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老朱的高興,叫洪武槍
- 大明:大孫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一杯冰美式
- 2067字
- 2025-06-15 14:19:58
朱小寶震驚片刻,忙對左右下令。
“趕緊的!把靶子扛過來!”
眾人這才如夢初醒。
一名身著錦袍的官吏,提著寬大袍角,快步朝百步外的靶子奔去。
待走近靶前,他身形猛地一頓,隨即慌忙將靶子拎回。
朱元璋接過靶子,眾人紛紛伸長脖頸圍觀。
當他目光落在靶心時,蒼老的身軀不禁一顫。
江為槍法極準,鉛彈正中靶心,在木制靶上貫穿出碗口大的孔洞。
朱元璋摸了摸胸口,下意識的咽了咽口水。
這穿透力可比火銃強太多了!
更令他震驚的并非威力,而是方才的射擊過程毫無拖沓,無需繁瑣點火步驟,真正做到扣動扳機即可發射。
為何朱元璋昨夜要重兵包圍謹身殿?
這般劃時代的發明,堪稱頂級機密,特別是燧發槍還尚處實驗階段,容不得半點風聲走漏。
朱元璋眼中燃起炙熱火光,二話不說,從江為手中接過燧發槍。
相較傳統火銃,燧發槍槍身更短,攜帶便捷,發射更是瞬間完成。
他瞇眼打量著燧發槍,滿臉好奇的問官吏。
“這玩意兒,不用火繩?”
工部官吏聞言險些語塞。
這不是長孫殿下早前解釋過的么?
“回皇爺的話,的確如此。”
一名官吏上前回道。
“啟稟皇爺,當初皇長孫殿下提出燧石撞擊取火原理后,我等便日夜實驗,殿下的設想堪稱偉大,順著思路改良,終在昨日試制成功。”
朱元璋沉默片刻,忽然拍著朱小寶的肩膀大笑道。
“大孫!你這腦子咋這么好使呢!”
朱小寶笑著搖了搖頭。
“害,厲害的是工匠們!我就提了個想法而已。”
火器監工匠們肅然抱拳。
“殿下,您可別謙虛了!”
“要不是您給指了道兒,我們就是把腦袋想破,也琢磨不出這么妙的法子!”
這看似簡單的改良,實則大幅縮短了發射時間。
要知道在戰場上,片刻之差,便可能決定生死。
朱元璋笑意更盛。
“他們說得對!”
“工匠固然重要,但沒你定下調子,一切都是空談,你就別謙虛了。”
他轉而問官吏。
“這火器可曾定名?”
看似隨意的問話,眼底卻藏著狡黠。
官吏忙答。
“尚未定名。”
朱元璋看向朱小寶。
“大孫,你給起個名吧。”
朱小寶豈會搶朱元璋風頭,忙道。
“爺爺,您可別為難我了!舞文弄墨的還行,給火器起名的事兒,我是真的不懂。”
官吏這才領會深意,紛紛暗嘆皇長孫心思通透,不居功、不自傲,反將榮耀讓與上位者,這份城府實非常人能及。
朱元璋大笑著拍板決定,滿臉的得意。
“咱大明得有大國風范!要體現我朝的體面與謙遜,那這槍……就叫‘洪武槍’吧!”
朱小寶險些失笑。
這名字哪里謙遜了?
但他仍笑著附和道。
“聽您的!您說叫洪武槍,那就叫洪武槍!”
官吏們見狀紛紛恭維。
“圣上英明!”
“這名字起得太妙了!咱大明就得有這氣勢!”
朱元璋雖一向務實厭虛,但此刻卻開懷不已。
“好好好!洪武槍,好名字!”
武器迭代意味著國力躍升,軍事強盛方能震懾四夷。
朱元璋如何能不欣喜?
他忽然正色問道。
“方才說洪武槍仍是試驗品?性能是否穩定?有何利弊?”
朱小寶暗自搖頭。
這“洪武槍”三字,老爺子喊得倒是順口。
官吏急忙回稟。
“回皇爺的話,現在這槍有仨問題。”
“一是槍管得用純鋼,忒費銀子;二是射程跟老火銃差不多;三是填子彈也花錢……”
“優勢則如江監正所示,射擊快、填彈速、威力強,目前仍需持續改良,以防炸膛、啞彈等隱患。”
朱元璋頷首道。
“說得在理,咱沒白養你們!”
隨即,他臉色一沉,又道。
“不過,你們也別想著一口吃成胖子!這槍以后是要給將士們用的,要是再像老火銃那樣炸膛,咱饒不了你們!”
此時朱小寶提議。
“這短槍給步兵用著不順手吧?要不加長點槍管,讓他們能雙手端槍,打起來更穩當?”
眾人先是一愣,隨即紛紛稱是。
“長孫殿下所言極是!”
朱元璋略作思忖,亦點頭贊同。
“雙手持槍確能提升精準度,此議妥當。”
他轉而嚴令官吏。
“務必盡心改良,此事絕對保密!敢有泄露者,嚴懲不貸!”
官吏們慌忙叩首應命。
朱小寶沉默片刻,抱拳向朱元璋懇請。
“爺爺您看,工匠們沒日沒夜地干,多辛苦啊!要不咱給他們漲點俸祿?也算表表咱的心意。”
朱元璋愣神后,大笑著掃了眼眾人。
“聽見了嗎?咱大孫心疼你們辛苦,要給你們漲工錢呢!”
他當即下令。
“江為,明日知會吏、戶兩部,火器監工匠俸祿一律翻倍!”
全場官吏工匠激動高呼。
“圣上圣明!”
朱元璋擺手笑道。
“別謝我,是你們長孫殿下替你們爭的。”
眾人又向朱小寶深深施禮。
“謝皇長孫殿下!”
朱小寶肅然道。
“都快起來!”
“你們為國家拼命,雖然老百姓們不知道,可咱老朱家心里跟明鏡似的!”
“來日我定當請命,將諸位功績載入史冊,絕不讓忠臣良匠埋沒青史!”
官吏們聞言眼眶發燙。
他們原以為自己的付出無人在意,此刻卻覺一切艱辛皆值得!
火器改良非朝夕之功。
從設想到實物,其間歷經多少次失敗?
朱小寶不知,朱元璋亦不知,唯有工匠們清楚其中的辛酸掙扎。
若只為金錢名利,斷難支撐這般狂熱。
支撐他們的,是拳拳報國之心!
他們,當受禮遇。
古今皆然。
洪武槍的誕生打破了時代平衡,亦讓朱小寶底氣更足。
但他深知,技術尚未成熟,改良之路漫長。
除了火槍,虎蹲炮的革新同樣迫在眉睫。
火器監上下,仍任重道遠。
當朱小寶攙扶朱元璋離開火器監時,爺孫倆心思各異。
朱元璋面露慚色,低聲道。
“大孫,你方才想到了咱忽略的細節,咱從他們眼中,看到了對你發自內心的信服。”
朱小寶有點忐忑地問道。
“爺爺,我剛才會不會越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