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文化運作的內里乾坤

有這樣一種文化觀:地球上居住著不同的人群,這些人通過共享的實踐而得以成群結隊;由此形成的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獨特的習俗與藝術,從屬于生長其中的每一個個體;他們也必須抵抗外來干擾,守護自己的文化。這種觀念認為文化是某種類型的財產,這種文化屬于生活于其中的人群。這種觀念的好處,一方面在于能夠鼓舞我們珍惜自己的文化遺產,另一方面也給我們資源來守護和捍衛這筆遺產,比如說現在有不少博物館也被迫將來源可疑的藏品歸還給其名正言順的主人。讓人吃驚的是,“文化可以被擁有”這一觀念的受眾極廣,其中包括致力于維護本國傳統的本土主義者,以及宣稱某個群體的文化財產不容外人侵犯,希望以此制止文化挪用的人士。

還有第二種文化觀,極力反對“文化可以被擁有”的想法。持此觀念者的代表人物是玄奘,這位中國旅行者遠赴印度,將佛經手稿帶回中土。翻譯希臘哲學的阿拉伯與波斯學者也作如是觀。實際上,無數從外來文化中汲取靈感的學者、教師、藝術家,也在身體力行,推廣這種文化觀念。在我們的時代,沃萊· 索因卡(Wole Soyinka,尼日利亞劇作家)與眾多藝術家也秉持這種觀念,共渡歐洲殖民主義余波。

對上文提到的這些杰出人物來說,文化的誕生,并不僅限于某個社區、群體的資源,也從與其他文化的相遇和交往而來。文化并非僅從個人的生活經驗而來,外借而來的形式與觀點也幫助不同個體更好地理解與表達自己的生存經驗,創出新路。若我們僅將文化視為財產,這些人物有可能會被看作盜竊者、挪用者,甚至是入侵者。但是,他們以謙卑姿態,全心投入于畢生創作,因為他們感悟到文化要通過傳播才能發展,也深知將文化視為財產并擁有之的做法是作繭自縛,最終只能導致思維表達的貧瘠、干枯。

本書主旨不在于致敬傳統著作,也不在于捍衛西方經典。書中出現的文化觀念更為凌亂,我覺得也更加有趣:它寫的是來自遙遠之地的各種影響,被帶到一起相互接觸;它寫的是不同傳統被打破成碎片,又被縫補在一起,從而產生無限新意。那些弘揚文化交流觀念的人物,往往不獲認可,有些人也被少數專家的光芒掩蓋,至今仍無聲無息。直到我放眼傳統經典之外,開始寫這本書之后,我才發現許多新的人物蹤跡,跟著他們深入探索那些鮮為人知、未被踩踏的路徑。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是,如果我們要向剝削性的旅游(exploitative tourism)說不,停止對其他文化的輕侮借用,保護身處危機的各種傳統,就必須在財產主權思維之外,找到一種截然不同的語言,以此來維護文化實際運作的方式。

在這批文化創造者的各種作為之中,關于文化的全新故事冉冉升起。這個故事講的是跨越時空界限的相遇,講的是驚動世人的聯系與深藏不露的影響。這個故事不總是美好的,也不應該被視為美事一樁,但它是我們手上僅有的故事:作為文化生產物種的人類歷史。這是一個關于我們的故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悟县| 鲁山县| 昭通市| 防城港市| 抚松县| 营山县| 大关县| 晋州市| 虹口区| 新郑市| 江城| 临沭县| 喜德县| 霍林郭勒市| 乌兰县| 方山县| 许昌市| 郁南县| 万州区| 巴里| 松溪县| 南城县| 嘉兴市| 昌乐县| 娄底市| 乐清市| 桐柏县| 徐水县| 贺兰县| 宜州市| 陇西县| 丰都县| 任丘市| 屯昌县| 游戏| 眉山市| 新津县| 台中县| 门头沟区| 冷水江市| 运城市|