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王家和準備要出遠門
- 大明:大孫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一杯冰美式
- 1910字
- 2025-06-18 11:19:30
“真的?你師父到底是啥人啊?聽大院里的叔叔阿姨們說,你師父本事可大了。”季珊眼睛一亮,難掩好奇與驚喜。
王小北笑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拿師父當擋箭牌,久而久之,大伙兒都以為他有個神通廣大的師父。
安老的本事自然不用說,人脈之廣,連他自己都摸不透對方背后究竟藏著怎樣一張復雜的關系網,又和哪些大人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當然,王小北也沒有主動問過。
“我師父會功夫,還有不少徒弟,徒子徒孫遍布各地,弄點東西自然不在話下。”
聞言,季珊臉上露出一抹喜悅:“我用本地糧票加上些錢,換取全國糧票可以嗎?也不用太多,有10斤就夠了。”
“沒問題,要是有了,我立刻給你。”王小北爽快的說。
對于季天路的事,他只字未提。
畢竟,季天路是季珊的父親,哪怕她心中怨恨。
“哦,對了,如果不用本地糧票,用錢買全國糧票,大約每斤多少錢呢?”
季珊在后座好奇地問。
王小北微微搖頭:“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沒打聽過。應該不會太貴吧,兩毛多還是三毛多一斤?具體多少我就記不清了。”
很久沒去黑市,他對現在的行情早已經模糊。
“真的假的?你知道現在的黑市上,本地糧票是啥價嗎?”
季珊十分的驚詫。
王小北有些不解,反問道:“哦?本地糧票的價格是多少?”
“上個月還只是每斤4毛,現在已經到6毛了,這還只是糧票,還不是糧食呢。”
王小北聞言,眉心微皺:“已經漲到這種程度了嗎?”
顯然,他剛才說錯了話,好在并沒有說死。
季珊噘著嘴,輕輕點了點頭:“是啊,快過年了,要是一直下去,等到二三月份,每斤怕是要破一塊錢了。”
“早知這樣,該早點多囤一些。唉,可惜我沒錢。”
說到這里,她滿是無奈。
王小北聞言,沉默不語。
等到年后,特別是春耕時節,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物價只會更高。
但他心里明白,這些價格都是暫時的。
依據歷史軌跡,未來的日子里,價格將會更上一層樓……
黑市中本地糧票將要每斤3塊錢,細糧則要每斤5塊錢,至于全國糧票,更是會飆升到每斤7塊錢。
價格這么高,季珊手頭應該拿不出。
直接送她?
不太好。
想了想,他嘴角上揚,輕松地說:“季珊,你知道嗎?還有兩周就要放假嘍,到時候我帶你去捉些魚,你覺得怎么樣?”
“哎?抓魚?”
季珊一臉詫異,眼睛瞪得圓圓的。
“對啊,這大半年了,我可是一次都沒去過呢。這次,我帶你,咱們悄悄地去,別聲張哦。”
這話一出,季珊眉頭微皺,想了一下:“但……萬一被抓著了怎么辦?你聽說玉泉那事了嗎?他就被抓了。”
“你可別冒險,這關乎你將來考大學的大事,到時候政審都通不過的。”
王小北聽完,輕輕點頭,“我也就是那么一提,到時看情況吧。”
季珊重重點頭,“嗯,千萬別干。真出了岔子,我可擔不起責任,你爸媽還不得找我算賬啊。”
“哈哈,怕啥呢。真要賠,你就把自己賠給我好了。”
王小北嘿嘿一笑。
這個話題就這么暫且放下了,畢竟放假還遠,不著急。
季珊坐在后座,耳邊回響著他的玩笑話。
她明知這只是玩笑,心里卻莫名甜蜜,嘟起嘴,低聲嘀咕:“你啊,整天就愛開玩笑。”
“嘿,我可不只會開玩笑哦。不信今晚你留個門,瞧我有沒有膽進去。”
王小北順著話頭又開了一個無傷大雅的玩笑。
季珊聞言,臉頰泛起了紅暈,拍了下他的背:“你這家伙,真是的……就不能正經點兒嗎?”
“哎,我一旦正經起來都不是人。”
季珊聽了,只能哼了一聲表示無奈。
不再理會他的胡鬧,她輕輕地將頭靠在他寬厚的背上。
王小北見到這幕,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也不再繼續打趣,專心騎車直到家門口。
一進家門,家里人正圍坐飯桌邊吃著飯。
“冷死我了。”
王小北笑著打招呼,隨手摘下帽子掛好,洗干凈手便開始吃飯。
眾人都沒有說話。
王小北看向正在抽煙的王家和,好奇心驅使下,他忍不住開口問道:
“爸,怎么了?心里有事?連飯都顧不上吃了?”
張美英聽完,輕嘆一口氣,“你爸,就要去大草原,說是參與那里的建設呢。”
“哎?”
王小北猛地一驚,眼眸中閃過一抹詫異,“難不成,大慶油田會戰要開始了?”
他第一反應就是這個。
具體的時間,他已經記不清了,但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
一旁的王家和顯然一頭霧水:“大慶會戰?你說什么?”
望著王家和一臉莫名的神色,王小北更加困惑了:“不是油田大戰?那你是去做什么呢?”
王家和吸了一口煙,緩緩道:“別信你媽的瞎叨叨,是我廠里鉆油機的零件,得往大慶送一趟。”
王小北聞言,眉頭微皺,心中暗自琢磨。
如此看來,大規模的石油會戰還未真正開始,當前還是籌備與勘探階段。
畢竟,在確切掌握油田儲藏量之前,誰也不敢貿然開始一場轟轟烈烈、牽動數十萬人的會戰……
不確定的結果對于士氣的打擊可是致命的。
但無論如何,這事兒終究還是和即將到來的大會戰撇不清關系。
“那你們啥時候動身?得去多久長時間?”
王家和又抽了口煙,吐出一串煙圈,“聽說是后天,具體時間沒個準兒,估摸著十來天左右吧,說是年前回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