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賑災
- 重生拒嫁東宮后:冷情太子寵又撩
- 落花逢你
- 2657字
- 2025-06-18 14:54:12
楚念月緊蹙著眉頭,眼皮浮動,睡得極不安穩。
楚思雪氣游若絲躺在床上,面色蒼白。
楚念月跪在地上,哭得雙目通紅,“對不起……姐姐,都怪我,都怪我!是我不該對你說那些話,是我害了你!”
楚念月哭的撕心裂肺,都是她的錯,她明明知道姐姐也喜歡太子,明明知道他們之間有婚約,卻還不要顏面地讓姐姐把太子讓給她,甚至還說出“若是不讓,從今往后我就沒你這個姐姐”這種話。
她明明知道姐姐這些年來身子骨越發不好,受不得刺激。她明明知道的,她明明知道的……
“姐姐,你別離開我!太子也好,你要什么都好,別離開我!”楚念月哭的歇斯底里,這聲音似乎驚醒了楚思雪。
她費力地睜開眼,扯出照常的溫婉笑容來,“沒事的,不是你的錯,以后……太子殿下就拜托你了,要更愛他,連我的份一起……好嗎?就當是為了我,小妹,你也要同太子殿下好好地……咳咳……相處,盡管我可能……咳,見不到了……”
說到后面楚思雪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弱,其間還夾雜著咳嗽,終于在看見楚念月忙不迭的點頭答應時,她像是失去了一切的氣力,緩緩閉上了眼睛。
“姐姐!不要啊!”楚念月大汗淋漓地驚醒過來,眼角已經沁出了淚珠。
楚念月無力的癱軟在床上,后怕的大口喘著氣。
不行,她不能讓這種事情重演。
她記得,姐姐在去世前不久有個神醫游歷到這里來,說是如果早些就可治姐姐的病,可惜姐姐當時已經無力回天了。
現在距姐姐病重還早,她若是能求得那神醫為姐姐治病,那當是極好的。
這個時候那個神醫似乎還呆在他的家鄉,他的家鄉,好像是在南方,叫,叫什么來著……
楚念月輕捶自己頭,暗自懊惱,自己的記性為何這般差,關鍵的地方卻記不得了。
天只亮了些許,但宣政殿已經站滿了朝臣。
“啟稟圣上,黎曲縣發生洪澇天災,作物毀于一旦,百姓生計艱難,再加之今年的稅收,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啊!”戶部尚書鏗然有力,聲淚俱下的稟報著,“求圣上早日定奪!”
“臣附議!”“臣附議!”“……”黑壓壓的跪下一大半朝臣。
宣帝頗為頭疼,“那愛卿們可有良計?”
大臣們頓時間噤若寒蟬,鴉雀無聲得仿佛這大殿空無一人。
宣帝不由得惱怒,廢材!偌大一個朝廷竟連個出主意的人都沒有,看來是時候該肅清了。莫不是這些日子他太仁慈了?
宣帝清嗓,正準備要發怒,太子站了出來。
“兒臣有一計。”慕清翊擲地有聲,吐字清楚,“兒臣建議府衙免除今年黎曲縣的稅繳,再令其開倉放糧,賑濟百姓。此外,京城可派一大臣擔任使者,攜帶銀兩及糧食,前往黎曲縣,監督縣令辦事,防止有人中飽私囊,置百姓于水火之中。”
宣帝滿意的點頭,“好!翊兒果然是能繼承大統之人!哈哈!就按翊兒說的辦。”
宣帝的心情好了些許,“那關于賑災大使的人選,可有毛遂自薦者?”
