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青龍入海 豆油
書名: 家父袁譚,東渡扶桑作者名: 奶爸咸魚本章字數: 2071字更新時間: 2025-07-17 00:06:00
“主公,新式帆船已造好,請主公查驗,下令下水試航!”制船大匠高聲道。
袁洋、管統、管蛟、管虎、袁安,包括從玉田坐船趕回來參加女兒婚禮的王脩,六位九夷高層齊聚于九夷港,靜待此關鍵時刻到來。
“善。”袁洋點了點頭,親自爬著木梯,登上了新式帆船。
船上數位大匠緊張的看向袁洋,仿佛等待審判的刑徒。
此艦高十丈,長二十余丈,寬六丈余,有三層甲板,四根桅桿,七張風帆,吃水線以下近三丈半船體,全由特制銅皮包裹,排水約有五百噸上下,可載數百士卒,數千石貨物,乃是標準的制式蓋輪。
艦首被大匠精心雕刻為龍首,龍首張牙舞爪,目視遠方,須發皆張,霸氣威武。
艦上,裝載了五架大型床弩,皆是射程超三百五十步的漢代巔峰攻城巨弩,三層甲板全都配備了制式大黃弩,左右兩側各有百二十弩窗,若火力全開,足以瞬間將敵艦射成馬蜂窩!
低舷、橫帆、側舷弩箭,此艦將蓋倫高速、靈活、火力強大之特點幾乎完美復制,實乃當今天下世界第一強大水軍戰艦!
當然,代價也異常之高,僅是百年巨木,便用了足足近千顆,
床底的銅皮,更耗用了足足2.5噸,便是袁洋再次開掛,拿出了后世十分成熟的孟茲合金配方,加入了四成鋅,生銅用量也是高達1.5噸,合漢代標準約六千斤,若用來打造五銖錢,可足足鑄造含銅量高達八成以上的五銖錢五十余萬錢!
再加上數量巨大之鐵釘,帆布,床弩、大黃弩、以及海量人工,此船新艦,耗用幾近二百萬錢!遠超同等規模樓船百萬錢造價,實乃吞金巨獸也!
當然,貴也有貴的好處,以此艦之性能、火力,若艦上水軍將領指揮得力,對上中原此時流行之笨重樓船、艨艟,足以以一敵三,輕松破敵!
審視完整條戰艦,袁洋萬分滿意,盡管此艦在他看來還有不少的瑕疵,然瑕不掩玉,此艦大體還是達到了標準蓋倫船八成以上性能,足足領先了此方世界海船一個時代,憑此艦,他有十足自信能制霸東亞海域!
“甚善!著令下水試航!正則,汝來指揮!”袁洋下了船,立刻發令試航。
“諾!”眾船匠齊聲應諾,管蛟更是迫不及待的三兩步跳上此船,大聲的發令,很快,下方的船匠便打開塢門,引入潮水。
今日潮水澎湃,片刻之后,船塢內便蓄滿了海水,新艦隨之慢慢浮起,少頃,船上船匠升起風帆,借助風力,緩緩向海面駛去,不過片刻,新艦已順著航道駛入九夷港。
“滿帆!左滿舵!”管蛟興奮的大聲發令!
安全入港僅算邁出第一步,要想全面檢測此艦性能,須得揚帆遠航方可。
新艦風帆得力,遠勝此際平帆,借助風勢,十分輕易的便駛出九夷港,隨后一路遠航,如青龍入海,很快消失在大海深處。
立于艦首,迎風飄揚,管蛟感受著新艦的速度,他震驚的發現,僅僅駛出約半個時辰,他便已遠離九夷港三十余里(約現代八九節航速),以此推斷,此艦若全力以赴,日行五六百里幾乎不在話下,遠勝此前樓船、艨艟日行二三百余里之龜速!
“滿帆!全力向北航行!目標忠烈島!”管蛟興奮的發令道!
“諾!”
今日天公作美,無有大風大浪,管蛟一路披荊斬棘,僅用一個多時辰,便成功抵達距九夷港七八十里外之忠烈島,成功印證了他的預料。
管蛟心情亢奮,一路不停留,再次指揮新艦往興漢島而去!
一路毫無波折,很快,新艦風帆滿掛,乘風破浪,不過一個半時辰,曾經需要近三個時辰才能抵達的興漢島已遙遙在望。
其間,管蛟也令船上水卒試射艦上床弩、大黃弩,三層甲板設計,火力幾乎較此前樓船增強數倍。
得到這些數據,管蛟徹底興奮了,他仰天長嘯:“有此戰艦,四海之大,乃公何處不可縱橫?!”
管蛟素習水性,當然知道此艦速度之快、火力之猛,意味著什么,這等于是披甲持弩騎兵,對上普通步卒,優勢之大,幾乎不可想象。
此刻,管蛟對袁洋的崇拜,已經無以復加,對其重返中原,定鼎天下的大志,也再無一絲疑慮。
“傳令,右滿舵,調轉船首,回程九夷!”
“諾!”
…………………………………
晡時,九夷港,仍于此等待的袁洋設宴,聚王脩、管統、袁安、管虎,五人一起食用脯食。
“婦翁,汝嘗嘗這小炒鹿肉,滋味甚是鮮美,還有這干煎海魚,爆炒雞子,以及炒麥粉,俱是府中庖廚新創,均是人間美味也。”
旬月不見王脩,又即將結為一家,袁洋喜不自禁,令庖廚以剛剛打造出不久的鐵鍋,指導其炒了幾個后世家常菜,麥類主食,用以招待王脩。
“臣多謝主公。”王脩一點婦翁的架子也未擺,他恭敬行禮,方才落座用宴。
一嘗炒菜炒麥粉,他便眼睛大亮,只嘗此真乃美味佳肴,不由下筷不止。
管統、袁安、管虎三人同樣如此,從未吃過炒菜的他們,瞬間便被征服,全都大快朵頤。
“此炒菜炒麥粉滋味何如?”用完飯,袁洋示意侍從倭女將食案撤走,隨即發問。
“滋味甚美,不知府中庖廚是以何廚具制作?還有此油,不似芝麻香油,亦不似動物油脂,乃何油也?”王脩坐直身體,指出炒菜關鍵所在。
“此炒菜乃是以鐵鍋烹飪,以菽豆油脂大火炒之方成。”
“鐵鍋?菽豆油脂?”眾人一臉疑惑。
漢代尚沒有鐵鍋,百姓多以厚實的釜,以蒸、煮、炙為食,油脂僅有精貴的動物油、芝麻油,菽豆油脂聞所未聞。
袁洋得意的笑了笑:“鐵鍋底部薄如絲帛,受熱均勻,以油熱之,以大火烹之,方便食材速熟,以保新鮮美味。
而菽豆油,乃取菽豆,經選料、蒸炒、制餅、沉淀、壓榨諸多秘法工藝而成,八石菽豆,可得一石豆油,成本尚可,可大行九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