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暗巷里的琉璃
- 春秋踏歌行:楚歌傳奇
- 陳平安不安
- 1487字
- 2025-06-17 10:00:40
楚歌走出了公主府。
他身后,是明亮的燈火,是悠揚的樂聲,是權貴們的觥籌交錯。
他身前,是深沉的夜色,是寂靜的街巷,是未知的危險。
他像一個走下舞臺的伶人,瞬間,便從那場華麗的夢境,回到了冷酷的現實之中。
公主最后的提醒,猶在耳邊。他知道,那不是一句客套話,而是一個明確的警告。今夜,有人不想讓他,安然地回到住處。
他沒有走張燈結彩的馳道,那里目標太大。他反而拐進了一條條狹窄曲折的暗巷。這些巷子,是臨淄城這座巨大肌體上的毛細血管,連接著最不為人知的角落,也最容易,滋生黑暗。
他走得很慢,腳步聲在寂靜的巷子里,顯得格外清晰。他在享受著這份暴風雨前的寧靜,也在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身后那個“影子”的耐心。
是的,他被跟蹤了。
從他離開公主府大門的那一刻起,就有一道若有若無的氣息,如同跗骨之蛆,牢牢地鎖定著他。那氣息,冰冷、沉靜,不帶一絲一毫的煙火氣。它像月光下的蛇,無聲地,在地面上滑行。
除了那個在宴會上,始終用冰冷目光審視著他的少女,夜琉璃,楚歌想不出第二個人。
在一個三岔路口,楚歌停下了腳步。這里,是整片區域最黑暗的地方,兩側的高墻,將天上的月光都遮擋得嚴嚴實實,只有幾縷星光,能勉強透下來,照出地上潮濕的青石板。
“跟了一路,不累么?”他對著空無一人的身后,淡淡地說道,聲音在巷子里,激起一小片回音。
巷子里,只有晚風吹過墻頭,發出“嗚嗚”的聲響。
楚歌笑了笑,仿佛在自言自語:“公主府的夜宴雖然不怎么樣,但酒水還是管夠的。姑娘若是想喝一杯,何不現身一見?”
這一次,有了回應。
一道黑色的身影,并非從巷口走出,而是如同從墻壁的陰影中,分離出來一般,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了他前方三步之外。
正是夜琉璃。
她已換下了那身秦國宮廷的侍女服飾,重新穿上了那身便于行動的黑色勁裝。夜色,成了她最好的偽裝。她就那樣站著,仿佛已與這片黑暗,融為了一體。
“你的鼻子,比你的笛子,更靈敏。”她開口,聲音里不帶任何感情,清冷得,像是從玉石上刮下來的冰屑。
“謬贊。”楚歌倚著墻壁,擺出一個舒服的姿勢,言語中,依舊帶著那份玩世不恭,“不知姑娘深夜造訪,有何指教?若是要切磋樂理,在下隨時奉陪。但若是想做些別的……這夜深人靜,孤男寡女,似乎不太方便吧?”
他試圖用這種輕佻的言語,來打破對方那如同磐石般的氣場,尋找一絲破綻。
但夜琉璃,不是會被言語動搖的人。
她的心,似乎比她手中的劍,還要冷。
“交出你從宋國司城府,拿走的東西。”她言簡意賅,直奔主題。
楚歌的心,猛地一沉。
他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他知道,今夜,再無可能善了。
“一份舊曲譜而已,”他試探著說道,這也是他最后的試探,“雖然有趣,但似乎,還不足以讓秦國最頂尖的刺客,一路從宋國追到齊國吧?”
“那不是曲子。”夜琉璃緩緩地,從袖中抽出了她那柄幽藍的短刃,刃身在微弱的星光下,泛著妖異的光芒。
“那是,足以顛覆天下的,力量。”
她向前,踏出了一步。
那一步,很輕,落在青石板上,幾乎沒有發出任何聲音。但隨著這一步的踏出,整個暗巷的溫度,仿佛在這一刻,又下降了幾分。一股無形的壓力,如同潮水般,向著楚歌,席卷而來。
“我再說最后一遍。”
她的聲音,如同來自九幽的宣告。
“把它,交出來。”
楚歌沒有再回答。
他只是緩緩地,將腰間的“鳳求凰”玉笛,握在了手中。
巷子里的風,停了。
一場無聲的對峙,在兩個同樣驕傲,卻又截然不同的靈魂之間,展開。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
下一刻,夜琉璃那琉璃般的眸子里,最后一絲人性化的情緒,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純粹的,絕對的,殺意。
她手中的短刃,微微抬起。
言語的試探,已經結束。
在這條無人的暗巷里,只剩下最古老,也最直接的語言——兵刃。
一場笛與刃的對決,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