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江灘
“該往江邊走……對…這一切都是江里的藍藻導致的……原因肯定在江里……”
林澈幾乎是透支著身體跑出農貿市場,好不容易才在出口的角落找到被人群沖倒的電瓶車。
周圍滿是驚慌失措的人們,以及他們的慘叫、吶喊,即使在聽到警笛的遠鳴也無法安撫他們的恐慌。
翻倒的菜筐、魚腥味的血水、人類扭曲的肢體、異樣的菌絲,混合在鞋底的粘稠觸感直讓林澈反胃。
她一心想找到答案,又不知道該向誰求助,只能沖向最近的防洪堤,親自去尋找原因。
越靠近江邊,那來自于腳底地面的震動感就越強烈。
那是能在高處看遍市內長江兩岸全貌的老舊閘口,上面用紅漆寫著“非工作人員禁止進入”。
她背著小滿爬上去了,防洪堤后面就是江。
只不過不是她記憶中的長江。
9:00江灘·廢棄防洪閘口觀測平臺
江水不知道什么時候變了顏色,原本灰色的江面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一層厚重的熒光菌膜覆蓋。
像皮膚,但起伏的樣子又像是在緩慢呼吸。
風吹來,波光蕩漾,卻沒有一滴水打在江灘上,只剩下無盡向外蠕動的菌絲、觸手。
林澈屏住呼吸,她看見——有一塊閃爍著熒光的凸起菌斑,正好在長江的正中心。
江水震顫了一下,空氣中響起若有若無的電流聲,遠處漂浮的漁船被一層菌膜拖入水中,拖得無聲無息,只留下船尾欄桿緩慢沉沒的痕跡。
89秒一次的震動……
林澈膝蓋一軟,差點跪倒在地上。
“我們該走了。”小滿拉了拉她的袖子。
“去……去哪?”
“屏幕上顯示我們要去疾控中心的B3-1122冷庫。”
小滿不知何時拿到了林澈的PDA,在喚醒屏幕的一瞬間,似乎有種異樣的電流接入林澈的大腦。
屏幕上面出現了林澈從未見過的一份實驗記錄:
**Ω-197|共振實驗組·未歸檔樣本記錄其一**
>【實驗目標】:構建基于硫還原地桿菌①(Geobacter sulfurreducens)導電特性的真菌-人腦混合神經網絡,利用量子脈沖信號驅動生物網絡同步化②。預計可在一代宿主體內完成基因接管,通過交叉信號頻段完成控制。
>【項目實驗室】:楚南市疾控中心B3-1122冷庫
接下來幾頁全是亂碼一樣的方框符號,只有部分標注能辨認:
>“硫還原假單胞菌③(Geobacter)共生適配中樞”、“腦-網間干涉衰減系數”、“潛伏期動態算法”、“實驗者備份體”等。
“這些……根本不像是人為寫出來的。”
林澈拍著自己的大腿,試圖用麻木來緩解恐懼帶來的顫抖,江面上的熒光逐漸向城市延展,那些藍藻狀菌絲蔓延進排水渠、電纜井、下水道……
她知道自己沒剩多少時間了。
9:45疾控中心
菌絲蔓延的速度很快,當林澈帶著小滿沖進疾控中心以后,甚至就連電梯都被菌絲纏住,無法啟動。
她們只能沿著消防通道緩慢下行,同時祈禱著不會遇到像張禿子那樣的“感染者”。
每走一級臺階,空氣中的冷意便更強一分。抵達負一層時,樓道燈全滅,只余應急光源在墻角閃爍。
走廊盡頭是一道被封鎖的安全門,門上貼有兩道封條,印著“隔離中——禁止開啟”。
“我們要進去?”林澈低聲問道,生怕驚擾了已經蔓延到安全門上的菌絲。
小滿卻早已抓住林澈的手,將她的手按在安全門的菌絲上。
她只覺得手像是突然被扎了一下,趕忙抽回,沒想到安全門上的菌絲發出淡淡熒光,不斷收縮。
被激活了的菌絲就那樣把安全門生生拽開,金屬摩擦的聲音讓林澈捂住耳朵。
門后的冷庫不是想象中的儲藏設施,而是一間改裝實驗間——像是仍留有十多年前的實驗痕跡,空氣中還殘留著液氮破裂后結晶的塵霧。
燈光昏黃,通風口隱隱傳出類似鯨鳴的電流噪聲。
林澈緩緩走進空曠大廳。
墻面滿是廢棄的接口與終端,中央放著六座封閉艙體,表面布滿結晶狀的真菌痕跡,像是某種生物結構在閃爍著維斯臺登紋的金屬表皮下沉眠。
她將小滿放在一處靠墻的實驗臺上,才發現女孩手背上的靜脈線條開始泛出熒光,皮膚溫度逐漸升高。
“小滿……”
“我沒事……這只是反應。量子標記在我身體里和這個地方……同步了。”
“什么意思?”
