到凡間、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從對鮮美的期待到品嘗的享受與發(fā)現(xiàn)蟲子后的驚嚇、從仙桃的神圣與蟲子的“凡俗”、從人的視角到蟲子的視角。這多重反差營造出強烈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
語言生動,形象傳神:“艷齒頰”寫盡美味,“且住驚呼又凝目”捕捉瞬間反應,“怒”與“敢毀咱家”賦予蟲子鮮活生命,語言極具表現(xiàn)力和畫面感。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題材取自日常吃水果偶遇蟲子的平凡小事,但通過藝術加工(神話背景鋪墊、擬人手法運用、戲劇性情節(jié)設計),將一件可能令人不快的小意外,升華為一首妙趣橫生、令人回味的小詩。它既寫出了生活中的小尷尬,又以一種豁達幽默的態(tài)度化解了它。
音韻流暢:符合七絕格律,讀來朗朗上口。“頰”、“家”押韻,響亮有力。
這首詩的魅力在于它捕捉了一個生活瞬間的戲劇性,并用極其精煉、生動、富有想象力的語言將其呈現(xiàn)出來,充滿了煙火氣和智慧的光芒。它告訴我們,即使是在品嘗“仙桃”這樣的美事中,也可能藏著意想不到的“驚喜”,而如何面對這種“驚喜”,不妨學學詩人的幽默與豁達。
林妖于蘊空齋2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