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火器監將短銃做出來了
- 大明:大孫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一杯冰美式
- 2058字
- 2025-06-15 14:19:58
清晨,微風輕拂,鳥兒歡叫。
朱小寶早早起來鍛煉身體,打完一套樁功后,就去用早餐了。
此時,廖家兄弟也懷著信件,朝煙花巷而去。
朱小寶剛吃完早餐,便見谷大用匆匆趕來,躬身道。
“殿下,皇爺讓您去宮城外找他!”
朱小寶一臉疑惑。
“爺爺今兒不批奏折啦?大早上的,這是要去哪兒啊?”
谷大用搖頭。
“皇爺只讓奴婢來叫殿下快去,瞧著很是著急?!?
朱小寶昨天在謹身殿救了谷大用一命,谷大用心中感激,換作往常,他斷不敢多言皇帝的神情。
朱小寶點了點頭。
“行,我去換身便裝就去?!?
谷大用道。
“皇爺沒讓奴婢跟著,那奴婢就先行告退了?!?
朱小寶一愣,又點了點頭。
“好,你去吧?!?
朱小寶很是疑惑,換好衣衫后,急忙朝皇城外趕去。
此時,朱元璋趿著布鞋,身披粗布麻衫,正負手于皇城外,等著朱小寶來。
見著朱小寶,他興奮的揮手道。
“大孫!”
朱小寶忙迎了上去,問道。
“爺爺,今兒個這是要上哪兒去?。吭趺催@么突然?”
朱元璋盯著朱小寶,笑意詭秘,良久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真是咱的好大孫啊!”
“咋了?究竟出何事了?”
朱元璋仰天大笑道。
“你真是太給爺爺長臉了!”
朱小寶一頭霧水。
“到底啥事兒啊爺爺,您別賣關子了,可急死我了!”
朱元璋放聲大笑道。
“到地兒就明白了!今兒這功勞,你頭一個!”
不知朱元璋為何這般神秘,朱小寶很是好奇。
但老爺子既然不愿說,那便隨他去看看就是。
不多時,二人行至皇城后方。
路線似曾相識,再走一段,便到了一片森林。
朱小寶猛得反應了過來,看向老爺子道。
“爺爺,這……是要去火器監吧?”
朱元璋臉上笑意未減,卻沒吱聲,只是喜滋滋地繼續負手前行。
往日走一段路,老爺子便要歇一歇,今日怕是真遇著喜事了,一路上健步如飛,且臉上笑意從未消退。
朱小寶一臉困惑地跟在他身后。
朱元璋還不停的催促著。
“快快走,別磨磨蹭蹭的,爺爺心里急得慌!”
究竟是什么喜事?。?
穿過叢林,翻過山道,終于抵達了火器監。
火器監四周軍兵密布,里三層外三層的,被圍得嚴嚴實實的。
朱元璋與朱小寶抵達后,火器監監正急忙迎出,抱拳行禮。
“臣火器監監正江為,拜見吾皇萬歲!”
朱元璋道。
“別整虛的,進去嘮?!?
江為曾是朱元璋身旁親兵,也是其最信任之人。
他并非才華出眾之輩,卻有日月可鑒的忠心。
朱元璋放心將火器監交予他管理,正是看中這份忠心。
朱元璋帶朱小寶來到火器監后院,幾名身著藍袍的官吏喜色滿面地迎上。
上次朱元璋與朱小寶到訪時,他們還不知朱小寶的身份,直至朱元璋在殿上宣布,這些官吏才后知后覺,原來上次來視察的便是皇長孫。
再次相見,眾人小心翼翼地向朱元璋與朱小寶行禮。
朱元璋揮了揮手。
“趕緊說說看?!?
朱小寶滿心好奇地在旁聆聽。
一名火器監監丞忙道。
“回皇爺,上回皇孫殿下提及以燧石撞擊、扳機彈簧為動力等建議,臣等研發出一款短槍?!?
朱小寶一怔,激動道。
“你說什么?你們研發出了短槍?”
那監丞也激動不已。
“只是試制了一柄樣品,性能尚未完善?!?
朱小寶倒吸一口涼氣。
誰說漢人智慧不如人?
當時,他不過只提出了一個大致思路,這才多久?燧發槍的樣品竟已研制出來了!
朱小寶嘴角微顫,牙齒輕抖。
怪不得老爺子如此激動!
“快試試!”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說道。
“光聽你吹得天花亂墜,還不如打一槍實在!咱都等不及了!”
“大帥,我這便試與您看?!?
雖已過去許久,江為仍習慣性稱朱元璋為“大帥”。
朱元璋不以為意,不悅道。
“這新鮮玩意兒,咱要自己試!”
江為豈敢讓朱元璋試槍,萬一有閃失,他萬死難辭其咎。
他趕忙搖頭,無論如何也不肯答應。
朱小寶也擔心朱元璋的安危,加之燧發槍性能未知,便勸道。
“爺爺您就別搶著試了,在旁邊看著唄!”
“人家專業的,讓他們先把性能摸清楚,咱再試也不晚。”
朱元璋無奈,只得耐住上手的念頭,點頭道。
“那行,快快試!”
江為手持半臂長的燧發槍,立于靶子百步之外,單手握槍抬起。
朱元璋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槍,小聲問朱小寶。
“這東西,一只手就能拿???”
朱小寶點頭。
朱元璋又好奇道。
“咋不用火繩點火呢?”
朱小寶剛要解釋,“碰”,一聲突兀的槍響驟然響起!
朱元璋猛地瞪大雙眼,顧不得朱小寶的回答,呆呆盯著槍靶,又咽了咽口水,望向江為手中的燧發槍。
他怔住了,瞬間只覺頭皮一陣發麻!
燧發槍的擊發聲,仍在空氣中回蕩。
火器監的官吏們雖早知燧發槍的射擊特性,卻從未親眼見過其打靶場景。
江為本是朱元璋親兵出身,火器早在宋代便已現世,他從軍時自是接觸過各類火器。
從火銃到火槍的革新,無疑是軍事史上劃時代的突破!
此刻的江為竟有些怔愣,一時回不過神來。
朱元璋呆立在旁,雙眼瞪得滾圓。
朱小寶同樣激動得雙拳緊握。
即便他在后世見過更先進的槍械火炮,可現在是在大明!
當親眼見證文明進步的這一刻,他內心仍止不住地洶涌澎湃!
燧發槍的真正問世,本要等到十六世紀。
如今大明竟整整提前了兩個世紀,領先西方百余年,將這劃時代的武器研制了出來!
這讓他怎能不激動?
漢人從不缺乏智慧,缺的只是給予啟發與發展的思路,而朱小寶恰恰填補了這一空白。
自他提出設想后,火器監的工匠們便迸發出驚人的智慧,開始日夜鉆研。
朱元璋給予火器監工匠的俸祿,遠超朝中高官數倍。
在如此厚祿激勵下,火器監上下果然未負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