小滿轉過頭,臉上浮現出一種無法言喻的神情:“我是第一個‘成功的備份體’,我不是‘小孩’,我是媽媽留下的一部分。”
林澈倒吸一口涼氣,她明白小滿口中的“媽媽”指的就是林澈的生母,林雅琴。
“然后呢?然后我們該干什么……”
話沒說完,實驗室突然響起警報,大屏幕自動啟動,畫面中是長江周邊的無人機俯瞰視角。
菌絲悄無聲息地爬上堤岸,穿過水泥縫隙、電纜管道和污水出口,逐漸蔓延至整座城市。
它們沒有顏色,卻泛著與人類皮膚不相容的藍白光澤,就像沉睡在古代冰層中的深海物種,被強行喚醒。
每一位感染者的腳下,隱約可見一根透明的菌絲正穿透他們的鞋底,與地面接駁,向著江邊無聲地延伸。
被感染的人面部特征逐漸失去辨識度,眼白被乳白色角膜替代,瞳孔中浮現珍珠母樣的虹彩結構,皮膚表層布滿由內而外生長的放射狀真菌脈絡,沿著動脈分支向四肢延展。
詭異的是——這些人仍在“行走”,仿佛未被剝奪意志。
他們進入商場,敲開住宅樓的門,擁抱老友、親吻愛人——而后在下一瞬間,將菌絲從口鼻、指甲、毛孔中吐出,像是在將菌絲喂給那些還沒被感染的人,又像是在與他們“合并”。
尚未感染的人在街頭奔逃,他們的尖叫未能傳出喉嚨便被刺入的菌絲封住,喉結微微鼓起,藍色脈絡迅速如藤蔓爬滿臉頰,意識僅在幾十秒內崩解殆盡。
城市中開始回響低頻嗡鳴,間歇性的脈沖音刺激著所有人的耳朵。
整個楚南市,現在像是一臺被寄生的大型菌胎肉瘤,正以每秒上千的頻次,將剩余的人類噬合。
而長江那張巨大的、無臉的嘴——開始默默咀嚼每一個無法逃離的靈魂。
警報再次響起,這一次不再是電子聲,而是一種更為古老、低頻、像從水底鼓蕩而來的“鯨鳴”。
【警告:全市感染率達41%,Ω-197頻段覆蓋22.83%,尚未找到控制樞紐】
“我現在該干什么!”
“疼……”
林澈有些崩潰,她用力握著小滿的肩膀,卻在小滿喊出“疼”的那一刻才意識到,面前這個小姑娘即使是她口中的“備份體”,也不過是一個普通小孩。
“對不起!對不起!我…我只是太慌了……”
小滿蜷縮著,像是受驚的小鹿,她伸出手指向實驗室角落的一個艙室,示意讓林澈站進去。
“媽媽的研究是想讓所有人接入同一個大腦,現在應該是缺少一個控制的主體。”
“你的意思是?讓我……”
“去實驗倉接入真菌網絡。”
——
①硫還原地桿菌(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一種革蘭氏陰性、厭氧條件下生長的δ-變形菌門細菌,廣泛存在于沉積物中。它最著名的特性是具有導電性菌絲(也稱細菌納米線),能夠通過這些菌絲在細胞之間傳遞電子,使其可以進行固態電傳導。
參考文獻:
Malvankar, N.S. et al.— Tunable metallic-like conductivity in microbial nanowire networks—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1
Reguera, G. et al.—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via microbial nanowires— Nature, 2005
Lovley, D.R.—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ili: biological function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electronics— Current Opinion in Electrochemistry, 2017
②量子脈沖信號驅動生物網絡同步化:
尚屬理論推測與類科幻領域的完整概念,相關科學依據為生物電信號網絡與同步以及量子脈沖信號的誘導同步模型(理論物理)
參考研究:
Adamatzky, A.— On spiking behaviour of oyster fungi Pleurotus djamor— Scientific Reports, 2022
Giorgi, G.L.— Quantum correlations and synchronization measures— Physical Review A, 2013
Ameri, V. et al.— Mutual information as an order parameter for quantum synchronization— Physical Review A, 2015
③硫還原假單胞菌(Geobacter):
一種描述性說法,常用來泛指那些具備硫還原能力的 Geobacter屬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