宣帝掃了一眼大臣們。大臣們有的面面相覷,不發一言,有的低頭不語,就是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應答一聲。
宣帝瞇起眼,哼,庸才一群。
“兒臣有一推薦。”
“……”
朝臣們涌出宣政殿,如釋重負。
“多虧太子殿下有人選,不然這苦差事可不知要落在誰頭上喲!”戶部侍郎拍著心口,一副心有余悸的樣子。
“甚是,那黎曲縣路途遙遠,行程艱難,氣候惡劣,去一回可不得折騰掉半條命呀?”翰林掌事也表示慶幸這差事沒落在自己身上。
“賑災這事可向來不好辦,一個不小心就要平白被安個貪污的罪名。烏紗帽先不說,腦袋都不一定保得住。”校尉郎撇撇八字胡,一本正經。
“話說回來,那楚懷風是何人哪?竟能得太子殿下親自推薦。”瀚林副承事好奇的詢問道。
“你竟然不知道他?楚懷風就是御史的長子,少有才名,文武雙全,今年的秋闈,他可是有望拔得頭籌,做得那風光狀元郎呢。”與御史稍微交好的官員八卦過來。
“那太子殿下一定很器重他吧,畢竟是未來岳家的長子。”副承事恍然大悟般。
“依我看哪,太子殿下怕是厭棄他了,這差事可不是一門好差事啊。”戶部尚書路過他們,老神在在的撇下一句話。
“……”
“太子殿下,請留步。”
慕清翊頓住腳步,這聲音是御史大人。
他轉過身,果然見御史大步流星地朝他走來。
“御史大人有何要事?”慕清翊思忖著他是月兒的父親,又是朝廷中的肱股之臣,開口很是溫和。
“太子殿下您為何推薦懷風任這差事?您這是把他往火坑里推啊!”御史痛心疾首,他就這一個兒子啊,這要是出點什么意外,他怎么對逝去的夫人交代?
“御史大人大可不必擔心,吾自然是不會置他于死地的,畢竟他是月兒的兄長。”
只是叫他吃點苦頭罷了。
慕清翊打著自己的小心思。
御史將信將疑,楚思雪早將太子心悅念月的消息傳達給了他,但他總感覺奇怪,明明在那次宴會——念月落水的那次,他還公然承認太子妃就是思雪,這沒兩天怎么就改成了念月呢?
“總之,懷風可千萬不能出事!太子殿下您可得一諾千金。”御史再三強調。
“放心吧,御史大人。”慕清翊信誓旦旦。
楚念月手中握著筆,神情恍惚,遲遲落不下去。
她思索了一天也沒能想起那個神醫到底在哪。
“三小姐!圣旨到了,老爺請您出去接旨!”丫鬟急急忙忙的沖進來傳信,驚得楚念月手一抖,墨便落在潔白的宣紙上,暈染出一片污色來。
“此次圣旨是關于何事的?為何這般突然?”楚念月隨著丫鬟走著,她問道。
“聽說是關于大公子的事。但具體奴婢就不知道了。”丫鬟低著頭,在前面邊領路邊回道。
楚念月到的時候,大家都已到齊了。
“楚三小姐。”手里攥著圣旨的太監朝她點了個頭,臉上竟無一絲不耐。
“勞煩李公公久等。”楚念月應了聲。
這位中貴來頭并不小,是宣帝身邊最親信之人,他的地位權力比一般的官員可是高上許多。
楚念月記得,上一世宣帝崩后,他盡心盡力的辦好宣帝的葬事,便就隨了去了,其忠心為人稱道一時。慕清翊還為他追贈了封號。
“御史楚府接旨!”李公公展開圣旨,聲音尖細卻不刺耳。
眾人立即跪下,頭幾乎伏在地上。
“承天之意,人君詔曰:今有御史長子楚懷風,心系黎民,才華過人,聞黎曲縣天災降世,朕思忖再三,決命楚懷風為賑災大使,三日后攜物資出發賑災,為國分憂,欽此!”
隨著圣旨一字一句地被念出來,楚懷風的心一沉再沉
他對政事自然是有了解的,他知道這并不是一件好差事。再者,距離秋闈已時日不多,他本打算趁此時間專心攻讀,以便能一舉中的。
此去黎曲,他就無多余空閑溫習功課了,且于路上不能有耽擱,否則也許就趕不上秋闈了。
這于他實在不利。
“楚公子,接旨吧。”李公公看楚懷風有些怔愣,忍不住提醒道。
楚懷風深吸一口氣,接下這似有千斤重的圣旨,“草民接旨。”
送走了李公公,御史瞧見他心思沉重,只能嘆口氣,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這事若是辦好了,在圣上面前也算是有了個好印象。
楚思雪靜靜的,不發一言,接完旨就安靜地離開了,那背影顯得比以往更加瘦弱。
黎曲縣……
楚念月琢磨著這個名字,為什么這個名字這樣耳熟呢?
她想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